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空军改组

1941年6月13日,多云,中山四路德安里101号的“尧庐”。

航空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召开了一次特别的空军扩大会议,宋子文、孔祥熙、何应钦、白崇禧、陈诚、贺耀组、徐永昌、宋美龄、周至柔、唐生智、龙云等委员,以及沈德燮、黄镇球、黄光锐、胡百锡、毛邦初等航空委员会重要成员参与。一屋子将星闪闪,其中有一个不太和谐的微胖眼睛便衣男混杂其中,众人皆摸不到他的底细。

“委员长到!”王世和的声音响起。众人都站起来迎接。

“各位请坐,暂时一切从简。今日召集大家是向各位介绍一位远方的客人。他就是励志社南洋分社的何俊才。”蒋委员长指着何俊才说。何俊才站起来向大家致意。

“南洋和海外华人捐款捐物支持我们的抗战事业,其中一部分人秘密组织了援华航空特遣队,何俊才是他们的联络人。”

“何俊才提供的情报显示,日军将在近3月全面换装新型“零式”战斗机,届时对我国各城市的轰炸作战将由零式战斗机护航。这款战斗机的性能全面超过我们正在使用的I-16,防空形势异常严峻。为了使航空委员会更有效率,我决定将其改组。”蒋介石挥了挥手。

“委员长令!”侍从室二处主任陈布雷站起来宣读。其他人全部起立。

“航空委员会改组为空军总司令部。蒋委员长亲任空军总司令,周至柔任空军副总司令。下设参谋部、作战部、装备部和训练部四部门,另设总务处、人事处等直属机构。”

“参谋部负责空军作战计划制定,情报收集,由胡百锡任参谋长,何俊才任副参谋长。下设参谋处和情报处。”

“作战指挥部负责指挥全国空军作战,由毛邦初任总指挥,黄镇球为副。下设四路作战部及地面防空处。”

“装备部负责空军技术装备的研制和生产,负责机场设施的建设,由黄光锐任部长。下设技术处、设备处和建筑处。”

“训练部负责空勤和地勤人员的训练,由沈德燮任部长,林伟成为副。下设训练处、教育处。”

“另任命何俊才为增设的第四路作战部指挥,授何俊才空军上校军衔。”

众人领命后互相对视了一下,看来何俊才并非南洋华人领袖那么简单,看样子更像是蒋委员长的心腹。要知道,抗日后空军的作用性逐渐显露出来,作为一股决定性力量,对其他军阀的威慑效果是很明显的。空军先于陆军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何先生,哦,现在应该称呼为何上校了。何上校带来了一些南洋的科技成果,相信各位愿意一见”蒋委员长知道这个任命大部分人难以理解,决定也带他们去触电一下。

于是新任命的空军上校何俊才同学再次登上DC-2的驾驶室,将坐得满满的中央政府高层人员带到浮空基地上。

降落后一干人等同样出现心跳加速、头晕目眩的感觉。而蒋宋二人已经是二次登上浮空基地,但仍感觉到心情澎湃。

何俊才将大家迎入军事区的空勤指挥室,像一个导游一样向大家介绍他自己已经编好的故事。

“欢迎大家来到浮空基地,也就是现在的空军第四路作战基地。大家可以简单的将它理解成浮在空中的航空母舰,当然我们是真正的航空,而不是在海面上的航空”何俊才轻松的讲解让大家逐渐放松下来。

“浮空基地是我们海外华人组织在对飞艇、航空母舰和各类飞行器上的研究后花费5年时间秘密制造的。他能在两万米内的高度以300米每秒的速度垂直升降,到达平流层后可以以每小时300公里的速度移动。”

“浮空基地上装备雷达设备和部分防御措施,但是主要还是以高度来防御”何俊才的介绍中有所保留,虽然来的这群人中后世并没有暴露出什么汉奸之类的,但是某些明显的亲日派人士还是少谈为好。

何俊才赋予了第二批游客除核心区域外的权限,一人送上一本建议参观指南,让他们自己去参观去。而他本人则邀请了以后会频繁打交道的顶头上司和同僚继续留在空勤指挥室商量下一步的计划。

关上门后,何俊才抹了把汗,对周至柔、胡百锡、毛邦初等一干人说:“怎么样,各位长官,这个浮空基地还看得过去吧”

