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谈判之门

战争中不力,或者即将战败的一方来说,主动提出并不是可耻的事情。

在上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集团在使出全力,仍然难以战胜对手的情况下,几个主要成员国都先后向对手提出了停战谈判。比如,德国就在莱茵河防线即将失守,国内环境急剧恶化的情况下主动退出了战争,单独与协约国集团媾和。随后,明帝国也在“爪哇海战”之后,与协约国集团谈和。

只是,停战谈判也需要基础挑战。

就拿上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与明帝国的案例来说,这二个国家因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情况下与对手讲和,结果其战后的环境千差万别。

当时,德国是在实力完全不支,国家即将崩溃的情况下才与对手讲和,结果在谈判中根本没有有力的筹码,导致全面被动,最终不得不与对手签订了多项不平等条约,最终不但导致德国在战后的二十年之内没有能够恢复元气,还使德国国内的民族情绪进一步激化,从而使德国再次搭上了同盟国的战车,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主要参战国,也因此错过了再次崛起的机会。

相反,明帝国却是在相对有利的情况下提出了停战谈判。

在“爪哇海战”之后,协约国集团也遭到了沉重打击,随后明帝国迅速巩固了本土外围的“最后防线”,摆出了与协约国集团决一死战的架势。在此情况下,不但明帝国想停战,就连处于相对有利地位的协约国集团也想停战。

在此情况下,明帝国仅仅通过出让部分海外利益就保住了根本国家利益。

战后,明帝国迅速崛起,并且再次成为了世界头号强国,与当初没有在停战谈判中签署太多的不利条约有着直接关系。

设想,如果当时明帝国也像德国那样,在谈判桌上满盘介输,别说二十年,恐怕五十年都难以完全恢复元气,也就难以再次抓住机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击败所有的对手,再次成为世界霸主。

由此可见。要想确保国家利益。就不能在没有任何有利条件地情况下提出停战谈判。

当然。这个有利条件也是相对地。而不是绝对地。

仍然拿第一次世界大战来讲。在“爪哇海战”之后。协约国地战争实力也达到了极限。其几个主要成员国地国内情况都不太稳定。急需尽快结束战争。休养生息。解决国内矛盾。稳定国内秩序。如果战争拖下去。就算协约国集团能够获得胜利。也很难迅速恢复元气。最终导致辛苦获得地胜利果实失去意义。

在此情况下。协约国集团自然希望通过和谈地形式结束战争。

而此时地情况却并不一样。

在获得太平洋战争地胜利之后。帝国就开始调整整体战略。并且加强了国内建设。并且在七十七年(年)初地时候。将战略动员级别由三级降低到了二级。从而让国内绷紧了地战争神经放松了下来。让已经在战争中煎熬了数年之久地帝**民。特别是后方地平民获得了喘息地机会。由此。帝国地国内矛盾也到了缓和。帝国地战时内阁政府更是获得了国内民众地大力支持。

以当时的情况,就算战争再拖上二到三年,帝国也不会爆发内乱。

如果帝国政府加快战略转型的速度,在确定了全面战略优势之后,将战略动员级别降低到第一阶段,帝国甚至可以坚持五年之久。

相反,美国别说坚持二到三年,能够撑到七十八年(年)年底就非常不错了。

在此情况下,美国又有什么有利地谈判条件呢?

当然,美国也不是没有谈判的筹码。

与俄罗斯相比,美国在陆地上没有直接的敌人,更不会遭遇两线作战的尴尬处境。

虽然其北面地加拿大是英国的海外属地,南面的墨西哥以明印混血后裔为主,但是加拿大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且在上次世界大战之前就倒向了美国,只是在名义上属于英国的海外属地,而墨西哥却没有多大的战争潜力,难以对美国构成直接威胁。如此一来,美国有足够地能力加强本土防御,并且在本土作战中给予对手沉重的打击。

与英国相比,美国不缺乏战略物资。在美国本土,几乎能够找到所有与战争有关地重要物资,其钢铁、煤炭、重油、橡胶、粮食、电力、水泥、化工等行业都非常发达,足以支撑起一场规模庞大的战争。就算美国地有六成以上的工业区集中在东部与西部沿海地区,很容易遭到舰队地打击,可是以芝加哥、底特律为中心的五大湖地区集中没美国近三成的工厂,而且有大量重工

该地区不遭到毁灭性的打击,美国就有能力继续

与法国相比,美国拥有广袤的国土,其战略纵深仅此于帝国。在此情况下,就算帝国拥有足以与德国陆军媲美的装甲部队,并且能够通过强大的海运为前线作战部队源源不断的提供作战物资,也很难在短期内占领美国本土。另外,要完全占领美国本土,帝国需要动员至少五百五十万地面部队,投入数以千万吨计的作战物资,调动成千上万艘船只,并且做好牺牲上百万官兵的准备。如此一来,帝国愿意承受这么巨大的消耗与伤亡吗?

