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计议

第191章 计议

就在桓彝离开临湘南下的时候,驻扎于湘南县(侯国)的刘宗,则接到了张羡的调令,命他即刻率领本部一千人马,北上巴丘,与诸军会合,共抗刘表。

刘宗过去率部驻扎于醴陵县一带,防备东面的豫章郡流民、贼寇,之后则改为驻扎湘南县。

湘南县位于郡城临湘以南二百里,境内有湘水及支流涟水。涟水源于连道,经零陵郡湘乡,流入湘南县境,最终汇于湘水。

湘南县西接零陵,南靠衡山,境内时有贼寇、荆蛮出没。虽只是疥癣之疾,并没有太大威胁,可这里距离郡城临湘实在太近了,除了刘宗外,还有另外两支人马,由此可知此地的重要性。

刘宗身高仅七尺出头,不甚高大,却生得方面大耳,相貌雄毅,下巴留着短髭,顾盼之间,甚有威仪,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令人心折的气度。

他此刻坐在军帐内,手上拿着张羡的调令,神情若有所思。

陈进、黄武立于下方,两人都是跟随刘宗多年的亲信,陈进身高近八尺,豹头环眼,板肋虬髯,颇为雄壮威武。黄武身量不高,腰围却极宽,特异于常人。

黄武素来性格直率,脾气火爆,率先开口道:“司马,我等从军两载有余,只打过一些流贼、蛮夷,真是没甚意思。这刘表,虽是一介儒人文士,却也有一些真本事,杀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数次丢盔卸甲,着实不可小觑。这次有机会和刘表的大军大战一场,好不令人期待。”

陈进沉声说道:“刘表实力远强于长沙,我等与之对垒,怕是有败无胜。”陈进外表高大,看似粗猛,实则性格颇为沉稳。

黄武不满道:“伯登为何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陈进无意与黄武争辩,目光再度落回主位上的刘宗身上。

实际上刘宗内心远不如表面这般平静,刘表和张羡一南一北,划江而治,分割荆州,两人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种情况绝难持久,很多人都能猜到,荆州未来定会爆发南北冲突。

不过,唯有刘景,早在去年的时候,就准确预料到今年荆州将会爆发大战,简直有如神助一般。

而这,也不是刘景第一次显露“先知识变”之能,刘宗每每回想起刘景昔日之言,全部一一应验,便感到悚然心惊,好像世间所有的事情,都不出他所料。

此番北上,形势可谓险峻到了极点,动辄便有军覆人亡的风险,刘宗心中岂能不感到忧虑,出发之前,势必要先询问一下刘景的意见。想到这里,刘宗抬头看向陈进、黄武,开口说道:“府君有令,我等自当从命。伯登、叔业,你们这就下去安排吧,集结舟船、筹措辎重……”

“诺。”陈进、黄武领命而去。

二人走后,刘宗再度陷入沉思,湘南距离酃县可不算近,走水路速度太慢,走陆路即使快马加鞭,最少也要三天时间,一来一回,就是六天,颇为费时。

所幸大军出动,绝非一时半刻所能成行,拖延数日并不为过。

事不宜迟,刘宗立刻铺开耒阳纸,执笔开始写信。写好后密封之,交给一名龙丘刘氏子弟,让他手持书信,快马赶往酃县。

刘宗这边奉命北上,正在醴陵县以东征讨豫章贼寇的蔡升同样也接到了张羡的调令。

不过不是命他北上巴丘,而是让他尽早结束战事,率军返回原驻扎地,即临湘以南五十里小武陵乡。

毕竟,在张羡看来,豫章贼寇无足痛痒,刘表,才是生死大敌。

蔡升身披袍铠,手中持着骑矛,腰上别着长刀,骑在一匹高大健硕的骏马上,目光炯炯地望着漫山遍野,四处逃窜的流寇,对身旁的刘修大笑道:“大兄,哈哈……我们又获得了一场大胜。这些豫章贼真是不堪一击。”

自从两个月前,他率军对豫章流贼发动进攻,前后历经十余战,每次都大获全胜,击溃敌人数以万计,斩首千余级。

刘修为人严肃,是以脸上毫无喜色,语调平缓地道:“昔日辅佐光武中兴汉室的邓禹、冯异,皆为世间少有的名将,亦尝败于赤眉之手。更何况我们?大局未定之时,不可疏忽大意。”

刘修亦乘骑良马,他虽然失去了右臂,难以在马上作战,乘马代步却不成问题。

蔡升肃容点头道:“大兄教训的是。”刘修称得上是他的半个老师,因此对其极为尊重。又道:“不过,流贼如今几乎溃不成军,正好趁此机会一战而定,免得他们又再度聚集为患。”

