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两岸文学初次相逢的冲击

自英译选集之后,我在世界各处开了许多大型的文学会议,在圣约翰大学这场真正的群英大会,我第一次看到政治的炎凉如何移转到文学界的炎凉,也第一次看到了文革的厉害,进而促使我以宏观角度省思“台湾文学”的定位与定名。

那真是一场盛会啊……所有人都很兴奋,所有的眼睛,所有的耳朵都充满了好奇,专注于首次在西方世界现身的铁幕作家身上。中午吃饭,我被安排与他们同桌,大约是象征两岸交流,而我看起来是最没有战斗精神的人吧!首次见到对岸的人,都不知道问题从何问起才好,他们知我家乡在东三省,说:“回祖国看看吧:”大家只好傻笑。夏志清兴致很高,他说:“你们到了美国,多看看吧,,”

午餐后回到会场,正在听大陆作家一篇文坛近况报告,突然会场门口一阵喧哗,在一大群人推推拉拉制止不住的混乱中,奔进来一个高大漂亮的年轻中国人,他直朝大陆作家冲去,大声喊叫:“你怎么好意思代表那个暴政到此讲话?”接着占据了讲台。嘶吼喊叫控诉文革的残酷。主办的师生好不容易把他拉到门外,他在门外还骂了一阵才被劝走。大家惊魂甫定才知道,这年轻人即是那时在西方世界畅销,揭露大陆文革惨相《革命之子》(SonoftheRevolution)的作者——梁恒。他与共同作者夏竹丽结婚得到美国政治庇护,得以英文写完并出版此书。《革命之子》叙述文革的种种暴行,使西方世界看到大陆几成人间地狱,那些红卫兵之凶狠无人性,令读者寒栗,血脉贯张。我读时悲愤地想:这是我念念不忘的祖国吗?

赶走了闹场的人,会场气氛已变,最初单纯的兴奋与好奇被破坏了,早上各种立场的演讲与所营造的表面平静都不见了。尽管讲台上照程序进行论文宣读与讲评,台下的人多在悄声讨论刚才闹场者的背景和他的控诉。大家对表情尴尬的大陆代表的好奇心就更复杂了。当时,二次大战后美国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新一代的“汉学家”几乎都在场,他们怎么想?而我,在离开大陆三十多年后第一次看到铁幕后的真人真事,内心激荡,好似看到一片历史真相的实况,不是任何电影或文字所能呈现的真实。令人伤心。

会后我在纽约停留数日。一天晚上,我台大的学生,《中国时报》记者林馨琴邀约晚餐,在座六人,有两位就是《革命之子》的作者。饭后受邀到他们的小公寓,谈到深夜。他由静静的叙述转为激动,有些书中未载的情景。人对人无法言说的背叛与残暴,令听者岂止惊骇落泪而已。是什么样的警醒力量,使这二十多岁的红卫兵在那样血腥的浪潮中,游向人性的岸边,对自己参与的暴行提出控诉?是什么样的政治魅力驱使数代的青年,从学潮到文革。相信只有推翻和摧毁才能建立新中国?这些人的心。若非真变成麻木无情,必也是伤痕累累,如何得以平复回到正常的人生呢?当他们长大,统治中国,那将是怎样的国家呢?

夏天的夜晚,走在纽约街头,真不知人间何世!我清晰地记起自己二十岁的时

候,躺在武大女生宿舍阁楼的斗室中,仰望满天的星斗,在三江汇流的水声中,为侯姐姐骂我没有灵魂而流泪,只因为我不愿随她再去读书会,读那些俄国阶级斗争的书,唱那些幼稚的“东方红,东方出了个……”我记得在乐山狭窄的街上,学潮队伍中仇恨的口号和扭曲的面孔。一九四七年,我若没有来到台大看到那两屋子书而留下来,我的人生会是怎么个样子?

那些年在西方,同样令人震撼的文革真相名著还有西蒙列斯(simonLeys)《中国大陆的阴影》和白礼博(RichardBernstein)《来自地心》等,大陆的“伤痕文学”到台湾出版,又是多年之后了。

第4节 国破家亡第8节 接任笔会主编第9节 千人大合唱第2节 飞来横祸诗与疼痛第14节 大学毕业,前途茫茫第7节 城门楼上的头颅第4节 两岸三地文学再相逢第14节 战争结束第8节 上海,我照的另一面镜子第1节 外文系今昔第5节 教学领域的拓展第5节 变树的启示第5节 变树的启示第5节 渡不过的巨流河第2节 铁岭齐家第3节 我有一个梦第3节 哺育着戈福江先生第1节 进军世界文坛英译《中国现代文学选集》第4节 李弥将军的战马第6节 从汉口逃到湘乡第2节 重温二十岁的梦第8节 周南女中第2节 重温二十岁的梦第2节 再遇名师第1节 寻求台湾文学的定位第1节 外文系今昔第6节 林中鸟鸣天籁第8节 筑梦成真第4节 浅蓝的航空信第5节 渡不过的巨流河第7节 台湾的我们第7节 一九四三春风远第2节 铁岭齐家第6节 从汉口逃到湘乡第9节 洒在台湾的汗与泪第10节 雷、马、屏、峨第10节 雷、马、屏、峨第2节 台湾文学登上国际会议舞台第3节 维多利亚时期第5节 渡不过的巨流河第3节 哺育着戈福江先生第5节 教学领域的拓展第2节 七七事变第3节 两岸文学初次相逢的冲击第11节 九弯十八拐入川第2节 七七事变第1节 进军世界文坛英译《中国现代文学选集》第4节 浅蓝的航空信第1节 进军世界文坛英译《中国现代文学选集》第3节 十八张床的闺房第2节 飞来横祸诗与疼痛第5节 为诀别而重逢第14节 战争结束第7节 台中,冒烟火车的年代第1节 战后新局失落的开始第4节 姻缘第1节 台中一中第4节 李弥将军的战马第11节 大学联考第10节 同甘共苦的铁路人第4节 齐世英先生访谈录第8节 上海,我照的另一面镜子第9节 从湘乡逃到桂林第1节 母亲的安息第3节 红叶阶前忆钱穆先生第8节 筑梦成真第11节 听不到的涛声楔子第1节 溯江第4节 浅蓝的航空信第3节 十八张床的闺房第8节 撒石灰的童年第5节 南京大屠杀第6节 译介台湾文学的桥梁中华民国笔会第7节 台湾的我们第10节 雷、马、屏、峨第1节 战云密布第8节 大轰炸第15节 渡海第1节 台中一中第4节 浅蓝的航空信第1节 台北印象第7节 朱光潜先生的英诗课第6节 林中鸟鸣天籁第6节 九一八事变第2节 台湾文学登上国际会议舞台第2节 铁岭齐家第9节 战火逼近时初读济慈第3节 哲学系新生第8节 接任笔会主编第3节 十八张床的闺房第4节 北沟的故宫博物院第4节 齐世英先生访谈录第5节 变树的启示第8节 大轰炸第4节 两岸三地文学再相逢第2节 文学播种国文教科书改革第2节 再遇名师第11节 听不到的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