凭借这三点,如果美国不考虑后果,完全可以坚持下来。

当然,美国也绝不是无懈可击。

第四舰队在短短二个月不到的时间内就让美国东北部沿海地区变成了废墟,导致上百万美国平民伤亡,数以千计的工厂被摧毁。如果战争继续发展下去,美国首先要考虑的不是怎么击败对手,而是怎么控制住国内局势。

相对而言,复杂的国内局势是美国的头号天敌。

虽然帝国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全国总共有六十多个民族,但是占主导地位的汉族占据了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三,其他少数民族人口总量也只有百分之七。在此情况下,帝国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一个单一民族国家。

相反,美国却是一个建立在移民基础上的国家。

虽然在美国占主导地位的白人达到了总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以上,黑人、亚裔、拉美人不到百分之四十,但是在美国的白人种群中,真正占主导地位的新英格兰人只有百分之二十多,另外还有爱尔兰人、德裔、意大利人、西班牙人与斯拉夫人。因此,在美国根本没有一个占据主导地位的民族。

相比而言,多民族国家在战争中的凝聚力肯定不如单一民族国家。

数百年来,特别是在资本主义革命之后,随着民主制度的推广,帝国内部再也没有爆发过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随着法制逐渐健全,在进入二十世纪(西元纪年)之后,帝国更是在二次世界大战中表现出了超人一等的团结性。相反,美国在二场世界大战中的表现都证明,在决定国家未来的战略决策方面,美国存在着严重的内部矛盾。

无数的历史事件都可以证明,击败任何一个强大国家的主要力量不是来自外界,而是其内部矛盾。

正是因为存在这个天生的缺陷,所以美国才会在这个时候主动提出进行停战谈判。

其实,早在华盛顿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之后,美国就通过巴西政府,向帝国发出了求和的信号。只是当时帝国首辅萧鼎昆认为,给美国的打击还不够厉害,如果过早的进行停战谈判,肯定会很麻烦。只有让美国真正体会到了实力上的差距之后,再进行停战谈判,才能让美国“老实”下来。

结果,直到十一月二十日,双方的秘密谈判代表才进行了第一次非正式接触。

当时,美国提出,在谈判期间,帝国应该停止一切军事行动。

显然,这个要求非常过分,而且也与萧鼎昆的预料一样。

为了给美国更多的颜色,帝国的谈判代表并没有急于推进谈判。

直到二十五日,美国谈判代表降低了要求,表示只要帝国海军暂时停止对美国本土的炮击,就可以立即展开谈判。也就是说,美国没有提出让帝国停止在美国本土之外的军事行动。

到此时,萧鼎昆才基本上接受了美国的谈判请求。

随后,在巴西政府的撮合下,经过了三天的准备,双方的谈判代表才就谈判议程的安排工作达成了一致意见。

萧鼎昆也在这个时候向海军司令部下达了暂时停止对美军事行动的命令。

也正是如此,白佑彬才在二十七日夜间收到了卫延年发来的紧急命令。因为没有限制在美国本土之外的军事行动,所以帝国海军总参谋部在这个时候启动了攻打新普罗维登斯岛的作战行动。

当然,第四舰队在无法炮击美国本土的情况下,自然不能闲着。

按照陆少丰提交的作战计划,只需要十五天,陆战第八军就能打下新普罗维登斯岛。

当时,卫延年也收到了陈锦宽发来的命令,要求陆战队在第一轮谈判结束之前打下新普罗维登斯岛,好让帝国的谈判代表拥有更多的筹码。

至于正在里约热内卢进行的谈判到底能收到多大的成果,并没有人抱太大的希望。

第6章 先海后陆第14章 决死胆量第17章 各怀鬼胎第28章 超难考卷第39章 得意忘形第17章 超级礼物第18章 强敌将至第44章 军人归宿第12章 质的飞跃第44章 调兵遣将第35章 海上狐狸第24章 关键情报第44章 战略冒险第18章 战斗到底第18章 战斗到底第11章 兵不刃血第29章 痛歼逃敌第19章 冒险收益第43章 见好就收第36章 走穴作秀第25章 摸黑前进第21章 当机立断第57章 求胜心切第16章 有勇有谋第27章 披挂上阵第5章 为何自信第29章 被动反应第14章 各打各的第42章 战场转移第20章 联名推荐第39章 巨蟒吞象第18章 强敌将至第9章 完美计划第45章 变化因素第25章 战术意图第14章 专业狼群第42章 临时避难第21章 绝杀敌酋第18章 初为人父第16章 乘胜追击第5章 责无旁贷第18章 炫耀实力第15章 炮弹长眼第47章 危机并存第34章 将计就计第52章 等待机会第28章 最高惩罚第10章 战术优势第4章 小拿破伦第30章 落荒而逃第3章 血与烈火第47章 危机并存第9章 战略投送第1章 继续努力第26章 江南之行第41章 战略天平第18章 鸣金收兵第47章 主动做饵第57章 骁勇战将第27章 纷纷扰扰第29章 节外生枝第8章 哥们情谊第22章 等君入瓮第13章 疯狂构想第50章 当头棒喝第3章 持续推进第20章 偶然相遇第12章 难以理解第6章 遥感战斗第17章 将计就计第31章 炮火凶猛第55章 主角上场第36章 原形毕露第48章 困难重重第32章 战争难民第31章 破交舰队第1章 继续努力第4章 躲避风头第14章 轻质原油第31章 攻占虎穴第6章 前期准备第45章 巨舰末路第3章 血与烈火第29章 果敢遇袭第53章 破绽百出第16章 三种可能第32章 战争难民第9章 迫在眉睫第1章 继续努力第4章 海军准尉第67章 全歼死敌第62章 完胜死敌第25章 敌情分析第36章 走穴作秀第2章 神秘教授第46章 一军二帅第1章 未雨绸缪第3章 致命绝杀第3章 重大项目第37章 战云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