“如果这都还是看得过去,那日本人那点家当简直上不了台面。”周至柔笑着说。今天显然是他42岁以来感到最高兴的一天。从1933年周至柔赴欧美考察空军以后,周至柔就脱离了陆军体系,开始了自己的空军生涯。在这些年间,他历任中央航空学校校长、全国航空建设委员会常务委员、航空委员会主任。中国空军飞机的采购、人员的训练,甚至连军费的筹措都是由周至柔负责的。可是现在看到陪都每天在日寇的轰炸下呻吟,他非常痛苦。不是中国空军不努力,确实是由于在人员、技术和装备上差距太大,空军再这样打下去就快成光杆司令了。在这种情况下突然有人告诉他其实我们的科技领先于世界水平,他感觉太幸福了。

“是啊,要是我们多一些这种浮空基地,打败日寇。不,甚至攻击日本本土都是之日可待啊。”刚被任命为作战指挥部总指挥的毛邦初说到。毛邦初是蒋介石的老牌心腹,浙江奉化人,且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科。曾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笕桥的中央航空学校就是他筹建的。

“呃,这个,怪我没有解释清楚。”何俊才说“这个浮空基地原来设计是用于训练的,所以非紧急情况最好不要承担战斗任务。他的防御能力很弱,目前更是基本没有武装。再则南洋华人秘密筹建浮空基地花费了很多的资金,随着欧洲战争的开展,日本目前有南下的趋势,战备物质不再好弄,所以我只能带着未武装完的浮空基地和相应的技术回来。短期内只有靠我们自己了。”

“这样啊,看来我们还是想得乐观了一些。”黄光锐接过话头。对于黄光锐,何俊才是非常佩服的。这位中国空军在战术、装备和研究方面的元老一手促成了广东空军归附南京政府,促使陈济棠下野。并在抗日成功后全面内战一触即发之际辞去一切职务去美国。1922年,黄光锐才携带飞机器材回国,任大元帅府航空局飞机队队长,并协助航空局长杨仙逸研制出一架飞机。孙中山命名这架飞机为“乐士文号”。1924年,黄光锐任广东航空学校飞行教官,后任校长。1927年任广东空军参谋长,后升任广东空军司令。在此期间,他为培训航空人才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他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抗日战争时期血战长空,夺得辉煌战果。抗战期间,我国空军共击落日寇战机63架,其中39架是他的26名学生击落的。他先后创办空中射击训练班、空军军士学校、空中摄影器材保修所、无线电器材修造厂,从而在抗战时期保障了空勤、地勤的人才和器材的供给。黄光锐在1937年创办了中央航空研究所,集中了一批航空科研专家,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开展航空军事科学研究,他们设计并制作了3个型号的教练机;研制了用竹木制作的飞机构件以及竹制副油箱。这些成果当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过我携带回来的一些技术是目前欧美国家正在研究的,还没有列装。搞到这些技术,牺牲了我们一批优秀的情报人员。相信有了这些技术,我们的军事工业能上一个台阶。”何俊才进而介绍到,“下一步还请黄将军(黄光锐时任少将)帮忙组织人员为浮空基地现有的35架飞机和近程防御设备安装武器,另外还请尽快在远离城区但交通方便的地方修建一个地面基地,供浮空基地停泊。”

“没有问题。”黄光锐满口答应,“但是我有几个建议,首先是我希望将中央航空研究所搬到浮空基地上,这里的研究条件、保密和安全都比成都现有的环境好。另外一定要做好对技术的保密。”

“说到这保密,我觉得一定要重视。何上校,我看你在参谋部就将情报处的担子负担起来,现有的处长会来协助你。不但负责对外情报的收集,还负责对内的安全。”另一顶头上司,参谋部参谋长胡百锡说到。

“说起情报,在战场情报方面,浮空基地是非常占据优势的。它上面所装载的雷达比英国人目前使用的先进得多,能侦查到300公里内的飞行目标。另外由于高度高,不受地形的限制。浮空基地携带了四架侦察机(没敢说无人的),他们尺寸很小,飞行高度高,速度快(喷气式的当然又高又快),且携带了通信、雷达和照相设备,其雷达能侦查100公里范围内的目标。”何俊才知道现在战争,情报就是优势。

“另外通信设施也是浮空基地的一大优势,我们使用了一种‘数字’的通信手段。这种方法加密性好,敌人几乎不可能窃听。通信范围大,抗干扰性强。裁判机还兼顾其控制范围内的通信枢纽任务。”后世来的何俊才怎么不知道信息战的厉害。

