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质书救邻

第12章 质书救邻

“大兄帮不上忙,但此事说容易也容易,成绩为人贪鄙,好植财货,只要满足他的胃口,让他放人并非难事。”

说到这里,刘宗面上难掩对成绩的厌恶之情。

他在长沙声威赫赫,成绩不敢得罪他,可门下之人若犯到他手里,却是难以幸免,非要花费重金才能将人赎出,否则就算不死也要脱几层皮,这几年成绩没少让他破费,偏偏又发作不得。

刘景一直悬着的心立时放下了大半,能用钱解决的事都不算事。

刘宗沉吟一声道:“这样吧,我明日一早纠合宗人,凑个两万钱,先把人赎出来。”

他之所以没大包大揽,是因为如今正值初夏,正是旧粮已尽、新粮未出之时,谁家不是勒紧腰带过日子?每年这个时候登门向他借钱的人,多到以他的大家大业,都不免有些捉襟见肘。

刘景心里慢慢形成一个想法,仔细思虑片刻后,开口道:“还是不要麻烦大家了,两万钱,我来想办法。”

“两万钱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你……?”不怪刘宗心存疑虑,刘景家田产不过二百余亩,去掉吃穿用度,一年到头最多剩个两万钱。这还是拜“世道不宁,粮价暴增”所赐,否则收入只怕更低。

再说,刘景的那个继母,不是他在背后非议妇人,刘远死时,若非是他和刘蟠共同出了一笔钱,刘远就要被她草草下葬了,其生性薄凉至此。他怀疑就算刘景本人被抓捕入狱,她都未必肯拿两万钱出来,更别说邻居了。

刘景没有具体解释,而是说道:“明日,最迟后日,我就会把钱凑齐,只是此事我不方便出面,到时希望由从兄出面,将人救出。”

“好。”刘宗一口答应下来。成绩实乃厚颜无耻之徒,刘景年纪轻轻未必能够应对得了,还是自己亲自出马稳妥一些。

“从兄,那我就不打扰你休息了。”该说的都说了,刘景当即提出告辞。

刘宗也知道事有缓急,没有多做挽留,一直送到门口,望着刘景渐渐远去的身影,神情若有所思。

刘景从刘宗家中出来时,夜幕已经降临,四周一片昏暗,灯火寥寥。

刘亮捕鱼织履之家,勉强糊口而已,家中向来少油,今晚为等刘景消息,却是破例点起油灯,母子相对而坐,六神无主,涕泣不止。

面对刘亮母子投来的殷切目光,刘景没有做出任何保证,也没有提及钱的事情,只说族兄刘宗答应帮忙,不出意外明后天就会有结果,让他们不要着急,安心等待消息。

刘亮母子闻言稍稍止住悲伤,刘宗是龙丘刘氏屈指可数的大人物,她们平日根本接触不到,他既然答应了帮忙,肯定有几分把握。

在刘亮母子千恩万谢下,刘景起身离去。

回到家,他当先来到东厢房,扣响虚掩的房门。

屋里传出一阵响动,不久门被打开,露出赖慈苍白秀丽的容颜,昏黄柔和的灯光下,更添了一份朦胧之美。

刘景心中有事,无暇欣赏嫂子的美,问道:“嫂子,虎头睡了吧,有没有吵到他?”

赖慈摇了摇头,眼眸幽静的看着刘景,等待季叔说明来意。

刘景直接开门见山道:“有一件急事,我自己难以决断,需要和嫂子、母亲大人一起商量。”

“好。”赖慈微微颔首,从房间出来,反身将门掩好,随刘景一起去见张氏。

刘景、赖慈联袂而来,令张氏很是意外,坐在明亮的堂前,出言问道:“有什么事?”

刘景不疾不徐的把事情始末简明说了一遍,由于事不关己,加上又是邻居,对于刘亮父亲的遭遇,张氏不乏同情之心。

可是当刘景说道请求族兄刘伯嗣帮忙,并自筹两万贿金,张氏立刻变了颜色,右手狠狠一拍几案,厉声道:“人命关天的大事,岂同儿戏?谁允你擅自做主!”声音之大,嗓门之高,好似要把房屋掀翻。

刘和、刘饶小兄妹躲在屏风后面瑟瑟发抖,吓得连头都不敢露。

张氏心头怒火气盛,又急语道:“别说两万钱,家里就是两千钱也没有!既然你夸下了海口,你就自己想办法解决!”

“仲达,此事你心里是怎么打算的?”赖慈详雅的端坐在旁,柔声问道。自季叔返家以来,观其言行,屡屡有惊人之举,这次应该也不例外。

“不瞒母亲大人、嫂子,我欲以书质两万钱,作为贿金。”刘景平静道出自己的想法。没错,他打算抵押书籍。

当今书籍之珍贵程度无需赘言,在任何人看来,质书都是一件极不明智的决定。然而质书的钱用于自己是愚蠢,用于外人就会起到截然不同的效果。

这个灵感来源于前世读过的一则历史故事:庾诜是南梁名士,他的邻居被诬陷为盗,庾诜以书质得数万钱,令门生装作邻居亲属,代之酬备,顺利将邻居救出。这样的事做过很多次,德行为世人称颂。

他已有“躬耕养客”的名声,再加上“质书救邻”,他在道德层面便近乎完美,毫不夸张的说,未来他将受用无穷。

赖慈纵然已有一定心理准备,还是被刘景的决定吓到了,眼里满是震惊之色。

张氏当即火冒三丈,尖声叫道:“你怎敢、你怎敢……?!汝父若泉下有知,必然被你这不孝子活活气死!”

