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平淡的后续

回到阶州的时候,带着四个哨步军的林玉山也匆匆赶到了。\

在城外一处低矮的小山坡上,刚会面的陈安、柳石和林玉山几人,干脆临时凑在一起商议北字营今后的兵力部署。

“岐山营和阶州营,我准备都撤换掉,都放上我们自己训练出来的人手。但是现在,不仅是兵少,士官生也不足,这个部署如何调整是好?”陈安捞起几块石头,就地摆出了阶州各县位置。

柳石用马鞭点了点盐关,“这里是防御西北的第一线,必须要有一个哨。”

“阶州是府城,还是要保持一个哨的兵力的。徽县的河池营怎么办?”林玉山补充说。

陈安摆摆手,“河池营暂时还不能动他,我们动静太大了,总督会有想法的。倒是西边的西固有些麻烦,不派部队过去,河州那边镇南军有可能会渗透进来。要派兵的话,阶州这边兵力就摊薄了。”

主要是阶州营还要负责一个白马关的守卫,太少了根本就管不过来。陈家庄附近的兵力,已经大多抽调出来了。

一二期的毕业生已经培训满一年了,第二期年龄略小,还是要等明年正式毕业再编入部队,第一期则现在就编入部队,边带兵边轮换完成培训好了,考虑到今后部队的扩编,陈安要仔细斟酌。

陈安琢磨,是不是可以将一期士官生抽出二十四人,组建两个满编但是不满员的巡防营,正式接管中部和西北部防区。

剩下的六个代理排长,加上二期士官生为骨干,招收九百人尽快完成半年期的新兵训练,然后再分配补齐各巡防营。

想到这里,陈安不由念叨到另外一个问题,去年招收的六百名士兵首先考虑忠厚朴实,结果基本上都是文盲。当初规定的满一年副头目才有机会入选士官生,谁料到,选拔出来的几十名副头目,大多因为识字关被卡下了,至今还凑不足开班人数。

鱼与熊掌实在难以兼得呀,识字多了思想就多,就会容易被人煽动起来闹革命,陈安在上海是着实见识了那些文人墨客的犀利嘴皮,自然宁可敬而远之。

“这样吧,第一期士官生中抽二十四人,包括新考核提拔的六个代理哨官,组建阶州营和岐山营,但是士兵只有一半员额。石头担任岐山营管带,玉山担任阶州营管带。西北主要是守住盐关,中部主要是兼顾西固,兵力布置要西重东轻。”陈安最终决策。

士官生没有毕业之前,一律只能代理职务。但是北字营匆忙建立,虽然是代理,也就当正式使用了。而且,除了择优提拔了六名代理哨长,陈安将其他士官生全部按照排长的要求进行培训锻炼。

巡防营的编制中实际上没有排长,但是北洋新军的编制中有排长一职。陈安总觉得辛苦培养起来的士官生拿来当棚长,实在太浪费了,就自己定下北字营设立排长的职位。三个棚纳作一排,一哨官兵就是三个排加一个哨官直辖的棚。

停了一下,反复思考有无遗漏后,陈安继续说,“其余士官生和三个哨直接由我掌控,补充中营和再组建两个新营,负责训练招收九百名新丁,六个月后再分配补齐各营。”

柳石稳重,提议说,“还是不要用阶州、岐山的字号了,直接用前后左右吧,以后可以每年轮换驻地,省得时间长了学了地方的乌烟瘴气。”

陈安仔细一思量,马上称是赞同。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一并议一议。今年夏秋准备新招收九百名新丁,是不是多吸收一些会初通文墨的人参军。去年的六百士兵中,不要说普通士兵,就是绝大部分副头目,到现在识字水平还是不合格的,很难选拔出士官生。”陈安直接将这个问题拎了出来。

柳石倒是没有异议。林玉山做情报多了,对这个问题有些敏感,“现在带头作乱的都是这些咬文嚼字的,是不是再慎重些?要不,只招收那些年纪小的私塾或小学堂学生,稍大一点还是不要为好。尤其是那些留日生更是坚决要不得,整天不是口号就是密谋,办不了一点实事。”

