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撑船打铁磨豆腐

“大明宫?”

李世民念叨着这个名字,非常直接的便想起来了《诗经》中的《大明》篇。

随即便是有点羡慕——敢情这唐朝,李隆基有大明宫,武则天有万象神宫。

唯独他和李治要住在这夏季闷热潮湿的太极宫被湿暑折磨?

于是李世民心中登时便不愉起来。

就比如两年前,当时他被湿气病折磨,长孙无忌建议造亭榭养身以避湿气,他都摇摆了好久方才决定。

怎么子孙后代一个个大兴土木丝毫不手软的?

难怪个个皆有昏君之相,难怪有天子九逃!

于是李世民当场也改了主意,低声道:

“等西域稍安,海波暂平,朕定亲修这大明宫!”

这话让长孙皇后顿时“噗嗤”笑了出来,随即便赶忙掩面道:

作为一个通熟建筑的人,阎立德恐怕是这殿内最明白其作用的人。

宰辅们对着礼节诸事吹毛求疵,或探究蚊蝇之害如何能与老鼠等同?

于是李世民也只是一笑,不再言语。

夫妻之间调笑浅尝辄止,长孙皇后反倒是认认真真拿过来纸笔,就着榻上的矮几,也认认真真誊抄起后世只言片语间说起的过年诸事。

嫘祖身为黄帝元妃发明养蚕,如今这驯蜂虽是姜岐所开,但若能探出后世养蜂之法,那亦可称功绩也。

……

皇后的心思,李世民也转瞬间便品味过来。

如今又知此物还能灭蚊虫,阎立德仿佛已经看到了其相当广阔的前景。

李世民探头过去,看到的便是皇后之记载相当精要,比如腊八粥以粮果杂成的要点,比如小年夜相关的蔗糖蜂蜜之争,还在一旁用娟秀小字写了“或可于禁苑试新畜蜂法”。

他当然不至于靡费民力,如那万象神宫一般铸不世“奇观”以至于“误国”。

李世民不以为意,点着头大加赞同。

但如今传于前隋开皇二年的太极宫,往后确实与他要亲手缔造出的盛唐气象不太相合便是。

以石灰调配而成的浆、膏,皆乃墙壁涂色与砖瓦粘合之上品。

庞统觉得这个判断起来太过简单。

将作监冶铁时加石灰,亦可使铁愈纯,便于锻钢。

阎立德则是手上不停,根据简单的“湘”“赣”二字尝试推测其地所在。

“陛下若早有此心,何苦岁岁皆遭湿气病累人?”

“这湘赣,所指应是荆扬之地。”

毕竟在荆州时他也去过湘江,此河纵贯荆南,很难忘记。

而赣同样容易,毕竟庐陵的治所便在赣县,他也记得清清楚楚。

孔明则是默默将“高温窑”三字写在了纸上,随后将高温与窑之间划线隔开。在知晓后世还有烧瓷等手段时,孔明便想过如何能够烧制。

好消息是至此终于看到了后辈的提示,坏消息是经过荆益两地辗转,他也早就打破了想法上的误区,在成都时便试出了以炭煤做底,黄泥封窑的升温之法。

提示很不错,可惜来的晚了一些,孔明无奈笑笑,将三字一齐划去,不过胸腔中倒是积累了一些成就感。

不过旋即倒是想起来了另一件事:

“这明之《天工开物》于我等而言可称至宝,于明时定也可称宝书,难疑其疏漏。”

“后世能居高临下洞其谬误,那不知后世之后世又如何看后辈这冠绝五千年之时?”

虽然说的拗口,但庞统轻易听懂了其中意思,但短时间内又很难想明白其中紧要处,于是只能摇摇头说了个不是回答的回答:

“变方能通,通方可久,久复生变,或乃往循之理。”

