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三回 施粥完结赠米散饥民 孕身未显进香求福佑(中)
卢嘉瑞回到后边冼依良房中,跟依良说了已将五百五十两黄金放到酒瓮里,方才已经将酒瓮埋到芳菲苑演武亭正中地面下,以备万一时取用。卢嘉瑞告诉冼依良,此事家里只告诉了她,非紧急时切不可轻易动用。
冼依良这才明白,卢嘉瑞这日回府后为何就神秘兮兮的做事了。她问道:
“光有藏在家里的银子,万一——万一——妾身是说万一出了像金龙庄那样的状况,家宅不能回了怎么办?”
“过些日子再想办法吧!”卢嘉瑞说道,其实他心里已经有了主意。
卢嘉瑞是已经想好了,因自己与简道长一向交好,过些时候将一些银子藏到三清道观去,托简道长照管,不管什么变故,总都会是妥妥当当的。只是如今还没有着手做,他就先不欲跟依良说。
又过了十几日,邢安逐步把收回来的银子换成了金子,卢嘉瑞便称了五百两金子,又装到一个大酒瓮里,用蜡密封好。有日,卢嘉瑞到三清道观去游玩,采办酒菜果饼时,便将金子酒瓮混杂在几瓮真酒中,雇了一辆马车,一同送到三清道观去。到了三清道观,除了跟往常一样与简道长品茶、吃酒、论道谈天,还与简道长一起将这坛金子埋到方丈院子地下,以备将来万一之需。
一日,卢嘉瑞散卯回府,一进到书房,便有门童古凡来禀报说金龙庄金管家求见,卢嘉瑞忙让古凡领进来。
“卢老爷,我家金老爷一家俱被押解赴京,听闻要押到大理寺审断,如何是好?卢老爷不是进京去拜蔡太师,疏通打点了么?如何我家啊老爷反陷入更深囹圄中去?”金明一进门,望卢嘉瑞便拜倒在地,急切地问道。
“哦?这么快!”卢嘉瑞一听金明所说,便知道蔡太师那边开始有摆布了,但他不能跟金明说了,便对金明说道,“既然金老爷被押解进京,你便跟着进京去,什么都不必做,就在大理寺近旁住着,每日探听里边传出来的消息,给金老爷一家人安排送饭吃便可。该会有那么一日,金老爷一家被放了出来,你便即时接了金老爷尽快悄悄离开汴京。你们最好往南去,离京离乡越远越好,躲到无人认得无人知晓的地方去,隐姓埋名安居下来,此事便算了结。”
“便算了结?那金老爷的庄子与家产便都没了?”金明问道。
“你问的也是奇怪,此等重案,本当阖家成年男子尽皆斩首弃市,其他人等没为官奴,财产悉数抄没。如此这般,能保存性命已是万幸,庄子财产如何还能再想?”卢嘉瑞说道,“就使你对大宋刑律不熟悉,但走贩私盐之罪罚你总该清楚。金龙庄这么多年一直做此营生,累积起来,获罪之深不言而喻。我非但将金子都送了去,还费了浑身解数,才说动蔡太师应承尽力保存金老爷及其一家性命。如若果真都能保存下来,你等出京后第一件事便该是到庙里去烧一炷高香,感谢神灵护佑才是!”
“哦,小的知道了!只是小的一听金老爷被提出州里监牢,押解赴京,投大理寺狱中,便慌急得失了魂。”金明说道。
“你放心前去,这都是原先谋划好的,过不了多久,便当有好音!”卢嘉瑞安慰金明说道。
于是,金明也不再多问,再磕个头,便告辞出去,然后按卢嘉瑞说的,直接从聊城赶赴汴京而去。
六月底的最后一日,也是“瑞丰粮油”施粥的最后一日,这日午后散卯回府,卢嘉瑞换上便服,带了逢志,到瑞荣坊南门外的施粥棚去巡看。
卢嘉瑞先是到瑞荣坊里边街市逛了一圈,看看市面境况。看到如今市场已走过了灾荒时的低潮,逐步又繁荣起来,十分开心。看着街市上人来人往,还有不少人说话是外乡人的腔调,卢嘉瑞觉得瑞荣坊的前景很好,应该会像预想一般,成为聊城一个新的热闹街市。
卢嘉瑞到市务司看了看,与柴荣聊了一会,又到窦记酒家看看小妹柴英琅,然后出到南门外地坪上巡看施粥棚。
此时,施粥棚最后一轮施粥即将结束,有在喝粥的,有还在排队轮候的,有已经喝了在一边待着未离去的。这轮施粥完了,整个施粥就要结束,拆棚散伙。饥民们看到卢嘉瑞到来,有不少人认得他的,便跪地上,齐声喊道:
“多谢卢老爷善举!多谢卢老爷让我等有碗粥喝,暂时度过饥馑,不致饿死他乡!”
