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剧县 (感谢长老 儒者人之所需)

第146章 剧县 (感谢长老 儒者人之所需)

刘景船队张开蓬帆,驶离北津,溯流南下,经过大半天的航行,于午后时分抵达小武陵乡。

此地是他一早就定好的船队夜宿之所,选这里的原因很简单,蔡升的别部就驻扎在此乡。

安排刘祝、王彊二人留守船队,刘景带着刘亮、于征、严肃前向别部营地。

其实对于带不带严肃,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带上。

刘修正像往常一样巡视营地,其头戴铁兜鍪、身披两当铠,右袖充以木橛,神情肃穆,凛然有威,周围士卒个个噤若寒蝉。见刘景突然到来,刘修心里颇感惊讶,立刻迎之于军门外。

“仲达,你怎么来了?”刘修问道。刘景毕竟是张羡身边的近臣,为了避免受到张羡的猜忌,军营建成后,刘景来此的次数屈指可数。

见刘景与营将互称从兄弟,站在后方的严肃不禁若有所思。

刘景说道:“我被府君举为孝廉、守酃县长,南下途中正好路过于此,便顺道过来看看。”

刘修听得一怔,接着叹道:“仲达不满弱冠,便为‘墨绶’,不能不令人称叹!这要是放在古时,已是一方诸侯矣。”

墨绶即县令长的代称,他说这话倒不是夸张之言,古代一个子、男之国,也不过百里之地,与一县之辖相仿佛。

刘景笑着道:“皆赖府君提携。”

刘亮在一旁忍不住说道:“从兄有大才盛名,刘荆州前后数辟,最后更是许以举茂才、当阳令。舍当阳令而就酃县长,怎么看都是从兄吃亏才对,怎么能说是府君的提携呢?”

刘亮今年十六了,自追随刘景以来,顿顿大鱼大肉,身体长得很快,已有七尺高,看上去与成人无异,只是脸容稍显稚嫩。

这一年来,他可不是光长身体,每日读书练剑,孜孜不辍,成长极大,已非昔日统领诸童、以为部曲的竹马少年。

“还有这种事?”刘修一时间听得感慨不已。

刘景不愧是被族中誉为能够兴旺整个家族的人,竟引得刘表、张羡这两大诸侯争抢。

“比起当阳,我还是更愿意去酃县。”刘景又道:“我们先进营,再慢慢详谈。”

说罢就像是军营的主人一样,和刘修并肩而行,踩着木板越过宽阔的壕堑,进入营中。

严肃紧随刘景之后,心中充满疑惑,他知道刘景和蔡升关系匪浅,并且还知道马周也在这座军营之中,本以为刘景此次前来是为探望二人,可观其言行举止,哪有半分客人的模样?

“难道……?”严肃心中隐隐有所猜测,只是尚不敢肯定。

刘景漫步于营中,不住左右观望,记得第一次前来,由于建营时日尚短,虽有军营之森严,但却像是一个未完工的工地。

如今看上去就好多了,以员栅为墙,楼观处处,居处兵舍,井井有条,校场也经过平整,总算有了几分军营该有的样子。

不管是栅墙楼橹上的士卒,还是营中巡逻的士卒,皆统一戴兜鍪、被绛衣,腿绑行藤,身体情况和精神面貌都还不错,经过大半年训练,他们已经不再是乌合之众。

现在的问题是这支队伍极度缺乏实战经验,除了曾随他北上的三百人,与江上寇盗有过交手之外,其他人根本没有打过仗,而未曾经过铁与血考验的队伍,很难称得上是精锐。

刘景横穿大半个军营,始终不见蔡升、马周的身影,扭头问刘修道:“从兄,宏超、子谨在何处?怎么没看到他们。”

说到二人,刘修笑着回道:“两人近来昼掌兵、暮读书,从无间断,现在这个时间,两人必是在舍中读书无疑。”

刘景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道:“没想到他们竟然如此刻苦,这都是从兄你的功劳。”

刘修摇了摇头道:“他们以前也很用心读书,却没有这般刻苦,随你去了一趟北方,回来后态度大变,每日苦读不缀。”