刘景神情自若,伏地拜道:“请母亲大人暂息雷霆之怒,儿子只会用从襄阳亲手抄录的书作抵押,家中原本书籍一片竹简也不会动。”

“……”张氏顿时哑口无言,一口气无处发泄,憋得面部发紫,刘景自己抄写的书,他自然有处置的权利。

赖慈美目流转,轻声叹道:“仲达,难道就没有更好的办法吗?”对于质书这件事,她始终难以接受。

“和人命相比,区区一些书籍算得了什么。”刘景表现得无比洒脱,目光湛湛有神,道:“嫂子,你最近不是正在读《易书》吗,《易书》上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无情的上苍也会眷顾行善之人。《诗经》有云:“显允君子,莫不令德。”我思慕上古的君子,也想有一个美好的名声。”

赖慈闻言感慨万千,一脸欣慰道:“仲达,你既有出众的才华,又有高尚的品行,日后一定能够光大刘家门楣,嫂子为你感到骄傲。”

“你既然心中早有决定,还来问我们作甚!”继母张氏心意难平,起身拂袖而去,屏风后的刘和、刘饶被撞个正着,少不了挨了一通训斥。

赖慈暗暗摇头,对刘景轻声道:“仲达,阿姑只是一时想不开,你别往心里去。”

刘景点点头道:“嫂子,这个我省得。”

将赖慈送回寝室,刘景提着灯去前院找宋谷,告知明天暂时休息一天,驾车载他去郡城临湘。宋谷憨厚老实,又全家蒙受刘景大恩,郎君说怎么做他就怎么做。

之后刘景来到书库,开始整理从襄阳带回来的书籍。有些是不能拿去抵押的,如宋忠的《周易注》,有些则可以,如王逸注解的《楚辞章句》、蔡邕镌刻的《熹平石经》。

所谓《熹平石经》,指的是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先后将《诗经》、《尚书》、《礼》、《易》、《春秋》五经,并《公羊》、《论语》二传,共七部经典刻于四十六块石碑之上,字体俱为隶书,出于议郎蔡邕等人之手。

立碑之日,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每日多达一千余辆,填塞街陌,盛况空前。可惜如此传世之作,历经董卓之乱,多有损毁。

《熹平石经》因为都是原本,并无名家注解,珍贵之处在于校正经文,也在于蔡邕书丹,刘景转摹了《尚书》、《论语》二书,此二书拿出一本即可,刘景没有犹豫,直接选了《论语》。

《楚辞章句》、《熹平石经》《论语》,再添一些史籍、杂书,就差不多足够了。

(本章完)

第79章 命案第147章 衡山第506章 桃李第67章 掌权第63章 突袭第371章 慰问第150章 开战第114章 襄阳第373章 盟约第13章 张羡第235章 军市第355章 立春第148章 警鼓第10章 刘伯嗣第411章 不义第90章 朝会第72章 偷长第97章 目的第500章 败慈第366章 叹服第460章 赵戬第355章 立春第481章 团圆第19章 桓阶第496章 铁壁第302章 富贵还乡第523章 南下第108章 名望第190章 三窟第333章第167章 收获第260章第279章 连雨第137章 洞房第318章 放归第338章 乌浒第354章 屯田第415章 庞统第178章 来接第202章 冲城(感谢盟主浮沉一念间)第501章 彭虎第384章 招揽第202章 冲城(感谢盟主浮沉一念间)第361章 巨楼第185章 许愿第329章 康伯 (感谢盟主北极熊2018)第246章 名字第226章 死第14章 市井第334章 洗兵第221章 矢石第169章 奔袭第8章 肿足第317章 祭祖第365章 刘备第444章 东曹掾第280章 投靠第140章 二年第30章 陶观第372章 召见第318章 放归第62章 拔刃第450章 官学第287章 自刎第490章 尽出第153章 龚氏第25章 吏舍第431章 献计第276章 张津第381章 江陵第468章 射策(下)第94章 族宴(感谢盟主七月流风帝)第90章 朝会第6章 葛生第521章 倾出第112章 担忧第481章 团圆第312章 心意第178章 来接第134章 流泪第121章 王粲第365章 刘备第300章 召集第407章 烽火第350章 归来第73章 送别第407章 烽火第379章 屈服第228章 斩首第103章 营垒第105章 八阵第350章 归来第422章 出阵第66章 徙边第161章 良法第390章 责备第300章 召集第175章 授田第279章 连雨第281章 面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