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柤中

第474章 柤中

邓芝归来时,刘景并不在襄阳,他此刻正率领大军巡视柤中。

柤中位于襄阳以南一百五十里,中庐、宜城二县之间,这里土地平敞,宜种桑麻,有水陆良田,堪称沔南膏腴之地。

在此繁衍生息的汉夷民足有十余万人,其中势力最大者便是夷王梅平,拥有部曲近万家。

之前梅平受刘琮邀请,率领数千部曲赶至宜城助战,结果被刘景打得大败,死伤数千,仅带数十护卫一路仓皇逃回柤中。

梅平经此大败,意识到刘景势大难敌,遣使向刘景投诚,并请求刘景将柤中交给他管理。

说白了,他根本没有认清现状,还幻想着刘景能和刘表一样,继续让他做柤中王。

刘景当时为尽快夺取荆州,只好假意许之。如今荆州已尽在刘景掌握之中,柤中这块“法外之地”就变得格外显眼了。

柤中虽交租税,却自成体系,夷首、渠帅各拥部曲,不附郡县。

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刘景可不是刘表,他绝不允许治下有独立势力存在,更何况还是在自己眼皮底下,一日不解决,刘景一日都睡不踏实。

两天前刘景亲率大军南下,进入柤中地区,名为巡视,实则耀兵。

大军所过之处,柤中诸夷首、渠帅无不大惧,望风而降,梅平孤掌难鸣,犹豫再三,终不敢反,硬着头皮入军营拜见刘景。

柤中蛮夷与汉民杂居日久,汉化颇深,梅平尚有些许蛮夷风气,其子梅敷锦袍革履,束发着巾,看上去已经与汉人无异。

刘景静静打量着梅敷,对方和他年龄相仿,约二十四五岁,身长八尺,容仪可观。据说此人自幼拜汉人儒者为师,知书识礼,颇有智谋,梅平之所以称雄柤中,和他的辅佐有很大关系。

刘景邀梅平、梅敷父子入座,而后对梅平道:“足下于柤中甚有威信,素为汉、夷所服,今足下归心,柤中安矣。”

梅平俯首请罪道:“我之前受刘琮蛊惑,与将军为敌,事后常感惶恐,早就想当面向将军赔罪。只是吾子称将军初掌荆州,事务必多,便没有前去打扰,没想到将军今竟亲来柤中……”

对于父亲甩锅给自己,身为人子梅敷也只能接下,随后巧妙的将话题引到上个月的科考上。

“将军此次开科取士,真可谓荆楚一大盛事。即便是柤中蛮夷,也都听说了此事。我自幼向学,颇读诗书,虽然不及诸生专务经纶,难登甲乙之科,却也想亲身参与这场盛事,可惜我出身蛮夷,没有资格报考。”

刘景听得眉毛一扬,后点头道:“足下之言触及我心。科考之目的,在于为国选拔人才,自当不论出身,不拘地位,惟以才学论高下。日后再开科考,当不再限于诸生、官吏,天下人,包括蛮夷,皆可报名参考。”

梅敷也就是随口一说,没想到刘景竟然当真了,并且口头上还近乎荒唐的同意荆蛮参加科考,简直不可思议。

梅敷一时间也不知该作何反应,心里不住感慨,难怪刘景能够灭亡刘表,独霸荆州,这等胸襟气度,着实是非常之人。

梅敷道:“科考若真能为我等蛮夷开放,明年我一定报名参加。”

刘景摇头道:“明经策论,非足下所长,何必执着于此。在我看来,足下勇而有谋,征战沙场才是你之所长,我欲拜你为忠义校尉,领三营兵,如何?”

