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返回

第375章 返回

以后世之法酿造的酃酒度数颇高,鲁肃固然酒量不浅,却也架不住荆南群臣车轮战,最后被灌得酩酊大醉,抬回馆舍。

接下来几日,刘景再未举行酒会,随着新年的临近,正是事务繁忙的时候,但每天不管多忙,他都会抽出一些时间,召见鲁肃,纵论时事,畅谈天下。

鲁肃不仅是三国时代最杰出的外交家,也是最杰出的战略家之一,虽然《榻上策》相较于《隆中对》过于粗糙,不够严谨,亦为三国时代不可多得的战略规划,直指帝王之业,孙权将其比作邓禹之于光武,由此可知。

原本鲁肃心气甚高,自认对天下大势了然于胸,然而与刘景几番交谈后,让他深深意识到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

鲁肃早就听说刘景智略超世,机虑如神,非常之人也,不过他觉得刘景身处偏远的荆南,对天下的见解必然不如他,没想到事情正相反,刘景对天下的见解远在他之上。

鲁肃除了感叹刘景神略计较,生于天心,还能说什么呢?

这日,来到临湘已有八天的鲁肃,正式向刘景提出告辞。

得知鲁肃要走,刘景忍不住出言挽留道:“子敬何必急着走,你之前不是已经派人回江东报信了吗,再有几天就是正旦了,不如等过了正旦再走。”

鲁肃婉言拒绝道:“多谢将军盛情挽留,但讨虏还在江东日夜期盼我的消息,且眼下距离双方约定出兵之日,只剩三个月,时间颇为紧迫,实在耽误不得。”

刘景紧握鲁肃的手,迟迟不愿松开,口中道:“子敬胸怀大志,思度弘远,才兼文武,王佐之才也。让我知道,江东除了张(昭)子布、周(瑜)公瑾外,还有子敬这等奇士英才。”

“多谢将军美誉。”鲁肃郑重拜谢道。

刘景不单是荆南的霸主,也是荆州士之冠冕,他这番话若是传回江东,鲁肃必定身价倍增。

届时恐怕就连张昭,亦不敢再对其肆意诋毁,毕竟鲁肃是刘景亲评的“王佐之才”,再继续针对他,不免有嫉贤妒能之嫌。

刘景又叹道:“只恨不能与子敬共襄大事。”

鲁肃心中亦是一叹,刘景汉室贵胄,器度宏深,志在天下,文武双全,德才兼备,同符世祖,是一位近乎完美的乱世英主。奈何他已委身江东,孙权待他甚厚,不但器重有加,更赐其宅邸财物,令他身家富拟其旧。孙权以国士遇之,他自然要以国士报之,舍此之外,再无他想。

鲁肃再度拜谢,而后言道:“方今汉室陵迟,豺狼当道,讨虏与将军皆心存王室,今已结为同盟,日后自当携手共进,诛灭无道,以宁社稷。在下虽不在将军麾下,又有什么分别呢?”

鲁肃这番话,怕是连他自己都不信,刘景摇了摇头,“希望如子敬所言。”随后取出竹纸,亲自研墨,给孙权写信。

鲁肃目不转睛地看着刘景埋首挥毫,江东善书法的人不少,其中又以二张为魁,张昭能隶书,张纮善篆书。不过鲁肃私以为,二者皆不如刘景,刘景之字结体方正,雍容典雅,恢宏如宫殿庙堂一般,令人一见难忘。

同样一见难忘的还有竹纸,鲁肃连日来出入官寺,自然发现了在荆南,竹纸竟已取代竹简,成为官方公文的主要书写材料。

听说这种色泽泛黄,厚实柔韧的纸,是由刘景发明。竹子质地坚硬,刘景居然能用以造纸,简直是匪夷所思。鲁肃特意向刘景求了一些,准备带回江东。

刘景写好信后,交于鲁肃,并在午后设宴为鲁肃送别。

翌日,刘景不顾寒雨,坚持出城相送鲁肃,这般礼遇,使鲁肃心中感动万分,一再称谢。

临别之际,刘景道:“希望不久之后,能与孙讨虏会于汉沔,到时再与子敬把酒言欢。”

