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利益冲突

修改战略计划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战争爆发的时候,同盟国集团并没有统一的战略方针。当时基本上是各打各的,既不协调,也不配合,最多只是共享情报,并且在战略资源上相互支援,相互帮助。表现得最为明显的,就是帝国与德国在大陆(欧亚大陆)战场上的好几次战略进攻因为协调不到位,结果遭受了惨败。

随着美国参战,并且成为了协约国集团的领袖,同盟国集团也开始加强战略合作。

在同盟国集团第一次首脑会议之后,帝国、德国、土耳其与意大利等四个主要成员国进行了第一次战略合作。当时,确定以太平洋为主战场,帝国在太平洋战场上获得胜利,或者打下胜利的基础之前,其他成员国都要尽量协助帝国,并且在其他几个主要战场上牵制住协约国的兵力。

正是根据这轮战略磋商的结果,帝国加强了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投入。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帝国可以放弃其他战场。比如,将原第11舰队派往大西洋,就是帝国在确保太平洋战场上的战略优势之后,为稳固其他战场而做出的努力。

只是,帝国主导的这次战略合作进行得并不顺利。

太平洋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也是同盟国集团与协约国集团两个最强大国家直接对抗的战场。要想获得太平洋战争的胜利,就要击败美国,而击败了美国,就等于获得了战争的胜利。也就是说,帝国在太平洋战场上乏力,目的是打击美国,以最直接的方式获得胜利。

这同时也是最艰难的方式。

美国的本土面积是帝国的百分之六十四,人口是帝国的百分之七十二,七十一年(39年)时地国内生产总值是帝国的百分之八十三,当年工业产值是帝国的百分之八十九。其本土拥有战争所需要的二十八种必要资源的二十六种,且储量极为丰富。

在这些代表国家战争实力的基本国力因素中,工业产值无疑是最为重要地。

以七十一年(39年)为例。美国地钢铁产量基本上与帝国持平。发电量是帝国地百分之九十二。重油产量是帝国(包含海外领地)地百分之一百四十八(帝国还从土耳其大量进口重油)。煤炭产量是帝国地百分之八十七。化工产品产量是帝国地百分之九十五。橡胶产量(美国与帝国地橡胶几乎都靠进口)是帝国地百分之一百一十三。

与工业产值密切相关地还有国内运输能力。

同样以七十一年(39年)为例。美国地国内地铁路通车里程为帝国地百分之八十一。公路通车里程为帝国地百分之一百零四。航运载重吨位为帝国地百分之七十三。其中火车机车数量为帝国地百分之八十八。汽车保由量为帝国地百分之九十六。千吨以上船只数量为帝国地百分之七十一。

另外。美国在七十一年(39年)地粮食产量为帝国地百分之七十七。

从这些数据就能看出。美国地实力不比帝国差多少。各项主要工农业指标都与帝国极为接近。其爆发出来地战争潜力绝对不比帝国差多少。

如此一来。要想迅速战胜美国。几乎是不可能地事情。

这一点,在七十四年(42年)的几场关键战役中就表现得极为明显。

虽然美军输掉了几次关键战役,但是在实力严重不如帝国,形势极为不利的情况下,美军没有被彻底击溃,甚至没有出现战略大溃退,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事情了。

进入七十五年(43年)。美国在参战二年之后,其战争潜力完全爆发了出来。

实际上,在七十四年(42年)下半年的时候,美国所发挥出的战争潜力就已经在战场上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这半年之内,美国向英国提供的战略物资达到了二千七百八十四万吨,同比增长百分之一百五十六,环比增长百分之七十四。向俄罗斯提供的战略物资达到了一千九百三十七万吨,同比增长百分之二百三十一,环比增长百分之一百六十七。向西班牙提供的战略物资达到了一千四百六十八万吨。同比增长百分之七十三,环比增长百分之三十

相对地,在这半年之内,帝国向同盟国的另外三个主要成员国提供的战略物资仅有四千八百六十八万吨,仅为美国向协约国三个主要成员国提供战略物资的百分之七十九。如果算上双方在航运途中损失的物资,那么帝国在七十四年(42年)下半年输出的战略物资仅为美国的百分之五十三。

同期,美国进口物资三千一百六十七万吨,而帝国进口物资达到了四千七百五十万吨。

也就是说,美国是净输出。而帝国的输出与输入几乎持平。

这在一个方面反映出同盟国集团的工业生产能力更为强大。且几个成员国,特别是帝国与德国地工业实力都不差。可是。这也同时反映出,美国在协约国集团所做出地贡献远远超过了帝国为同盟国集团做出的贡献。

由此可见,只有击败美国,才能战胜协约国集团。

问题是,应该用什么方式击败美国。

之前,帝国一直坚持集中力量打击美国,为此将太平洋作为主战场,并且在太平洋与大西洋上展开广泛地,高强度的破交作战,阻止美国向其他国家输送物资,同时阻止美国从南美洲地区获取资源。