“各位长官,你们所在的这个空勤指挥室集中了指挥(command)、控制(control)、通信(communication)和情报(intelligence)的功能,能方便地进行空中指挥,是一个完整的C3I系统”。何俊才进而向大家解释道,他准备无耻地剽窃C3I的相关理论了。

“看来我们以前真是井底之蛙啊,国外科技水平已经发展如斯。”黄镇球感叹道。

“也不全是把,这套系统是我们在欧美国家航母舰载控制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的,使用了一些尚未公开的技术,欧美现有航母的空勤指挥还达不到这个程度。”

“刚刚黄将军(黄光锐)提了一个要求,我也想跟何老弟你提个不情之请。我相信以后的作战会更加依靠这个系统,我想在浮空基地上设置一个训练处的基地,培训我们的飞行员如何在新环境下进行战斗”。训练部部长沈德燮说道。这位也是空军界的元老,时年45岁。曾任国立保定航空学校校长),国民第三军航空司令,海军航空处处长,国民政府军政部航空署军务处处长,航空署上海航空工厂厂长。该厂仿制成功法国高德隆-59教练机,沈亲自试飞。后任航空委员会技术厅厅长和航空委员会训练总监部总监、航空委员会副主任。

“呵呵,沈将军。刚才我也介绍过,原本浮空基地就是为训练所设计的,所以我也正有此意。除您说的外,浮空基地上还有数十套模拟飞行系统,可以有效降低首飞难度;5架双座教练机;以及战术培训室。相信这些设备沈将军都能用得上。”何俊才终于讲到自己的专业,虽然是兼职的飞行教练。

“那么看来大家都了解了我们空军的新基地,至于参谋部、作战指挥部、装备部和训练部在浮空基地上的人员,请各部门拿出一个计划,报给总务厅和人事部。”周至柔非常高兴,看到中国空军事业能上一个新台阶他非常欣慰。

.........

双更奉上,七夕快乐!

新人求收藏,求推荐!

第123章 野马出世第138章 莱茵演习行动第185章 日本和美国第63章 王牌的陨落第297章 围困第386章 登门拜访第188章 珍珠港第360章 世界变幻第89章 蚊式轰炸机第182章 中国的希姆莱第81章 斜乐曲的揭幕战第155章 夜袭机场第415章 霸王行动第112章 上高战役(五)第9章 战术准备第1章 哥穿越啦第381章 大中华联邦第371章 被炸第326章 南方军的野望第330章 攻占太原第401章 东西夹击第147章 沸腾的世界第63章 王牌的陨落第193章 太平洋的危机第331章 炮击石家庄第389章 霹雳2第123章 野马出世第97章 Happy NewYear第214章 惊鲨第288章 豫之局势第91章 秘密会面第252章 矛盾第203章 秦岭和太行第216章 组建中国远征军第379章 谴责提案第205章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第43章 爆炸性新闻第285章 燃烧的太平洋第346章 攻占西西里岛第312章 直升机的逆袭第304章 收复蒙古第141章 视察第27章 欧罗巴之旅(一)第374章 精确轰炸第113章 战略威慑第6章 空军改组第363章 神兵天降第186章 外交风云第235章 科技奇迹第325章 塔拉瓦第216章 组建中国远征军第137章 空中和海上第114章 背叛第335章 飞赴德黑兰第180章 失乐园第254章 飞燕第217章 问策第92章 新家第96章 别了1940第361章 海市蜃楼第200章 不设防城市第220章 难解的局势第404章 德意志攻略第27章 欧罗巴之旅(一)第221章 平静的缅甸第194章 授衔第66章 国际风云第410章 杜鲁门第1章 哥穿越啦第167章 《壮志凌云》首映第288章 豫之局势第305章 去华盛顿第356章 太行出世第244章 中国的报复第332章 死亡之路第284章 中途岛海战第378章 军官俱乐部第116章 美援第244章 中国的报复第259章 以守待攻第193章 太平洋的危机第380章 宪政提案第408章 日本人的选择第288章 豫之局势第339章 盘古开天地第306章 华盛顿会谈第54章 商业奇才第379章 谴责提案第79章 中苏商贸第225章 神秘的部队第27章 欧罗巴之旅(一)第405章 东风一号第55章 德军的报复第218章 神兵天降第356章 太行出世第333章 华北停战协定第375章 大和号沉没第258章 渡湖第5章 空中定策第81章 斜乐曲的揭幕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