那些原本不认得的,看见有人跪地称谢,也跟着跪下来,称谢之声一浪接一浪的。
卢嘉瑞一看,这地上老少男女饥民,前面跪成一片的,约莫有上百号人,便大声说道:
“你等家乡遭受灾荒,来到我聊城地方,原也是万分艰辛。我作为聊城商贾,能做的也就是尽一点绵薄之力,为诸位乡亲熬碗粥喝,保存性命。如今,天时和暖,雨水丰沛,万物生长旺盛,夏收夏种当前,正是农时。有不少的乡亲已经回乡耕种去了,你等也需回乡里去,努力耕作,自食其力,方是长久之道。我这里施粥,只能帮各位乡亲度过临时困厄,并不能作为长久依赖。施粥今日就是最后一日,还请各位乡亲散归乡里,自谋生计吧!”
“我等多谢卢老爷垂怜,苟存了性命。可是一下间断了施粥,再无吃食之处,我等却也不知如何是好,怕也是要饿死!”几个老者又向卢嘉瑞磕头,有人说道。
“你等可散开各处去乞讨。如今粮价已经下降了许多,街市繁荣,乞讨也比从前容易方便得多。你等可以一边乞讨,一边返回家乡去,另谋生计。我这里施粥已有两个多月,势必不能总是施放下去的。”卢嘉瑞说道。
“可是,卢老爷这里一旦断了施粥,我等吃食便没了着落,再到别处乞讨,谈何容易!”有老者又说道。
“那这样,我给你们每个人三升米,你们带着回去,万一一时间没有吃的时,也可以自己找锅来熬些粥喝。”卢嘉瑞想了一想,便说道。
“多谢卢老爷!卢老爷之善行义举,我等将永生不忘!”几个老者又跪下致谢卢嘉瑞,后边齐刷刷跟着的又跪下一片。
“老爷,这里有上百号饥民,如每人给三升米,便一下子要三四担米!”这时邢安就在旁边,连忙提醒卢嘉瑞道。
“我知道,你就着人到‘瑞丰粮油’瑞荣坊分号将米挑出来分发吧!”卢嘉瑞说道。
“是,老爷!”邢安见卢嘉瑞这么坚决肯定,就不便再说什么了,吩咐一名伙计到里边“瑞丰粮油”分号安排挑米来。
不一会,三个伙计便将三担米挑出来,放到施粥台后边。等施粥分发完毕,便开始分发稻米。前面的饥民赶忙挤过来,排起两条队伍。由于争先恐后的,队伍又有些混乱起来。卢嘉瑞忙叫两个捕快和衙役过来维持,将排队秩序理顺了。于是,邢安叫伙计开始分发稻米。
有些饥民用讨粥喝的大碗装米;有些饥民用的是小碗,装不了两升米,只好少要些。有的饥民舍不得少领了稻米,便将衣衫扯下来兜米。有的饥民衣衫破烂,又怕会漏,干脆就脱下一件衣服,弄成米袋子,好好的将米装了。好在眼下是盛夏时节,不必担心受冻着凉。饥民们领受了稻米,总算逐步散去,邢安便命伙计们收拾东西撤棚。
瑞丰粮油食杂铺施粥棚施粥两个多月之后,终于撤棚了。邢安向卢嘉瑞禀报,这次施粥总共消耗了九十多担稻米,按当时市价算花费三百多两银子,邢安觉得这次行善施粥代价有些大。但卢嘉瑞对邢安说道:
“这九十多担米确实不少,施粥日子这么长,花费是有些大,但应该是救活了不少人,如此说来也确实是善事一桩。我做买卖赚了钱,施行如此善举,也可籍此更得以心安。‘瑞丰粮油’遇饥荒则施粥,也让聊城远近人都知道了它的好名声,平素做买卖便更能取信于人,不怕买卖做不好。而我卢嘉瑞也会因此得到称扬,我名号下的各店铺买卖也会跟着好做。有所付出,必有所得,舍得舍得,正是这个理!”
