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什么神风?那叫亚热带低气压

而在墙内老歪脖子树下。

朱高煦和李景隆,同样神情紧张地盯着姜星火,仿佛姜星火就是一座移动的宝藏一般。

事实上,此时朱高煦已经在心头感慨,这才是开了天眼的谪仙人啊。

随随便便一句话,泄露一丝天机,就能带来每年八百万两的白银,继而彻底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

不过......该死的李景隆!

朱高煦瞥了倚在树干旁的李景隆一眼,他的大脑里在某一瞬间,甚至已经闪过了杀人灭口的念头了。

朱高煦当然不知道他爹此时就在一墙之隔的密室里“暗中考察教师水平”,朱高煦的理解就是,如此惊天密藏、倾国财富,竟然不能被自己独吞,实在是可惜得很。

就算不独吞,上交给父皇,也是能在立储之争上加分的大功一件啊!

而李景隆此时的心态,除了见证彩票开奖前的紧张以外,还多了一些额外的悔恨。

“我真傻,真的。”

李景隆在心里喃喃自语:“我单知道晓得了未来‘明堡宗’的事情对立储有影响,怕被永乐帝整死,才应了他的要求来当这的耳目;我不知道当了这耳目,反而晓得了更多更大更惊人的秘密,这些秘密对永乐帝极有用对我又极无用,如此一来岂不是更容易被永乐帝整死?”

李景隆此时看到了朱高煦的一瞥,读懂了朱高煦眼里的杀机,却暗骂,这人怕不是个傻子?你爹就在旁边听着呢,你害搁着琢磨着独吞的事情呢?

永乐帝得说:这都是朕的钱,朕的钱!

其实几人心思电转,也不过是过去了几个呼吸,可朱高煦终于按捺不住,靠近墙壁压低了声音问道。

“姜先生,那银矿到底在哪?”

就在姜星火回答之际,“嗡~”地一声,隔壁密室里的朱棣等人连忙捂住了耳朵。

“这怎么回事?”

听着墙壁中骤然传出,堪称震耳欲聋的声浪,朱棣蹙眉问道。

“回陛下,这是洪武朝锦衣卫‘隔墙有耳’专用的窃听器具。”纪纲急忙解释,“陶瓷器具的局部厚薄、瓷化、陶与瓷结合、局部施釉、留纹,都影响了窃听的最终效果......而且算上陶瓷的窑变,也就是变形、收缩、釉面这些在生产过程中也都无法控制,这种失音是在所难免的。”

而就是这么一耽搁,密室内的人,都没有听到姜星火的前几句话,只听到朱高煦在咋咋呼呼。

“姜先生,这也太远了吧?”

“从长江口出发,是1400百里......须知道,海上不比陆地,要看是否顺风。但无论如何,依着50里一个时辰的平均速度算是没错的(明清赶缯船平均约13公里每小时,即26公里每时辰),一昼夜可驶出600里,1400里不过是三天不到的事情。”

姜星火慢悠悠地声音继续隔墙传来:“况且,不还有济州岛做中转站呢吗?以李氏朝鲜对大明的畏惧,直接派使者向李氏朝鲜索要或者购买就好了。”

没有听到关键信息,朱棣这边急的差点跺脚。

终归是还有纪纲等臣下在旁边,朱棣强自按捺住心头的焦躁,面上维持住了往日里喜怒不形于色的威严。

朱棣此时真的很想拆了这堵墙,站到姜星火面前对他说:“别扯淡了,快告诉朕,那处银矿到底在什么位置。”

而同样焦急到额头出汗的朱高炽,看出了父亲的不耐,粗声说道。

“父皇,按照距离和地名推测,姜先生所说的地方,恐怕是日本!”

日本?

朱棣陷入了沉思,日本是他爹朱元璋列下的十五个“不征之国”之一。

当然在朱棣这里,他爹留下的话嘛,基本上是有用的那叫“太祖祖训”,没用的就是个屁......反正到了地下,他爹要揍他,主要原因也不可能是因为他不遵守祖训,朱棣属于债多了不愁。

朱棣心想,什么征不征的,征了就有每年八百万两白银,除了建文帝那种迂腐的傻子,大明换谁来当皇帝都得征了日本。

更何况,日本在洪武朝就表现的很不服,跟大明关系极差,洪武末年已经彻底断绝了来往,开战的借口多得是。

朱棣考虑的,不是征不征,而是要多大规模去征,能不能征服。

前元忽必烈的失败可谓是殷鉴不远,日本并非一个可以轻易征服的敌国。

墙内,李景隆也想到了这一点。

“姜先生你恐怕不知道,日本是有神风庇佑的。”李景隆神秘兮兮地说道,“昔年忽必烈派十万大军,两次跨海征伐日本,均因遇神风而无功而返,史书记载:舟坏且尽,军士嚎呼溺死海中无数。”

“当然了,若是我来统兵,定然不至于此。”

所谓‘谁敢纸上谈兵,唯我李大将军’,作为当世谈兵第一人,纸上兵圣李景隆,此时表现得异常兴奋。

看着莫名其妙的对方,姜星火撇了撇嘴角,开口道。

“什么神风?”

