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梁尚仁的难题

早在抗战爆发后不久,党中央就八路军今后的发展就有了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 但是自从徐州失守后,对于未来战局的发展和八路军的下一步发展方向,党内却出现了不同认识。

日军在占领徐州打通津浦路后,到底是会继续南下,从而给八路军提供更有利的敌后发展空间,还是会将主力回师华北,肃清后方,给游击战争造成更大的困难?

对这一局势的判断,将决定着八路军和新四军是否能抓住根据地发展的时机,决定敌后抗日战争的未来发展。早在38年初,主席在致八路军总部的电报中就指出,日本侵略军决不会允许八路军在其后方搞得它日夜不得安宁,它“不久即将移主力向着内地各县之要点进攻”,而这种进攻将是极端残酷的。

对于未来日军的进攻,主席预见:“八路军在敌后发动群众、建立抗日革命根据地的规模和程度,将直接影响着未来抵抗日军进攻的能力”。

而在日军南下侵略武汉和广州期间,主席的判断是,目前日军进攻的目标是武汉、广州,因此“华北游击战争还是广泛开展的有利时机”。主席敏锐地抓住了战机,利用日军主力南下,国民党正规军对他们牵制的这个空当,果断作出从华北山地进入到平原地区开展游击战的重大决策。

对于主席的决定其实每一位八路军高级将领脑子里都有一个大大的问号,因为从红军时代起,他们领导的武装力量就是靠山起家、靠山吃饭的。在平原地区搞游击战争,干部缺乏经验,信心也不足。

说到这里马铮就不得不佩服主席的高瞻远瞩,其实早在洛川会议上,主席提出的八路军应该采取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中,就包含着在平原发展游击战争。

主席意识到,山区虽然有适合游击战的地形优势,但物产和人口均不如平原地区,而平原地区虽然地形不利于游击战,但在物质上拥有比山区大得多的优势。并且备受日本侵略军屠杀和蹂躏的沦陷区同胞迫切期待着能领导他们保卫家园的抗日军队的到来,这是八路军壮大和发展的新的有利空间。

原本按照八路军的发展模式,马铮应该在平原地区安安心心地搞平原游击战。毕竟这是有经验可循的,而且已经有人为理论做过了比较成功的实践了,所以也就不需要马铮再为此而冒险了。

早在去年晋察冀边区反围攻斗争正在进行时,主席从聂荣臻来电中得知冀中平原日军兵力空虚,他立刻致电朱德、任弼时,提出由第129师和聂荣臻部各派一个支队到平汉铁路以东的平原地区游击,进行试探性的游击作战,效果非常的好。

但是马铮却知道平原游击战可不是想要搞就能搞起来的,他需要大批的民众相信军队帮助军队。同时平原游击战还有诸多的缺点,面对日军这样穷凶极恶的野兽部队来说,他们找不到八路军就会拿老百姓撒气,所以每一次日伪军扫荡完之后,根据地就会出现家家披麻戴孝,村村死人抬棺的凄惨景象。

所以马铮就决定不搞单纯的平原游击战,他要把大型阵地战也搬到平原上来,他要用游击战拖瘦日军,然后用阵地战彻底的消灭敌人。小鬼子不是打游击不行吗,那我还要在阵地战上面将你击溃,让你在各个方面都抬不起头来。

阳谷县的地理位置很重要,而且还有日军急需的煤炭等资源。甚至于为了收回阳谷县,日军也算是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所以他们肯定不会放弃阳谷县的。在不久之后,日军必然会派遣一支精锐部队前来接手阳谷县的防务的,这是必然的。

马铮虽然不会占领阳谷县城,但是他却没打算让日军进阳谷县城。阳谷县在马铮眼里就是钓鱼的诱饵,能不能钓到小鬼子,能钓到多少小鬼子就看阳谷县的这个诱饵够不够分量了。

不占领阳谷县是因为马铮不想成为整个山东日军的活靶子,但是悄悄地打击一下日军还是可以的。反正他的部队现在分散在鲁西各地,打完之后就迅速隐蔽,日军想要找到他们还是需要费一些时间的。或许等他们知道谁打得他们,马铮所部的力量已经足以抗衡山东的小鬼子了。

经过商量,马铮决定派一个步兵团前往阳谷县以北的定水镇宋村。宋村又分为前宋村和后宋村,这两个村子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距离交通要道比较近,从聊城来的日军必须要经过这里。

马铮准备派一支部队到这里对前来接防的日伪军来一下狠的,也好让阳谷县的父老乡亲们知道,虽然呼延家族撤走了,并不等于说中国人就放弃了这里。还有一支军队和他的领导人记着他们、牵挂着他们。

梁尚仁率领独立师一旅一团赶到宋村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据情报人员传回来的消息说,日军这次派来的兵力并不多,只有不到一个加强步兵中队,但是装备却十分精良,除了有一个骑兵小队外还有两辆战车。这样的装备别说是呼延家族的那些散兵游勇了,就算是马铮所部在没有准备之前也是要吃大亏的。

