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说服

第250章 说服

得知刘蟠身患重病,时日无多,刘景脸上流露出哀伤之色。

刘蟠不仅是他的族兄,更是提携他进入仕途的人。

而且,这些年来,刘蟠一直在他和张羡的中间,充当缓冲,否则以他略显自负的性格,绝不可能一直平安无事,刘蟠明里暗里,不知为他挡下了多少麻烦。

刘蟠对他,有太多太多的恩惠,如今尚未有机会回报一二,却接到了他命不久矣的消息,这让刘景怎能不感到万分悲痛。

所幸,刘蟠当初虽然拒绝了刘景离开临湘的建议,却将自己的子嗣送了出来。目前刘蟠的一儿一女,就生活在酃县。其长子名叫刘舒,今年十三岁,性情温善好学,颇有其父的风度。

刘景对刘蟠的所有亏欠,都会加倍还在刘舒的身上。当然了,刘景绝不会因为刘蟠,而对刘舒采取放纵态度,正相反,他会无比严厉的对待刘舒。

这也是刘蟠的想法,他在信中把后事托付给刘景,特别提到,让他不要过分宠爱刘舒,以一名族父对待族子的态度就够了。

刘蟠也给儿子写了一封信的信,就夹在刘景的信中,刘景将之收好,乘车回到刘氏居地,亲自交到刘舒的手中。

刘舒早早脱离父亲羽翼,是以年纪虽然不大,心志却颇为早熟,察言观色下,发现刘景心情不豫,便隐约觉得事情不对,打开信笺一看,顿时潸然泪下。

不久,刘氏族人都知道了刘蟠身患重病,命不久矣的消息,人人大惊失色,心情沉痛,全都赶来刘舒的宅邸。

由于前些年老族长刘邕年迈多病,无法理事,族中一应事务都是由刘蟠负责,其为人正直,处事公允,刘氏族人皆信而服之。

刘邕已经病故,刘蟠业已病重,其两位兄长,多年前在北方为官,如今却生死不知,司空刘嚣这一脉,算是彻底没落了。

而原本被族人视作没落的司徒刘寿一脉,则随着刘景的不断崛起,而再度变得煊赫起来,甚至整个龙丘刘氏都因他而受惠。

刘景在刘舒的家中,和族中长辈聊了一个多时辰才起身离去。

回到县寺,刘景马上给刘巴写了一封信,并附带上张羡的亲笔书信及表举,试探他以及零陵众大吏的心意。

只要不是遭到强烈反对,刘景便准备近期率兵南下,入主零陵,向零陵士民宣告他的存在。能不能得到“实惠”暂且放到一边,“名分”必须先定下来。

刘景不知张怿能够抵抗刘表军多久,所以他必须争分夺秒,舍弃水路,让人快马加鞭奔赴泉陵送信。

三日后,刘景的信顺利交到刘巴的手中,他匆匆一观下,不由大吃一惊,张羡死了?张怿继承长沙太守?刘景被表举为零陵太守?桓彝被表举为桂阳太守?每一件都堪称是石破天惊的大事,这不是他一个人能够决定的,当即召集郡府诸大吏共议。

十数人闻讯齐至主簿室,当书信从他们手中传了一遍,房间之内,立时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接着,便有人忍不住掩面而泣,眼下能够出现在这里的人,大半都是张羡的故吏,得知故主死去,诸大吏不禁为之垂泪。

刘巴身姿端挺,正坐于坐榻,神情肃穆而又冷静,他并非张羡的故吏,他是因为和刘表素有恩怨,才加入到张羡的阵营。

等待诸大吏哭的差不多了,刘巴才开口问道:“逝者已矣,诸君不可沉湎悲痛,乱了心境。诸君当知,现在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酃县长刘仲达被张长沙表举为零陵太守,诸位何意?”