言讫,蔡升调转马头,看向后方,一支人数超过一千五百人,鸦雀无声的军阵映入他的眼帘。他们全体头著兜鍪,身着绛衣,行滕草履,刀楯如墙,矛戟如林,旌旗猎猎,气势惊人。

刘修没有辜负刘景的信任与期望,用了两年多的时间,终于练出了一支令行禁止,勇敢善战的精兵。刘修有自信,即便是纵横中原的刘表大军,亦可一战。

蔡升高举骑矛,神采飞扬,纵声大喝道:“豫章流贼,侵我国土,犯我百姓,长沙上下,莫不切齿。我与诸君,奉命讨贼,逾越险阻,转斗百里,所在斩获。今日不惜冒险深入旁郡,便是要毕其功于一役。诸君与我,当同心一力,努力共功名!”

原来他们已经不在醴陵,而是一路追赶流寇,跨越诸山,杀入豫章郡内,目前他们所在的地方,正是豫章郡宜春县地界。

“万岁……”

“万岁……”

将士敲震武器,欢声雷动,从坡上一泻而下,向东追击十数里,一直杀到宜春近郊才收兵,斩俘甚众,所获极丰,满载而归。

至此,窜入长沙,为祸数载恶豫章流贼,被蔡升、刘修率兵杀得土崩瓦解,流离四散。

加之如今的豫章太守华歆乃是海内名士,素有名望,远近所归,幸存的流人渐渐为华歆感召,入其麾下,不再为恶。

事实上,这场历时两个月的战事,是在刘景的暗示下发起的。当时名义上的理由是,兵卒缺乏实战经验,要想成为一支精锐之师,光靠训练远远不够,还要经历真刀真枪的厮杀。

环顾周边,豫章贼是最适合的交手对象,他们人数众多,却不耐苦战,堪称一群乌合之众。

而实际原因却是,以战事为借口,阻止他们被张羡调往北方,充当对抗刘表大军的炮灰。

结果刘景的计策成功了,张羡见蔡升征讨豫章贼,果然没有将他调去巴丘,而是令其尽快结束战事,撤退回原来驻地。

其实不止蔡升,刘宗那边,刘景也有办法阻其北上,他需要做的仅仅是给单日䃅传个口信,让他出兵骚扰衡山乡。

要知道,衡山乡归于湘南县治下,正处于刘宗的辖区。

然而刘景并没有这么做,第一,刘宗、蔡升与他关系密切,这并不是什么秘密,此时正值长沙生死存亡之际,两人皆“裹足不前”,很难不让人产生联想。

第二,张羡在与刘表的对决中,实力本就落在下风,长沙这个时候“后院起火”,势必会令张羡感到捉襟见肘,面对刘表大军的进攻很有可能迅速溃败。

这不符合刘景的利益,他现在还没有准备好直面刘表大军,需要张羡在前面为他遮风挡雨。

因此,刘景对刘宗的来信毫不意外,在给族兄的回信时,刘景首先提醒他要小心“背后”。

长沙吴氏这一代的领军人物吴巨,目前担任罗县县令及长沙北部都尉之职。但历史上吴巨却是刘表的部将,并且深受信任,堪称是刘表“入侵”交州的急先锋,这不能不令他产生怀疑。

当然,他没有确凿证据,所以也就没有和刘宗直接点名道姓,只说让他当心背后。这种事情,没有发生当然最好,却也不得不防。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他告诫刘宗,张羡与刘表交战,必败无疑,全军溃败之后,他万万不能进入郡城临湘,那里日后将为死地,一定要南下酃县,与他会合,共商大计。

至于刘宗会不会听取他的意见,刘景不敢说有十成把握,但八分把握还是有的。刘宗并非张羡的嫡系出身,甚至当初出仕时,也是被张羡半强迫着逼出来,不太可能和长沙生死与共。

刘景给族兄刘宗回信后,没过几日,就迎来了桓彝,这可真是给了他一个巨大的惊喜。两人阔别足有一年半之久,虽然时有通信,可终究不如当面促膝而谈。

“公长……”

“仲达……”

刘景大步上前,紧紧握住桓彝的手,心思一转,立刻猜到了桓彝此番南下的目的,直接问道:“公长,不知你被外放何处?”