“还是老爷明见!”邢安夸赞道,在他看来,九十担米便是一笔巨额的钱银,就这么施舍出去了,很是眼冤。要是他,他不会想得那么多,那么远。
但卢嘉瑞却全然不会这么想。说起来也是,没钱的人是不会懂得有钱人之所思所想,这也许就是为何有钱人会成为有钱人,没钱的人始终是没钱的人的因由吧!
到七月上旬,芳菲苑改造工程便完工了。该筑造的湖泊、亭子、暖阁、假山、曲桥、湖边小径,都筑造并装整好,湖边树木花草也栽种完毕,呈现出了一派优美的景致。
至于湖水,正如柴荣早前说的,通过在街边砌一条临时沟渠,在聊城河边上架设了四架水车,雇人终日不息的汲水,灌回阳明湖中。到其他各项建筑装整完毕,花苑里树木花草还没栽植好时,阳明湖中便灌满了清冽的聊城河水了。
本来要多买些锦鲤放养湖中,急切间,竟没能买到多少真正的锦鲤。卢嘉瑞便交待柴荣,不管什么鱼,只要市场上卖的活鱼,都买了回来,放养湖中,让湖中生息旺盛即可。于是乎,柴荣便派了小厮到聊城三处市场内守候,一旦有人挑了活鱼担子来,便买下,连续十日买下聊城城里的所有活鱼,方才罢休。
如今,阳明湖中不但有锦鲤,还有各式各种鱼儿,在清澈的湖水中自由自在的游翔,开始生生不息了!
看到焕然一新的芳菲苑,卢嘉瑞欢喜备至,便如先前承诺的,邀请柴荣、沃基昌,以及兄弟会中各兄弟来苑中吃酒玩耍了一日。
此时的芳菲苑,虽盛夏已过,但依然草树繁盛,藤蔓花叶葱茏,鸟飞雀鸣。一片阳明湖碧波荡漾,九曲桥卧湖而过,聚美亭与演武亭相对矗立。湖面周遭草树遍植,幽径环绕。假山峻立湖滨,如俊逸男子伫立眺望;晴暖阁伏卧山侧,宛如少妇攀附夫婿。湖中不时有大鱼跃出水面,仿若在快活迎接游人宾客的赏光!
上午时,兄弟们便陆续先到芳菲苑中游赏、品茗。午后卢嘉瑞早早散卯回府,更换了便服,来到苑中与兄弟们会齐,便命在演武亭上摆开宴席,开始吃酒。
这日,卢嘉瑞还叫了林羽琯,领来几个小优儿在席前弹唱助兴。吃酒到兴致高昂处,众兄弟就撺掇卢嘉瑞唱曲。卢嘉瑞心头高兴,酒意微醺中,便推杯停箸,整嗓抖音,让林羽琯与小优儿奏乐伴和,唱了一曲柳永的《鹤冲天》。其曲曰:
黄金榜上,
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
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
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
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
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
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
风流事,
平生畅。
青春都一晌,
忍把浮名,
换了浅斟低唱。
卢嘉瑞唱罢两遍,众人齐声喝彩。卢嘉瑞又让逢志到书房拿来萧管,就吹奏《鹤冲天》词韵,林羽琯领着小优儿们伴和,热闹场面构成了好一幅吟唱丝管图景!
这一日,卢嘉瑞与弟兄们品茶吃酒,游赏逗趣,高谈阔论,玩乐至晚,直到落日红霞尽皆退隐,夜幕降临,大家方才散归。(本回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