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亲自问一问

长辈屈尊迁就晚辈,方大太太显然也习惯了,对此没有任何反应,只是听到老太太说问君小姐事时,眉宇间几分担忧。

“母亲,时候不早了,蓁蓁也坐车累了,不如先歇息一下。”她温婉说道。

这是建议方老太太,现在还是不要再刺激君小姐。

方老太太明白的她的意思,但没有停留。

“你先回去吧。”她说道。

方大太太从不违逆婆婆,便也没有再劝应声是,同时看向君小姐,见小姑娘也正看着她,如雪的肌肤上黑亮的眼睛沉静又安然。

沉静安然,这两个词描述君蓁蓁有些突然,方大太太怔了怔。

沉静安然的小姑娘垂目掩下视线。

“蓁蓁,我让厨房已经备下了,你想吃什么告诉他们。”方大太太压下心里的怪异柔声说道。

鉴于君小姐古怪的脾气,她的吃食方大太太并不敢安排,所以干脆单独给君小姐配了厨房。

君小姐嗯了声屈膝施礼这才走开了。

按道理她该说一声谢谢舅母的,但既然君小姐并不习惯做这些事,还是慢慢来吧。

饶是如此,方大太太也一脸见鬼的神情,看着沿着夹道一前一后进了一处院落的方老太太和君小姐。

“不知道又要做什么花样。”她自言自语,带着几分无奈,看向一旁的侍立的仆妇,想到刚听到的消息,“真的说是跟宁家退了亲?是她主动退的?”

仆妇应声是。

“她是这么说的,具体的事老太太已经让人在北留打听了。”她说道。

方大太太眉头轻皱。

“既然如此,老太太何必还去亲自问她?”她说道,“她说的话,也算是人话吗?有什么可听的。”

对君小姐这种评价,方家上下都是赞同的,办的不是人事,说的也自然不是人话,以往老太太都懒得多看她一眼,更别提亲自询问她的事。

“或许是为了安抚她。”仆妇想了想猜测道,“毕竟咱们家真的经不起她再闹了。”

“安抚她?咱们这个家,她可不在意,岂是能安抚的。”方大太太说道,要说什么最终又停下来,再看了眼那边转过身,“回去吧。”

…………

路旁的灯笼已经点亮了,君小姐扶着柳儿的手随着前方的方老太太不紧不慢的走着。

从二门到她所住的院落看起来不远,但走穿堂越庭院上台阶过花墙,弯弯绕绕的走的脚酸了才看到一溜屋子。

这是有多嫌弃才把这君小姐安置到这种眼不见心不烦的地方住。

虽然住的远,院落却是更为华美,廊下也已经点亮了灯,站着四个丫头,一面齐齐施礼,一面打起厚重的锦绣门帘。

“老太太,君小姐。”她们莺声燕语的唤道。

君小姐在外祖母家按辈分应该称呼一声表小姐,但君小姐不喜欢被拉低身份,所以大家就都向外人一般称呼她为君小姐。

君小姐抿了抿嘴,跟着方老太太迈进屋内。

室内灯火明亮,温暖如春,香气盈盈。

君小姐扫了眼这阔郎的三厅,正厅,书房以及卧房,相比于宁家低调的奢华,这里布置的有些文雅的寒酸。

就如同此时君小姐身上穿着的发旧的衣裙。

门外的丫头没有君小姐的允许不敢进来,柳儿轻巧熟练的从暖炉上取了热茶捧过来。

“小姐快喝茶暖暖。”她说道。

第一次在北方的冬日坐车这么久,君小姐的确觉得身子手都有些僵硬,她伸手接过,感受着手心里的暖意在全身散开,也似乎直到此时她才能确信自己真正的活着。

柳儿没有再去捧第二杯茶,根本就没在意厅堂里还坐着这个屋子真正的主人。

方老太太没有在意,跟她进来的一个仆妇两个丫头也安静的站在一旁,看来已经习惯了。

既然已经习惯了,有些小细节可以改变,有些则不用,太刻意反而不好,还是不拘小节的洒脱自在。

大家都自在。

君小姐喝了口茶,将茶杯握在手里。

柳儿正唤着外边的丫头询问热水要准备饭菜。

“我要吃鸭血汤和小丸子。”君小姐说道,“你去吩咐她们做,我和老太太说话。”

这种事吩咐一声就行了,但柳儿的心眼转了转,小姐加了一个去字,以及又多说一句和老太太说话,那意思就是要她回避了。

虽然不太懂小姐为什么要她回避,但小姐的话一定要听,柳儿应声是出去了。

“你也下去吧。”方老太太对自己的仆妇丫头们说道。

仆妇应声是带着丫头退了下去。

“到底怎么回事?”方老太太开门见山问道,“跟宁家退亲是什么意思?”