刘景立时心中了然,这件事肯定和甘宁脱不了关系。

蔡升是多么自信骄傲的一个人,自诩剑术长沙第一,哪想到才出长沙就惨败在甘宁之手,而且甘宁还不是一个单纯的武夫,他“颇读诸子”,文化水平很高。

蔡升可以说各个方面皆不如甘宁,如果这时还不知奋起直追,那只能证明他是一个甘于平凡的人。马周也是同样的道理。

来到营舍前,刘景当先推门而入,便看到蔡升和马周各据一案,埋头读书,二人或许是太过入神,连他到来都未察觉。

“宏超、子谨……”

直到刘景出声,二人才后知后觉,齐齐起身道:“刘君……”

听说刘景被任命为酃县长,马周杂乱无章的双眉一阵乱颤,喜出望外道:“刘君,你知道我是耒阳人,家乡和酃县相距不过二百里,我对酃县极为熟悉,那里地处三郡之交,宗贼、荆蛮、寇盗遍地,刘君不宜孤身赴险。”

马周一开口,刘景便知道他心底打的是什么算盘,似笑非笑地问:“哦?那依你之见呢?”

马周嘿嘿一笑道:“不若由我带领几百士卒,护送刘君上任?”

刘景斜睨他一眼,揭穿其意图:“然后你趁机带兵回乡报仇雪恨?”

马周大声道:“孔子曰:‘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大丈夫自当有仇报仇,有何不妥?”

刘景失笑道:“不想子谨读书未久,却已懂得用圣人之言。”

“刘君……”

刘景抬手阻止马周,说道:“诚如你之前所言,酃县局势复杂,危险重重,你明日率一百士卒随我南下,等到酃县局势稳固了,我自然会放你返乡复仇。”

“多谢刘君。”马周喜道。

刘修皱起眉头道:“酃县乃是长沙有名的‘剧县’,常有纷扰,不如多带一些士卒。”

汉代之县,有剧县、平县之分,所谓剧县,就是政务繁重,不好治理的县,平县则反之。

刘景摇头道:“上任之初,没必要太过高调,一百士卒足矣。”

(本章完)

第439章 文聘第192章 开战第244章 生子第30章 陶观第252章 周岁第421章 三英第404章 赴死第374章 围攻第441章 大骂第219章 开战第275章 交趾第346章 青绶第438章 劝降第234章 耀功第182章 慈幼第295章 召见第76章 新左史第255章 后续第433章 坚韧第480章 买马第241章 蒋琬第493章 猝遇第214章 定计第1章 重生第405章 防疫第82章 围攻第375章 返回第307章 谈判第516章 夜取第215章 南下第74章 变化第206章 逃亡第414章 托孤第517章 古樟第411章 不义第469章 重法第356章 请婚第174章 灭族第521章 倾出第473章 回归第185章 许愿第362章 临冲第10章 刘伯嗣第151章 全歼第87章 请医第189章 噩耗第21章 未婚妻第281章 面见第10章 刘伯嗣第47章 冲突 (三千字)第432章 献计 (2)第144章 褚方第386章 面曹第470章 策论第170章 斩首第31章 蔡升第166章 崩溃第375章 返回第174章 灭族第488章 柴桑第511章 开战第454章 委蛇第286章 军令第331章 倚仗第68章 侠客行第177章 施恩第311章 吐血第239章 严法第271章 火攻第474章 柤中第537章 茂才第128章 甘宁第345章 骑兵第327章 西鄂第148章 警鼓第69章 胸襟(三千字)第26章 市楼第213章 女诫第141章 酃县第408章 试探第94章 族宴(感谢盟主七月流风帝)第281章 面见第305章 内附第176章 亲耕第398章 攻城(2)第325章 泉陵第499章 缢杀第77章 赤骥第435章 裴司第523章 南下第509章 设计第536章 邀请第445章 荐才第21章 未婚妻第3章 后母第171章 结束第488章 柴桑第242章 三爵第86章 醉乡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