一百零六敖德萨怪舰

(一百零六)敖德萨“怪舰”

“不妨事不妨事!”李鸿章用力扶着他的肩膀站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看孙纲一脸担忧的样子,不由得笑着说道,“当年老夫观看常胜军开花大炮轰击长毛逆匪,也是如此,想不到今天在海上又重温当年快事,呵呵。”

孙纲从碉堡瞭望口一样的司令塔视窗向外看去,“海沣”号的三门大口径速射炮还在不断地开火,舰首尾的两门254毫米重炮也调转炮口加入了射击行列,不远处的“伪装袭击舰”半截船身已经没进了海中,露出水面的部分则完全包裹在了火焰中,海面上满是燃烧着的碎片和几具漂浮着的尸体。

“告诉他们别打了。”李和说道,回身给李鸿章施礼,“卑职无能,让中堂受惊了。”

“不关你的事,”李鸿章笑着摆了摆手,说道,“谁能想到这么一艘帆船居然还是刺客!你打得很好!那些炮手不错,等老夫上奏朝廷,为汝等请功!”

孙纲也连连点头,他现在想起来还是有些后怕,对方显然是有备而来,刚才那门大口径火炮明显对准了司令塔,如果不是“海沣”号上的炮手反应快,没等对方开火就把它给打哑了,对方这一炮要是打过来,司令塔里这帮人一个都活不了。

就拿对方那门小口径炮来说,一炮就打中了司令塔,飞进来的弹片也伤了两个军官,如果口径再大一些``````他有些不敢再想下去了。

李和随即安排水兵们乘坐小艇去海里看看有没有“活口”,刚才在战舰甲板上的外国使馆人员因为变起仓促,没有来得及躲闪,全都“有幸”近距离目睹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对中国水兵高超的战斗素质赞不绝口,让李鸿章的老脸倍感荣光,连罗丰禄等人都感觉“扬眉立目,意气洋洋”。

对孙纲来说,发现并击毁了一艘用帆船“化装”的袭击舰倒也没有什么,毕竟双方的火力根本不成比例,但可怕的是对方居然事先知道了他们的行程,并预先让袭击舰埋伏在了这里!这件事本身代表的含义就极为可怕,如果这次埋伏的不是一艘帆船,而是一艘大型战舰的话,死的是谁还真就不好说了。

万幸啊!自己提出的这个乘军舰走的主意,是多么的英明!如果坐的是商船,此刻他们就都成了海上冤魂了。

他现在也觉得,自己“无愧”于北洋水师“第一福星”的称号了。

不多久,李和派去“打扫战场”的人回来了,没发现有生还者,只捞起了六具尸体,孙纲和军官们仔细地检查了一下,应该是日本人无疑,但他们身上却没有发现任何足以证明他们的身份的东西。

由于日本人的偷袭行径激怒了中堂大人,他下令不许给这些“疑似日本人”举行“海葬”,而是通通“原封不动”地扔进海里去喂鱼,倒是那些外国人觉得有些过意不去,认为死的都是“上帝的子民”,对着大海好一通“祈祷”,让孙纲感觉有些哭笑不得。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和一路小心前进,官兵们也是“刀出鞘,枪上膛”,枕戈待旦,生怕哪里再有什么“卖布”的袭击舰和“卖鱼”的鱼雷艇之类的东东出来,好在一路平安无事,差不多过了一个月,1896年4月,“海沣”舰平安到达了俄国海域,俄国海军“德米特里.顿斯科伊”号巡洋舰赶来迎接,27日,李鸿章和孙纲一行平安到达了俄国海港城市敖德萨。

到达敖德萨后,孙纲立刻给国内发了密码电报,命令北洋军情处查一下日本的这艘“风帆袭击舰”的事,李鸿章则密电令北洋水师出巡日本海域,对各类商船严密监视。而“海沣”号在敖德萨稍做修理,补充煤水给养后便立即返航了,李鸿章和孙纲等人则乘坐沙皇派来的专列前往彼得堡。

呆了还不到两天,没顾得上欣赏敖德萨的风光,孙纲的目光却被港内停泊的两艘奇怪的战舰给吸引住了。

当时,他差一点就以为自己看错了。

因为,他靠近了才看清楚,这两艘战舰,居然是圆形的!

没错,的的确确是圆形的,给他的感觉,是一个巨大的黄色盘子上竖着插了两根大香肠(烟囱),“盘子”中央露炮塔上的那两门巨炮表明了它们的用途,它们竟然是战舰。

如果不是亲眼看见这世界造舰史上的“奇迹”,孙纲真的很难相信这个世界上曾经存在过这样的战舰!

不行,赶紧把它们用手机拍下来,回去给爱妻看一看,说不定可以当传家宝了。

拍完照片后,按他的观察判断,这两艘圆形的战舰吃水较浅,应该是属于浅水江河重炮舰的范围。他向前来迎接的俄国官员询问了一下这两艘战舰的情况,才知道了这两艘“怪舰”的“出生经过”。

原来,早在19世纪的70年代,在黑海沿岸,特别是在第聂伯河河口,布格湾及刻赤海峡地区,因为水浅及河川纵横,一般的战舰在这里几乎无法行驶,所以,如何防卫这些地区成了沙俄海军十分头痛的问题,俄国海军部的官员们经过讨论认为,必须建造一些吃水浅,吨位大,装甲厚和稳定性高的浅水重炮舰来守卫这些地区,几经磋商,终于定出了这样的标准,即吃水不能超过3.5至4.2米,装甲要比现有的同类炮舰厚,可怕的是火炮口径居然要求不低于260毫米!

