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权宜之计

就像德维希估计的那样,这次计划进行得十分顺利,德国情报人员成功的用几捆英镑在瑞士银行兑换了九万美元,要知道此时的美元可以直接从中央银行兑换黄金(一美元可兑换0.888671克黄金)。

所以这几乎也可以算是直接兑换到财富了。

保安局收到这个情报时再次发出一声欢呼……这次兑换成功的性质与上一回就有本质的区别,因为情报人员明显观察到瑞士银行的工作人员脸色有异,他们甚至还回避了一段时间,显然是为了开会讨论该怎么解决这个“疑似伪钞”的兑换行为。

但最终他们还是无奈的把这些英镑收下了……他们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这些伪钞,于是只是打掉牙齿往肚里吞。

对于秦川等人来说,这其实从另一方面证实了一点:英国方面也没有有效的方法来分辩这些英镑的真伪。

“但是我们还不能确定!”科赫上校在兴奋之余又说了一句:“因为这可能是瑞士迫于某种压力,比如在政治或军事方面考虑而进行的隐性妥协!”

虽然科赫上校没有进一步解释,但秦川却知道这话的意思。

此时的瑞士可以说是少数几个没有被德国占领或是控制是的中立国。

但是有句话叫“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德国之所以不占领瑞士并不是因为瑞士摆出的姿态……派出数十万军队在边境防守,也不是瑞士军队的战斗力有多强,更不是因为瑞士申明在战争中保持中立。

事实上,此时的德国只需要随便派出一个军团用几天的时间就可以占领瑞士全境了,甚至希特勒估计瑞士都不敢抵抗……原因是瑞士的军队与德国相比简直不值一提,而且周边的国家和地区大多在德国的控制中,德国要对瑞士发动战争几乎就可以说是一场“包围战”。

之所以不这么做,是因为希特勒考虑到不占领瑞士可能比占领更有利。

占领瑞士德国又能得到什么呢?

瑞士的不配合,为此德国还要派出多余的兵力驻守,然后就像其它保护国一样,还要对付地下游击队。

反之,不占领瑞士,德国却有许多好处。

比如瑞士的全面配合……比如开放德国通往意大利的圣哥达和辛晋龙隧道,再比如为德国生产军火。

当然,明眼人都可以看出这其实就是瑞士的策略。

正所谓“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瑞士这么做就是为了让希特勒明白一点:只要不进攻瑞士就什么都可以商量,军火、补给、交通,能为你提供的就尽其所能提供,一旦进攻瑞士,那就未必如此了。

甚至瑞士还摆出了一个强硬的姿态:德国人必须通过上述的两个隧道才能把物资和兵力运往意大利。而瑞士已在隧道埋下了大量炸药,一旦德军入侵瑞士,瑞士人会立即将它炸毁,那样会使德意之间惟一联系中断,其后果不堪设想。而这是希特勒所不愿意看到的。

于是,均衡了这种种利益关系,希特勒才认为没有占领的必要。

与此类似的还有瑞典,它同样也开放了本国的交通甚至直接帮助德国运送兵力和补给。

这是夹在大国斗争之间的小国所做的无奈的选择,从国家利益来看无疑是正确的做法。但所谓的“中立国”就只是一个遮羞布了。

在这种情况下,瑞士银行收下这些英镑也有可能并不是因为英镑本身,而是出于德国方面的压力。

不过要验证这一点并不困难,因为几天后价值三十万英镑的伪钞也运送到伦敦了。

这一天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伦敦方面的消息。

事情看起来似乎有些意外,因为第一批兑换本应在半小时之前完成此时应该已经收到了兑换结果的电报,但通讯员那却没有一点消息。

“兑换人是英国人吗?”秦川问了声。

“是的!”科赫上校回答:“情报人员收买的一个破产商人,我们给了他两千镑的报酬!”

“假钞有用不同面值的英镑隔开吗?”秦川又问了声。

“当然!”科赫上校回答。

这是因为德维希的提醒,为了使兑换更隐蔽,情报人员就将假钞掺杂在真钞中,而且还有不同面值的纸币。

不过其实秦川也知道,这并不会有什么作用。

原因是这时是战争时期,英国处于德国的全面封锁之下同样也实行了配给制,所以一般人不可能携带甚至都很少有人拥有这么多的英镑,去兑换肯定会引起银行工作人员的怀疑。

然而,从某方面来说这也正是秦川所希望的,秦川就想看看英国方面会怎么处理这批伪钞。

又等了大约二十分钟,通讯员终于收到了一条电文,译电员翻译后就兴奋的报告道:“兑换成功!”

