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 曼施泰因

推荐朋友的一本书:《幕后》,长风著二战谍战爽文。

*********

克里木也就是克里米亚。

它的战略地位就不用说了,陆地上易守难攻,海面上因为其地形像一个勾子似的伸入黑海,于是就成了封锁黑海的绝佳位置……只要在克里米亚修建一个空军基地就可以用它来封锁、控制整个黑海,几乎可以说谁占领了克里米亚谁就拥有黑海。

更有甚者,苏联的轰炸机还可以从克里米亚起飞轰炸德国的石油基地罗马尼亚……克里米亚跟黑海另一边的罗马尼亚沿岸只有300公里,苏联之前的确这么干过,轰炸罗马尼亚油田和炼油厂使德军燃油进口困难。

当然,其重要性还不只这些,比如对苏军来说还可以保护高加索油田使之不被轰炸等等。

只不过这些优势都因为德军占据了制空权而体现不出来。

三天后斯莱因上校和秦川就带着部队赶到克里木半岛向曼施泰因报道。

基辅到克里木半岛的公路距离只有八百多公里。

八百多公里的距离用汽车运输严格来说只需要一天左右就可以了,但第一步兵团还是走了整整三天……苏联的春季是冰雪融化的时候,而且还常常下雨,再加上苏联人对公路的维护不上心,所以一路上到处都是泥泞。

这让第一步兵团的士兵受够了行军之苦,他们更多的不是在汽车上舒服的一边听着汽车的马达声一边入睡,而是踩着没过小腿的烂泥艰难的推着汽车前进。

шωш● ttκд n● c o

当然,这时候MP43已经配属到位了,每个人都换上了这款被现代称为突击步枪的东西,在休息的时候斯莱因上校就积极组织士兵们练习它的使用和保养。

斯莱因上校的说法是:“说不定我们到达的克里木的那一天就要投入战斗了,我可不想他们还不知道怎么使用手里的步枪就走上战场!”

斯莱因上校的说法是有道理的,但冯.博克元帅根本就没有给第一步兵团适应和训练的时间,或者说他直到现在还不知道MP43是什么东西。

幸运的是MP43的安全和维护性相当不错,最大的优点还是其易操作性,士兵们只用几小时的训练就能熟练掌握它的要点了……此时的MP43其实更接近AK47,而AK47对于一个从没玩过枪的人进行几天的训练也能轻松掌握,这也是近现代游击队普遍偏爱AK47的原因之一。

一路这样奔波的结果就是,当士兵们到达克里木基地后个个浑身是泥水不成人样了。

秦川刚想和其它人一样坐下来喝口水,斯莱因上校就朝秦川招手道:“上尉,跟我一起去见将军吧!”

“为什么,上校?”秦川问。

他只是个上尉,报道这种事原则上来说只需要斯莱因上校去就可以了。

“这是迟早的事不是吗?”斯莱因上校回答:“我不希望什么事都需要回来跟你复述一遍!”

斯莱因这么说也对,最终还是要秦川出谋划策,还不如从一开始就带上他。

于是秦川和斯莱因上校就站在了曼施泰因面前。

秦川当然知道曼施泰因,他与隆美尔、古德里安三人并称德国的三大名将。从这方面来说,秦川还是有些期待见见这个与隆美尔齐名的将领的。

此时曼施泰因正在对照着文件和地图与参谋们商量着什么,见斯莱因上校和秦川两人挺身站在面前,也就眉毛一抬,然后点头说道:“你们回去做好战斗准备,我会给你们分配任务的!”

“是,将军!”斯莱因上校说。

“哦,对了!”曼施泰因在两人要转身离开的时候多嘴问了声:“我听元帅说,你们对自己新装备的冲锋枪很有信心,甚至认为它能发挥比坦克还重要的作用……对此我有些好奇!”

斯莱因上校有些不知道怎么回答。

曼施泰因将军就接着说道:“说实话,虽然我并不相信这一点,但我却对此抱着一点期望,原因我想你们在来时已经了解一些了,现在的道路并不适合坦克作战,所以我们有了一点麻烦!”

虽然曼施泰因这么说,但秦川却知道这事并不是“一点麻烦”……虽然史上的曼施泰因取得了克里木半岛战争的胜利并因此而晋升元帅,但他却在这里耽搁了太长的时间,这甚至直接影响到斯大林格勒战役。

(注:德军原计划用四天的时间打下塞瓦斯托波尔,但实际上却用了一个月)

“将军!”秦川回答道:“我认为您如果真的想知道这是怎样的冲锋枪的话,您应该亲自看看!”