梅敷与父亲梅平暗暗交换一个眼神,心里皆是松了一口气。

两人来之前,就预料到刘景此次来势汹汹,绝不会轻易放过他们,轻则破产覆家,重则身死族灭,全在刘景一念之间。

好在目前看来,刘景并没有下死手,仍以拉拢为主,只要梅敷乖乖带上三营部曲,前往襄阳听命,刘景就不会再为难他们。

一营兵力通常在数百人至千人不等,三营兵就是两三千人。

梅平虽拥有部曲近万家,但之前宜城大败死伤数千,这两三千兵,已是他们大半家当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就算被逼捐出大半家当,那也总比破产覆家,身死族灭要强得多吧……

条件如此“优厚”,这还有什么可犹豫的,梅敷当即拜道:“承蒙将军看重,愿效死力。”

刘景含笑勉励道:“我麾下有大将单日䃅者,亦出身蛮夷,多年来随从周旋,战功卓著,今官至衡山中郎将,督五营兵,未来封侯拜将,指日可待。望你能成为单日䃅第二,勉之。”

梅敷闻言不禁一怔,他此前没有听说过单日䃅之名,他倒是知道西汉名臣金日䃅,想来对方应该是慕其人而改名。

刘景麾下将军仅寥寥数人,中郎将已算是军中大将,单日䃅以一介荆蛮之身,竟能跻身大将之列,实在令人惊奇。

刘景既然能重用单日䃅,自然也能重用他。

梅敷过去最大的愿望,就是继承家业,在柤中称王称霸,如今遇到刘景这般宽容博纳,不拘华夷的明主,他心中燃起一团熊熊烈火,他才不屑做单日䃅第二,他要做金日䃅第二。

刘景原本计划将在柤中停留数日,不料襄阳忽然飞马来报,告知刘景邓芝归来,天子亦派遣使者前来,请刘景速归襄阳。

刘景听说曹操给他的封赏是安南将军,汉昌侯,颇为满意。

安南将军尽管比不上四征四镇,但好歹也是名号将军。

中兴名将岑彭曾被世祖光武拜为安南将军,其败秦丰,走田戎,平定荆州。今刘景剿灭刘表,安定荆州,以其为安南将军,也算是一种传承。当然这里面也包含了对刘景的殷切期盼。

刘景随后又得知,自己举荐的文武官职,几乎全都得到承认,甚至他认为并无把握的交州刺史一职也如愿拿到手,刘景不禁大喜过望,笑称贡品没白送。

但在听说曹操竟以杜袭为荆州刺史,李通为南阳太守,一时嘿然,大笑对左右道:“曹孟德想干什么?他这是要用我的好友、乡人以御我?”

(本章完)

第259章 送礼第266章 兵临第72章 偷长第133章 邓芝第321章 浏阳第523章 南下第131章 嫁妆第403章 破城第476章 冬至第322章 马鞍第309章 终抵第157章 仁和第469章 重法第94章 族宴(感谢盟主七月流风帝)第274章 攻城(下)第460章 赵戬第235章 军市第518章 海昏第497章 来投第420章 评价第347章 郁林第1章 重生第422章 出阵第460章 赵戬第86章 醉乡居第296章 捷报第361章 巨楼第192章 开战第6章 葛生第183章 吏治第95章 别部司马第133章 邓芝第133章 邓芝第517章 古樟第244章 生子第121章 王粲第299章 兵临第511章 开战第206章 逃亡第328章 许都第44章 单程第519章 抵达第505章 周凤第8章 肿足第31章 蔡升第128章 甘宁第325章 泉陵第174章 灭族第64章 擒获第5章 虎头第17章 杜袭第82章 围攻第131章 嫁妆第6章 葛生第415章 庞统第463章 三郡第199章 撤离第40章 悲歌第473章 回归第376章 出征第515章 不忠第111章 归来第105章 八阵第453章 拦路第323章 为寿第154章 县舍第353章第505章 周凤第305章 内附第119章 内忧第41章 吟诗第133章 邓芝第106章 调离第15章 救命恩人第34章 志向第307章 谈判第217章 床弩第389章 战死第380章 津乡第248章 心绞第448章 下马威第36章 刘瑍第408章 试探第37章 邀请第264章 突袭第186章 八月第244章 生子第83章 预言第379章 屈服第372章 召见第293章 奇策第193章 耒阳第263章 水战(下)第482章 预言第65章 后续第298章 归来第287章 自刎第411章 不义第466章 射策(上)第86章 醉乡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