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胸襟(三千字)

第69章 胸襟(三千字)

刘景一路将刘宗送出邸舍,便看到酒肆前聚集着数十名短襦袒帻、负刀佩剑之徒,互相传递酒水,欢声笑语不绝。

其等身上皆有豪侠之气,顾盼自雄,目空一切,也只有刘宗这样的豪杰才能将他们折服。

刘景随着刘宗来到众人面前,拱手说道:“诸君为助我,不顾路远,奔波十数里驰援,此等恩情,在下铭记于心。”

众人闻言顿时露出受宠若惊的神情,没想到名著长沙的刘仲达会和他们这些人道谢,大感手足无措,一时间都忘记回礼了。

刘宗见状不由若有所思,坊间都说刘景出身冠族,名著长沙,却并无清高傲慢之心,与人交往,虚衷折节,不分贵贱。再联想其所作《侠客行》,言及信陵君与侯嬴、朱亥,刘宗再不知刘景心怀“大志”就是傻子了。

刘宗心里忽然生出好奇,他真的很想看看,以刘景的才华大志,到底可以做到何等地步。

刘宗开口说道:“能得仲达你的礼谢,别说才奔行十数里,哪怕再奔行百里、千里,我看他们也是甘之如饴。”

刘景笑道:“大兄言重了。”

刘宗手指最前方的二人,对刘景道:“仲达,我来为你介绍,他是陈进,字伯登,他是黄武,字叔业,二人皆是重节义然诺之辈,我视之为左膀右臂。”

陈进年约二十余岁,身高七尺八寸,生得高大强壮,板肋虬髯,看上去甚为威武。

黄武亦二十余岁,身高仅六尺七寸,较一般人矮小,腰围却极宽,特异于常人。

“见过刘君……”陈进、黄武长揖拜道。其实双方不是第一次见面了,只是之前从未有过交流。

刘景颔首笑道:“二位的名声,我在市中亦多有耳闻。”

陈进、黄武心里很是自得,不觉笑道:“刘君亦知我等?”

刘景笑道:“你们也是名噪一时的豪杰,我岂能不知。”

刘宗见时候差不多了,说道:“仲达,你就送到这里吧。”

以两人亲密的关系,无需太过客气,刘景点头道:“那我就不远送了。待我过两日休沐归家,再去从兄府邸登门拜访。”

刘宗面露讶色,刘景说得如此郑重,怕是有事与他相商。应道:“行,届时我在家等你。”

接着又对候在一旁的周卫说道:“你今日做得很好,不枉仲达在我面前为你求情。酒宴上的琐事你要多替仲达分担。”

周卫诚惶诚恐的应“诺”。

刘宗最后拍拍刘景的肩膀,率众离去。

送走刘宗,刘景干脆也不再回席,毕竟此时还处于工作期间,与人欢饮竟日终归不太好。

即使上至黄秋、下至小吏,对此都不会有什么意见,他也不能这么做,否则他与黄秋何异?身为领导者,必须要以身作则。

马周倒是不用跟着回去,他今日因公事导致旧伤复发,刘景又为他向黄秋告了十日假。

刘景离开之际,所有人都放下酒杯,出门相送,场面非常混乱。此时众人已经饮了不少酒,不乏醉酒之人,或有失态之处,刘景也没有生气,皆一一安抚,在场者无不赞叹。

与众人告别,刘景只身返回市楼,坐于室中,暗暗思量。今日宴请数十人,所费肯定不是一笔小数目,他舍中仅剩数千钱,怕是付完酒钱就不剩什么了。

如今市中大权尽在掌握,接下来该考虑赚钱的问题了。

一想到赚钱,刘景脑海内第一个反应就是盐、糖、茶、酒这类日常生活必须品。

特别是盐,绝对是古代最暴利的行业,没有之一,从古到今,盐商一直都是站在商人金字塔最顶层的一批人。

可惜长沙不靠海,即使西部的沩水出盐,也是杯水车薪,且已被豪族垄断,没有插手余地。

而糖,令刘景感到有些意外的是,汉代只有饴糖,而不知蔗糖,今人食甘蔗主要是取其浆而饮之。糖亦是暴利,却和盐有一样的问题,甘蔗只生长于交州。

花在路上的时间,收取甘蔗,招人制糖,直到出成品,每一步都不轻松,最快也要一年半载,甚至更久,产量也是一个大问题,可能等到刘表举兵南下之际,他都未必能够赚到多少钱。

至于茶,长沙就有人种植,只是作为解酒之用,尽向茶水里放一些葱、姜之类乱七八糟的东西,煮成羹汤,简直不忍直视。

由于茶自身定为还比较模糊,尚未形成饮茶风气,培养市场需要一个极其漫长的时间,想要靠茶赚大钱无异于天方夜谭。

酒的话,如今一斛粗米可酿出三斛以上的酒,度数之低可想而知。不提现代,就是和宋代比较,亦相差三倍有余,对他而言,造出纯度更高的酒并不难。

纯度高的酒赚钱是赚钱,可这是一件细水长流的生意,很难让他一夜暴富,他需要的是两三年内摄取海量资金。

以正常之法几乎很难实现目标,至少刘景想不出来,他只能想到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博戏。