这一战略方针本身并没有错,且收到了很不错的效果。

从当时德国提供的情报来看,如果没有帝国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战略进攻,以及在大西洋上投入的二支破交舰队,从美国输入英俄西等国的战略物资还将增加至少二千五百万吨。如果这些物资中有三分之一到达俄罗斯,那么整个东欧战场上的局面就将发生彻底改变。如果有一半到达大不列颠,英国就有能力建造出更多的战舰,并且在七十五年(43年)的时候发动战略反击。如果有三分之一到达西班牙,德国就得在法西边界上多投入至少三十五个师的作战部队,从而使德军难以在东线战场上顶住俄军的进攻。

只是,并不是所有同盟国成员国都赞同帝国的战略方针。

当时,德国与意大利都认为,在向美国发动全面的战略进攻之前,应该首先翦除美国的羽翼,削弱协约国集团的战争潜力。也就是说,德意两国都坚持先击败英国,夺取大西洋的制海权,然后从两个方向上向美国发动战略进攻。另外,在德国看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并且使德国的战争机器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应该首先集中力量战胜俄罗斯,结束欧亚大陆上的战争。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土耳其的支持,毕竟土耳其在俄罗斯南方战线上投入了不少的兵力,却没有收到多大的效果。

从一开始,帝国就全面反对这一战略方针。

可以说,到底是先太平洋,还是先大西洋,这不仅仅是大战期间的战略方针问题,而是关系到了世界未来格局的政治问题。

站在帝国的角度,只要能够打赢太平洋战争,帝国海军就能分兵大西洋,夺取大西洋的制海权,然后迫使南美国家倒向同盟国集团,完成对美国的包围,在迫使英西俄等国投降之后,美国要么战败,要么也主动投降。如此一来,战争结束之后,帝国将再次建立起独霸全球的势力范围,并且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霸主。更重要的是,只要美国战败,帝国可以通过肢解美国,或者在美洲地区扶植一个强大的国家来制衡美国,从而消除隐患,保证在未来五十年,甚至一百年之内无人能与帝国争夺世界霸权的目的。

最重要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德国仍然是战胜国,也最多只是欧洲的霸主。

从帝国本身的利益出发,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容忍在战争结束之后,德国成为能够与之争夺世界霸权的强国,至少不能让德国成为全球性的强国。

可是,德国绝不甘心永远只是欧洲霸主,只是帝国的“随从”。

如果按照德国的战略方针,在战争结束之前,德国就要与帝国瓜分欧亚大陆,从而达到其控制欧亚大陆的目的。战胜英国之后,德国有望获得欧洲最强大的海军,从而成为大西洋上的海军强国,并且担负其大西洋上的主要作战任务,将帝国海军排斥在大西洋,至少是北大西洋之外。另外,德国还可以借助战胜英国的机会,控制英国在非洲北部、西部,以及南美洲北部与加勒比海地区的殖民地,成为殖民大国,从而为成为全球大国奠定基础。

最重要的是,如果德国参与了进攻美国的作战行动,就能控制美国的部分地区。

从战后的世界格局来看,只要德国能够在北美大陆上占有一席之地,就能阻止帝国独霸美洲大陆,在制约帝国的同时,获得与帝国进行全球争霸的实力。

可以说,同盟国集团在战略方针上的矛盾,就是帝国与德国的根本矛盾!

第30章 大肆杀戮第5章 战争预言第15章 超级难题第24章 决不放弃第40章 全面突击第27章 英国特色第11章 老将交锋第1章 继续努力第31章 疯狂对轰第1章 专业旗舰第13章 奇思妙想第24章 一半一半第48章 前仆后继第39章 苟延残喘第51章 指挥换人第63章 群殴强敌第41章 战略天平第25章 一发全身第60章 无力招架第15章 制信息权第15章 炮弹长眼第20章 勇追穷寇第6章 帝国首辅第3章 快人快语第14章 浑水摸鱼第8章 心情可好第28章 特种部队第2章 战略调整第41章 大梦初醒第4章 后生待遇第1章 未雨绸缪第12章 第二战场第7章 弹如雨下第56章 海军写照第23章 悄然返航第14章 秘密动员第33章 积极配合第4章 积极战术第33章 突击部队第33章 主力决战第20章 突袭突袭第24章 明确表态第9章 遭遇之战第5章 电子干扰第21章 绝杀敌酋第32章 深入虎穴第18章 烫手美差第13章 舰队家底第6章 弃车保帅第6章 前期准备第51章 双蛟闹海第23章 主将分歧第65章 独当一面第25章 无路可退第54章 最后冲刺第26章 大戏上演第25章 整军再战第33章 草草收兵第37章 戏剧转变第6章 积极进取第40章 和平条约第4章 战局分析第22章 最大担忧第17章 过度冒险第2章 四重密码第14章 致命误判第19章 奔赴战场第39章 美国投降第48章 速度纪录第25章 战术意图第16章 根本差别第51章 双蛟闹海第39章 绝密计划第3章 声东击西第8章 疯狂造舰第3章 军事技术第31章 破交舰队第21章 见死不救第28章 义无返顾第30章 一反常态第20章 垂死挣扎第17章 过度冒险第44章 舰队司令第35章 德军将领第16章 时机成熟第22章 东南之争第40章 半斤八两第5章 全力以赴第18章 强敌将至第17章 各怀鬼胎第26章 背水一战第3章 人事调整第46章 一军二帅第18章 炫耀实力第67章 全歼死敌第23章 惨烈代价第9章 争取主动第19章 自找麻烦第14章 各打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