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远东支点

就在高在田还在艰难受训的时候,李虎臣指挥的西部军团顺利包围了上乌丁斯克。

前沿观察所里,李虎臣带着几个随从,趴在观察窗口用望远镜仔细地观看着对面俄国人的城池。

“李长官,对方火炮不是很多,但是打得相当好。我们出现在这一带的时候,双方进行了短暂交火,结果他们的火炮给我们造成了很大麻烦。直到旅直辖炮兵营紧急加入炮击后,老毛子的炮兵才赶紧转移阵地。”前卫营的指挥官在一旁认真解说着。

“对方有多少火炮?”李虎臣马上追问。俄国人并没有大量装备战壕迫击炮,所有只能是76.2毫米以上口径火炮。

前卫营指挥官回答,“按照我们受到炮击的情况看,大致有三十多门,都是76.2毫米口径,有没有隐藏起来的就不得而知了。”

三十多门,大约是俄国人一个步兵师拥有的火炮数量,李虎臣心中计算了一下。一个步兵师,如果不满编的话,大致是一万二三左右。西部军团已经围上来二个混成旅和三个炮兵营,火力上优势明显,完全可以吃掉对方。

李虎臣转头问参谋副官,“空军能不能对上乌丁斯克进行攻击?”

“这里处于轰炸机部队的攻击范围之内,战斗机部队已经进驻买卖城临时机场,可以直接进行战场上空遮蔽,也可以掩护轰炸机进行攻击。”副官马上回答。

正说着,几名通讯兵已经将电话线路拉进了这个坚固的隐蔽所。

另一名参谋顺着交通壕钻进了隐蔽所,“李长官,这是情报署紧急发来的电报。”

李虎臣纳闷了,情报署怎么将电报直接发到西部军团,应该通过参谋本部转送呀。

看完电报,李虎臣眯着眼想了一会,将电报递给副官,“轰炸机部队用不上了,城里有很多华人,我们的轰炸精准度实在太差了。”

“通知军团空军联队,出动一个战斗机中队,为炮兵营寻找敌军火炮阵地。九个炮兵营集中进行炮火准备一个小时,第一混成旅出动三个步兵营从左翼进攻,第二混成旅出动三个步兵营从右翼迂回包抄。”几分钟,李虎臣就下定了快打快冲的决心,反正西伯利亚铁路横贯东西,无论是进是退只有两个方向,倒是省了包围心思。

副官提醒了一句,“李长官,对方是老毛子,战斗力很强。欧洲战场上,炮火准备大都是三四个小时的。我们只炮击一个小时,会不会太短了一些。”

李虎臣沉声道,“我们的炮弹储备不多,根本不能向欧洲战场那样挥霍,否则打完这一仗就没炮弹了。伊尔库茨克才是关键。”

一个小时后,从买卖城起飞的战斗机中队到达战场上空,地面部队空中支援赶到了。

几分钟后,找到了对方火炮阵地的李虎臣当即下令炮击。

二个混成旅的四个75毫米野炮营和二个105毫米加农炮营,以及军团直属的三个105毫米加农炮营,一共一百六十二门火炮马上开始怒吼。

根据大战正酣的欧洲战场教训,近三分之二的伤亡是炮火造成的,而其中的一半却是在最初几分钟炮火突袭造成的。

法国人估计,要产生这样的炮火突袭效果,除了每千米配置一百门以上火炮密度,而且还需要在最初几分钟尽可能达到最高火炮射速。采用75毫米火炮的话,每分钟射速必须达到十至十二发,如果采用105毫米火炮的话,则要达到六至八发,如果使用155毫米火炮的话,则要达到三至四发。

但是始终维持如此高的射速,在实际战斗中,几乎是不可能的。炮兵兄弟又不是巨灵神,拥有无限体力。所以北方军战斗条令规定,在最初三分钟内,尽可能维持较高射速,其后只要维持在每分钟一发左右即可。

李虎臣欺负守军只有三四十门火炮,而且被盘旋的战斗机发现了阵位,直接使用加农炮进行了全面炮袭,根本没有留下预备的远程火力压制力量。

事实也证明,对方几乎毫无还手之力,不仅是火炮部队损失殆尽,而且部署在城防工事前沿的三个步兵营几乎被抹去了编制,小型的防炮洞显然无法防护105毫米火炮的轰击。

漫长的一个小时炮火准备过去,参战的炮兵营打完了一个多基数的弹药,倾泻了近一百五十吨的炮弹。

城防工事已经千疮百孔了,到处都是坍塌的砖墙石块碎末,浅浅的壕沟和并不密布的铁丝网被破坏一空。

炮火准备一停息,已经运动到前沿的步兵营进攻马上发起。

左翼发起进攻的三个步兵营,同时派出了三个步兵连在不同方位进行突击。突击的步兵连在营级迫击炮和速射炮火力的支援下,顺利地闯过开阔地带,冲进几乎丧失了抵抗能力的俄军城垣工事。