鲁肃郑重道诺,接着又和诸葛亮、徐庶等人一一拜别。

此番出使长沙,鲁肃结识了颇多荆南才俊,其中与诸葛亮、徐庶关系最为要好,其次是蒋琬。蒋琬是刘景的(主簿)大管家,将代表后者,礼送他出境。

鲁肃和蒋琬并肩登上荆南方面为其提供的大客舟,在刘景、诸葛亮等人的目送下驶向北方。

数天后,鲁肃在长沙、豫章二郡交界处与蒋琬分别,独自踏上返回江东的道路。

相比于来时,回程一路顺流,鲁肃仅仅用了一个月时间,就回到吴郡。此时已是建安七年(公元202年)的正月末,西征刘表之期,日益临近,分布在江东各地的水、步大军,正源源不断朝着吴郡北方的丹徒汇聚而来。

鲁肃眼见出兵在即,立刻加快速度,自丹徒登陆,兼程而行,火速回归吴县,面见孙权。

孙权一见鲁肃归来,迫不及待的拉着后者询问。

鲁肃将在长沙的所见所闻,事无巨细,一一道来,刘景其人,乃是重中之重,鲁肃对刘景评价极高,称其英杰盖世,有世祖之风。鲁肃本意是要引起孙权足够的重视,不想此举却令孙权心生不快,质问道:“子敬是要效仿马援,说服我归降刘景吗?”

当年隗嚣派遣马援奉书洛阳,马援见到世祖光武后,深为其所折服,返回凉州后,盛赞光武肖似高祖,有贤达之风,帝王之相,并力劝隗嚣遣子入质。

鲁肃自然知道这个典故,心知自己对刘景赞誉过高,必然是让孙权心生误会了,急忙道:“肃乃一介凡才,却得将军殊遇,委以腹心,视为谋主,怎敢不竭尽辅佐之力,以图报效?之所以对刘安远多有美言,是因为刘安远确实是当世英杰,远胜刘表、刘璋之流,是将军一统南方的最大阻碍,将军不能不察。”

“是我误会子敬了。”孙权急忙上前拉住鲁肃的手,诚恳地道:“子敬乃是我的邓禹,若子敬弃我而去,日后再无人能为我廓开大计,是以才有所失态。”

(本章完)

第59章 严肃第397章 攻城(1)第171章 结束第352章 尊卑第119章 内忧第395章 悲凉第486章 主力第131章 嫁妆第195章 韩广第352章 尊卑第249章 闻讯第169章 奔袭第276章 张津第445章 荐才第265章 再胜第456章 房陵第422章 出阵第401章 城塌第167章 收获第255章 后续第479章 苍梧第304章 北上第511章 开战第374章 围攻第248章 心绞第117章 清茶第34章 志向第182章 慈幼第303章 复仇第431章 献计第377章 再孕第337章 同符第127章 襦铠第479章 苍梧第369章 出使第511章 开战第143章 县丞第501章 彭虎第210章第296章 捷报第248章 心绞第15章 救命恩人第514章 后事第540章 国士第351章 班底第62章 拔刃第163章 解土第544章 葛周第516章 夜取第339章 出战第523章 南下第2章 刘亮第425章 中箭第456章 房陵第440章 匕见第8章 肿足第257章 争执第148章 警鼓第300章 召集第47章 冲突 (三千字)第328章 许都第481章 团圆第99章 王彊第422章 出阵第345章 骑兵第473章 回归第231章 劝降第465章 出使第327章 西鄂第52章 归家第20章 南阳来客第361章 巨楼第218章 楼船第139章 于征第272章 魏延第24章 郡府第165章 猛将第209章 攻城第60章 跋扈第325章 泉陵第392章 落幕第267章 比箭第53章 道歉第254章 突围第155章 拜访第223章 习珍第409章 诈降第499章 缢杀第294章 轻松第273章 攻城(上)第167章 收获第495章 铁楼第400章 大雨第69章 胸襟(三千字)第76章 新左史第301章 城破第105章 八阵第98章 高利贷第187章 袍铠第259章 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