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 滇越铁路带来的问题

崛起之華夏287 )滇越鐵路帶來的問題

(二百八十七)滇越鐵路帶來的問題

蝴蝶效應之穿越甲午(二百八十七)滇越鐵路帶來的問題

想象著自己“權傾天下”“坐擁花叢”的樣子,孫綱不知怎么有種“毛骨悚然”的感覺。

當“皇帝”真的是一個“男人”的最大夢想么?

對自己來說,應該不是。

自己最大的夢想,是強國!

只要國家能夠真正強大起來,是不是自己最終掌權,他并不是很在乎。

自己只盼望,能夠親眼看見祖國真正強大起來的那一天。

如果把自己頭上的那個鳥朝廷推翻的話,自己能夠有足夠的力量,把全國各民族及各階層統合在一起,成立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民族國家”嗎?

而這個新生的國家,面對強敵,會不會分崩離析呢?

自從穿越到了這里,他經歷了太多的事,思考問題也變得無比周密起來。

他現在發現,有些事情,不是簡單的一坐上了“皇帝”的寶座就可以解決的。

象那位自己目前正為其“效忠”的紫禁城里的光緒皇帝,在位的時間也不短了,可他真正能夠說了算的時候,恐怕不多。

光緒皇帝其實也算是一個比較開明的“皇帝”,但他即使貴為天子,目前手中的權力也“有限”的很,根本談不上調集全國的力量去專注于一件事。

不然的話,他也不會提倡這個激進的“維新變法”了。而現在,這個“戊戌變法”正進行得“如火如荼”,即使能夠取得“成功”,光緒皇帝會不會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權力,都很難說。

即便有了國內的最高權力,能否正確應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局勢,也是個未知數。

如果沒有了強大的綜合國力,“皇帝”面對周圍險惡的國際局勢,也是很無能為力的。

這一會兒的思緒紛亂。已經讓孫綱開始覺得頭痛了。

說起來。中國如果想要在西方列強的“夾縫”中求得自身生存發展地機會和時間,尋找一個可靠地強大盟友,其實也是必不可少的。

只是,能夠當中國“朋友”的國家,屬實不多。

面對這一個個對中國虎視眈眈的西方列強,具體應該暫時“選擇”哪一個,著實讓他傷透了腦筋。

英國為了對抗俄國,已經向中國伸出了“橄欖枝”。但他之所以僅僅以“備忘錄”的形式回應英國人的“美意”,是生怕一旦中國和英國公開結盟,會直接把俄、德、法三國推到一起去。

法俄已經是同盟關系了,法國當初是出于扼制英國在遠東的勢力擴張的考慮,才同意幫助中國建造戰列艦,現在發現中國有投向英國人“懷抱”地跡象,還會繼續支持中國的造船工業嗎?而德國強占了中國的青島,又借中日戰爭之機出兵日本,和俄國一樣,暴露出來的巨大的領土野心。也讓孫綱心生警惕。

雖然在此之前,中國和德國的關系一直很好。

而俄國人表現出來的無休止的領土擴張欲望,和昔日“趁火打劫”強占中國大片領土的行為。

很難指望它成為中國的盟友。

在美西戰爭中打敗老牌殖民帝國西班牙地美國,比較起來,應該還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但國家之間主要是利益關系,美國會冒著得罪俄、德、法三國的風險,幫助中國嗎?

據自己從后世地史書中學到的,現在正是列強進入“張牙舞爪”的“帝國主義”時代的關鍵時刻,西方列強通過爭奪殖民地的高潮已經把全世界的領土基本瓜分完畢,中國成了西方列強在東方爭奪的“唯一富源”。面對的國際環境極為險惡,西方列強現在看見了東方古老地中國海岸已經出現了一支強大的龍旗海軍,為了阻止中國站起來,會不會聯手來對付中國?

如果那樣的話

想到這里,孫綱不由得出了一身的冷汗。

而不久以后局勢的發展,證明了他的擔心,絕對不是沒有道理的。

水上飛機協同母艦演練結束,他回到了自己的官廳。北洋軍情處地人已經把這些天地重要情報給他整理好送了過來。

發他仔細地研究了一下,這才知道。美西戰爭已經結束了。

美西戰爭最終以美國的勝利而告終。

1898年12月10日這一天,美國和西班牙兩國在法國巴黎簽訂了《巴黎和約》。和約規定:西班牙承認古巴獨立,將波多黎各、關島和菲律賓等地轉讓給美國;美國為獲得菲律賓向西班牙交付2000萬美元作為“抵償”。

古巴則獲得了“獨立”。

這場被后世史書稱為“第一次帝國主義戰爭”地美西戰爭正式結束后,孫綱根據情報統計了一下,這場戰爭的規模并不算大,持續的時間也不長,雙方真正參戰的兵力應該不超過10萬人,美軍陣亡約5000余人,真正死于戰斗當中的不多,多數是因為疾病造成的非戰斗性減員,美國方面的損失并不大,美國人可以說以極小的代價取得了重大的勝利。

怪不得美國對日本不屑一顧,菲律賓和關島對美國來說,戰略地位更加重要。

美西戰爭的勝利大大助長了美國“更多參與國際事務”的“信心”和“決心”。美國把加勒比海變成了自己的“內湖”,在太平洋獲得了重要的戰略基地關島和菲律賓,就此一躍成了和西方各大國比肩的列強之一,孫綱可以想見,美國以后將會更加積極參與列強對遠東及太平洋地區霸權的角逐。

