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封家次子

南秦之都梁京,历来都是这个泱泱大国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自文雍皇帝三百年前建都于此,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霜洗礼和历史沉淀,梁京之城愈发显得厚重起来。

而京城的百姓,生活在天子脚下,见多了权贵繁华、生死起落,自是早早练就了一身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本领,来的比其他地方的人更敏锐些。任他生死病退,任他荣辱惊华,不过笑谈一时,转眼便又化作云烟,埋入历史的长河中去了。

刚过八月中秋佳节,京中最近传的沸沸扬扬的便是封家寻回次子之事。

右相封明泽年逾五十,膝下本有二子。长子封言墨面若芙蓉,貌若潘安,乃是京城有名的花花公子,所到之处必是惹得女子投瓜送李、争相示好。风流韵事也是极多,可以说上三天三夜不带重样。封丞相前几年还会管教管教,努力无数次后发现无甚效果,便也懒得再管。反正只要不出大事,凭着当丞相的爹,寻个清闲的好差事,也够他富贵度过余生。

倒是次子封言青,命途坎坷了许多。十八年前,丞相夫人带着年仅两岁的次子归乡省亲,回京途中路遇歹人,夫人险险得救,然而年幼的封二公子却被人掳走,从此失了踪迹。

这么多年,封家发了疯似的到处寻找,却仿若石沉大海,再也无人见过那位言青公子。十八年间,总有人打着二公子的幌子上门认亲,可无论长的多么像,均被丞相夫人一眼识破,赶了出去。

就在大家都快忘了这茬事的时候,却从丞相府传出消息,封家二公子,竟是找到了!

位高权重的封丞相找到失散多年的小儿子,惊艳俊美的大公子又多了个亲弟弟,一时之间,京城的大街小巷,男女老少无一不对这位失而复得的二公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听说你弟弟找到了?”刚出了怡乐宫的大门,封言墨便遇上了前来给太后请安的二皇子秦君逸。

虽说两人年纪相仿,又同生在显赫之家,可封言墨和这位羿王殿下基本谈不上什么交情。秦君逸是后宫之主皇后娘娘唯一的儿子,未来的太子人选,从小便被何家当作皇位的继承人来培养,一言一行皆是进退有度,行止有方。

和这位殿下相比,封大公子反而和明妃所生的大皇子来的更投脾性些。撇开家族利益,争权夺势不说,秦君翰文采学识、心机谋略各方面都远远不及眼前的这位羿王殿下,可胜在为人简单,又好玩乐,两人自是走的近了些。

况且在外人眼中,左右丞相本就不太对付,朝堂之上处处针锋相对,私下里也互不来往。身为右丞相封明泽之子,封言墨不曾与何家人产生矛盾已是不错,平日里自然与秦君逸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如今,这连点头之交都不算的羿王殿下竟是问起了自己刚寻回的弟弟,倒让封大公子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知何家又在谋划着些什么。

“多谢羿王殿下关心,父亲昨日已将家弟接回府中,正打算过两日递个折子,呈与天听。”不知对方心中何意,封言墨只能低头恭谨有礼的老实答到。

不料眼前这位羿王殿下却是话锋一转:“如此甚好,右相大人多年来的心愿终是达成,封大公子也再无后顾之忧了吧。”

低头垂目的封言墨闻言心中一惊,暗自留了心眼,抬起头,对上那人不偏不倚看

友请提示:长时间请注意眼睛的休息。网推荐:

过来的目光,装做一副不太明白的样子,“羿王殿下这话从何说起?有家父在,言墨可是向来没什么后顾之忧的,只是恨不得一日能有多出那么几更,好好享乐呢。”

说罢眯了眯眼那双桃花眼,嘴角勾勒出一个放荡不羁的笑容。

“不知封家何日开宗祠,拜宗族?若是可以,本王倒是想凑一凑热闹。”无视那张脸上的灼灼之色,也不深究封言墨的避重就轻,这位羿王殿下竟是一句话,又说到了封家次子的事上。

封言墨顿时一个激灵,深刻体会到了老头子所说的“秦君逸不容小觑”是何等意思。擦身而过看似寒暄的三句话,句句直切要害,杀的人措手不及。

堂堂皇室嫡子、羿王殿下竟是开口要凑右相府的热闹?!是意图拉拢封家二子,还是单纯借机敲打平王和魏家众人?

果然这些皇子们个个都是玩弄阴谋权术的高手,自己这些年避开争端已是不易,也不知言青以后又会面临怎样的抉择。

“不过,以左右两相的水火不容来看,本王去凑热闹——似乎有些不太合时宜。”封家大公子还未说话,秦君逸似乎是看出对方的迟疑,自个儿收回了刚才说出口的话,“那拜过宗族后有空也来我府中坐坐吧,总归不会让封相太过为难。”

闻言,面前垂首的那张桃花脸才堪堪松了一口气,何止是“不会太过为难”!!他羿王殿下亲自登门和封家次子上门拜谒,一个代表着恩宠与派系,一个仅是为人臣子的尊敬与礼数,根本是两码事好不好!

