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自负

第39章 自负

“刘使君无王霸之才,亦非拨乱之主,此汉室之不幸,而荆州之大幸也。”

听完刘景针对刘表的长篇大论,诸葛亮心中唯有叹服,二位诸葛女郎更是眼眸放光,一脸崇拜。

诸葛玄同样惊讶不已,刘景表现得哪像个十七岁的少年,纵使留侯张良、太傅邓禹在他这个年纪,也很难有这样的见识!

难道世间真的有天授之才吗?不然刘景将作何解释呢?

唯一让诸葛玄感到有些不妥的是,刘景在谈及刘表时,言语过于狷介狂放,缺少谦恭之心。

要知道刘表可是荆州之主,刘景日后若想有所作为,势必要前往襄阳,即便如此,他依然言语无忌,由此可知其为人极是自负,这可不是一件好事,甚至可能因此罹祸。

不过这些话他来说就显得交浅言深了,颇有倚老卖老之嫌,还是让侄儿诸葛亮私下找机会劝诫一番。只是以他观之,刘景为人外谦而内傲,恐怕不是能够轻易听取他人意见的人。

刘景不知诸葛玄心中所想,若是知道,想必会一笑置之,这种事情没法解释,难道他能说自己这不是自负,而是站在穿越者的角度,做出的客观而又理智的评价吗。

当然了,作为拥有先知能力的穿越者,面对古人,心理上难免会有些优越感,这很正常。

刘景道:“不知诸葛先生是否听说,朱皓朱文明死了。”

诸葛玄就是被朱皓赶出的豫章,前者作为失败者,最终活了下来,朱皓身为胜利者,反而丢了性命,不得不说造化弄人。

诸葛玄轻轻颔首,神色异常平静:“昨日就已经听说了,想不到他竟然会死在‘自己人’的手里。”

杀死朱皓的是徐州佛教首领笮融,他当初依靠同乡徐州牧陶谦,成为下邳国相,在曹操入侵徐州之际,丝毫不做抵抗,率众弃土而逃。在返回老家扬州的路上,其先后杀死广陵太守赵昱、彭城国相薛礼,豫章太守朱皓是第三名受害者。

笮融回到家乡扬州投奔扬州牧刘繇,被后者派往豫章协助朱皓,当时诸葛玄已经败走,笮融贪图豫章大郡,再度故技重施,设下鸿门宴,诈杀朱皓。

得知对手朱皓身亡的消息,诸葛玄内心再无半点恨意,反倒生出几分怜悯,最近他才听闻其父朱俊今年二月份时在长安忧愤发病而死,江南消息闭塞,也不知朱皓临死之前是否接到自己父亲去世的噩耗。

父子同年俱亡,悲夫!

诸葛亮内心非常厌恶笮融,语气充满愤怒地道:“像笮融这样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无耻小人,竟然能够在世间横行无忌,为所欲为,这到底是怎样一个险恶的世道!”

如果诸葛亮知道笮融在后世还建有纪念场所,恐怕会气到吐血吧。

笮融为人卑劣凶残,双手沾满血腥,称得上是十恶不赦之徒,然而他在佛教历史上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随着佛教兴旺发达,笮融这种人居然也有建阁立像的一天,真是莫大的讽刺。

刘景出言劝道:“孔明不必和这样的小人置气,笮融贪婪成性,见利忘义,乃鼠目寸光之徒,他杀死广陵太守赵昱、彭城相薛礼,之所以能够安然无恙,皆因陶谦自顾不暇。而今擅杀朱皓,定会激怒刘繇,此人自绝于天下,已是时日无多了。”

诸葛玄亦道:“刘繇素来看中名节,爱惜羽毛,他作为扬州之主,若是不能为朱皓报仇,其余诸郡势必寒心,离他远去,届时扬州虽大,亦无立足之地。”

诸葛亮自然也看得出来,自古及今,像这种人从来就没有好下场,笮融的结局早就已经注定了。同理还有曹操。

可能是之前话题过于严肃,使得气氛稍显凝重,之后三人有意改聊文学、书法,令气氛慢慢松缓下来。

直到这时,两位诸葛女郎才终于有了开口说话的机会,加入到三人的讨论中。

作为齐鲁士族家庭的女儿,两位诸葛女郎的文化水平很高,一点不弱于嫂子赖慈。

幸好他早早就表示“喜欢读书,而不拘守章句”,提前打了预防针,又将话题引向自己所擅长的书法上面,这才没露怯。

诸葛玄毕竟是有病在身,才坐了半个多时辰,就感到精神不济,眼见刘景与二位侄女相谈甚欢,心中一动,出言问道:“不知仲达可曾婚配?”

