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清茶

第117章 清茶

刘景左揽诸葛亮,右揽庞统,一路有说有笑走进住舍,未等入座,便看到书案上摆放着二三十枚木刺,刘亮在一旁说道:“从兄走后,一共来了二十六名访客,见从兄不在,只得投刺而去。”

诸葛亮、庞统面面而视,刘景来襄阳还不到半天,就有这么多拜访者登门,若是等消息彻底传来,该有多轰动?

两人心里羡慕极了,他们什么时候才能有这样的名声呢?他们自问才识出众,却在襄阳默默无闻,不为人所知。

刘景大致扫了一眼名刺,并没有发现什么知名人物,便放在了一边,吩咐刘亮烧水煮茶。

他穿越的是一个瘟疫肆虐足足上百年的时代,是以从不敢饮生水,此番远赴南阳,更是随身携带茶叶。据他前世了解的知识,茶叶中有很多微量元素,可以有效缓解水土不服的症状。

才落座,诸葛亮就意味深长的看着刘景,说道:“适才见到蔡宏超,据他说,仲达为他奔走谋得别部司马之职,如今自成一营,麾下千人。”

刘景不露声色,微笑道:“不是孔明你说的吗,宏超不但擅长单斗,亦擅长群斗,混迹于市井未免太过可惜了。我认为此言有理,才为他谋了一个别部司马。”

诸葛亮问道:“马子谨为什么也在军中?”

刘景笑着回道:“此非我之意,子谨素有戎旅之志。”唯恐诸葛亮再纠缠逼问,刘景将话题转移到他的身上:“孔明,你前时来信,说令叔父诸葛先生抵达襄阳后,身体便一直有恙,不知现在情况如何了?可曾有所好转?”其实刘景心里清楚,诸葛玄命不久矣,最迟至明年,就会因病去世,魂归九泉。

诸葛亮果然不再纠缠,重重叹了一口气,回道:“叔父大人的病情时好时坏,屡屡反复,遍邀襄阳名医,都无法医治痊愈。叔父大人如今萎靡于床榻间,亦常常悔恨未听仲达之言。”

刘景暗暗摇头,昔日诸葛玄若是能够听从其言,多在长沙停留一段时间,彻底养好身体,能不能多活几年他不敢保证,但绝对比现在强多了。

刘景言不由衷的安慰诸葛亮道:“诸葛先生在长沙时都能安然渡过难关,这次应该也没问题,孔明不必焦虑。”

又聊了聊近况,这时热水已沸腾,刘景拿出一个陶罐,从中取出茶叶,向水中投放。诸葛亮不由好奇问道:“仲达,你在放什么东西?”

“茶。”刘景答道。“孔明知道茶吗?”

诸葛亮点点头,说道:“茶只生产于西南,乃是一味药材,司马相如的《凡将篇》中便将其与桔梗、款东、贝母、白芷等药材列在一起。”

茶原本产于蜀地,但两汉以来,慢慢流传开来,如今荆楚一带也有人种植,庞统作为襄阳人,对茶也算略知一二,说道:“茶之名由来已久,或有人言:‘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其果实之珍者,树有荔枝,蔓有辛蒟,园有香茗。’香茗即茶也。茶原来乃是药用,因“其饮醒酒,令人不眠”,近时常作为解酒之用。”

刘景抚掌赞道:“士元博闻强记,在下佩服。茶叶除了解酒,亦有醒脑明目、解毒祛火的功效。今之饮茶,常伴以葱、姜、椒、桂等物,煮作羹汤,依我看来,此法不足取。

茶者,乃是清虚之物,以清水煮之,最为适宜。我近来常常这么饮用,只觉清香扑鼻、清芬满怀,你们也来试试?”