“说来话长。”君小姐说道,“但也简单。”

方老太太皱了皱眉。

“我自尽原本是要吓一吓宁家和老太太你。”君小姐接着说道。

君小姐一恨宁家背信弃义不认亲,二恨方家薄情寡义不为她撑腰出头,所以要用一死控诉警告这两家,好让世人看清他们的卑劣,也让他们害怕。

方老太太嗤声。

“结果我差点真死了。”君小姐继续说道。

她的声音轻柔缓慢,没有起伏的语调不带任何情绪,但这句话却让人心里不由一颤,更有莫名的沧桑。

方老太太不由看着她,女孩子的神情如同语调一样平静,双眼更是如深潭。

大家都说方三小姐肖像方老太太,但当见到君小姐的时候,方老太太却知道这个外孙女更像她,尤其是那一双眼。

只不过初见时的惊喜很快变成了糟心,更不想与这孩子有半点肖象,与这孩子肖像只会徒增恼火。

她说的是真的。

此时因为看到这双眼,这个念头不受控制的自动冒出来,方老太太再次皱眉,君小姐语调却是一转继续说话。

“真正死亡来临的时候,我才明白,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她说道,“所以我觉得自己真是太荒唐了,怎么能为了他人作践自己呢,强扭的瓜不甜,结亲也不是结仇,他们不愿意结亲,那就算了,我就带着柳儿上门跟他们说清楚,退还了婚书。”

听前几句话方老太太还面无表情,听到最后一句神情一变。

“婚书?”她脱口问道,“你不是说没有婚书吗?”

“我故意气舅母的。”君小姐说道。

方老太太眼角抽了抽。

她想到了当时君小姐和方大太太的争执,也知道了君小姐的意思,只不过这事是拿来赌气的事吗?

这婚书才是这件事的关键,她倒好,扔下婚书不用,就靠胡搅蛮缠,怎么就主次不分恩仇不辨认黑白无视蠢到这种地步?

如果不是她亲自派人从君家接来的,她都要怀疑这孩子是不是领错了。

君家姑爷虽然脑子有点轴,但到底是能考中功名的读书人啊,自己的女儿虽然娇弱,也不糊涂啊。

“气她对你有什么好。”她说道,忍着脾气,“你怎么不早拿出来。”

“早拿出来,宁家就会同意吗?”君小姐说道,看着方老太太,“你们会做不同的事吗?”

方老太太眉头一挑。

早拿出来,宁家也不会同意亲事,宁家不同意的是亲事,而不是有没有凭证。

这句话好理解,但下一句就暗藏讥讽了。

你们会做不同的事吗?

没有婚书时宁家不同意婚事,方家便再不上门也不会去强迫质问宁家。

如果有婚书,宁家依旧不同意婚事,那方家难道就会拿着婚书去质问对抗宁家吗?

当然不会。

她竟然不是嘤嘤哭或者跳脚骂她们薄情寡义畏惧权势避祸,而是反问让他们作答。

自己作答就没有办法为自己辩驳了,所以她这是在嘲讽吗?

《君九龄》最新章节由云起书院首发,最新最火最快网络小说首发地!(本站提供:传统翻页、瀑布阅读两种模式,可在设置中选择)

第105章 皇帝很生气第36章 好兵当赞第116章 对坐有三人第42章 好事都要想第145章 见了鬼第92章 少年不杀人第130章 请你帮个忙第12章 都有些不习惯第176章 生人已成熟客第140章 有心人皆能见第180章 开局不妙第157章 温柔乡里难醉第159章 一触即发第161章 这些人有病第64章 说荒唐不荒唐第117章 相谈欢第82章 一个惊吓第135章 这是我的意思第68章 共话西窗夜雨时第96章 惹人烦的他人事第76章 按说不应该第192章 他让我们到这里来第151章 悄然有变第104章 开卷有不识第161章 这是宿命还是意外第94章 有些听不懂第93章 后果慢谈第83章 一个误会第25章 要个解释第13章 这不是讹诈第38章 她是不是傻第156章 有一个女孩住在山上第97章 来人问一问第33章 那所为的目的第9章 意料之中第64章 这边的等待第34章 谁当罪第128章 曾经的要补偿第93章 这莫名的熟悉第29章 危难之时兵马退第30章 心底无私何惧第151章 我见青山第110章 不要在意第127章 吉时吉日的大喜第156章 有一个女孩住在山上第74章 接受你的邀请第72章 布衣相送上大道感谢以及五月求票说明第140章 事有不便第12章 不确认不否认第103章 这是一个阴谋第155章 随口的闲聊第41章 远,不可及第68章 喜先报忧暂藏第11章 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第72章 丢脸与荣光并存第141章 夜半的疑心第79章 有事好商量第132章 各有各道第152章 舍弃与得到第133章 一桩小事第176章 生人已成熟客第68章 共话西窗夜雨时第17章 闲谈趣事第110章 只为孤坟有花开第27章 天灾还是人祸第81章 赴死的刺杀第9章 两只羊第161章 这是宿命还是意外第171章 这道题解易第98章 说归去第58章 题名金榜第20章 各有不安第59章 战退第42章 好事都要想第23章 要做的事第87章 命,信不信第88章 再惊人第5章 宁十公子的身价第133章 一桩小事第198章 日渐相知第111章 最是可爱人年少第60章 闲庭信步而来第59章 战退第57章 嬉闹有明白第152章 来自京城的邀请第57章 嬉闹有明白第46章 相识当念第31章 救得救不得第124章 小事也有细思量第136章 合适不合适第161章 这是宿命还是意外第198章 日渐相知第136章 心中自有定数第105章 揭开等解惑第196章 小女子也可稳如山第90章 入我彀第140章 有心人皆能见第72章 且顺心意第89章 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