刘景闻言不由一楞,下意识转头看向身边的诸葛亮,见他也是一脸错愕。

心思电转间,刘景开口说道:“在下已有一位从小由父辈指腹的未婚妻,乃南阳邓氏女郎,如果不出意外,明后年就会成婚。”

“原来如此。”诸葛玄心里暗叹,刘景竟然有一位“凤族”出身的未婚妻,只好熄了念头。

南阳邓氏堪称天下数一数二的高门,曾出过两位皇后,但却不能将其单纯视为贵戚之家,从太傅邓禹开始,南阳邓氏一百多年来始终坚持经学传家,这也是他们几经衰落,还能复兴的重要原因。

南阳邓氏屡出“凤凰”,刘景未婚妻想必也是极为出众。

两位诸葛女郎城府不深,俏丽的脸上尽显失望之色。

倒是诸葛亮仅仅是略感遗憾,很快就放下了。

未免双方尴尬,刘景借机向诸葛玄提出告辞。

诸葛亮亦随之而出,来到一楼厅堂,向刘景郑重道歉道:“仲达居然有未婚之妻,在下如果早些知道,就不会出现今日这样令人尴尬的局面了。”

刘景微笑道:“这不能怪你,指腹婚本就世间罕见,在下又从未和你说起过。——孔明,你的两位姐姐皆姿貌出众,才学亦不让男子,是世间难得的佳妇,未来一定可以找到如意郎君。”

“希望如仲达所言。”诸葛亮终于露出了笑容。

刘景看了一眼置于堂中的漏刻,今日他做东,肯定要早点到场,对诸葛亮道:“时间不早了,我们这就出发吧。”

“好。”

两人并肩出了都亭大门,向西而行,经由南门进入西市,一路跟随拥挤的人群前进,直抵酒肆门前。

汉代此时尚未发展出文字招牌,酒肆在门口挂了一个饰有羊头的羊形酒樽作为标志,酒樽代表的意思就算三岁小童都知道,至于为何是羊的形象,盖因汉代羊通祥,有寓意吉祥之意。

酒肆门前的人很多,有仅着简陋褐衣的平民、也有身穿奢华长襦的商贾、更有身披绘纹锦袍的士人,他们交错而立,画面出奇的和谐,这一刻,他们身份上皆为酒徒,而没有高下之别。

(本章完)

第148章 警鼓第144章 褚方第127章 襦铠第197章 喜事第306章 遣使第509章 设计第32章 求字第544章 葛周第10章 刘伯嗣第340章 部督第103章 营垒第370章 同州第527章 有君第243章 学官第76章 新左史第120章 茂才第166章 崩溃第18章 刘蟠第365章 刘备第179章 到来第284章 泽国第491章 徐宗第329章 康伯 (感谢盟主北极熊2018)第523章 南下第335章 十哲第443章 韩暨第305章 内附第539章 所求第333章第441章 大骂第78章 晒书第340章 部督第304章 北上第35章 马周第192章 开战第431章 献计第498章 城破第2章 刘亮第238章 求援第40章 悲歌第320章 来投第208章 斩杀第477章 要求第383章 李严第81章 必须死第10章 刘伯嗣第320章 来投第228章 斩首第152章 改名第30章 陶观第129章 双戟第456章 房陵第496章 铁壁第537章 茂才第28章 畅谈第521章 倾出第446章 入城第31章 蔡升第426章 拔箭第99章 王彊第427章 身当第11章 带经耕锄第378章 策反第42章 点评第210章第50章 宝珠第152章 改名第275章 交趾第470章 策论第293章 奇策第313章 隆中第358章 战略第235章 军市第292章 救治第431章 献计第191章 计议第329章 康伯 (感谢盟主北极熊2018)第34章 志向第153章 龚氏第262章 水战(上)第32章 求字第2章 刘亮第482章 预言第233章 圊溷第150章 开战第223章 习珍第34章 志向第434章 伏击第262章 水战(上)第123章 赴宴第211章 计划第86章 醉乡居第538章 董和第308章 遗愿第363章 揽才第528章 恶气第296章 捷报第81章 必须死第43章 荆蛮第522章 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