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木马县周围的那些梯田里,粮食终于成熟了。
所有的百姓,士兵们,都开始参与到了收割的工作之中,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由于有了提灌站的存在,这些梯田得到了极好的灌溉,甚至在上坡上造出了不少的稻田!
大片大片的高粱,玉米,红薯,稻谷,沉甸甸的压弯了枝头。
“快呀,加劲干啊,早一天收完粮食,早一天将来年的小麦给种下去,别耽搁了时节!”
宣传员们在高喊着,每个人的脸上都布满了汗珠,和那些汗珠里,却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来来来,让我摇一摇!”
“滚开滚开,这是打谷机知道不?你会摇吗?赶紧割稻子去!”
一群军官争抢着,轮圆了胳膊摇着打谷机,随着齿轮的旋转,其中的绞盘呜呜呜低吼,送进其中稻穗便被细细的铁丝做成的铁齿给绞了下来,黄灿灿的稻谷流水一般的流进其下的木桶内。
“团长,你发明的这打谷机,还真管用!”
在一旁观察的潘浩迪一脸的膜拜道:“我觉着吧,要是你不生在这个年代,一定可以成为伟大的发明家——这打谷机,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这打谷机又不是什么高科技,随便一想就想出来了!”
路远淡然的道,心头却在窃笑,心说也就是自己曾经见过这种手摇的打谷机而已,要真让自己无中生有的发明,那可就难为自己了。
这种手摇式的打谷机,纯粹就是用大齿轮带动小齿轮,从而提高其中用木片装着铁丝做成的绞盘的速度,从而将稻子从稻穗上绞下来而已,真的没什么科技含量。
可要是没见过的人,想要就这么发明出来,那可不是谁都能做到的,也因为如此木马县第一知识分子的潘浩迪才会显得如此震惊。
当然了,一切的机械,都得有基础工业的支撑,就拿这最简单的打谷机来说,都是因为钢铁厂现在生产的钢铁质量大大提高,用模具铸造些齿轮之类已经没有问题,才顺利的生产出来的,是这边,或者是目前的中国第一台打谷机,而且还是简化版的!
摇把和其中的连接处本该安装上滚动轴承以降低摩擦从而达到省力的目的,只可惜轴承对目前的钢铁厂来说,技术含量太高,造不出来,也就只能省略了。
不过这些都是小问题,看看那些霸着打谷机不肯撒手的军官们就知道了,对这么个新鲜玩意儿的出现,这群家伙撅着屁股吭哧吭哧摇的起劲,丝毫不在乎自己多出了不少的蛮力。
“滋滋,团长,有你在啊,咱们这干活可是省力多啦!”
张在先在一旁笑的合不拢嘴,心说以前要是打稻谷,可得将稻穗全部割回去,晒干了才一点点的打下来,费时费力,而现在,往脱粒棚里一送,就稻子是稻子,稻穗是稻穗了,省了多少力气——更别说,打谷机不但能打谷子,还能打高粱呢!
唯一有些让他心疼的是,打谷机虽然好用,可打的不那么精细,偶尔会有些稻谷成为了漏网之鱼。
不过这也没关系,那些稻草回去还得晒干了养牲口,等稻草晒干,剩下的一些稻子也自然就掉下来了。
“张村长,你放心吧,有我在,以后还有更多的好东西出现呢!”
虽然只是一个冒牌科学家,但这丝毫不会妨碍路远现在的好心情,只要能让县里的军民早点忙完农活,早点将精力投入到别的建设中去,为将来的战争做准备,他丝毫不会在意自己已经无形之中窃取了他人的发明成果。
听说路远发明了打谷机,八路方面立即组成了观摩团,雷鸣韩晓磊等人都来观摩了,要是打谷机好用,就立即推广到各个解放区里,毕竟他们的地盘更大,适合种植稻谷的地方也更多。
“还以为有什么了不起的呢,你看看那些稻穗上还剩下那么多稻子,多浪费啊——回头还得再打一遍,真是吃力不讨好!”
雷鸣翻着白眼嘀咕,指着那些脱粒过的稻草上偶尔的几颗稻子大声嚷嚷,可劲的贬低打谷机的作用,但这一点也不妨碍他已经立即向潘浩迪预定了三台打谷机,而且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交货。
众人对雷鸣这幅做派早已习以为常了,连鄙视的眼神都懒得送上一个,毕竟,对这家伙来说,鄙视他都能当成夸奖。
路远倒是清楚雷鸣为何这么不满,因为在邓政委的大力支持之下,八路军方面已经答应,一旦日军重兵进攻木马县,他们已经同意到时候将所有的指挥权交给路远,由他统一调度,而雷鸣,到时候就不得不听从路远的吩咐,这是这家伙最不满的地方。
秋收秋种,进行的如火如荼。
大人们收割的,脱粒的,向着家中县里搬运的,忙的不亦乐乎,小孩子们也都没闲着,提着篮子在大人们的身后,将那些漏网之鱼捡进篮子里,一点也不肯放过。
除了这些之外,收割剩下的稻草,玉米的秸秆都不会有丝毫的浪费,全部被收集捆成捆,准备在冬日里喂养牲口。
红薯的叶,藤,也都全部被收集起来,晒干,准备用来喂猪,甚至是在粮荒的时候,人都可以用来裹腹。
对待粮食,这些从苦水里泡大的人们,无比的虔诚,不会浪费分毫。
收割完毕之后,便立即有人牵着牛马犁地犁田,准备将春季的庄稼早点种下去。
一片火热的景象。
县内,不大的广场前,背着粮食的百姓们排成了长队,苏岩正拿着账本在登记,他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甚至连林施雯都被拉来帮忙。
这些粮食,一部分是县民们还给团里的粮食,毕竟木马县的县民们都是从别处迁移过来的,之前连地都没有,别说有余粮了。
这大半年来,他们所吃的粮食,可都是团里想方设法弄来借给他们的,现在加收一些利息还给团里。
还有一部分,是县里的征集粮,团里用市价购买,囤积起来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