美國現在也已經把手伸到亞洲太平洋地區了。

但孫綱照目前來看,美國剛剛經歷了戰爭后,雖然損失不大,但要接著發動一場戰爭應該是力有未逮,而且美國民眾及國會恐怕也不會允許,所以應該對中國的威脅不大。

他看完所有的情報后,現在最擔心的,是滇越鐵路的問題。

看上去云南離著北洋十萬八千里,那里發生的事應該和這里應該不挨邊兒,可習慣了從國家全局戰略角度上考慮問題的孫綱,卻看到了一般人覺察不到的地方。

后世的史書上對“中法戰爭”的描述,多數認為是中國在戰爭勝利的條件下向法國求和,即所謂的“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因此一頂“賣國求榮”的大帽子又扣在了主持和議的李鴻章的腦袋瓜子上。

但據孫綱讓北洋軍情處收集到的關于中法戰爭的資料顯示,當時的實際情況是,海戰方面,中國海軍被法國遠東艦隊重創(福建水師全軍覆沒,南洋、廣東兩支水師也遭受了損失,北洋水師又被牽制在朝鮮),臺灣的基隆、澎湖等地被法軍占據;陸路戰場,中國方面雖然有鎮南關大捷,戰場形勢變得對中國有利,但僅僅是“有利”而已,情形并不象好多人想的那樣樂觀,似乎老將馮子材能夠一舉南下,將法軍全部驅逐出越南!

事實上,法軍從鎮南關后退近百里后,迅速在郎甲地區完成了新的集結,總兵力達25000人,又得到近12000人的越南軍隊的支援,而當時清軍可用于南下追擊的總兵力不會超過15000人,無論兵力和武器裝備都處于劣勢,如果戰線南移,補給也將會發生嚴重的困難。

所以,李鴻章那時的“乘勝求和”的舉動也就很好理解了。

中法戰爭的結束,使中國又失去了一個屬國越南,并被迫開放云南,法國人是達到了他們的目的,但平心而論,從當時的政治、經濟、外交格局來綜合考量,很難說“停戰”就是“賣國”,對當時軍力極弱的中國來說,面對如此險惡的戰爭形勢,能做到不賠款,可能就是最好的結果了。

光緒十一年(1885年),法國與大清朝廷締結了《中法會訂越南條約》,取得對越南的“保護權”及在中國西南諸省通商和修筑鐵路權。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又和清廷補充簽訂了《中法續議界務商務專條》,取得將越南鐵路延伸修入中國境內的修筑權。

這就是滇越鐵路的由來。法國人要把鐵路修到云南從一開始就遭到了云南各族人民的強烈反對,云南各界人士堅持了數年反對法國修建滇越鐵路的斗爭,但法國人為了能夠得到云南豐富的礦產資源,依然堅持要把這根“大吸血管”插進云南!

面對云南人民的反對,法國人援引《中法條約》向清廷進行了多次抗議,并以斷絕對中國的造船工業和海軍的援助,以及出兵云南相威脅!

大熊貓文學網,大熊貓文學,收錄作品,

(二百八十七)滇越鐵路帶來的問

367 挂龙旗的阿根廷巡洋舰打的闷棍528 民智初开1112 开诚布公的和谈649 夜战165 被英国巡洋舰偷袭了499 海战演习总结800 夜间猎杀1350 当天火遭遇流星280 荣禄的难题870 凤鸣方案715 俄国人的遮羞布835 全三联装方案七十九终于有钉子了1083 海上撞击和德国坦克1245 铁血太平洋十1115 斯卡帕弗洛湾的彩虹687 不可告人地目的715 俄国人的遮羞布1291 命运的分叉路口850 初到军情总处1062 madeinchina和地下金库835 全三联装方案1035 血火日德兰初战477 突变之论296 北洋舰队的指挥权到手687 不可告人地目的887 只是自寻死路291 准备倒卖旧军火451 失踪的客户295 王照上书452 准备组建骑兵旅剿匪975 四面堵截722 原来是引蛇出动五十六韩国美女大明星八十七国家宝藏东洋版北洋海军军舰主炮晾衣说考辨上1105 荒野的呼唤729 陆上破交战1029 重要的信537 现在多学习1267 万钧雷霆705 又想到了新办法226 自己动手1410 世界轴心的真面目823 意外的授勋和最后修订案781 佯攻777 前哨战829 最重要的意义所在1133 英国和美国的制衡战略599 阿富汗人的反飞艇作战585 论舰913 赠药和助赈的背后九十七幼狼群和海空协同1331 印度告急530 老骥伏枥602 契约943 德国人的诱饵四十五老狐狸的任务1385 反击开始334 居安思危439 我们的银行675 可怕的鱼雷攻击1290 提督叶欢的霸业599 阿富汗人的反飞艇作战993 发现尘封的恶魔421 当街遇刺609 漫漫铁路血铺就143 原来是这么回事570 炮打机关枪眼286 掌权之思833 居然还有个霜辰方案1334 突击突击438 招大神入伙1293 纠结的德国人1327 铁在烧501 民心自有青史在1198 血火地狱敦刻尔克759 危机带来的好处699 追击720 地狱走廊穿梭者808 开始要价301 翁师傅回家了557 月夜之战1064 坦克和野外生存训练1316 保克海峡之战557 月夜之战八十四又是个混血版898 街头喋血1425 寓言的力量1142 浑水摸鱼1234 清算和审判567 准备再堵截一回819 发动858 从政理想387 由打赏想到的1085 唯武器论和精神无敌论493 李大公子的将军梦215 有热闹看了307 海军出动1090 远征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