封言墨刚刚抬头,还未应允,面前驻足的那人竟是抬了脚,大步离开,一个转身便消失在了朱红的宫门之内。挠了挠头,一脸的莫名其妙,封家大公子却是转身垂了眼角,敛了眉目间的精光,朝着宫外晃晃悠悠的走去。

---------

“可有问题?”隔着明黄的丝帘,看向外头跪着的人。“先起来吧。”

黑色劲装的男人闻言站起身。虽已入秋,眼前这人却依旧薄衣一件,领口已然微微泛了白,可衣襟上的半朵青莲却在半明半暗间闪烁着银白的光——青莲卫,只听命于天子一人的南秦禁卫。

而青莲卫中能入这间房的便只有萧寻一人了。

萧寻垂着头,一幅恭敬的样子。“属下已经查探过了,并无问题。此人名为叶归云,十八年前被青云门外出云游的掌门带回,从此便在玉龙山上长大。青云门避世而居,所以封家才苦苦找了十八年也未有半丝音讯。此次机缘巧合,叶归云在北方宛城游历时被人认出手上封家的传家乌金镯,才被丞相大人找到,连夜带了回来。”

“封家的乌金镯呀……就是他以前老念叨的那个套上去就拿不下来的镯子?”

“正是此镯。相传这乌金镯只认封家嫡脉,一旦带上,便会附入血肉,至死方能取下。封丞相当年将这镯子传给了刚出生的幼儿,又在众人面前套入了二公子的手中,很难有假。”萧寻说完此事,垂下头等着帘内的那位发落。

帘内的人挥了挥手,萧寻行了礼,便退了出去。

宫女们见萧大人出了书房,便推门入内准备换茶,刚撩起丝帘,却见软榻之上,年过半百的尊贵之人早已昏昏沉沉睡了过去。谁也不敢出声,放了茶,暗了灯,又蹑手蹑脚的都退了出去。

第六百三十八章 借道回秦(一)第七十三章 命运的相遇第五百四十二章 女族之本(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吵上门来第六百五十五章 冰山冻土(二)第五百二十八章 山中密牢第五百五十二章 九重音(五)第四百八十七章 祸起(二)第四百七十一章 郊外之约(二)第七十五章 祸水西引第一百零一章 青碧圆玉第四百五十章 不宜久留第七十三章 命运的相遇第三百九十二章 朱雀赤笺第五百一十章 蜀山行(一)第六百零七章 身不由已第六百二十一章 不过尔尔第二百四十七章 揣测端倪第三百四十五章 内城十梓门第六百七十章 抉择(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各自行事第六百八十章 回归原点第五百零二章 人间炼狱第一百一十三章 前来道歉第六百五十一章 阳灵之山(一)第四百九十三章 蜂拥(三)第三百零三章 乌金之镯第四百三十二章 留下的痕迹第七十五章 祸水西引第四十一章 横梁密道第六百一十二章 暴露(二)第五十六章 凭空传物第一百八十章 兵分两路第八章 无情有情?第五百三十一章 熟悉的陌生人(二)第五百五十九章 最后的平静(一)第五百七十八章 谎言第六十五章 残剑无妄第六百三十章 三进三出(四)第五百零八章 寻迹万粱第四百三十章 风水逆镜第六百二十四章 兵不血刃第三百九十七章 摄政王位第十六章 雾影无痕剑第八十一章 靖阳王府第四百四十一章 任性绝情第八十五章 嘉陵沉船第二十八章 不敌五招第一百八十九章 淮中封城第四百三十一章 玉家女儿第一百六十七章 拿下主帅第三百九十七章 摄政王位第四百四十七章 围追堵截第五百五十章 九重音(三)第六百零四章 血药(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围追堵截第二百一十三章 无妄之灾第一百七十四章 直奔落坞第一百二十章 初来乍到第一百三十二章 谁的执念第四百零四章 闻风而至第六百零一章 循迹而来(一)第八十九章 羿王弃子第三百二十九章 祭阵生魂第四百八十八章 祸起(三)第五百九十八章 通陈小渡第五百二十三章 余音之机第五百一十六章 兵分两路第五百百十七章 北齐异动(三)第一百六十四章 一言不合第五百四十四章 神秘地宫(一)第五百二十六章 无路可行第十四章 血染碧空第二百八十八章 故人来寻第四十二章 谢家府卫第三百零五章 呼之欲出第四十五章 十年之前第五百五十四章 云非的抉择第五百九十九章 前世今生(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箭十里第三百九十二章 朱雀赤笺第一百三十九章 替死之鬼第一百九十三章 氏族为祸第三百二十五章 通天之法第五百七十四章 秘药朝暮(一)第四百九十七章 怀璧之罪(二)第四百三十九章 草木皆兵第五百三十章 熟悉的陌生人(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玉晨返家第四百九十四章 蜂拥(四)第四百二十一章 个中滋味第三百四十七章 上九节庆第九十四章 仓惶不可回第四十章 一边倒的屠杀第五百三十八章 算计与被算计(一)第六百二十五章 围追堵截(一)第五十章 有鬼第六百三十八章 借道回秦(一)第十八章 顺手而已第五百零二章 人间炼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