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节 蚁穴之患

行了二次战术转向之后,留给米切尔的机会已经不多

同样的,留个佩皮诺的机会也不是很多。

当时,美军舰队的问题是高速航行时的炮击命中率过低,而德意舰队的问题是远距离作战能力。可以说,不管是美军舰队的炮击命中率能够提高,还是德意舰队的远距离交战能力能有所改善,都不会出现这一情况。

战斗打了一个多小时,美军舰队已经向西航行了大概二十海里。

问题还不仅如此,每次战术转向,进入炮战状态之后,美军舰队的航速就必须降低到十六节,才能使炮击命中率达到可以接受的程度。而趁此机会,一直向西航行的德意舰队可以迅速缩短交战距离。而美军每次战术转向的时候,都要提高航速,加速需要时间,从而难以迅速扩大交战距离。

也就是说,在进行了第二次战术转向之后,美军很难继续保持交战距离。

米切尔很清楚,要想战胜德意舰队,就必须尽快击沉,至少击毁更多的敌战列舰,削弱德意舰队的作战能力。这样,在无法扩大交战距离,与对手进入线列交战状态的时候,美军舰队才能依靠兵力优势弥补素质上的劣势。

以当时美军的炮击命中率计算,只有在拥有二打一的兵力优势的时候,才有可能在自身不遭到重创的情况下干掉德意舰队。而要达到这个条件,就必须在完成第二次战术转向,德意舰队把交战距离缩短到一万米以内之前干掉二艘“俾斯麦”级战列舰。

对米切尔来说,他没有选择的余地。

战斗拖下去肯定没有好处,从德意舰队在遭到重创,迅速损失了二艘战列舰之后,仍然在继续向西前进,而没有转向撤出战斗的情况看,第四舰队肯定正在赶过来。如果不能在第四舰队到达之前干掉德意舰队,并且离开交战海域,美军舰队将死无葬身之地。

当然,主动离开战场也不是可行的办法。

当时。米切尔并不清楚德意舰队地燃油状况(夜间情况下。根本看不清敌舰。也就不可能通过敌舰地干舷高度来大致推断敌舰地燃油状况)。在他看来。德意舰队地“猛冲猛打”。就是在为第四舰队争取时间。如此一来。就算美军舰队主动撤退。德意舰队也会紧咬不放。而“俾斯麦”级战列舰与“维内托”级战列舰地最高航速并不比“蒙大拿”级战列舰慢多少。如果考虑到德意舰队里还有二艘速度超过了三十节。比“蒙大拿”级战列舰跑得更快地战列巡洋舰。那么美军舰队根本没有可能摆脱德意舰队。也就不可能避开第四舰队。

在此情况下。米切尔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尽快歼灭德意舰队。

因此。在完成了第二次战术转向之后。米切尔就没有打算进行第三次战术机动。继续保持交战距离。而是提前向八艘战列舰下达了在击沉或者击毁“俾斯麦”号与“提尔皮茨”号地交战顺序。同时命令八艘战列舰首先击中炮击“俾斯麦”号。然后再集中火力对付“提尔皮茨”号。直到交战距离缩短到一万米地时候。再去对付四艘“维内托”级战列舰。

这就是经验。舰队指挥官在战场上积累地经验。

也许很多人都认为。舰队指挥官根本不需要过分地干预舰队地作战行动。战术指挥属于舰长地工作。

可实际上并非如此。在很多时候。舰队指挥官必须从整体上考虑战局。从而做出详细地战术安排。往往。舰队指挥官地细节把握与控制能力。对舰队地战斗力。以及作战行动会产生决定性地影响。

当然,正确的指挥能够带来胜利,而错误的指挥带来的只有失败。

毫无疑问,米切尔在细节把握与指挥方面确实非常厉害,丝毫不逊色于美军的其他优秀将领,甚至不比帝国海军的优秀将领差多少。

在他的指挥下,八艘刚刚服役的“蒙大拿”级战列舰已经干掉了二艘战列舰。

现在,轮到“俾斯麦”号倒霉了。

从一点三十分开始,八艘“蒙大拿”级战列舰的炮口全都对准了仍然在劈波斩浪,勇往直前的“俾斯麦”号。

其实,此时米切尔稍微细心一点就会发现,德意舰队剩余燃油肯定不多。

“俾斯麦”号在遭到重创之后,舰首已经严重变形,且在高速航行的时候,出现了埋首现象,这表明“俾斯麦”号的舰首舱室肯定进水了。而“俾斯麦”级战列舰的设计最大航速只有二十九节,在舰首已经进水的情况下,其航行速度竟然超过了二十九节。显然,其排水量低于

水量,而且低了很多。而“俾斯麦”号在之前的战)t药并不是很多,所以只有在燃油所剩无几的情况下,其排水量才会大大低于标准排水量。

只是,当时是夜间,了望员只发现了“俾斯麦”号有埋首的现象。

另外,“俾斯麦”号是作为“近海战列舰”设计的,虽然其适航性能比“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好得多,但是其高速航行能力并不是很出色,在高速航行时出现埋首现象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如果米切尔知道对手的燃油所剩无几,恐怕会选择主动撤退吧。

当然,这个假设并不成立。

打到第三轮齐射的时候,“俾斯麦”号就挨了第四枚穿甲弹。

炮弹落在了B炮塔的炮座上,并且轻而易举的打穿了装甲。万幸的是,包裹在弹药舱外面的装甲盒挡住了穿甲弹,不然这枚穿甲弹就足以让“俾斯麦”号彻底完蛋了。

一点三十七分,“俾斯麦”号再次中弹。

炮弹从战列舰舰桥的顶部擦过,随后又越过了烟,打断了后桅杆,最终落在了C炮塔的头顶上。可以说,这条弹道简直太神奇了,在击中了C炮塔顶部装甲之后,最终在炮塔内部发生爆炸,彻底的摧毁了C炮塔。

