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冲过漫川关



当地人都说:“进了漫川关,恰似鬼门关,风吹石头响,仰脸不见天。”可见它的地势非常险要,一直为兵家必争之地,自古就有秦楚咽喉之称。

“这就是漫川关?说是过了漫川关就快到秦岭了,这里怎么到处是悬崖?可比我们家乡的山陡多了!那秦岭还不知会有多高?”冬伢仰头环顾四周和家乡做着比较。

“是啊!看起来地势险恶,要在这打仗的话一定会被动挨打。”小捣蛋象个小军事观察家一样发表言论,可惜不幸被他言重。

在大别山土生土长的学兵连战士,在这险恶之地也不禁倒吸一口冷气,寒冷的山风呼呼刮过,一路急行军流下的汗水还未干透,炎林又打起冷颤。

漫川关是个依山傍水的鱼米之乡,只是急匆匆要想冲出此地的红军根本来不及接触到古镇,更领略不到鱼米之乡那浓郁的自然风貌。

红四方面军刚甩掉了卫立煌军队,又将与先后赶到的胡宗南、冯钦哉、肖之楚、刘茂恩、范石生的五个师交战。

要想走出漫川关谈何容易,在这悬崖峭壁中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可通过,据侦察兵回来报告:“前面山口有敌十七路军三个团防守!”这是陕军的防守部队。

还不等总部向先头部队下达命令,啪啪啪!嘟嘟嘟......后面又想起枪声。

原来是后卫红三十团和刘茂恩部队的追兵接上火,学兵连小战士全体参战,敌人来得快打得狠,红三十团组织还击也坚决,敌人从山上往下打,他们在山下往山上打。虽然占不了上风,可是红三十团却誓死完成阻击任务,让刘部之敌的追击阻挠计划未能得逞。

狗蛋轻松的说道:“从现在起,我打一个够本!打一双赚一个!”刚才学兵连差点被就地解散,他已无所顾忌。小战士都和狗蛋是一个心情,既是红军战士就要跟着红军部队,死也要死在战场上,他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同志!不用那么悲观嘛,道路虽然曲折,冲破黑暗就是光明,嘿,真是的。”小捣蛋把平时从指导员那里听来的大道理都用在这里,耍嘴皮子狗蛋自然赢不了他。

急于闯过漫川关的红四方面军已进入到峡谷中的小路上,狭窄的道路只能单独通过,两万多人马要走到什么时侯才能走完,前有陕军拦截,后有追兵夹击,敌人企图将红四方面军卡在漫山关的小道上一举全歼。

“时间不等人!迅速突围冲出漫川关,红军才有再生的希望!”徐向前总指挥当机立断做出决定。

天色暗淡,前面的陕军正虎视耽耽等待红军出现,先头部队已走出小路到达垭口下等待。为了让大部队迅速冲出这条崎岖小路,以敢打敢冲著称的陈昌浩总政委象以往那样,毫不犹豫冲到前面指挥战斗,他率领红十二师三

十四团边打边冲,为大部队开路。

红四方面军指战员还记忆犹心,一九三一年红四方面军刚成立准备攻打黄安,红军部队被通知:自己的飞机要来黄安城轰炸敌人,各部队不要发生误会。

那一天,二十七岁的红军将领陈昌浩提着手枪和手榴弹坐上红军缴获的“列宁”号飞机,指挥国民党被俘起义的飞行员驾驶飞机在黄安上空撒传单、丢炸弹。他的传奇故事传遍全军,就连学兵连小战士虽没有赶上那次经历,也已从连长指导员口中听过好几遍。

红三十四团团长许世友和红七十三师二一九团团长韩亮臣临危受命,“突破垭口,保证大部队突围!”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领了生死军令状的许世友和韩良诚何尝不知,可是他们连眼皮都不眨一下,坚定的表示,“为了全军将士能顺利冲出垭口,我们愿肝脑涂地!”

团长韩良诚带着敢死队一次次向垭口冲击,担任主攻的三十四团要爬上笔直的山脊,再从小路绕到两侧才能端下敌人的火力点。山脊的一侧是峡谷深渊,稍有不慎就会掉进深渊。

这是常人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敌人当然也想不到,他们守在山顶就以为高枕无忧。

红三十四团一个营的战士们冒着猛烈的炮火,迎着密集的子弹,向难以立足的山脊攀爬,英勇的红军战士努力向上攀登,不幸中弹的红军战士一个个掉下深渊光荣牺牲,红三十四团一个营的五百多名战士打得只剩下八十几人,这个营剩下活着的八十多名指战员人人都挂彩。

许世友急红了眼,带领团警卫连一起上阵,他举着短枪嘶哑的嗓子高喊道:“同志们!跟我冲上去!”一营、二营伤亡惨重,最后担任掩护的三营也跟着团长上了,加上一个机枪连,他们是在拼命了。

敌我双方都加强了火力,红二一九团火力交叉掩护红三十四团,黑夜中密集的子弹闪着红光,就象天空突然下起了流星雨,山上的树木被打得只剩下半截树桩子。

红十师、十一师正面一前一后做掩护,向西南两面之敌猛烈射击,学兵连和全军将士同仇敌忾,用火力压住敌人,掩护红十二师为全军开路。

敌人用精良武器远射程作战,红军以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提着手榴弹边投边向前冲,陈昌浩亲自上阵指挥,打前锋的三十四团部队硬是冲上垭口牢牢的控制了山口处。

打到最后,三十四团一个营剩下的八十几人全是被抬下来的,二一九团团长韩亮臣和三十四团团政委都在激战中牺牲了,可见战斗的残酷和激烈。

历史的画面将永远保留在那一刻,那是红四方面军西行漫川关的真实写照,它感天恸地泣鬼魂。

红三十四团和红二一九团血战垭口,方面军几个师也在顽强抵御胡宗南

两个旅进攻,打得昏天黑地,整整打了三天两夜,红四方面军没有得到一点休息的机会。

直到第三天黄昏,从四面八方传来喜悦的吼声,“打开缺口啦!冲啊!”主力部队在敌人火力封锁下强行通过缺口冲出包围圈。

“冲出去就是胜利!”