陈安轻笑不已,“好像我们认识的几个大才,不是留日的,就是准备要去留日吧?不过玉山说得很对,服从命令和遵守军纪是我们北字营的第一准则。招兵的事,就按玉山说的,加上限制条件吧。更有必要的是,在北字营中,我们要充分学习曾国藩军门治兵的套路。”

大家纷纷点头同意。

两天后,柳石重新带着经过整编的前营北上,虽然也是三个哨步军,兵力仅有一百五十余人,但是重机枪却配上了六门。随军而上的还有大笔的现银,准备拿来遣散旧营用的。

林玉山留在了阶州,手上的后营编有不满编的一个哨马军和两个哨步军,因为防守距离太长,需要更机动的作战兵力。

赵四的哨官也被提升为左营管带,虎子也担任了右营管带,连同陈安自己一直兼任的中营管带,同样编有不满编的两个哨马军和四个哨步军,主要防守南部一线,并负责新兵训练。

新的训练营移到了当年的北帮驻地哈南寨,陈安给取了一个新名,叫做北寨大营,专事新丁训练,并带有防守白水江上游的任务。陈家庄的人手越来越多,用地范围日益扩张,规模更是需要扩大的新兵营,必然要搬迁到另外地点了。

至于陈家庄的护卫任务,柳石已经秘密挑选组成了二百多人的护卫队,加上还有三四十人的稽查司队伍,小范围内是暂时够用了。只是如今,柳石要坐镇盐关,护卫队就由柳管家接手过去。

情报司虽然跟着林玉山将本部迁到了阶州,也便于掌握全州的各类消息。但是,陈安为了避免上次那样的信息滞后,决定先斩后奏直接架设属于北字营的专用电报线路,覆盖阶州北字营驻军各县。电报线路的中心,以及人员都隶属于陈家庄内部的电报中心,由陈安亲自掌握的。

无论情报司,还是北字营,以及其他的商业消息,只要是需要用电报往来,甚至是电话告知,都需要通过电报中心。

一切布置妥当,陈安才准备向总督衙门上折子陈述。突然之间,陈安才发现,这么长时间总督大人竟然一直没有指示下来过。

不仅是陈安,当初阶州知府也是第一时间上报总督衙门,可奇怪的是居然始终没有任何指令到达阶州,阶州知府也没有收到过。

派了一个人通告了一声阶州知府,陈安准备一边发电报,一边派专人送折子过去,总得要总督大人点头认可后续的事项呀。

磨磨蹭蹭过了很长时间,快马奔向兰州总督衙门的驿卒回来后,直接递给陈安一封总督升允的私信。

十分稀罕的拆开这封私信,陈安更加好奇了,总督大人给下属一名小小的游击写信,真的是很不容易呀。

看完信笺,陈安才恍然大悟。

原来整件事情的根源就是陕甘总督升允大人呀。

驻守河州的镇南军统领马安良,经常向总督大人念叨军械缺乏,升允收了好处却拨不出军械,有些不好意思。凑巧知道陈安在帮庆亲王到处走私军火,总督大人计上心来,悄悄告诉马安良可以自己带银子到阶州找陈安。

不料纨绔子弟马廷勷为了外出游玩,主动揽下来这个差事,带着马家护卫一路游山玩水般的走到了阶州。后来的事情就简单了,青楼的争风吃醋越闹越大,管带意外身死,陈安大发雷霆,一口气吃掉了马家护卫一百三十多人。

总督大人闻讯是哭笑不得,头大得不行,赶紧出面好好地做了一通工作,并且还借用了金积堡董老太爷的面子,压制了差点就准备带兵进攻阶州的马安良,却一下子忘了向陈安交待事情,结果被陈安先斩后奏夺取了两个营的直接管辖权。

既然陈安后来报上来是剿灭马贼,总督大人自然也不能说什么,否则光是一个属下两军火拼的由头,就足以让朝廷直接免去陕甘总督的职位了。

错不在陈安,马廷勷又幸运逃脱,总督大人只好默认后来的一切成为事实,但是要求陈安将缴获的十万两现银上交总督衙门。

陈安很是扯皮了一阵,最终还是上交了,毕竟这笔银子就算是贼赃,总督衙门还是有权要求上交的。

收回了十万两银子,升允赶紧将其还给马安良,又陆续答应了若干要求,总算是勉强平息了事端。但是陈安和马家的梁子算是结下了,只是陈安毫不在意。前有段捕头的遭遇,后有岐山营管带身死,加上老一辈对马家的怨气,有梁子就结吧。

