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8章 白龙君

水浪拍打礁石,溅起白色的泡沫。

千仞高崖如一堵坚墙,将海水拦据于此,任凭再大的风浪也休想越过。

wωw▪ тт kǎn▪ ¢O

“一片险山恶水……”

秦桑登上崖顶,目望前方,心中暗道了一句。

他渡海而来,没费什么精力便找到天目蝶曾经看到的那处陆地。

远望和近看,风景大不相同。

居高临下,可看到一座座崇山峻岭,星罗棋布,一眼望不到边际,山势陡峭,类似的高崖数不胜数,山川之间云遮雾罩,险恶之处,较之中州的南蛮二州也不遑多让。

“此间精怪恐怕不在少数,不适合凡人生存。不知此界生民是否和风暴界一样孱弱……”

前路不明,秦桑特意收敛着气息,真元受制,也不便动用神识,唤醒天目蝶观察山中气象。

妖魔精怪在开慧之前,本能悟得敛息神通的只是少数,大部分不懂收敛气息,且妖类之间以实力为尊,不仅不会掩藏,实力越强反越张扬。

望山中云气,便能窥知一二。

不料,一望之下,结果让秦桑大为意外。

前方虽是云山雾绕,都是水气凝结而成,竟清朗非常。

他居住十余年的妖岛,不过一片丛林便有上百精怪盘踞,此处竟几乎看不到妖气,两处地界差距如此之大,着实怪哉。

此等景象,要么是附近有大妖盘踞,诸妖辟易。要么有斩妖伏魔之人,涤清山川。

天目蝶目力极佳,能看到极远处,视野所及,前方群山连绵,不见陆地尽头,再看左右,也似无有边际。

秦桑没有在崖顶停留太久,纵身一跃,势如猛虎冲下山去,悄然在林间飞遁。

他飞驰之速极快,在深山密林间穿行,却不曾发出任何声响,身影如同鬼魅,气息也比之前更微弱,纯靠肉身。

天目蝶立在他左肩,戒备四周,如此谨慎是为防备大妖出没。

一口气翻越数十座崇山峻岭,仍不见大妖和人烟,群山中有一种诡异的静谧之感,秦桑不禁微微皱眉,在前方一座山顶顿住,鼻尖抽动了一下,忽而盯住左前方,眼神微凝。

沉吟少顷,秦桑稍稍改变方向,直奔那里而去,快靠近时将速度放缓,抬手结了个印诀,气血微微鼓荡,皮肤隐隐有一层金光流转。

此乃七师佛印第六印金罡天胄印,一旦使出,皮如甲胄,坚固异常,乃是一门极强的守御神通。

《天妖炼形》迈入第四层中期,秦桑逐渐掌握了此印。

第七印金刚大自在印,因秦桑刚突破未久,暂时还未参透此印精妙。

此印一出,他的身形陡然多了几分厚重,迈步上前,不久看到前方有两块山石相对,中间留出一个可供两人并行的石缝,里面似乎还有很大空间。

他脚下一点,跃入石缝,紧走几步,前方果然有一处山谷。

此谷夹在三山之间,因三山岩壁都是弧形,天然形成一个椭圆的天坑,河水从山峰间流进来,形成水潭。

看到天坑底部的景象,秦桑瞳孔微微一缩。

天坑里竟堆积着无数尸骨,水流进来便被污染,尸骨不知堆叠了多少层,下层被恶臭的尸水浸泡着,上层尸骨暴露在天光下,露出白惨惨的骨茬。

俨然一处祭场!

天坑死寂,烈日高悬,明明是阳气最充足的时候,里面却阴寒无比。

秦桑招手摄来一截白骨,查看一番,喃喃道:“妖骨!”

不仅这一根,天坑中皆是各种妖类的尸体!

但这些尸骨不能用来炼制宝物,精气已经被吸干,还有很多尸体被开膛破肚,五脏六腑不翼而飞。

秦桑这才明白,为何不见妖怪横行,原来皆被诛杀。

这里只有妖兽的尸体,因为草木精怪被吞掉灵体后,和寻常枯死的草木无异,不必刻意丢到这里。

这不像斩妖除魔的路数,更像妖怪之间互相吞噬,凶手灵智不低。

秦桑丢掉白骨,跃出天坑,径去腹地,一路没有发现其他妖兽。

继续往前,翻越不知多少山脉后,山势终于开始变缓,又紧行了一阵,秦桑飞上高空眺望,神色微动,极目望向右手边,那里似有屋舍阁楼。

他立刻改变方向,加快速度赶去,确定真是一座城池。

行至半途,秦桑第一次见到此界的人类。

一老一少行走在山间,皆是凡人,四肢、五官、七窍,和风暴界人族无异。

老者颌下一缕长髯,步伐刚健,精神矍铄。

少年跟在后面,有十二三岁,背着一个书袋,摇头晃脑背诵着某种经文,时不时向老者问些什么。

秦桑细听了一阵,又分出一缕神识,探入少年的书袋中,将里面几册书籍看罢,眼中闪过一丝讶色。

此界文字和风暴界竟是一脉相承的,他无须用什么法术,便能大概看懂书中的内容!

