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 章 篾匠营生

“好的乡长,您先去忙,我回头去找老田沟通一次。”

竹山亭以整片相连的竹山而得名,当龙腾和李峰出落在两边山竹的山间道时,闻到阵阵的竹涛声,那是秋风吹过的飒飒声,若是夏天身在竹林中,则有种心旷神怡,舒服自得的感觉,山里面的空气都是湿度中带着凉爽的,和山外的炎热对比起来,会让人感觉处在两重天中。

“乡长,再骑2公里就到竹山亭了。”

“这竹山亭的路还是不错的,赶得上省道了,一般的货车也能进来,运输点什么也方便。”不要以为省道是水泥柏油浇筑的,省道就是龙腾躺在救护车上,摇晃着去县里面的石子路。

“嗯,前面点就是竹山亭的地盘了,从省道到竹山亭村庄差不多2公里,刚乡里到这个岔路口,也差不多2公里,所以竹山亭离乡里面也还算比较近的。”

“我估计再过几年,里面的人也会陆陆续续把房子盖到省道边上的。”

“乡长,我建议今天中午,我们还是吃吃竹山亭里面农家自制的笋干。”

“哦,为何如此建议?是因为竹山亭的笋干有特色。”

“嗯,从外观上来说和其他地方的笋干区别不大,核心在味道上,不同的品种都有不同的美味。”

“哈哈,你这么一说我都有点馋了。”

“那我给您留点念想。”

“之前你和我说我们乡用到竹子类工具,大都出自竹山亭,这么说竹山的篾匠还是比较多的?”

“确实比较多,成年的男性中,有近一半的人都会干篾匠活,但具体多少数量,不是很清楚。”

龙腾的印象中,竹子用得最最多的地方就是篾匠拿来编制箩筐、篓、椅子、柜子等平常用的工具或家具,再则当柴烧,另外竹子有着韧性和轻的特质,在房子粉刷的时候,泥水匠们也会拿他来搭外墙粉刷架子;当然还是笋时,可以吃鲜笋,也可以晒干吃笋干,这些都是龙腾看到和知道的,在他的故乡,有些地方拿笋干和梅菜一起来当梅干菜,有些炒菜、炖菜、蒸菜里面会放些,是很好的佐料与美食,每年市场的需求量也非常大。

两人骑着车子,摇摇晃晃,爬上一个山坡后,有点豁然开朗的感觉,整个亭庄都映入了眼中,庄上房子,除了山口和尾部散一些,其他的都比较集中,而整个亭好像都藏在了峡谷里面,如世外桃源一般,三面都伴着竹山。

前面不远处就有一户人家,两人就没再骑车,推着车往山口的第一家走去,还没到家门口,就见一个老篾匠师傅正在用竹子编织箩筐。

“师傅,您这是上门编箩筐,还是编起来拿去卖的呀。”龙腾和李峰两人停好自行车往老师傅那走去。

“现在上了年龄,不爱跑了,在家编织点卖卖。”

“以您的手艺,编织一对箩筐需要多长时间?”

“如果只是破篾、编织环节,差不多得2天半,以前年轻的时候,2天也能编完。”

“我们整个工艺涉及到哪些环节呀?”

“那可多了,从上山采竹子、锯材料,再到破蔑、编织、烘烤筋条定型,再编辑筋条,收口等七道工序。”

“如果七道工序全部做完,需要多少时间?”

“哈哈,这不好去评估的,比如采竹子,也不会只采一对箩筐的竹子,其他的都还好点,如果硬要去估时间,差不多得5天吧。”

“哈哈,我外行了。”

“你说的是普通话,是来这买竹篮的?”

“师傅,这位是我们的乡长,我们是来竹山亭来了解情况的。”李峰赶紧插话道。

“路过看到师傅您在编织箩筐,就想来讨杯水喝,唠唠嗑。”龙腾插道,其实有些时候龙腾并不想告知对方身份,悄悄的了解情况,但对方问起,不说实话,又有些不诚恳,所以还是实话实说。

“哦,乡长呀,里面坐,里面坐。”老师傅说完,又对着里面喊道“娃他娘,来客人了,泡两杯茶来。”

听见厨房里传来“好”的一声。

老篾匠刚站起来要引他们到客厅去坐,龙腾便说。

“师傅,就坐这儿,我们俩拿张椅子,坐这儿看您干干活,唠唠嗑就成。”

“行,那我继续干。”老篾匠边说边到厅堂里面拿了两张竹椅子出来,然后又坐下干了起来。

“师傅,您这个手艺估计有40来年咯”龙腾两人坐下后。

“不止了,我15岁就开始学徒了,今年都65岁了,已经50年了,时间过得好快呀。”

“您当初是和谁学的,亭里面的人吗?”