“那玩意说白了,不就是亚热带低气压形成的台风吗?”

闻言,正准备滔滔不绝地论述自己征日军事计划的李景隆,顿时愕然。

“北半球热带附近形成的台风,沿着太平洋高气压的边缘向西北前进来到中纬度地区。到了晚夏和秋天,太平洋高气压的势力逐渐减弱,台风就更容易登陆日本。”

“算了,地理讲起来太麻烦,你也听不懂。”姜星火看着对方茫然的眼神,直接说道,“根本就不是什么神风,说白了就是七月到十月的巨型台风......忽必烈这种一辈子没下过海的旱鸭子,还按着秋高马肥的季节出征的规律来征日本,那不是自己往台风上送吗?不被吹成渣滓才是怪事。”

“唉……”

说到这里姜星火忽然叹了口气,一时感慨。

“其实之前讲的那些课,或许还算是指点江山。”

“可征日本这件事,若是真有万一可能,却委实是我想去做的。”

“姜先生这是为何?”朱高煦马上积极表态,“日本有你的仇人?告诉俺,俺去给您砍了!”

李景隆闻言,马上不屑地瞥了他一眼。

你那是去替姜郎报仇吗?

你那是馋那一年八百万两的银矿!

你下贱!

第七十八章 开始怀疑人生的李景隆第五十四章 我已开悟,立地成佛!第七十六章 货币游戏:模拟元朝第七章 肯定不会被降维打击了第五十六章 来人间一趟的谪仙人第六十三章 富可敌四百国!第一十九章 众筹下西洋了属于是第五十四章 我已开悟,立地成佛!第五十八章 有辱斯文第七十七章 变钞?我从这跳下去都不会变钞!第五十八章 有辱斯文第四章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第八十一章 模拟结束,失态的夏元吉第三章 朱元璋留下的三条救命线第八十章 朱高煦:亡国俺也修黄河!第一十八章 一百万石!第二十七章 臣有办法第一十四章 解缙献图第二十一章 生产力就是种植粮食的能力第四十章 于谦分鱼,称量天下第五十六章 来人间一趟的谪仙人第五章 黑衣宰相第六章 纠结的朱棣第三十章 姜星火丢了第七十九章 变钞就能接着玩?真香啊!第八章 原来跟道衍水平差不多啊第七十四章 夏原吉的不屑第二十四章 什么是王朝寿命第十章 君不见第三十一章 接着奏乐,接着舞第四章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第三十七章 无耻到李景隆自愧不如第六章 纠结的朱棣第三十章 姜星火丢了第五十二章 没有吸血虫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第二十八章 解缙的质疑第一十五章 不就是想立二皇子为储君吗?第八章 原来跟道衍水平差不多啊第七十八章 开始怀疑人生的李景隆第四章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第二十七章 臣有办法第一十三章 国运论的疑问第一十一章 郑和开航母第五十七章 免苏松嘉湖的赋税?第二十六章 朱高炽的任务第二十九章 一个漂洋过海的旅人第四十二章 朱高炽的质疑第一十七章 天人清且安第一十一章 郑和开航母第四十九章 晋侯惰玉,见讥无后第四十一章 新狱友登场第四十六章 凭什么要苦一苦姓?!第三十二章 熊心和豹子胆第七十一章 谁赞同,谁反对?第七十五章 货币凝结着血汗第四十四章 不生病衰老就能一直活着第五十九章 先生第一十二章 大明不可能永远重复开国和靖难第九章 二虎竞食之策第四十九章 晋侯惰玉,见讥无后第一章 指点江山又不会改变什么第八十章 朱高煦:亡国俺也修黄河!第三十二章 熊心和豹子胆第一章 指点江山又不会改变什么第二十五章 震撼无比的朱棣第二十四章 什么是王朝寿命第六十九章 你只需要‘啊对对对’第二十三章 屠龙术!道衍的震惊第九章 二虎竞食之策第一十一章 郑和开航母第四章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第三十六章 血压极速飙升的朱棣第七章 肯定不会被降维打击了第五十章 道衍疯了第五十四章 我已开悟,立地成佛!第二十九章 一个漂洋过海的旅人第七十三章 我不在乎王座上的是谁第三十三章 朱棣与姜星火的初见第二十六章 朱高炽的任务第八十章 朱高煦:亡国俺也修黄河!第一十二章 大明不可能永远重复开国和靖难第三十一章 接着奏乐,接着舞第四十七章 摊役入亩第五十一章 人奴役人,就是错的第四十四章 不生病衰老就能一直活着第九章 二虎竞食之策第五十二章 没有吸血虫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第二十章 何谓王朝?第三十八章 天下之重,一肩当之!第三十章 姜星火丢了第一十七章 天人清且安第六十四章 什么神风?那叫亚热带低气压第一十三章 国运论的疑问第六十七章 白银宝钞!第六十六章 白银跟纸有何区别?第四十七章 摊役入亩第六十九章 你只需要‘啊对对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