桓彝回道:“耒阳。仲达,你我日后,便是邻居了。”

“耒阳……耒阳好啊,比我这酃县强多了。”刘景忍不住面露异色,酃县已是长沙最南端,因此他猜测桓彝多半不是外放酃县近左邻县,就是外放零陵、桂阳诸县。耒阳自然也包括在内。

耒阳产铁,对他未来至关重要,一直被他视为禁脔。

本来他还准备在张羡遭到刘表大军围困时,出兵占领耒阳。现在就没有这个必要了。

桓彝虽不是他的手下,但两人关系非比寻常,当长沙危机之时,两人自然要携手共渡难关。

桓彝道:“现在有一个难题,耒阳县令是朝廷正式任命的地方长吏,如今尚在任上。而府君名义上只是长沙太守,并无任免桂阳郡县的权力,所以……”

刘景笑道:“这有何难,届时我亲自将兵,随你赴任。”

桓彝摇头道:“事情没那么简单,耒阳设有荆南唯一一处铁官,境内诸冶坊铁官徒,无虑千人。此等辈开矿冶铁,不畏艰苦,刚劲强悍,耒阳令若是得知我来,必会召集铁官徒,据城而守,届时我们就算有数千之众,也未必能够打下耒阳。即使侥幸成功,也不过是收获了一个残破的耒阳。”

刘景显然早有定计,想也不想道:“公长的担忧,不无道理。不过这也好办,我在酃县之南钟水乡,驻有兵马,那里距离耒阳,仅一水之隔。”

如今钟水、平阳二乡,不仅驻有马周的一营八百人,还有褚方的一营八百人,乃至刘祝、王彊的兵船千余人,皆聚集于此。

刘祝、王彊率领兵船隐于此地的原因很简单,为了对抗刘表的楼船水军,张羡已存破釜沉舟之念,开始强行征调长沙、零陵、桂阳三郡民间的商船、渔船。因此刘景提前让他们躲藏起来。

至于褚方,刘景心里则多少有些无奈,今年以来,张羡已经给褚方写过两封书信了。

第一封信,是在今年初的时候,张羡正式邀请褚方北上临湘。

褚方曾和刘景有个“一年之约”,今年初时正好满一年,然而褚方当时已经深深为刘景身上的气度所折服,加上长沙局势颇为稳定,并无纷扰,他认为自己在酃县,也同样是为张羡效力,便婉言拒绝了张羡的邀请。

不过七月间,荆州局势大变,刘表于江陵集结重兵,随时有可能南下长沙,褚方昔日屡受张羡恩惠,刘景唯恐张羡再来书信邀请他,前些天便将褚方派往南方。褚方前脚刚走,刘景后脚就接到了张羡写给褚方的书信。

刘景不禁暗叫侥幸,若是这封信落到褚方手里,以其重情重义的性格,十有八九会答应。

刘景继续道:“公长若是同意,我立刻手书一封,令其等跨越钟水,昼夜兼程,突袭耒阳县城,将县中长吏一网打尽,为公长赴任,扫清障碍。”

桓彝问道:“这莫非就是由褚子平统领,在酃县城下大破数千汉蛮叛乱的那支兵马吗?”

“是。”刘景颔首笑道。

“如此,我可以高枕无忧了?”

“公长不妨在酃县静候佳音。”

感谢“进击的小黄人”打赏,感谢

(本章完)

第473章 回归第254章 突围第380章 津乡第468章 射策(下)第134章 流泪第54章 邓攸第491章 徐宗第18章 刘蟠第334章 洗兵第467章 射策(中)第482章 预言第178章 来接第377章 再孕第543章 刺孙第189章 噩耗第308章 遗愿第91章 壁画第331章 倚仗第544章 葛周第179章 到来第344章 中箭第484章 丹阳第471章 官爵第275章 交趾第516章 夜取第463章 三郡第342章 陷阵第68章 侠客行第11章 带经耕锄第333章第366章 叹服第44章 单程第179章 到来第472章 失策第499章 缢杀第431章 献计第455章 投降第265章 再胜第165章 猛将第473章 回归第520章 厚礼第524章 马尾第442章 破局第259章 送礼第218章 楼船第135章 归来第425章 中箭第241章 蒋琬第247章 病逝第452章 自白第107章 轰动第258章第150章 开战第163章 解土第256章 说客第490章 尽出第458章 斩羽第23章 赴任第20章 南阳来客第85章 囚徒第429章 逆转第15章 救命恩人第111章 归来第94章 族宴(感谢盟主七月流风帝)第269章 地突第137章 洞房第343章 斩将第161章 良法第118章 刘表第455章 投降第345章 骑兵第421章 三英第322章 马鞍第19章 桓阶第123章 赴宴第315章 甘宁第379章 屈服第432章 献计 (2)第334章 洗兵第372章 召见第358章 战略第315章 甘宁第275章 交趾第521章 倾出第377章 再孕第289章 倒戈第331章 倚仗第93章 墓祭第481章 团圆第485章 誓师第82章 围攻第287章 自刎第304章 北上第465章 出使第290章 可惜第525章 刘晔第528章 恶气第37章 邀请第119章 内忧第405章 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