【二十五,磨豆腐。

有人说,华夏的历史就是一部“吃”的历史。

而在这部历史当中,豆腐绝对算得上最浓墨重彩的一个。

华夏是豆腐无可辩驳的发源地,但在华夏历史上具体是谁发明了豆腐,如今已经不可考。

五代十国时谢绰所作《宋拾遗录》中称,豆腐之术……汉淮南王亦始其术于世。

北宋朱熹作《豆腐》诗,为其撰注: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

但相对来说比较吊诡的是,翻开史册,从汉至唐的近千年历史,从未有过豆腐二字。

北宋灭亡后,世居汴梁的孟元老被迫迁居江左,追忆汴京盛景撰写的《东京梦华录》成了北宋最后的挽歌。

这部著作中对亡国前的北宋都城盛景描绘可称详尽,单单饮食记录便有三百多种,但其中也没有豆腐。

因此早年间有人认为豆腐实际上发明于宋朝,只不过宋儒喜好厚古薄今,才给淮南王安了个豆腐发明人的名头。

事实当然不是这样的,原因很简单,根据倭国如今的记录,在与五代十国的同年代,他们供奉给神灵的祭品当中便有“唐符”。

这个东西在倭国文人的笔下有豆府、豆富等多个名字,但无论是从名字还是读音来看,都可以确认是豆腐,而再从唐符这个名字上逆推,便不难猜出这东西是从唐传入倭国的。

直至南宋灭亡后,吴自牧追忆南宋临安城盛景,撰《梦梁录》才首次出现了煎豆腐和豆腐羹的记载。

对于这两种吃食,吴自牧注解道“乃小辈去处……下等人求食粗饱,往而市之矣。”

这番记载倒是能让人猜出为何汉唐缺失了对豆腐的记载:

多半是因为在宋代之前纸张的价格还没被彻底压下来,而在当时豆腐是一种上不得台面的食物,故而不配记于书中。

事实上现代人熟悉的磨豆滤浆、煮浆点浆、重压成型、去除浆水简单四步,对传承时有断代的古人来说研究起来异常困难,更别提点浆这一步,根据所用的是石膏还是醋酸,亦或是盐卤,所制出来的豆腐样貌也是大相径庭。

直至明代,豆腐的工艺有了长足发展,样子也逐渐变得平整如水、光亮如镜,这种食物才终于登上了大雅之堂,受到了文人雅士的追捧。

因此也可以说,至今流传的过年习俗当中的“二十五磨豆腐”,恐怕最早也就只能追溯到明朝了。

不过豆腐这东西,可以说在明朝爆发出了所有人都难以想象的强悍作用。】

第567章 天策府宝186.第186章 洛水放屁350.一日请假条第571章 流水怒涛第765章 欺君之罪第453章 小民尊严123.第123章 出祁山(35K)344.第344章 武陵郡有武陵军178.第178章 谁为名将253.第253章 奔袭转战六千里第499章 煤炭抗寒第499章 煤炭抗寒265.第265章 荆州北上387.第386章 太平道第636章 后胡复来第613章 吾有百言成一愿136.第136章 断头将军194.第194章 世代努力与十年苦读第578章 佳婿贤媳204.第204章 散花绫与献俘图第753章 情同兄弟295.第295章 刘巴的天分第97章 协同作战143.第143章 悠悠苍天第715章 洪武欠佳第720章 相似三君344.第344章 武陵郡有武陵军第770章 画眉第781章 近水楼台先得月354.第353章 拔营五丈原第781章 近水楼台先得月131.第131章 贞观上将117.第117章 轻重缓急第575章 异国故江351.第350章 街亭大舞台第745章 最像太宗375.第374章 八百里秦川尽安244.第244章 淮阴侯旧事370.第369章 幽并争锋第422章 各自的战场192.第192章 世家提刀人第57章 建安二十三年第681章 终入颍川236.第236章 接着奏乐接着舞第746章 嚯,废纸第801章 陛下转阶段了203.第203章 天外之敌344.第344章 武陵郡有武陵军第529章 西市更有性价比第731章 双帝同辉第69章 良才论金第754章 看得见摸得着第41章 江东旧梦313.第313章 破百济者好皇孙也321.第321章 唐失朝鲜第794章 事发开端362.第361章 乘风而起第573章 南洋国公122.第122章 大陈设第764章 杂事诸事第30章 二哥/弟成神了!【改封面了】124.第124章 子午谷奇谋第646章 时代尽头128.第128章 二伐三伐第762章 称兄道弟376.第375章 唐史殊途第408章 元卓穿珠算盘第554章 郾城大捷第768章 请至华盖殿第55章 后汉亡矣333.第333章 西极道九千九百里第654章 洪武大典353.第352章 请屈身忍辱125.第125章 天水麒麟儿225.第225章 太上皇第583章 生死茫茫第782章 渐行渐远第422章 各自的战场284.第284章 将军三箭定天山第713章 历史大舞台第756章 诸多交代376.第375章 唐史殊途第613章 吾有百言成一愿第527章 兄妹第514章 雍熙北伐第689章 恢弘雅量第710章 越果决则越宜195.第195章 居长安第735章 必去其疾380.第379章 是岁大疫184.第184章 逆版本玩法第399章 先察使第748章 暗香浮动336.第336章 孔明师傅第415章 风云起268.第268章 插足雍凉363.第362章 荆南变292.第292章 河北养宝马301.第301章 传讯望楼第816章 赏雪饮酒真定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