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赤骥

第77章 赤骥

严肃自身有才干,也能坚持操守,却不会“做人”。

显然他自己也十分清楚这一点,但他虽处清贫而不减骄傲,不愿屈就自己,迎合他人,如此一来,刘景的慧眼识英就显得特别弥足珍贵了。

严肃被刘景感动得泪流满面,他一向为人冷静,此时心里亦不免生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

刘景含笑说道:“伯穆真是一个性情中人。”

严肃自觉失礼,匆忙以衣袖遮面,擦干泪水后,说道:“在下思及自身经历,多有磨难,如今终于苦尽甘来,一时情难自禁,还望刘君勿怪。”

刘景摇了摇头,等到严肃情绪平复下来,才好奇问道:“伯穆,你为市狱吏,月俸钱数百,米二石,怎么会夜覆蒿束呢?”

严肃犹豫了一下,回道:“不瞒刘君,在下家父早逝,是家母含辛茹苦将我抚养长大,近年家母多病,在下每月俸钱还不够家母药费。每到发俸之日,在下会为家母留一部分稻米做粥,其余皆拿到市中变卖,在下平日则以麦、豆等充饥。”这话他从不曾对外人讲起,今日感念刘景提携之恩,才如实道出。

刘景听得心里万分感慨,说道:“天下至大,无过于孝也,当年齐相田稷不肯收受下吏百金贿赂,而下吏劝其将钱送给母亲,田稷终未拒绝。面对母亲多病的艰难境况,怕是大部分人都会心安理得收受钱财,而伯穆犹能坚持操守,真是太难得了。”

严肃正色道:“《诗经》有云:‘彼君子兮,不素飧兮。’家母亦常常卧于病榻,教诲在下:‘收取不义之财,非吾子也。’在下不敢有违。”

刘景不禁叹道:“令母和田稷之母一样,皆是廉洁正直的贤母,令人钦佩。”田稷之母不要儿子贪污来的不义之财,严肃之母的做法和她是一样的。

看看人家的母亲,再想想自己的继母张氏……

严肃脸上忍不住露出一抹笑容,他是一个孝子,刘景将他的母亲和齐相田稷之母相比,简直比夸他本人还要高兴百倍。

刘景又道:“市左史乃是斗食吏,月领米三斛六斗,相较市狱吏多出近一倍,钱也多出数百,或可稍解伯穆之窘。”

刘景所言一点不假,别的不说,至少严肃以后每天不必再以麦、豆等粗饭充饥。至于被子,倒是不急,反正距离冬天还有好几个月时间。他神色郑重地拜道:“在下日后必将竭尽所能,以报答刘君今日提携之恩。”

“此我心也。”刘景笑道,“伯穆,你的任命明日就能下达,你明日可直接来市楼上任。”

严肃欣然应命,他恨不得现在就上任,市狱没有任何值得他留恋的东西。

刘景颔首,随后将谢良招入掾室,与严肃见面。刘景对着两位副手道:“七月以来,阴雨不断,这两日难得天气晴朗,明日我将休沐归家,晒晒经书。谢史,严史明日就交给你了,带他多熟悉熟悉市楼情况。”

谢良点头称“诺”。

最后严肃持着刘景的手书离去。

唤刘祝进来,刘景从竹箱中取出一串钱交给他,吩咐道:“文绣,你去市中买一单一厚两副被子,下值后送去严左史舍中。严左史若是不收,你当知道怎么做。”既然要收买人心,干脆就一帮到底,反正以他如今身家,也不差这点钱。

刘景又道:“剩下的钱给子谨买酒。”马周是个嗜酒如命的性子,他的俸禄又常常不足用,近来都是由刘景为他买单。

“诺。”刘祝领命而去。等他归来时,已是闭市之时。

刘景又交代了谢良几句,便提着一顶斗笠走出市楼,来到侧方一间简陋畜棚。

“刘君……”眉毛杂乱,一脸桀骜的马周此刻脸容分外柔和,不停抚摸着身旁一匹体高约六尺一寸,通体火红,神骏异常的赤骥,此马一看就是北地良驹,在长沙极其罕见,有钱都买不到。

