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古樟

第517章 古樟

潘璋见大势已去,仅带三五亲信,悄然撤出城头,取马直奔东门,借着夜色的掩护,成功突破荆州军的封锁,向东逃去。

潘璋前脚才离开,后脚守军就崩溃了,或退往城中,或跪地投降,南门、松阳门相继落入荆州军之手。刘亮、习珍率众入城,一路追剿残敌,最终与蔡升、魏延会师于豫章郡府前。

不久前还在城中四处放火搞破坏的徐苗等人,此时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反转,开始协助荆州军安抚百姓,维持治安。

不得不承认,荆州军能够快速稳定住城中局势,和他们这些地头蛇的鼎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日出之际,随着最后一处守军据点被荆州军剿灭,至此南昌城内再无纷扰,重归平静。

诸葛亮尽管一天一夜未眠,但他脸上却毫无疲倦之色,反而精神抖擞,得知南昌已经恢复安定,立刻起程出发,蔡升、刘亮、徐苗等人迎于松阳门外。

“军师,这是贼子孙贲的首级,请过目。”刘亮向诸葛亮献上装着孙贲头颅的木匣。

此事说来还颇有一番波折,城陷时,孙贲亲信害怕孙贲受辱,曾将其尸体藏了起来。刘亮等人攻入郡府后,没有找到孙贲尸体,岂能甘休,几乎将郡府翻遍,又拷打无数人,费了好大功夫才将孙贲的尸体找出并斩首。

为此还惹得功曹刘壹大为不快,直接称病返家,闭门谢客。

诸葛亮打开匣盖过了一眼,神情肃穆地对众将道:“我等此次出兵讨伐豫章,便是因孙贲包藏奸心,图为不轨,祸乱长沙。今南昌克定,孙贲伏诛,上可宣国家之威严,下可慰长沙之民心,此皆诸君之功……”

众将闻言皆眉开眼笑,洋洋得意,他们自入豫章以来,拔城十余,斩俘万计,攻取郡城,击杀孙贲,可谓战功累累,足以让所有人至少官升一级。

“可惜没有抓到潘璋,被他逃了。”蔡升拊掌叹道。

诸葛亮略一沉吟道:“我料潘璋难以西归建昌,必然向东逃亡。绝不可让他安心整合豫章东部诸县,威胁南昌侧翼。宏超,你速遣轻骑,追击潘璋,东取葛阳、上饶、乐安诸县,将东部防线推进至丹阳、会稽交界。”

“诺。”蔡升领命而去。

诸葛亮又对刘亮道:“眼下将军在柴桑,正日夜期盼我等消息,子明,你速派人携带孙贲首级,快马北上,向将军报捷。”

“诺。”

诸葛亮点点头,继而看向一旁的徐苗等人,他们此时神情极其尴尬,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他们反的是潘璋,孙贲可没有对不起他们,古语云:“君忧臣劳,君辱臣死。”孙贲死后也不得安宁,遭荆州军斩首之辱,他们身为孙贲的属臣,只要有一点廉耻之心,都会感到难堪。其实他们已经算脸皮厚了,君不见,刘壹气得直接跑回家中。

诸葛亮仿佛没有看到徐苗等人脸上的尴尬,对他们的义举大加赞赏,接着为他们引见徐庶,后者将以豫章太守的身份入主南昌。

事实上早在出兵之前,刘景、诸葛亮就已决定攻下豫章后,以徐庶为豫章太守。

南郡之富庶,远非豫章可比,由南郡太守转任豫章太守,看似左迁,实际上随着荆州一统,南郡已经变为内郡。

徐庶本人儒法兼修,文武双全,若只当个内郡太守,就不免有些屈才了。

豫章尽管不如南郡富庶,却是身处前线,只有在这里,徐庶才能完全发挥出自身的能力。

徐庶亦是不甘平凡,勇于任事之人,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命。

而庐陵太守,刘景则属意零陵郡丞严肃。严肃狱吏出身,治政严猛,执法清刻,代刘景治理零陵郡近三载,期间束豪强、治民生、镇蛮夷,成绩斐然,连续两年政为荆南第一。

也就是说,不管是长沙的刘瑍,武陵的刘承,还是桂阳的桓彝,仅就治郡而言都不及严肃。

如果不是庐陵在未来的江东战略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刘景根本不会将严肃调离零陵。

