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女柔情

侠女柔情

这日清晨有雾,一望而知将是晴好天气,杨研见此好天,便想把阁楼上书卷搬出来翻晒,此种事她向来是亲自动手,便想去邀荀灌娘帮助,她知荀灌娘若无别事,每日都要去府外林中练习武艺,倒似一日不练便觉不自在,便是以前眼盲之时也是如此。因此出了府门,因心里有事,只慢慢朝林中走去,果然,走出府门不远便瞧见灌娘正在演练枪法,杨研虽不懂,但见她耍将开来,一招一式,虎虎生风,动作无不漂亮利落,迅疾时银枪耍得犹如一团花似的,煞是好看,看着看着人早已看呆,却被灌娘发现,因此停下来走近,问道:“姐姐有事么?”

杨研被惊醒,忙将搬书一事说了。

这是小事,一年总要几次,荀灌娘便一口答应了。又是继续舞枪。

杨研又靠着树看了一会儿,便慢慢转身走开。回到府中,经过义子司马冏曾住过的房前时不由站住,虽知司马冏早已离开,只是身不由已便推门走了进去,见到几案上司马冏平常研读学习的书卷笔墨,床边还有她亲手缝的衣裳,又有司马冏平日玩的风筝竹马等物,俱皆在目。便不免触景伤情,她与司马冏相处这几年,感情甚深,如今分开,自然不舍,又惦记司马冏毕竟年纪还小,痛失父亲,小小年纪便返国就王,总有种种不放心处。正诸多挂念时,却听身旁一人和声道:“冏儿已经长大,又甚是懂事,你不必担心。”正是潘岳。亦是经过,见她如此,自是知道她心意,因此进来相劝。

杨研不愿他担心,只是笑一笑,便随潘岳出来,潘岳知他牵挂司马冏,想用别事开解,由这司马冏便想起那日宫中奇闻,因此说道:“倒是想不到那九妹与太子的儿子,年方四五岁,生得倒甚是清秀聪慧模样,跟太子全然不似。”

杨研此时正是伤感时,一听此言,四五岁年纪,便想到当初他们孩儿能活下来的话,到如今也正是差不多这般大小,料想必定也是聪慧可爱,触及隐痛,便连笑容都没了,红了眼圈。

潘岳见此情形,便知失言,忙道:“是我多言了,研妹无谓多添烦恼。”进了书房,便是亲手奉茶陪罪。杨研不再伤感,只含笑接了,另道:“荀妹妹如今年纪也大了,一个大姑娘,又没名份,总是伴你左右,进出相随,虽她是江湖儿女,不计较这许多,总归不大好。”

潘岳心思一动,便只微微一笑,点头道:“有道理。”

杨研又道:“我看她与你倒相处得来。”

潘岳又点头道:“不错。”

杨研一时难以措词,欲言又止,默然良久,方道:“你是独子单传,总不能无后。”一时无语,想了一想,又道:“我有一事想和你相商。”

潘岳早知杨研想说什么,不等她说出,只道:“这事不急,你刚才所说灌娘之事确是有理,我倒未曾想过,待我现在便去寻陶贤弟做这大媒,先保了这门亲事,其他的事以后再说。”说完,连忙出门,他被杨研说起,知杨研所言不假,如今灌娘年纪渐大,与自己行从甚密,虽他与灌娘兄妹相称,并不避嫌,却难保别人便不生闲话,确是不大妥当。突地想起一人,人品身家,正与灌娘相合,可说正是天造天设,且又与灌娘颇有渊源。潘岳想到这人便是周处。周处乃鄱阳太守周鲂之子,周鲂任职鄱阳太守前正是荆州太守。当年十三岁荀灌娘突出敌围前往襄阳寻石览搬救兵,石览便曾去信邻近的荆州太守周鲂,邀其一同出兵,救助荀灌娘之父荀崧。因此,周处可算是荀灌娘恩公之子,且潘岳知周处对这女英雄也甚是仰慕。若能成事,倒是一桩美事。心里想着,只恨自己怎么早没想到,跨出二门,一眼似乎瞥见荀灌娘身影往楼梯方向匆匆而去,再看时又已不见,只道看错,便径去寻陶侃议这美事。

却说潘岳所见那身影正是荀灌娘,她在林中练完枪法回来,欲寻杨研一起去阁楼,不想在这门外听见他们说话,自然知道他们所说何事,一时心乱,又潘岳突然出门,差点躲避不及,一时避开,到底是姑娘家,想起他们刚才谈话内容,意思竟是要自己嫁给潘岳,便不由面红耳赤。心跳加速。一时心里思来想去,便觉心乱。

二十六郎将大人四失儿一月二十四以情婉拒二十九道长点化五十三潘岳一逃卫玠说梦贵嫔旧识谁家璧人三十三皇后之威义妹出嫁四十五边境睦邻十一司马长女贵嫔旧识醉写反书九有妹杨氏隔墙有耳六十三潘岳二逃五十结拜兄妹杨氏重病潘岳出山作西征赋上门告状二十二两小无猜十六祖父来信潘墨之死六十六潘岳三逃太子之危二十五月笼佳人辞官奉母河阳县令周处之死恶妇姐妹四十六二陆求学十二观者如潮四十三石崇之富六十五飞檐走壁潘墨之死神秘故友义妹出嫁耿直周处青衣侠女横生一子二十少女春心四十二游学荆州十六祖父来信四十八绿珠夜奔二十七谋朝之议四十九红颜有义京官到访大小恶人忽忽五年风中残烛重入仕途再起波折东宫市集五十七画舫竞艺忽忽五年义妹出嫁四十九红颜有义五夜探桃林重入仕途十转眼十年三十九赋传千古潘岳出山醉写反书卫玠说梦三十五两小无猜再见武帝恶太子妃谏立太子鸳鸯白头义妹复明三十五两小无猜卫玠说梦重入仕途又逢南风齐王造访三十大病初愈六十绿珠坠楼十九司马太傅六十四侠客义兄四十二游学荆州再起风云恶太子妃再起波折潘墨之死十六祖父来信五夜探桃林醉写反书隔墙有耳十九司马太傅风云再起六十三潘岳二逃三十九赋传千古忽忽五年潘岳出山横生一子贵嫔旧识勤勉为官东宫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