这大大出乎秦桑预料,风暴界各州属于同一界,用同样的文字还说得过去,不同的小千世界,难道都源自一个道统?

秦桑降下云头,化作一云游道人,从山林转了出来。

一老一少吃了一惊,老者一把将少年拦在身后。

“这位老丈有礼了。”

秦桑打了个稽首,模仿他们的语调道。

老者见是一个道士,戒备之色顿消,连道不敢,慌忙还礼。

这里道士的地位似乎颇高?

秦桑暗道了一句,又道:“贫道云游至此,不慎在山间迷了方向,好容易见到生人,却不知此间是何地界。”

闻其乃是云游道士,老者愈发恭敬,“启禀道长,前方十余里是个渡口,乘船不久便到白龙渡,从白龙渡顺江而下可以直接到浮龙城……”

秦桑回望一眼,暗忖这二人虽比风暴界凡人健硕,但不可能是妖怪的对手,能在这里生存,城中必有修士护佑。

他想了想,问道:“不知二位欲往何去,贫道可否同行?”

“启禀道长,小民在白龙渡的一个亲人亡故,正要去奔丧……”

老者喏喏回道,不敢拒绝秦桑的要求。

三人在土道上同行,老者举止拘谨,少年却是充满好奇。

老者欲言又止,终究不敢在秦桑面前呵斥少年,满脸忧色,生怕少年言语无状,冲撞了这位道长。

秦桑略施小术,便让他们放下戒心,将所知一切和盘托出。

一番交流得知,他现在所在的这方地界名为九龙国,国中地域大多带有‘龙’字,前方大城便叫浮龙城。

正如他所料,道士在九龙国地位尊崇,受皇家供奉,对云游道士也是礼敬有加。

据老者听闻,在附近几国皆是如此,道士出关入关不仅不用关文,主官还会主动前来见礼。

说话间,渡口在望。

“老丈住在城外,不怕山中妖怪吗?”

秦桑看向老者,问道。

此界鸟兽草木极易感灵修行,即便是凡人,肯定会经常看到。

老者还未开口,少年便脆声道:“有城隍爷和白龙君庇佑着我们,妖怪不敢越雷池一步!”

说起城隍爷和白龙君时,少年满脸崇敬之色。

秦桑也已得知,所谓城隍爷,指的是浮龙城一座城隍庙供奉的神明。

白龙君则是前方这条河的河神。

九龙国崇道敬神,全国上下莫不如是,浮龙城每年都有敬城隍、河神的祭礼,哪怕他们这些住在城外的村民,也要年年祭拜,国中甚至有发令,不拜者以重罪论处。

此等情形,在风暴界凡间亦不在少数。

不过神明皆是虚假,多为敛财之举,即使真有护佑一方的神明,也是修士假托神灵所为。

九龙国虽敬神,好就好在祭礼由官府主导,不需臣民上交贵重供品,是以皆是诚心敬神。

秦桑心中暗想,神明未必是真,但肯定有震慑妖鬼、护持一方的存在,敬神倒也非虚妄。

可惜二人虽然听说过不少神明显圣的事迹,未曾亲眼见过,秦桑无法判断城隍爷和白龙君是何来历。

这时,老者摸了摸少年的脑袋,接话道:“只要不去深山,倒也不用怕。小民生就还没有见过妖怪敢进庄子,但进山后就说不准了,听说很多采药、砍柴的,在山里无故失踪。我们庄子离山不远,有时睡梦中便会被山中传来的古怪叫声惊醒,不过最近倒是安静多了,定是城隍爷和白龙君又发仙兵讨伐了……”

若真是神明仙兵所为,讨伐妖怪,会如此粗暴地吞噬妖怪五脏和精气吗?

这时已经到了渡口前。

木制的码头前停靠一艘乌篷船,船上已经有几个乡民,船家正要支起桨,见又有人来,忙高声催促。

见秦桑道士打扮,乡民皆有敬畏之色,宁愿挤到一起,为他让出大片地方,那船家也是满脸恭敬,不敢收船资。

小船顺江而下。

秦桑不管其他人的目光,默默思忖着接下来的行程。

他曾预想过各种情形,甚至怀疑这里可能是妖界,无有人迹,万万没想到会是这般。

有人族,必有修行者,当有解决之道!

“先去城中看一看,白龙君和城隍爷究竟是什么人。”

闪过此念,见小船转过一处江湾,前方大江笔直,白龙渡便在这段大江尽头。

秦桑正想起身去船头细观,隐藏在肩头的天目蝶忽然震动了一下翅膀。

他目光一闪,不动声色看了眼江畔一座孤峰,又扫了眼白龙渡,坐定不动。

江面平顺,船速甚快,不多时便至白龙渡。

秦桑恍若寻常人,跟着老少下船。

这时渡口嘈杂声中传来一阵锣鼓响声,远远走来一队仪仗。

前方一个穿着浅黄道服的道士,一手持拷鬼仗,一手里摇着一个金铃。

道士身后之人排成两行,最前几人持三牲供果、招魂幡,后方几对官衔牌,紧随二人持着一对儿大锣,跟着一班吹鼓手。

吹鼓手后有人抬着一顶黑顶返魂轿,纸扎的灯亭、炉亭、花亭等等,且都有与之相配的八顶绣花大伞,花团锦簇,好不艳丽。

再后则是一口棺,抬棺杠的足有三十二人,一大串身穿孝服的孝子贤孙哭丧而来,旁边还有人举着纸人纸马,数量竟比穿麻戴孝的子孙还多。

道士踏着罡步,诵念经文,抑扬顿挫,摇头晃脑,在外人看来却像跳大神一般,显得有些滑稽。

一时鼓声锣声铃声齐奏,吹吹打打往河边行来。

看到仪仗,老者急‘唉’了一声,“今日怎地如此之早?”