“同志们!冲啊!”山垭口喊声一片。

“快!跟上!”指导员站在垭口处催促,他生怕这时候有一个小战士跑散,学兵连紧紧跟着大部队以最快的速度从垭口突围。

“哒哒,哒哒哒......”

枪声大作,这枪声是从侧面传来的,学兵连长回头看见有警卫班战士抬着一副简易担架从后面奔跑过来,他们的右侧正遭到追兵袭击。警卫员在边跑边还击,警卫战士紧紧保护首长的安全。

一眼就看出首长受伤了,连长把手一挥大喊道:“学兵连!跟我来!掩护首长撤退!”他带领小战士返身折回垭口,帮助警卫班阻击侧面之敌。

“瞄准敌人,给我狠狠打!”连长边说边扣动板机,“砰,砰!”炎林的汉阳造立刻发出两响。

敌军官骑着高头大马挥动马鞭从斜侧面追赶过来,一群士兵紧随其后。敌军官声嘶力竭喊道:“快!抓住共军有赏!不让他们跑掉!”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敌士兵顾不得枪弹射击,奋起直追。

这时红三十团已不再是后卫,后面还有部队正在通过垭口,敌人也是追急了竟没顾上已进入红军主力通过的地方,就是学兵连没打,这股敌人也跑不掉。

又是一阵枪响,马上的敌军官目标太大,被学兵连同时射出的好几颗子弹给打中,他应声倒地,这匹战马却守在他身边踏着蹄子不肯离去。敌人冲上来,又被学兵连的子弹压住退了回去,炎林迅速冲过去将马匹牵了过来,受伤的首长被扶上马,警卫班甩掉担架加快速度前进,在学兵连掩护下警卫班护住首长安全冲出垭口。

红四方面军突围成功,冲出漫川关进入陕南,总部首长松了口气,他们知道这下红军有救了。

徐向前低下头说道:“不容易啊!我们以牺牲了许多指战员为代价,保住了红军主力成功突围,这笔帐迟早要跟敌人算!”

陈昌浩一拳头打在路旁的树干上,他在为牺牲的战士难过,猛然想起学兵连,忙问红十师政委,“学兵连怎么样了?都过来了吗?”周纯全说学兵连都跟上来了,未伤一兵一卒,全部冲出漫川关。

徐向前眼睛中带着笑意,“这些红小鬼,真是好样的!前面就是秦岭,要让他们做好吃苦头的准备啊!”

“是!总指挥,红小鬼有骨气,我相信他们一定能克服困难翻过秦岭雪山。”师长政委了解学兵连小战士,对他们翻过秦岭雪山有一定把握。

(本章完)

第一节 两次暴动第三节 在*身边第十节 再别根椐地第二节 夜渡汉江(下)第一节 进驻大凤川第一节 肩负使命第二节 生命诚可贵第四节 重返河口第一节 不速之客第四节 心连心第一节 夜渡汉江(上)第二节 各显身手第三节 豫西独立支队游击大队第一节 延安紧急电报楔子第一节 小丫环第一节 夜渡汉江(上)第二节 红四军医院(二)第十节 再别根椐地第九节 漫川关前的决定第三节 挖地竞赛第七节 纵身跳崖第五节 血战百丈关第二节 护送青年干部队(一)第三节 逃兵第五节 激战汉中(上)第五节 挥刀上阵第六节 激战汉中(下)第五节 护送青年干部队(四)第三节 穷苦家庭第六节 激战汉中(下)第四节 刺刀见红第二节 七七○团第三节 壮士断腕第五节 劝降第七节 中原军区第五节 放牛娃第三节 挖地竞赛第七节 八路军过年国军凑热闹第三节 逃兵第五节 劝降第三节 护送青年干部队(二)第四节 重返河口第二节 女兵护理班第六节 短期整训第四节 报案的粮贩第八节 又少了一个班第三节 穷苦家庭第四节 除暴安良第三节 新天地第二节 少年先锋队童子团第三节 有趣的皮凉鞋(下)第一节 一场风波第一节 亲人的期盼第二节 一支干部武工队第一节 西南军大八分校第二节 被捕第八节 出手相救第二节 七七○团第七节 阻击第五节 劝降第三节 翻越秦岭(中)第六节 别开生面的自主经营第一节 跳出包围圈第五节 果断撤离第三节 新天地第一节 初过草地第六节 翻雪山.过藏区第七节 阻击第一节 西南军大八分校第五节 激战汉中(上)第四节 生产战斗两不误第四节 舍身炸碉堡第三节 新天地第二节 被捕第一节 跳出包围圈第一节 秘密武装交通员第十节 回到主力第六节 深入虎穴第一节 死亡威胁第五节 血战百丈关第三节 长征路上的女兵第八节 潢光战役及麻城之战 (下)第九节 漫川关前的决定第三节 拣回一条命第十节 走出草地第一节 赶尽杀绝第十节 回到主力第六节 短期整训第一节 跳出包围圈第二节 战斗中负伤第一节 保存革命火种第二节 红四军医院(二)第二节 战斗中负伤第二节 护送青年干部队(一)第六节 激战汉中(下)第三节 承先的叔伯哥哥第三节 克敌制胜第四节 回家探亲第一节 西安告急.援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