李虎臣看到突击部队一次性冲进城垣后,马上下令前沿突击的三个步兵营全军突入上乌丁斯克,避开大道穿墙翻院进行穿插分割,混成旅另外三个步兵营也立即投入战场,承担巷战歼敌任务。

十几分钟后,右翼传来消息,城防工事也已经被成功突破。

尽管在城防工事损失了大量兵力,剩余的老毛子依然进行了顽强抵抗。即使担任穿插任务的部队,成功切断了城内守军的相互联系,负责清剿巷战的部队面对不时出现的坚固堡垒,也是吃尽了苦头。

很快左右翼进攻的两个混成旅,都将一个75毫米炮兵营拆散加强了几个步兵营,直接将火炮拉到老毛子地堡附近进行抵近射击。

北方军装备的奥匈帝国37毫米速射炮面对较为坚固的地堡,根本派不上用场,不是直接被弹飞,就是只炸出了一个黑影。打打国内那些松垮的工事,这款速射炮还勉勉强强,但是面对厚原木垒砌或者钢筋混凝土的堡垒工事,就无能为力了。

最后时刻,李虎臣正面感受了俄国人疯狂的人海反击战术。

几乎响彻全城的乌拉声中,所有俄**人拿着莫辛甘纳步枪,狂呼着冲向北方军的进攻阵型,直接就是用人命填了上来。

几乎是片刻之间,进攻的几个北方军步兵营被迫全部往后撤退了,根本拦不住呀。

直接在第一线的李虎臣震住了,几乎立即抓起电话,就喊城外的炮兵营对着失守区域全力炮击拦阻。危急时刻,再也顾不得什么减少平民伤亡了。

倒是迫击炮和手榴弹的组合,在最终挡住俄国人疯狂反击中大放异彩。只是迫击炮更适合野战,手榴弹却是防守利器罢了。如果手榴弹够多的话,俄国人的反击可能一开始就被挡住了,而无需后来的混乱炮击了。

第142章 摧毁阵地第108章 新任陕督第106章 齐齐哈尔第135章 倒霉的机枪第23章 战前演习第53章 牛胶竹筒水炮第195章 阿拉木第134章 清场行动第159章 金沙江两岸第71章 阶州军管第19章 遥远的请求第19章 搅浑水再说第52章 陇海攻防第116章 产能提升第140章 新的战区第5章 悲催的师团第48章 独立成军第3章 引狼吞虎第140章 新的战区第130章 大口径机枪第13章 打了就跑第34章 奉系内讧第104章 短兵相接第53章 警察部队第206章 下水第133章 刺杀大案第137章 装甲师进攻第31章 开始生产第101章 州长招商第39章 李氏步枪第58章 疯狂计划第157章 两线作战第180章 梅楚卡基地第42章 救世安国第178章 无奈的世界第93章 突击车辆第187章 深夜走脱第34章 蜂巢结构第166章 艰难的财政第49章 案子告破第190章 反攻第162章 反击谋划第158章 昌都没了第41章 惩戒之战第139章 特洛伊木马第180章 梅楚卡基地第93章 防空火力第51章 办事处遭劫第186章 恐怖契卡第182章 俄军内讧第154章 打捞文物第105章 白朗溃败第141章 武装到牙齿第24章 金积堡第139章 特洛伊木马第155章 大陆硝烟第186章 前奏第78章 攻打小镇第19章 遥远的请求第191章 闪击第17章 劫收山寨第107章 热河空虚第63章 满街难民第144章 海岸炮火第143章 旗鼓相当第97章 数量问题第143章 旗鼓相当第72章 军火市场第208章 迫降第27章 北方工业第23章 还可以买官第154章 打捞文物第104章 短兵相接第109章 精锐的胡子第122章 德惠败北第51章 中原逐鹿第109章 精锐的胡子第176章 中条山战区第61章 心灰意冷第10章 喀山金库第85章 孤悬敌后第52章 陇海攻防第7章 有好处当然要拿第46章 兰州铁桥第207章 布局第173章 空中航线第57章 山西归吴第73章 何以至此第99章 移民实边第137章 武器测试第158章 黑夜危机第143章 空运援军第129章 轻取科布多第113章 空中撤离第67章 冲锋队员第177章 指挥官重伤第44章 仿制雷诺第135章 虚假的回归第165章 长途跋涉第116章 产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