“和我的父亲学的,我们家也算是世代篾匠了,大儿子和大孙子都学了篾匠活,二儿子争气一点,参军回来就在亭里面干了民兵营长。”就在这时,一个老人家端着两杯茶从里间走出来。

“来喝茶。”

“谢谢大娘。”龙腾和李峰赶紧站起来接过老人家端过来的茶。

“不客气的。”老人送完茶,又转身到里面去了。

“您是孙营长的父亲呀,按辈分,我得称呼您一声孙伯的了。”

“哈哈,乡长您客气了。”

“孙伯,您这一对箩筐能卖多少钱?”

“80来元。”

“那如果您上门去给人做工,一天多少钱?”

“25元钱,包饭。但请人干,前后怎么也得3天,所以很多人家都不怎么爱请人上门干活,直接在市场上买一买,简单省事。”

“嗯,按这样计算,如果连续干,一个月差不多有800多元的收入,在我们乡生活算好的了。”说到这,老人家又从里面端着糕点、贡米糖等点心出来了。

“娘,您太客气了,我们坐一会就走了。”

“山里面没啥好东西。”

“谢谢大娘。”

“娃他妈,你去把老二叫来吧,就说乡长在我们家里。”

“大娘,不用叫方营长,他忙他的,我们一会就走了。”

“听乡长的。我们一般也不会天天编织箩筐的,因为多了也卖不掉,平时都是箩筐、畚斗、簸箕,耙子,甚至扫帚一起拿去卖的,比如竹竿子拿来编织工具了,竹子枝条娃他妈就拿去扎扫帚。”当着方营长母亲的面,他父亲不忘说她的功劳。

“那这样算下来,您老和伯母两一个月收入大概有多少?”

第 84 章 商定与期待第 13 章 心不在焉第 63 章 核查名册第 9 章 话上李第 63 章 核查名册第 54 章 名册问题暴露第 89 章 一场秋雨一场寒第 23 章 浅谈木材深加工第 28 章 谋局第 2 章 发烧第 2 章 发烧第 73 章 倒下一片第 13 章 心不在焉第 78 章 入局第 47 章 干饭第 72 章 混战第 8 章 苏醒第 7 章  探望第 92 章 探洞第 92 章 探洞第 28 章 谋局第 46 章 紧张的节奏第 12 章 把脉上李第 12 章 把脉上李第 74 章 议后迎客第 61 章 杀猴吓鸡第 74 章 议后迎客第 33 章 餐前小点第 35 章 乡集体企业第 4 章 乡医把脉第 73 章 倒下一片第 89 章 一场秋雨一场寒第 71 章 喝喝酒第 86 章 击鸡第 45 章 达成共识第 22 章 黄东山的想法第 54 章 名册问题暴露第 51 章 衰败的瓷厂第 22 章 黄东山的想法第 84 章 商定与期待第 20 章 前往林海第 52 章 会上的异议声第 36 章 困难刚刚来第 74 章 议后迎客第 40 章 摸底第 63 章 核查名册第 95 章 讨价还价第 92 章 探洞第 36 章 困难刚刚来第 69 章 王林飞的变化第3章 就医第 87 章 遇蛇第 76 章 效果凸显第 65 章 王者归来第 87 章 遇蛇第 55 章 决议厂长第 70 章 排座坐第 48 章 下厂考察第 38 章 确定企业发展方向第 19 章 回乡上班第 58 章 周秋香的野望第 54 章 名册问题暴露第 58 章 周秋香的野望第 58 章 周秋香的野望第 73 章 倒下一片第 63 章 核查名册第 99 章 县府态度第 76 章 效果凸显第 11 章 汇报工作第 27 章 百花待放第 22 章 黄东山的想法第 42 章 借力第 26 章 座谈会第 24 章 各家看法第 25 章 定心丸第 97 章 酒后第 30 章 篾匠营生第 80 章 疏通第 46 章 紧张的节奏第 68 章 下任务第 73 章 倒下一片第 26 章 座谈会第 19 章 回乡上班第 40 章 摸底第 36 章 困难刚刚来第 34 章 老人的执念第 25 章 定心丸第 53 章 浅谈改制与激励第 7 章  探望第 52 章 会上的异议声第 67 章 激情燃烧第3章 就医第 92 章 探洞第 94 章 掐死你的念想第 24 章 各家看法第 33 章 餐前小点第 101 章 尘埃落定第 83 章 公私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