诸葛亮和庞统听刘景如此说,颇为意动,都没有拒绝。

刘景让人送来两个茶椀,而后分别为两人斟满一椀茶。

诸葛亮举椀小心翼翼吹了吹,轻抿一口,眼眸顿时一亮,此茶汤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又回味无穷,当即赞道:“仲达,我以前从未饮过茶,但你这清煮之法,甚合我心。”

“今日始知茶饮之妙。”庞统连饮两口,体会良久,亦赞不绝口道:“诚如刘兄所言,此法占了一个‘清’字,古法以茶作羹汤,掩盖了茶的清香之气,《易》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刘兄清煮之法,才算是得了茶之真意。”

刘景边饮茶,边笑道:“你们喜欢就好。蔡宏超、马子谨他们都不喜欢饮茶。”

诸葛亮颇爱清茶,饮完又续了一椀,说道:“仲达,你知道了么,曹操已于本月迁都于颍川许县。”

刘景神色平静地颔首道:“在路上就已听说。”

诸葛亮神色黯然,叹气道:“没想到那么多关东诸侯,入洛阳以奉天子的却是曹操。而今寄居襄阳的中原衣冠皆云:‘曹操应期命世,必能匡济华夏。’多有举家而归者。”

诸葛亮猛然间再次想起昔日刘景在酒宴之上,将天下诸侯骂了一个遍,说他们无一“心存社稷,志在忠国”,唯独曹操、刘备二人幸免于难。

莫非、莫非他去年就预料到了今天的局面吗?

不可能!不可能!

庞统开口道:“曹孟德迎驾于洛阳,迁都于许县,大势渐成,日后黄河以南,长江以北,再无抗手。唯一所虑者,不过二袁而已。”

“士元所言不差。”刘景颔首道,庞统和他年龄相同,都是十八岁,已经有了不俗的眼光。

诸葛亮又道:“今年初,太仆赵(岐)邠卿来到襄阳,刘荆州答应派兵修缮宫室,资助钱粮,我还以为他会辅佐天子,最后却是白白高兴一场。大兄(杜袭)和仲达说得一点没错,刘荆州、刘荆州……

唉!明明复兴社稷的机会就在眼前,为何不好好珍惜呢?”

刘景摇头道:“刘荆州雍容风议,有长者之誉,可惜非王霸之才,坐拥楚地,却无远志,如之奈何?”

这也就是在襄阳,若是在长沙,他早就大骂刘表“守户之犬耳”了。不过这话也已经非常严重了,被刘表得知,岂能有好果子吃?他也是知道诸葛亮、庞统绝非大嘴巴,门外又有亲信、士卒把守,才敢如此放言。

(本章完)

第109章 难题第196章 招揽第405章 防疫第56章 谢良 (三千字)第139章 于征第60章 跋扈第74章 变化第114章 襄阳第537章 茂才第333章第227章 火攻第355章 立春第175章 授田第453章 拦路第540章 国士第102章 刘修第174章 灭族第13章 张羡第392章 落幕第302章 富贵还乡第181章 弃婴第461章 守节第118章 刘表第532章 用意第35章 马周第337章 同符第45章 弩第20章 南阳来客第474章 柤中第216章 取名第487章 盛匡第490章 尽出第404章 赴死第208章 斩杀第458章 斩羽第82章 围攻第262章 水战(上)第177章 施恩第335章 十哲第329章 康伯 (感谢盟主北极熊2018)第174章 灭族第231章 劝降第110章 主簿第158章 上架感言!第152章 改名第132章 同席第95章 别部司马第264章 突袭第107章 轰动第536章 邀请第151章 全歼第429章 逆转第292章 救治第80章 蹲守(感谢堂主卿尘)391.第391章 大败第53章 道歉第458章 斩羽第289章 倒戈第432章 献计 (2)第447章 高义第199章 撤离第271章 火攻第124章 宴会第85章 囚徒第489章 太史慈第121章 王粲第98章 高利贷第37章 邀请第510章 计成第424章 入阵第462章 郊迎第84章 鱼梁洲第125章 新野第345章 骑兵第355章 立春第246章 名字第520章 厚礼第529章 诏书第86章 醉乡居第300章 召集第212章 写信第509章 设计第89章 桃板第54章 邓攸第521章 倾出第517章 古樟第231章 劝降第42章 点评第479章 苍梧第527章 有君第407章 烽火第482章 预言第421章 三英第259章 送礼第77章 赤骥第500章 败慈第74章 变化第253章 战死第153章 龚氏第83章 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