想了想,曼施泰因就把手里的文件交给了参谋,摊手说道:“那我们还等什么?”

由此也可以看出曼施泰因与其它将领不一样的地方,至少这一点与冯.博克就有区别……冯.博克对于新事物的第一反应就是拒绝,对于第一步兵团这些低级军官的想法和要求条件反射的就认为这些士兵太狂妄了,或者也可以说冯.博克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他想当然的就以为这是低级军官在片面的追求火力而忽略了其它东西。

但曼施泰因却并非如此,他脑袋里的逻辑就是:这些是久经沙场的老兵,不太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所以他们这么做很可能是有原因的。

于是曼施泰因将军就和秦川等人来到了靶场。

曼施泰因一看到MP43眼睛就亮了起来。

“它看起来是把好枪!”曼施泰因一边把玩着一边说道:“它比起苏联人的波波莎冲锋枪来怎么样?”

“我认为它可以全面压制波波莎,将军!”秦川回答:“因为它有能与之相媲美的射速,还有更远的射程!”

“更远的射程?”曼施泰因问:“多少?”

“波波莎的实际射程为100到200米!”秦川回答:“而这款MP43,它的射程达到350米!”

闻言曼施泰因不由震惊的望向秦川,德军在战场上一直对苏联人的波波莎十分头疼,甚至许多德军士兵在战场上都争先恐后的捡苏军的波波莎使用,现在却有一款装备在性能上远超波波莎……

第六百九十五章 保卢斯第七百零三章 引路第四百三十五章 刽子手第二百九十六章 商人第七百九十六章 库尔斯克第三百零二章 测试第九百四十八章 炮弹第三百二十七章 防线第八百七十章 试探(求月票)第四章 高射炮第二百八十三章 玩笑第四百五十七章 FA330第六百四十二章 装甲列车第四百四十五章 布劳恩第九百一十五章 贝尔福第四百四十二章 飞机飞弹第七百三十章 情况第八百一十一章 增援第四百七十九章 计划第九百零二章 哈尔克第六百二十章 炼油厂第二百六十二章 命运第二百二十七章 埋伏第七百八十六章 难题第五百四十四章 刺杀第六百六十章 援军第六百七十四章 同一条船第九百二十五章 自爆飞机(求月票)第九百二十九章 会议(求月票)第三百二十一章 试探第四百三十四章 潜艇第四百八十二章 战争规则第六百零四章 总攻第八百六十一章 信任(求月票)第三百六十五章 海洋(求月票)第十六章 承重墙第一百六十六章 计划第五百八十一章 计划第三百四十三章 逃兵第四百八十九章 埋伏第六章 杀人机器第一百七十三章 逃兵第七百五十八章 补给第九百五十三章 战斗第七百一十九章 休息第五百八十五章 铺路坦克第四百九十四章 英雄第七十六章 疑兵之计(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女军官第五百一十三章 V1第六百一十八章 输油管道第八百六十九章 侦察第五百七十五章 空隙第六十章 物资第八百六十九章 侦察第五十二章 飞机第八百七十二章 补救措施第八百七十七章 真假多佛尔第四百八十七章 轻敌第九百二十二章 埋伏第六十九章 邮轮(二)第五百四十八章 验证(2)第二百零八章 群众力量第六百九十六章 亚历山大第五百二十五章 配给卡第四百零四章 巴顿的计划第六百二十二章 空降兵第二百一十一章 尝试(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坑道第七十八章 撤退第五百九十二章 误会第三百四十一章 宣传第二百七十八章 阿尔及尔第七百七十三章 有线制导第三百三十八章 准备第八百五十六章 汽车第六百五十一章 会师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一样第九十九章 筑防第四百四十四章 秘密任务第一百一十一章 美食第五百三十五章 借刀杀人第二百章 坦克战第八章 狙杀第一百七十八章 扫雷坦克第七百七十五章 战略第二百四十九章 封锁阵地第七百六十五章 偷袭第四百三十一章 陷阱第三百一十章 计划第五百四十章 海德里希第八百八十一章 伞降第二百五十五章 经营第二百七十八章 阿尔及尔第八百七十八章 尚克林第九百二十六章 撤退第七百五十九章 煤油灯第六百九十六章 亚历山大第三百零二章 测试第七百一十九章 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