众人不由松了一口气互相庆贺,这虽说是意料中的事,但还是暗中捏了一把汗。

很明显,英国方面是选择息事宁人,他们不希望这件事的影响扩大。

但这种做法显然无法解决问题,因为这已经让科赫上校和秦川确认这种版本的伪钞可以进入批量生产。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英国首相丘吉尔那。

丘吉尔看着电报不由面如死灰,随后他问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多大规模?”

“规模不算大!”参谋回答:“瑞士银行一共五十万英镑,英格兰银行三十万英镑!”

想了想,拿着电报的丘吉尔又问了声:“全部是10镑面值的?”

“是的!”参谋点了点头。

丘吉尔叼着雪茄猛烈的抽了起来,烟雾中的他眉头紧锁。

他知道这是德国方面发出的一个危险的信号,或者也可以说是德国人的试探,接下来,就是伪钞大面积泛滥流入英国的时候了。

沉默了好一会儿,丘吉尔就问了声:“有没有可能,收回10镑面值的英镑?”

这或许是一种方法,但不过是权宜之计。

第七百四十三章 空军司令第八百六十一章 信任(求月票)第八百四十二章 故事第三百九十九章 计划第七百四十章 “狼人”第五百三十九章 总理府第四百九十六章 反冲锋第三百六十九章 战场综合症第六百八十章 攻其必救第一百八十六章 混战第七百七十三章 有线制导第二百八十二章 棋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跳雷第七百八十六章 难题第一百六十章 铁十字第八十七章 车队第八百七十五章 补救计划(求月票)第二百四十三章 高地第六十六章 敌情第四百二十章 坦克第六十六章 敌情第六百七十九章 改变第八百六十七章 南方刚毅计划第七十三章 舰队(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遇袭第一百二十七章 补给第四百七十三章 霍尔姆第二百八十五章 理由第五十四章 英军步枪第五百零七章 埋伏第一百七十九章 迪尔西茵第九十九章 筑防第八百五十章 巴黎第六百二十六章 黑面包第二百三十一章 马耳他岛第九百三十章 进攻路线(求月票)第二百零四章 功劳第三百三十一章 坑道第八百零九章 欺骗第七章 战斗第三百九十六章 真的破绽来了第五百二十三章 假期第七百一十一章 浮桥第一百一十八章 美国坦克第五十二章 飞机第三百五十五章 仓库第五百三十九章 总理府第九百二十章 埋伏第九十章 遭遇战(二)第四百九十章 指挥官第一百六十二章 马尔塞尤第八百三十二章 分散防御第六百三十七章 卡拉奇第三百五十章 演戏第二百一十五章 狙击第三百八十一章 假目标第六百二十七章 Me163第七百一十六章 叶廖缅科第七百一十章 武装泅渡第七百二十四章 格里斯多夫(今天有五更,求月票)第四十九章 惊喜第九百零三章 撤退第三十七章 腾格腾尔第九百零六章 莫尔特雷第三百二十七章 防线第七百二十九章 证据第十六章 承重墙第二百七十五章 谈判第二百八十八章 最高总司令第七十二章 舰队第九百四十九章 延时引信(求月票)第二百五十二章 虚张声势第十八章 维克斯重机枪第六百一十八章 输油管道第三百三十章 加夫萨第六百三十七章 卡拉奇第二百零六章 铁十字勋章第六百九十一章 地下掩体第八百零九章 欺骗第七百九十一章 实施第七十二章 舰队第二百八十章 自由第八百六十二章 战略欺骗第七十八章 撤退第一百四十五章 马特鲁第一百五十三章 真与假第五百九十一章 马虎第四百一十五章 选择第二百六十六章 杰哈索第九十五章 难题第五百九十一章 马虎第九百二十九章 会议(求月票)第五百一十六章 假目标(感谢江宣景同学的十万打赏)第五十四章 英军步枪第五百六十九章 目标第四百四十九章 潜望镜第三百八十四章 西西里岛第三百三十六章 隆美尔第九百章 撤退第一百一十五章 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