徐庶、严肃二人皆允文允武,精于申韩之术,以法治下,刘景选择这两个人出任豫章、庐陵太守,显然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江东之患,莫过于山越,即便到了东吴末年的时候,还曾被山越一路打到国都建业近郊,这在曹魏和蜀汉是不可想象的。

刘景熟知历史,知道像东吴一般,一味严猛,并不能解决山越问题,反而让自己陷入到无尽的麻烦中,不得不将大部分精力虚耗在内部,再无力进取中原。

当然,也不能一味宽仁,《书》云:“蛮夷猾夏”,《诗》称:“戎狄是膺”,对付桀骜不驯的蛮夷,如果过于优容,只会使其失去敬畏之心,百害无益。

治理山越,一味严猛与一味宽仁皆不可取,惟有宽猛相济,恩威并施,方能驯服山越。刘景如今麾下人才济济,但现阶段徐庶、严肃是最适合的人选。

刘景也没指望徐庶、严肃二人能为他彻底解决山越问题,因为那不现实,只要能够让山越安分守己,不为叛乱即可。

“拜见明府君……”

徐庶在南郡时,治瘟疫、抚百姓、平盗贼,甚有威惠,身上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徐苗等人急忙敛容正冠,俯身拜见。

“诸君不必多礼……”徐庶态度和善,好生勉励了一番。

随后诸葛亮与徐庶在众人的拥簇下,通过松阳门进入南昌。

距松阳门不远,赫然可见一株参天古树,此树乃樟树,树干之粗大,需要十几二十几人才能合抱,高度亦达到了惊人的七八丈,比之南昌城墙还要高出许多。枝叶也是极其繁茂,树荫遮蔽之处,有数亩之广,远远望去,犹如一把撑开的巨型绿伞。

此树就是闻名遐迩的南昌古樟,相传,豫章(郡)之名,就取自此树。诸葛亮时隔多年,再次见到此树,仍不免感慨其伟。

(本章完)

第130章 亲迎第97章 目的第115章 纳彩第450章 官学第101章 招抚第463章 三郡第288章 义士第97章 目的第478章 黄钟第360章 献计第42章 点评第281章 面见第445章 荐才第476章 冬至第148章 警鼓第424章 入阵第178章 来接第170章 斩首第242章 三爵第284章 泽国第216章 取名第439章 文聘第510章 计成第513章 斩当第325章 泉陵第481章 团圆第97章 目的第42章 点评第126章 六礼第260章第146章 剧县 (感谢长老 儒者人之所需)第182章 慈幼第406章 打击第410章 中箭第390章 责备第329章 康伯 (感谢盟主北极熊2018)第536章 邀请第447章 高义第405章 防疫第401章 城塌第544章 葛周第510章 计成第524章 马尾第118章 刘表第472章 失策第144章 褚方第44章 单程第350章 归来第234章 耀功第404章 赴死第18章 刘蟠第162章 免役第161章 良法第42章 点评第361章 巨楼第477章 要求第183章 吏治第321章 浏阳第93章 墓祭第166章 崩溃第192章 开战第69章 胸襟(三千字)第178章 来接第448章 下马威第229章 鸣金第431章 献计第291章 召见第80章 蹲守(感谢堂主卿尘)第472章 失策第513章 斩当第298章 归来第218章 楼船第188章 三年第434章 伏击第349章 玺书第217章 床弩第171章 结束第436章 托孤第63章 突袭第282章 建言第258章第48章 取字第470章 策论第75章 百石第114章 襄阳第490章 尽出第243章 学官第482章 预言第164章 动手第497章 来投第161章 良法第203章 魄力第89章 桃板第19章 桓阶第519章 抵达第300章 召集第383章 李严第68章 侠客行第229章 鸣金第428章 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