忙一把抓住少年,便要上前。

这时,秦桑深深看了棺椁一眼,忽然伸手拦住二人,“贫道欲寻些吃食,酬谢二位带路之恩,望老丈不要推辞。”

老少二人本来急于去奔丧,却不知被什么迷了心窍,跟着秦桑转了方向,神色如常进入一座酒楼。

秦桑要了些饭菜。

老少二人浑然忘了此行目的,狼吞虎咽吃了起来。

秦桑端着酒杯,目光透过窗户,恰好能看到道士领着仪仗,顺着江边大道继续往前,直至在一座石刻的神庙前停下。

神庙只有半人高,里面并无神像,只供着一个灵牌,想来就是那位白龙君的神位了。

道士命人摆好香案供品,将招魂幡立在案前,自身站在供案前,步罡踏斗,念诵经文。

锣鼓声息,孝子贤孙也止住哭声,只闻得阵阵铃音在江面上回荡。

他听出道士念诵经文的意思,为死者做忏仪,又欲请白龙君入坛、作证,接引亡人,解除过咎。

道士做法一板一眼,行云流水,足够唬住凡人了。

只是过去许久,秦桑也没有感觉到江面和神庙之中有什么波动。

就在这时,仪仗中忽然传出一阵骚乱。

道士回头盯了一眼,面露不悦之色,正要呵斥,忽听‘咚咚咚’敲动的声音。

‘咔嚓!’

钉在棺盖一角的铁钉崩飞。

道士脸色一白,一揽服摆,撒腿就跑,余者更是大骇,连声尖叫:“不好!起尸了!起尸了!”

‘轰!’

棺椁炸裂。

木片飞溅,冲出一黑影,向最近一人狂扑而去,观之似人,脸上竟是长满了绿毛。

白龙渡一片哗然。

这时,秦桑端着酒杯的手臂微微一顿,本是扫向对岸孤峰和白龙渡外一处草荡的目光,陡然收了回来,注视神庙神位。

第1579章 水相疑冢第986章 危机逼近第1743章 化龙池第100章 上架感言第671章 定风波第965章 九凤王第682章 猎妖小队第1443章 师雪和琉璃第1253章 惊羽第1658章 七宿分野第191章 意外之喜(第三更!求订阅!求票票第919章 夜影虫第343章 规则第7章 寂心道人第782章 传送第1544章 谢家第1443章 师雪和琉璃第55章 谭氏兄弟第1146章 溃逃第381章 尸横遍野第1520章 避难所第1070章 各怀鬼胎第233章 岩浆河第612章 永远不屈!第976章 洞府第688章 尾随第68章 食心虫第923章 海蟾岛第295章 双双负伤第378章 蛟龙第516章 所谓机缘?第1157章 元婴第1657章 摩尼珠第796章 体修第505章 世情第1353章 此剑云游第1146章 溃逃第949章 寻找天尸宗第1297章 叛变第1492章 师父(6k,为盟主西瓜太郎切克闹加第876章 一体第536章 十方阎罗幡的面纱第1041章 退路第1261章 暗渡陈仓第24章 兵分两路第984章 蓝色玉珠第1486章 同行者第1485章 圣地开启第1759章 鹤鸣山第427章 两种命令第1639章 天绝荡魂第1081章 剑气第1353章 此剑云游第1044章 得手第304章 蠢货(三)第104章 云在青山水在天(求订阅!)第207章 狂兽之潮第1655章 萤火法链第962章 碧鸠妖王第417章 血元精第1168章 再次提前第333章 跟踪第176章 两仪神诀第1739章 天凤真羽第1427章 神通之战第631章 圣女第291章 陷阱第423章 合韵丹第400章 玄霜煞风第1055章 外道元婴第808章 裂风群岛第117章 心魔第1083章 争夺第204章 乾阳之晶第716章 双头犼第42章 亡阳而死第614章 哑姑第898章 同门相见第446章 乐家姐妹第1126章 发泄第1648章 魔染第174章 尸毒入体第779章 天塔内第948章 责任第226章 故人相逢第1179章 金沉剑第589章 法宝秘辛第1610章 化神和传承第1703章 天魔第520章 祖圣火第963章 湖底第1639章 天绝荡魂第249章 反击第162章 吴月升第1714章 天道魔音第1769章 白石治第1152章 青鸾法相第1289章 溃逃第640章 毒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