这匹马原是族兄刘宗的爱马,刘景给他介绍了一个一本万利的生意,刘宗不能不有所表示,他见刘景每日徒步往返吏舍颇为辛苦,休沐归家也多有不便,就将自己的爱马送给了他。

刘景笑道:“你天天围着赤骥打转,你不烦它都烦了。”

骥者,千里马也,赤骥本是周穆王驾车用的八匹骏马之一,传说能日行万里,此马亦颇为神骏,因此以赤骥为名。

马周一边抚摸赤骥,一边唉声叹气道:“刘君,我什么时候才能有一匹这样的好马呢?”

刘景问道:“这样的好马暂时没有,南中马你要不要?”

马周一脸嫌弃的瞥了一眼另一侧体高不过五尺出头,小巧玲珑、憨态可掬的黑色矮马,连连摇头:“此童子之马也,大丈夫乘此马,肯定会被人耻笑,我不要。”

刘景笑着反驳道:“南中、交州,乃至荆南,多是这种马,莫非骑它的都不是大丈夫?”

“这个……”马周看看矮马,又看看赤骥,这就像东施和西施站在一处,对比实在太明显了。

刘景没理会马周的纠结,走进马棚,说道:“我明日休沐,谢良威望不足,难以震慑市中宵小之辈,你帮忙多照看一眼。”

马周不以为然道:“而今世人皆知刘君监市,谁敢在市井放肆?莫非活腻了不成?”

“小心无大错。”说完,刘景戴好斗笠,熟练的跃上赤骥之背,赤骥因为已被阉割,性情十分温顺,他也已经骑了快一个月,双方算是初步建立起了默契。又解开矮马绳索,与赤骥缰绳系在一起。

这匹矮马是送给弟弟刘和的,上次归家时,刘和见到他乘骑赤骥,便羡慕不已,痴缠他许久。刘景手中不缺钱,这次回去,就为他买了一匹南中矮马,此马对马周来说太过矮小,对年仅十一岁的刘和倒是正合适。

刘景驾驭着二马出东市门,横穿临湘,驰入郊野,直奔龙丘刘氏坞而去。

(本章完)

第517章 古樟第176章 亲耕第113章 启程第20章 南阳来客第237章 监九县第500章 败慈第273章 攻城(上)第177章 施恩第352章 尊卑第344章 中箭第438章 劝降第361章 巨楼第529章 诏书第79章 命案第120章 茂才第411章 不义第394章 夜袭第464章 上书第159章 退让第181章 弃婴第288章 义士第41章 吟诗第527章 有君第233章 圊溷第324章 膝席第54章 邓攸第436章 托孤第446章 入城第448章 下马威第366章 叹服第145章 离开第248章 心绞第306章 遣使第361章 巨楼第174章 灭族第515章 不忠第525章 刘晔第175章 授田第208章 斩杀第238章 求援第281章 面见第488章 柴桑第361章 巨楼第324章 膝席第344章 中箭第154章 县舍第288章 义士第383章 李严第189章 噩耗第366章 叹服第146章 剧县 (感谢长老 儒者人之所需)第197章 喜事第226章 死第438章 劝降第191章 计议第415章 庞统第114章 襄阳第370章 同州第50章 宝珠第364章 使者第458章 斩羽第518章 海昏第275章 交趾第32章 求字第183章 吏治第341章 冲锋第489章 太史慈第410章 中箭第196章 招揽第474章 柤中第542章 出兵第240章 说和第260章第91章 壁画第127章 襦铠第300章 召集第313章 隆中第467章 射策(中)第420章 评价第79章 命案第67章 掌权第394章 夜袭第301章 城破第529章 诏书第168章 募兵第383章 李严第444章 东曹掾第527章 有君第427章 身当第97章 目的第382章 西进第131章 嫁妆第120章 茂才第529章 诏书第500章 败慈第416章 畅谈第6章 葛生第118章 刘表第56章 谢良 (三千字)第442章 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