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组建中国远征军

中英军事同盟一事开展甚早。1940年9月第一批志愿援英航空队抵达了伦敦,帮助英国抵抗德国的轰炸,随后第二和第三批中国飞行员陆续抵达了伦敦。中国援英航空队在英国人最需要的时候帮助了他们,大大地打击了德国的海狮计划,使得德军压制英国空军的企图落空了。虽然援英航空队离开了有大半年了,可是伦敦的市民都还记得他们的战绩,中国柳和徐焕升这些神奇的中国人给伦敦市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在这过程中,中方提供给英国的诸多情报使得英国相信中国在欧洲也部署了一个完善的情报网,无论是轰炸柏林还是抵抗德军代号为“月光奏鸣曲”的对英国航空工业基地考文垂空袭,都是依赖这些情报才成功的。除此之外,中国提供的雷达技术有效增强了英军的预警能力,当初德国“发明”的干扰手段曾经让英军雷达失去了作用。另外还有那些无线电导航的干扰设备使得德国的夜间轰炸机将成吨的炸弹丢在了旷野中。

到1941年6月中国志愿援英航空队返回的时候,英国政府内部就开始探讨跟中国建立更加紧密的军事同盟一事了。因为英国现在抵抗德国的战事离不开它的殖民地的支持,特别是亚洲的殖民地的支持。来自殖民地的铁矿、石油和粮食有效支持了母国的战争。但是现在英国人可能很快就要面对日本人的挑战,日本人在1940年就强行占领了中国的海南岛,还借助法国的失败侵占了原本属于法国的印度支那北部地区,其南下之心昭然若揭。

缅甸、印度、马来亚这些殖民地都是日军兵锋所指。1940年7月到10月,英国人曾经天真地希望讨好日本人,避免自己的殖民地受到威胁,他们同意了日本人的要求,关闭了中国的生命线,滇缅公路。英国此举乃一石二鸟,不但是希望给日本人一个好映象,而且希望在这之后中国无力继续抵抗日本人的情况下,日本可以顺利攻占中国剩余的领土,从而达到全面占领的目标,那个时候,吃饱了的日本人应该会停下来好好消化一下,至少有几年时间不会威胁英国。

不过这个举动被证明失败了,日本侵占了印度支那北部的举动表明了它明显不满足于在中国的成绩。而如果中国倒下了,日本将很快南下。考虑到此,丘吉尔政府在10月按照当初的期限要求重开了滇缅公路,美其名曰是发现中日之间已经无和谈的基础,其实都是为了本国的利益。重开了滇缅公路后的1941年春,英国邀请中**事考察团赴缅甸、印度、马来亚考察。在那个时候,英国就已经想到,当战争爆发后,也许可以借助中国人的力量来拖住日本人的脚步。

当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后,丘吉尔政府曾经天真地认为日本会履行三国同盟协议,从北面夹击苏联。那里知道日本人一来在诺门罕战役中吓破了胆,不敢再挑战苏联;二来受到美国的刺激,也眼热东南亚的资源,而将南下定位首要策略。

在美国的一番运作之下,太平洋战争终于在1941年12月7日爆发,日本南方军在次日即展开了对香港、马来亚、泰国、菲律宾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在占领了整个印度支那后,相当一部分的日军就部署在这里,连南方军的总司令部现在也在西贡。通过印度支那,日本军队得以方便地对缅甸、马来亚和泰国发起进攻,因为他们都在同一块陆地上。

有一个地方对于中国来说特别重要,那就是缅甸,因为滇缅中路穿过这里,在日本攻占了中国沿海后,滇缅公路就成为了中国唯一的输血路。而英国人在这些地方的人手都不足,也需要中国进行援助,于是在当初的合作的基础上,两国政府很快在12月23日签订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正式成立了中英军事同盟。

接下来首要的事情就是组建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包围滇缅公路。这时候的缅甸是英国的殖民地,西屏英属印度,北部和东北部与中国的西藏和云南接壤。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日本进攻缅甸对于其自身来说也有着很多意义,比如孤立中国,以及作为入侵印度的基地等。

至于调配多少兵力去缅甸,派那一只军队去在军委会经过了简单的讨论。之所以是简单的讨论,那是因为所有委员都一致认为,最适合去的就是在新疆训练的新编第一集团军的3个军。因为这三个军已经利用美援进行了现代化的改造,不但在步兵、炮兵的火力上达到,甚至超过了日本人的水平,而且还有用6个攻击机大队。在后勤补给上,因为这个集团军配备了较多的汽车,甚至配备了一个运输机大队,这样的话比国内其他大量依靠人力畜力的部队要强得多。

新编第一集团军的前生就是中央军中的王牌军,他们在上高、南昌跟日军进行过多次战斗,有丰富的战斗经验,非常熟悉日本人的战术,这是其他新组建的步兵师难以企及的。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美械装备消耗弹药很快,在国内难以补给。而将新编第一集团军派遣到缅甸后反而降低了后勤补给的难度,因为国内所有的美援都是在缅甸的仰光卸货后通过铁路和公路运送到国内来的。新编第一集团军在缅甸可以就近进行补给,这一点又是国内装备中正式步枪的中方军械的部队难以获得的优势。

于是以罗卓英上将为首的新编第一集团军12月底就从新疆开赴到了昆明,1月中旬的时候已经全部到位。让蒋介石感到烦躁的是,英国人迟迟没有同意远征军进入缅甸,眼看着日军的距离缅甸越来越近,蒋介石不得不将何俊才召集到自己的别墅中询问。在那一次对话中,何俊才结合历史上的教训和侦察机所侦查的结果给蒋介石做了一番分析。