这道史无前例的“应用题”可以说难倒了所有的俄国造船专家,吃水如此之浅,究竟是什么样的船,才能承受如此厚重的装甲和如此巨大的火炮?!

对于海军部提出来的这个要求,俄国海军技术委员会开了很长时间的辩论会,绝大多数的造船专家都认为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但当时俄国海军中将安德烈.亚历山大洛维奇.波波夫却独持异议,他提出来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把战舰造成与众不同的圆形!

这位波波夫中将出生于1821年9月21日,父亲就是造船技师,因为深受家庭的熏陶,他一直对造船怀有极大的兴趣,虽然职业是海军,但一有机会就钻研造船的理论和从事一些“实践”,1856年,他因公留驻伦敦时,和英国著名的研究船舶稳定性的专家约翰.艾杜阿尔.李德相交甚密,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由于有共同的爱好,话题总也离不开船,李德曾经对他说过,亚美尼亚人经常使用一种圆形的平底小船,这种小船可以平稳地通过水浅流急的地区,而且还可以多装货物,李德由此推论,在浅水中,要保证能承受更大的负载,就必须增大船体的宽度。波波夫根据李德的这一推论并加以发展,经过一系列的测算,证明只有这种圆形战舰,才能满足海军部大佬们“极其矛盾”的要求。

很快,波波夫把图纸和模型都弄出来了,经俄国海军技术委员会审核后于1870年在彼得堡全俄博览会上展出,许多人对此加以嘲笑,但俄国海军部却力排众议,迅速批准了波波夫的造舰计划,可能是他们也想看看,这玩意儿弄出来到底能是个什么样子吧?

很快,1871年年底,世界上第一艘圆形战舰问世,即首舰“诺夫哥罗德”级浅水重炮舰,排水量2500吨,直径30.8米,吃水3.8米,8台蒸汽锅炉,复合式发动机,1600匹马力,六轴驱动,最大航速7.5节,装甲带厚度229毫米,甲板装甲厚70毫米,主炮为280毫米双联装重炮,另有两门86毫米副炮,总体上说来性能还算不错,达到了海军部的要求。

“诺夫哥罗德”号建造并试航成功后,受此鼓舞,海军部又积极建造了第二艘圆形战舰,即“基辅”号,后来更名“海军中将波波夫”号(以首倡者命名的军舰还真不多见),比首级舰要大,排水量3550吨,直径36.6米,吃水4.1米,甲板装甲比“诺夫哥罗德”号略厚,为75毫米,3000匹马力,最大航速为8.5节,武器为双联装305毫米主炮和两门86毫米副炮,这两艘圆形战舰随后被编入俄国黑海舰队,承担起了内河和港口的护卫任务。

531 从镇南关战役到保定军校655 宣战本书位面中的俾斯麦号战列舰769 断了消息的新疆574 刘步蟾和驱逐舰434 双面赫德1094 尼米兹的忧虑365 得胜224 重振军威的福建水师223 战友重逢550 德川秋山问对1122 敌人的敌人九十五民教问题299 美国人对日本的担忧751 新希望739 晨曦中的战斗紧急假条1204 白衣苍狗1268 超级巨舰蒙大拿443 我们什么都没做336 海路方面的战斗222 这也叫君主立宪796 绝境中的挣扎867 英国海军的大改革136 对不起1335 兵临乌拉尔山741 渡江巡逻376 坐地还钱的俄国人292 祸水东引342 海参崴港内的连中四元751 新希望一百二十铁路和厘金586 背叛1252 密谋1008 今天三十我们胜利了364 炎黄子孙1140 关东地狱716 另一个战场602 契约1024 精神图腾扭曲的利刃济远舰小史412 路上见到的变化359 来而不往非礼也1104 暗淡日子十八就这样打起来876 乱点鸳鸯谱626 布棋日本653 救援四蝴蝶起飞计划1129 女间215 有热闹看了1229 张网以待1049 血火日德兰壮士断腕命运多舛的混血儿龙江级战列舰1192 宿命800 夜间猎杀524 昔日英烈何从忆1145 钢铁海岸985 日本潜艇的麻烦951 法国人890 擒敌1060 日德兰和斯拉夫超无畏的启示666 空中巨龙656 动员动员动员902 建造超无畏的呼声最后的经典龙岚级战列舰403 废两改元1178 希特勒的算盘1395 幻觉和秘密1233 南洋鼎定263 三联装主炮的中国无畏舰596 俄国人的软式飞艇1030 从北洋商贸集团到华岳集团526 大家一起修铁路1060 日德兰和斯拉夫超无畏的启示350 俄国人可能的反攻1158 离间计1157 中日安保条约和美国人的新希望1059 山下奉文之欧战日记甲午海战中真实的邓世昌转188 破罐子破摔1145 钢铁海岸819 发动868 费希尔公式1298 你好441 夜审1099 东西方不一样的和谈愿望286 掌权之思353 杀敌565 俄国人的拆东墙补西墙1072 苏俄工农红军和华夏00后新军857 酒宴817 小小的报复1404 密谋集团945 重大事件561 擦枪走火907 海滩观舰305 中国铁路坦克的雌雄之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