事后,陈安还真得到了金积堡董家主的私信,婉转地劝说大家息事宁人。当年,马安良亦曾在董军门手下干过,有一份香火情。但是,马家的人手,却和董军门靠反绿教起家的三个营是水火不容的。

陈安后来从情报司得来消息,据说马安良听闻消息后怒气冲天,当场一脚踢翻了酒席,马上决定举兵来犯,结果没出河州就被紧急赶至的总督衙门特使拦住了。狼狈逃回河州的马廷勷更是直接被马安良禁足六个月。

这件事顿时也让陕甘两地,对陈安新建的北字营强悍战力吃惊不已。

镇南军是甘肃的马军精锐,号称以一敌十完克步军。虽然因为甘军解散,镇南军也跟着被迫削减了规模,只剩下一营三旗,但是其一旗人马仍然有巡防营一个营的规模,而且裁撤下来的都转为了马家护卫队,实际还有近二千人的庞大规模。

陈安的步军只有一百多人,却一举歼灭了与镇南军精锐毫不相差的马家护卫队,足见北字营士兵亦是精锐无比。虽然北字营阵亡了数十人,但是步军对战马军,死伤多一倍都是很正常的,陈安善兵的名声很快就传遍了陕甘各地。

这其实还是刻意隐瞒实际伤亡的结果。如果伤亡太小了,绝对会马上遭来总督衙门嫉恨和压制的,陈安心里非常清楚。

第51章 中原逐鹿第52章 陇海攻防第149章 噩梦降临第186章 前奏第148章 北方的债卷第100章 秘密转场第183章 海容舰北上第167章 不经意的改变第40章 黑色狂潮第192章 交锋第65章 民军向北第58章 奉天倾轧第141章 重炮再现第54章 秋风秋雨愁煞人第84章 沿河对峙第196章 挖沟据守第192章 掷弹兵的作用第50章 英国商人第112章 浑水摸鱼第117章 空中定位第110章 机动防护火力第144章 海岸炮火第51章 办事处遭劫第34章 蜂巢结构第133章 合作研发第110章 松岭山脉第46章 反苏浪潮第27章 北方工业第78章 最后的起义第165章 战争红利第120章 三天时间第140章 新的战区第153章 后勤战争第46章 兰州铁桥第138章 内讧悲剧第88章 马廷勷出逃第86章 汽车和飞机第108章 新任陕督第174章 不义之财第130章 大口径机枪第134章 诡秘的案情第118章 捷克步枪第23章 还可以买官第122章 叶城伏击第63章 满街难民第13章 短暂和平第76章 马家分裂第54章 秋风秋雨愁煞人第52章 阶州团练第161章 硝烟散尽第182章 关键的牵制第28章 海拉尔城第100章 秘密转场第172章 技术交易第176章 空袭赤塔第176章 空袭赤塔第171章 技术兵器第16章 刀客井十第133章 刺杀大案第164章 妥协的殖民地第65章 满城抓捕第76章 马家分裂第207章 布局第11章 突发事件第118章 进占伊犁第107章 突击前进第211章 空袭第204章 刮骨第54章 徐州火车站第166章 艰难的财政第195章 缅北第11章 招聘技师第174章 不义之财第201章 消耗第55章 西北军之殇第28章 海拉尔城第72章 军火市场第27章 空中优势第69章 新光复军第173章 空中航线第137章 装甲师进攻第22章 空欢喜一场第182章 关键的牵制第56章 集资建路第206章 下水第162章 寒冬时刻第96章 东进西拓第151章 特别卫队第142章 买卖城外第187章 深夜走脱第141章 武装到牙齿第116章 产能提升第201章 消耗第160章 苦难深重第17章 劫收山寨第142章 摧毁阵地第147章 黑暗的幕后第111章 拼消耗了第16章 冬季议事第195章 缅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