所以马铮才会提前让梁尚仁过来做一些必要的准备的,宋村原本是定水镇的一个大村,但是自从鬼子来后,宋村就遭了大殃。先后三次日军在宋村驻兵,每一次宋村就要经历一场浩劫。

到目前为止,宋村就有二十一名青壮年被杀害、六十五人被当作壮丁抓走,到现在杳无音信。所以至此以后,宋村的村民只要是有能力的都逃到其他地方去了,以前诺大的一个繁盛的村庄到现在已经是一片荒芜,死一般地沉寂。

梁尚仁听到侦察兵传回来的消息后一阵沉默,自小鬼子入侵中国以来,多少古城惨遭屠戮,连历史名城南京都没有幸免,像宋村这样小小的在全中国又何其多。

梁尚仁知道现在自己的能力有限,不要说他这个小小的代理旅长了,就算是在他眼里神人一般的司令员面对数量庞大装备精良的日本人也是束手无策,他这个代旅长更不可能解救全国所有的人。救不了全国那么多的人,但是梁尚仁却自信自己可以救得了整个定水镇,救得了阳谷县。

一旅一团是独立师成立的第一个齐装满员的步兵团,全团装备尽管是七花八门的,也没有炮兵支援,但是怎么说也是装备了长短枪支两千余支的主力团,更何况一团几乎所有的军官都是跟随马铮从绥察军区过来的老兵,战斗经验十分丰富,因此一团的战斗力在独立师各团中算得上比较强悍的了。

更何况日军仅仅只有一个加强中队,即便是装备有战车和骑兵,但是总兵力也不过三百五十余人。而一团却拥有两千三百余人,是日军的7倍有余,梁尚仁相信自己7倍于日军的兵力,一定可以将这群狗娘养的干掉。

但是日军的那两辆战车却不好处理,别说是一团了,就是整个独立师也没有一件可以对付战车的火炮,老天在给一团送了一块诱人的面包的时候却不忘里面藏了一根尖锐的钢针,这可给梁尚仁出了一个天大的难题。(。)

第769章 多田骏之死第525章 浅谈伪军二鬼子第36章 连下三城第1092章 收缩与哗变第1102章 无奈的冈村第720章 木村南下第732章 佐佐木的末日第332章 非常规作战第586章 合作方案第220章 老头子的佩服第820章 作战计划第486章 五千兵员到手第1177章 再次整编第913章 增援化家岭第217章 彭泽争夺战第1136章 战车咆哮第440章 军事会议第287章 大获全胜第1114章 出兵东部草原第381章 狂妄的杉山元第526章 大局已定第1019章 日本政府的承诺第106章 撤离张家口第772章 大调整第1054章 黄雀在后第458章 弃卒保车第385章 兴和保卫战第一干一百七十章 关东军的魔咒第307章 激动的矿工们第907章 33师团的决心第1152章 七台河战役第1196章 日本投降第285章 那就练练吧!第541章 这个仗可以打第472章 狙杀马大户第357章 特战队的对手第75章 骄傲的黑田第289章 日军大本营的命令第199章 达成协议第922章 板垣上阵第1188章 华北方面军投降第831章 长沙会战的关键第607章 凶残的日军第120章 再打一个歼灭战第300章 再点一把火!第88章 驻蒙军的来信第423章 视察部队第852章 美国人的请求第1036章 疑虑第62章 血杀令第107章 马铮感兴趣的东西第1085章 围而不攻第470章 正版土匪第470章 正版土匪第379章 为“晨泳”舵主第310章 撤离大同第740章 兵围代县第674章 日本人的小动作第880章 李文清的希望第399章 以死明志第452章 将才和帅才第835章 日军撤退了第365章 负隅顽抗第454章 战朔县第224章 政治任务第306章 拿下矿区第64章 毒计第365章 负隅顽抗第828章 新墙河战役第221章 绝望的松下第313章 建立后勤保障体系第941章 苏联人的要求第57章 阎老西的糟第646章 延安的反应第19章 白刃战第1013章 大战落幕第651章 朝野震动第311章 懵圈的日军高层第226章 督战第九战区第1036章 疑虑第一干一百六十五章 增兵满洲第979章 想当渔翁的马峥第123章 乐观的马铮第446章 再临大同第83章 阅兵的深远影响第841章 各方反应与整合资源第73章 战斗结束第1078章 抢时间第909章 淡定的植田到一第974章 膨胀的野心第542章 巨星第801章 狼来了第86章 装备换兵员第403章 马铮的筹码第290章 狂傲的寺内大将第944章 背黑锅第60章 神秘的佐藤爱第694章 绝对信任第882章 战车联队出击第450章 马铮的后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