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没有道义。英军之所以愿意跟中国结为军事同盟,那是因为希望中国拖住日军的脚步。而英军则对外**队进入它的殖民地存在诸多的疑虑。要是日本人攻占了缅甸全境,只要之后击败了日本,缅甸终归还是自己的。不过要是中国人进入了缅甸,然后将日本人赶跑,那么到了战后中国人赖着不走怎么办?毕竟这是中国人用士兵的生命打下来的。

所以从现在英国人的部署看出,缅甸只是防守对英国贡献最大的殖民地——印度一个战略纵深,英国人没想过死守缅甸。也许它的想法是只有等日军真正进入缅甸后才同意中国进入缅甸,由中国人帮助它抵抗日本人,自己的军队则可以顺利地撤回印度集中力量布防。这样的话中**队和日本军队可以斗一个两败俱伤,到时候无论那方取胜,收回缅甸都不是难事。英国人并不担心中国人不出全力去战斗,因为缅甸之于中国人来说比英国人重要得多。

蒋介石何等聪明的人,只是以前没有从英国人的角度来观察问题,经过何俊才这一番讲解,蒋介石终于认识到英国人的险恶用心。他狠狠地骂了一句“娘希匹”,要不是经过何俊才这一说,到时候应英国人要求匆匆将远征军派遣到缅甸去跟日本人死磕,还不定要遭到多大的损失呢

蒋介石当然不愿意为英国人火中取栗,但是英国抓住了他的痛点,失去了缅甸就意味着中国失去了外援,刚刚打开的局面将回到原来的轨道上。蒋介石在房间内走来走去,也想不出一个万全之策,他眼前一亮,再次求教于何俊才:“鹏飞,虽知英国人之险恶用心,但我军却无可选择,此应如何?”

“委员长,这件事情简单,我们只需要明白自己的目的就是了。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辛苦建成的滇缅公路,其他一切保护英国人撤退之事均可以敷衍即可。”何俊才回答到。

“如此果真能保住滇缅公路不失?如果没有英国人的帮助,我军可否抵挡日军?”蒋介石还是有一些犹豫不决。

“委员长放心,历史上日军投入在这个方向的军队可能6万左右,再多也不会多到那里去,毕竟他们现在正在大力地侵占东南亚的其他地方。”何俊才解释说,“也可能有舰队攻击仰光,但是现在日本人没有拿下新加坡,有这样一个巨大的威胁守在那里,日本人难以通过马六甲海峡到达印度洋,即使绕道过来,规模也不会大。我们的陆基飞机保证仰光港的安全。”

“那么补给呢?如果没有英国人的支持,远征军是否能有补给?”蒋介石关切地问到,远征军都是国民**军中的精锐力量,也是他蒋某人的嫡系力量。

“如果其他人,可能还真不好解决,可是对于中国空军,似乎这个问题不大的。”何俊才自信地说,有了浮空基地这个怪物,补给1000公里之外的军队不是多大的问题,况且他也不会跟英国人怎么客气的。

一番商谈后,蒋介石下令任命何俊才为中国远征军的特别顾问,并听从了何俊才的建议,赋予远征军司令部极大的自主权。

第333章 华北停战协定第309章 陇海线第27章 欧罗巴之旅(一)第399章 穿梭轰炸第99章 旧金山第10章 日寇来袭第381章 大中华联邦第156章 松了一口气第223章 强一天袭者第16章 空爆炸弹第85章 航校(一)第352章 中日东北协定第190章 改变了的历史第211章 新加坡大空战第304章 收复蒙古第199章 战术指导第251章 战略转进第385章 朱家骅的烦恼第138章 莱茵演习行动第192章 愤怒的美国第36章 在波兰第277章 斯大林的烦恼第332章 死亡之路第354章 少帅出山第363章 神兵天降第138章 莱茵演习行动第36章 在波兰第188章 珍珠港第245章 乱套了的世界第224章 大漠孤烟第206章 新加坡的上空第119章 战况第134章 阻击第418章 地狱魔王第281章 躁动的太平洋第17章 胜利影响第345章 喷气式飞机对战第122章 新经济秩序第137章 空中和海上第86章 航校(二)第64章 夜间出击第411章 西伯利亚计划第240章 敌酋伏法第367章 大和与武藏第74章 夜魔第61章 机场建设贪污案第387章 百年大计第117章 新一军第122章 新经济秩序第2章 惨烈空战第194章 授衔第152章 重庆上空的鹰第149章 日军的野望第84章 回国第84章 回国第286章 中航公司第146章 看大戏第10章 日寇来袭第74章 夜魔第402章 战列舰决战第318章 中日密约第309章 陇海线第353章 落寞五色旗第36章 在波兰第296章 大空战第270章 日军的新武器第13章 准备再战第304章 收复蒙古第184章 南洋义勇军第252章 矛盾第47章 美洲基地第389章 霹雳2第391章 丰富的武器库第160章 火焚野兽第70章 钢都第246章 直升机第185章 日本和美国第349章 海参威第387章 百年大计第363章 神兵天降第95章 烈火焚城第175章 轰炸机飞行团第15章 山城谍影第366章 联合舰队第236章 起飞吧,浮空母舰第138章 莱茵演习行动第396章 轰炸塞班岛第83章 月光奏鸣曲(二)第82章 月光奏鸣曲(一)第163章 烈风的表演第274章 1943年的第一场雪第182章 中国的希姆莱第352章 中日东北协定第282章 占领中途岛第182章 中国的希姆莱第36章 在波兰第353章 落寞五色旗第356章 太行出世第100章 崛起的工业第200章 不设防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