不幸中的万幸是,当时C炮塔还无法瞄准美军战舰,炮塔内没有储备炮弹与发射药包,也就没有造成更大的破坏。

仅仅一分钟后,第六枚穿甲弹落在了“俾斯麦”号上。

弹着点与第四枚穿甲弹几乎相同。

这次,“俾斯麦”号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保护弹药舱的装甲盒只属于强化装甲,其厚度根本不可能挡住十六英寸穿甲弹,也不足以让穿甲弹直接贯穿。

结果是灾难性的,在猛烈的爆炸之后,“俾斯麦”号迅速左转,离开了原来的航道。

当时,“俾斯麦”号并没有立即发生二次爆炸,大概是通往储备发射药包的舱室的防火门起了作用,而穿甲弹爆炸之后,很难直接引爆没有安装引信的炮弹。大概是十多分钟之后,“俾斯麦”号的B炮塔弹药舱才发生了猛烈的爆炸。

因为炮塔内的官兵全部阵亡,参加损管的官兵也全部阵亡,所以这次爆炸的原因当时根本没有人知道。直到数十年后,一支德国的考察队在大西洋的海底找到了“俾斯麦”号的残骸,对其进行了彻底的考察之后,才初步确定了爆炸的原因。

竟然是损管队员妄图修复B炮塔,而没有向弹药舱注水,导致弹药舱内的易燃物品(用来密封的橡胶,存放炮弹的木制框架等等)起火燃烧,而高温导致通往发射药包储藏室的防火门变形,最终导致发射药包爆炸!

毫无疑问,这是操作失误导致的。

如果及时向弹药舱注水,就不会有这次爆炸了。另外,“俾斯麦”号的上一次维修是在意大利的造船厂进行的,而B炮塔炮塔内的防火门都换成了新的。虽然没有资料证明这些防火门是从德国运过来的(重达十多吨,而德国到意大利又没有铁路,公路运输非常困难),还是在意大利采购的,但是其质量肯定有问题,不然不可能在高温下变形。毕竟,防火门的主要用途就是隔绝高温火焰,如果在高温下变形,还怎么起到隔绝作用呢?

根据一些不太可靠的消息,“俾斯麦”号与“提尔皮茨”号在意大利进行维修的时候,大部分零备件都是从意大利的工厂采购的,而不是从德国运来的。虽然意大利提供了最好的服务,但是其产品质量确实存在严重的问题。

后来,很多德国海军史学者就将“俾斯麦”号的沉没原因归结为意大利的劣质防火门。

当然,这种说法有点极端。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就算弹药库没有发生爆炸,“俾斯麦”号也失去了作战能力,最终仍然难逃劫难。

在“俾斯麦”号离开编队,独自转向之后,“提尔皮茨”号成为了下一个挨打的对象。

当然,米切尔的基本目的已经达到了。当时,米切尔也没有想过能够击沉“俾斯麦”号,只是想迫使“俾斯麦”号脱离战斗队列,不再追击美军舰队。

战斗并没有在此停止,为了打退德意舰队,八艘“蒙大拿”级战列舰还得干掉“提尔皮茨”号,再与四艘“维内托”级战列舰进行线列决战。

在面对八个强大的对手时,“提尔皮茨”号的结局不会比“俾斯麦”号好多少。

第43章 默契无间第6章 出奇制胜第36章 原形毕露第62章 运气使然第31章 破交舰队第11章 网开一面第19章 实战练兵第14章 群策群力第11章 节外生枝第9章 直击心脏第1章 血战海地第20章 只欠敌人第45章 宝贵经验第42章 临时避难第26章 大戏上演第7章 重新适应第16章 及时表彰第1章 掐敌咽喉第23章 门户之见第17章 超级礼物第19章 及时情报第28章 义无返顾第42章 小国大志第2章 战略调整第16章 根本差别第22章 海陆对轰第26章 各就各位第27章 民主政治第24章 战略布局第21章 最新敌情第51章 疑云重重第2章 步步紧逼第11章 最后考核第18章 军歌嘹亮第29章 被动反应第61章 以多打少第3章 快人快语第56章 海军写照第44章 冒牌主力第48章 速度纪录第3章 血与烈火第46章 进退两难第9章 残酷现状第12章 奋起直追第37章 冰火两极第27章 以儆效尤第17章 过度冒险第28章 受降仪式第9章 迫在眉睫第57章 凯旋而归第57章 全速追击第46章 顶级战俘第70章 名将献礼第24章 一半一半第38章 双双挨揍第3章 人事调整第49章 狐狸转身第24章 海上堡垒第24章 战略布局第29章 下定决心第18章 战役打响第7章 西欧剧变第50章 紧急维修第46章 利益冲突第47章 解开心结第36章 走穴作秀第21章 回归大海第40章 猎与被猎第12章 第二战场第26章 世事难料第13章 神奇战舰第43章 新貌旧颜第71章 由远及近第30章 疯狂灭亡第29章 最后通牒第54章 潜入战场第16章 伤愈归队第21章 当机立断第2章 盘活战局第26章 骨牌效应第27章 民主政治第25章 全面进攻第5章 战争预言第61章 全面围攻第7章 扩军计划第39章 美国投降第21章 大胆决策第27章 以儆效尤第16章 困难重重第27章 以舰换舰第28章 受降仪式第44章 冒牌主力第45章 风云变幻第45章 风云变幻第34章 单刀赴会第12章 增援到位第19章 穷途末路第39章 美国投降第33章 创造机会第41章 头阵落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