其实这也算合法生意,汉代只禁官吏,并不禁民间。

不过即使不违法,刘景也不会做,他只打算提供思路。

人选他一早就定好了——刘宗。刚才和他谈及休沐归来去其家拜访,就是为了商量此事。

今日之后,他心里又多了一个人选——祝阿。

他从第一天来市井,就听说市中有三害,分别是官吏、游侠、偷盗。

官吏身份背景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他决定放到最后处理。

今日拿区雄“杀鸡儆猴”之后,相信没有哪个游侠敢不长眼捋其虎须,游侠已经不足为虑。

他下一步的打击对象是偷盗,说到偷盗,自然绕不开“六指”祝阿,他乃是蔡升的刎颈之交,今日又拔刀相助,刘景不好翻脸不认人,否则蔡升那一关就不好过,但偷盗又不能不治。

所以刘景准备令其金盆洗手,为己所用。

至于祝阿会否同意,刘景根本不在乎,他做到这一步已是仁至义尽,相信蔡升也无话可说。

如果祝阿不识抬举,那就不要怪他施展雷霆手段了,他可不是成绩之辈,到时候是抓捕,还是驱逐,不过是一句话而已。

直到下值还家,刘景仍然在不断思考,无一刻清闲,不想刘蟠、桓阶、桓彝三人联袂而至。

发生这么大的事,刘景猜到刘蟠会来,桓彝作为邻居兼好友自不用说,唯独没有料到桓阶也来了。

刘景一边将三人邀入室中,一边对桓阶道:“纲纪来访,直令我这鄙庐蓬荜生辉。”

“都说刘仲达出口成章,果不其然。”桓阶对刘蟠、桓彝道,之后半开玩笑地说:“自仲达出仕之日起,我就在舍中苦等,奈何等了快一个月也不见仲达登门,只好自己来了。”

刘景含笑道:“在下素闻纲纪勤于公事,纵然下值归于舍中,亦不忍释牍,常常至深夜。在下又怎敢冒然登门打扰呢?”

桓阶笑道:“若仲达有意,只管前来,我必扫榻以迎。”

刘景笑着应“诺”,继而望向进门后始终沉默不语,郁郁寡欢的刘蟠,不禁问道:“从兄可有心事?”

桓阶代答道:“他是为区元伯之事心有不快。府君已经为区元伯定罪——徙巴丘,遇赦不赦,终身不得返回临湘,仲达以为如何?”

刘景还没说什么,反倒是一旁的桓彝先火了,开口批道:“这算什么惩罚?府君如此仁和而无刑法,人君威仪何在?”

刘蟠猛地拍案道:“公长此言深得我心,只恨不为功曹。”

二弟向来性格刚直,又与刘景友善,他这么说桓阶一点都不意外,便替张羡辩了一句:“府君岂能不知区元伯罪大恶极,该当处死,只是府君自有难处。”

刘景看了刘蟠一眼,出言道:“区雄受到的处罚更在我预计之上。”

桓阶叹道:“元龙因区元伯之事,在正堂与府君抗辩不休,言辞激烈,多有指摘之处。”

桓阶绝不是夸大其词的人,因此刘景极为惊讶,问刘蟠道:“从兄何至于此?”

刘蟠冷哼一声道:“堂中诸大吏无一敢言者,我若不如此,府君怕是要更加优待区氏了。”

桓阶苦笑道:“仲达,你可要多劝劝元龙才好。”

刘景笑着摇头道:“从兄何必与区雄生气,区雄,一匹夫耳,我从未放在心上,他是生是死,与我何干?我来市中不满一月,已是擒杀随意,异日他若行螳臂当车之举,随手碾死就是。”

“仲达你说得对,区区匹夫,何足道哉!”刘蟠闻言大为释怀,想想也是,区雄匹夫,一辈子成就也就仅此而已,刘景却是前程远大,双方若云泥之别。

视豪杰区雄若无物,刘景表现出来的胸襟气魄令桓阶心中感慨不已,叹道:“难怪仲达不仅能结交名士,亦能收揽豪杰,这等胸襟气魄,真非常之人也!”

(本章完)

第487章 盛匡第104章 军法第228章 斩首第45章 弩第57章 示好第125章 新野第167章 收获第393章 破城第423章 战死第250章 说服第351章 班底第147章 衡山第123章 赴宴第228章 斩首第166章 崩溃第151章 全歼第70章 摊牌第264章 突袭第238章 求援第93章 墓祭第328章 许都第152章 改名第63章 突袭第532章 用意第427章 身当第130章 亲迎第129章 双戟第407章 烽火第389章 战死第137章 洞房第224章 溃败第421章 三英第193章 耒阳第323章 为寿第508章 南昌第335章 十哲第404章 赴死第529章 诏书第298章 归来第435章 裴司第239章 严法第527章 有君第71章 洗手第134章 流泪第306章 遣使第187章 袍铠第220章 拍击第251章 入主第517章 古樟第136章 婚宴第231章 劝降第297章 除孝第321章 浏阳第524章 马尾第163章 解土第151章 全歼第353章第77章 赤骥第299章 兵临第488章 柴桑第440章 匕见第530章 仁义第411章 不义第498章 城破第78章 晒书第313章 隆中第68章 侠客行第80章 蹲守(感谢堂主卿尘)第182章 慈幼第193章 耒阳第232章 负伤第311章 吐血第434章 伏击第141章 酃县第55章 邓瑗第111章 归来第169章 奔袭第92章 先贤391.第391章 大败第427章 身当第325章 泉陵第117章 清茶第442章 破局第186章 八月第382章 西进第150章 开战第82章 围攻第117章 清茶第130章 亲迎第200章 兵临第248章 心绞第519章 抵达第360章 献计第55章 邓瑗第457章 飞矢第137章 洞房第241章 蒋琬第515章 不忠第51章 区雄第499章 缢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