诸大吏闻言面面而视,全都陷入沉默,无一人开口发表意见。

接受刘景,便代表着他们无论愿不愿意,都会被他拖入与刘表军的战争,说心里话,他们当然是一百个不愿。

而今张羡已死,张怿毫无威望,亦无人心,刘表统一荆南,已然不可阻挡,临湘陷落,目前来看只是时间的问题。这个时候,完全没有必要压上身家性命,将自己绑上刘景的战船。

刘表军南下,如果他们举郡而降,以刘表的作风,当不会迁怒于他们。再说,刘表在荆南毫无根基,只有依靠他们,才能安定地方。

然而众人心里想的明白,可是却没有一人敢明言反对。这种得罪人的事情,谁也不愿做,更何况得罪的还是刘景。

要知道,刘景可不是一般人,他麾下拥有过万的水步大军,曾经大败荆州水军,若是被他知道有人坏其好事,从而心中怀恨,那人还有活命机会吗?

刘巴皱着眉头环顾室中众人,又道:“诸君为何不言?”

半晌,有人小心翼翼道:“纲纪,此事、此事……事关重大,我等还需从长计议。”

刘巴扶着胡须,淡淡问道:“足下不同意?”

“没有、没有……”那人吓得脸都白了,急忙摇头否认道。“在下的意思是,此事不宜我们自己擅自决定,当召集郡吏于正堂,共同商议后再做决定。”

“这个议题好……”诸大吏连连颔首。

刘巴继续追问道:“若是召开朝议,仍不能决定呢?”

“……”

刘巴言道:“张长沙,对诸君多有恩惠,刘仲达,则是仁义君子,其在酃县任上,不仅治理有方,亦有保境安民之能,其若成为零陵太守,实乃我零陵百姓之福,诸君何以推三阻四?”

有人小声道:“刘君固然是一位明主,可是北军势大难挡,零陵弱郡寡民,如何能敌?”

刘巴道:“刘仲达在给我的信中,直言北军南下之时,他绝不会将零陵百姓卷入战火,届时他将率领麾下水步大军,在酃县布防,阻击北军。酃县若是失陷于敌,我等可举郡向北军投降。”说到这里,刘巴顿了一下,又道:“刘仲达素以仁义之名著称于世,我相信他一定会言出必践,断然不会失信于人。”

诸大吏一时无言以对。

(本章完)

第22章 交谈第304章 北上第59章 严肃第200章 兵临第508章 南昌第351章 班底第255章 后续第460章 赵戬第351章 班底第13章 张羡第141章 酃县第475章 妹夫第330章 封拜第111章 归来第376章 出征第51章 区雄第374章 围攻第373章 盟约第69章 胸襟(三千字)第246章 名字第214章 定计第208章 斩杀第544章 葛周第201章 北上 (感谢盟主浮沉一年间)第348章 南下第282章 建言第186章 八月第528章 恶气第122章 赠文第125章 新野第62章 拔刃第360章 献计第387章 夏口第402章 噩梦第68章 侠客行第409章 诈降第166章 崩溃第132章 同席第154章 县舍第507章 占卜第394章 夜袭第499章 缢杀第252章 周岁第414章 托孤第121章 王粲第545章 对策第330章 封拜第435章 裴司第286章 军令第241章 蒋琬第536章 邀请第295章 召见第38章 诸葛玄第503章 饿虎第327章 西鄂第458章 斩羽第459章 焚桥第192章 开战第256章 说客第506章 桃李第317章 祭祖第427章 身当第473章 回归第41章 吟诗第259章 送礼第68章 侠客行第401章 城塌第395章 悲凉第130章 亲迎第90章 朝会第536章 邀请第202章 冲城(感谢盟主浮沉一念间)第355章 立春第299章 兵临第161章 良法第382章 西进第27章 皓月第415章 庞统第499章 缢杀第187章 袍铠第25章 吏舍第27章 皓月第501章 彭虎第476章 冬至第319章 还礼第272章 魏延第451章 水镜第101章 招抚第383章 李严第371章 慰问第478章 黄钟第523章 南下第105章 八阵第134章 流泪第199章 撤离第45章 弩第529章 诏书第225章 勇悍第421章 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