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巨星

援军的到达,让肥乡县县城里的守军大大舒了一口气。原本好好地局势突然间变得风雨飘摇,连一向所向披靡的大日本皇军也是连连受挫,这让肥乡县的日伪军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一种令人窒息的氛围不知不觉在了肥乡县的日伪军中蔓延,并且有了不可收拾的趋势。

紧张的气氛这直接导致日伪军的行动有些神经兮兮,看向每一个中国人的眼神都好像看到了死神,县城里已经发生了不止一起的流血冲突。虽然死的都是一些中国人,日军的士兵并没有受到什么实质上的伤害,但是这也让肥乡县的日军指挥官感到了深深地不安。

两千七百人的援军并不多,但是安抚军心已经绰绰有余了。肥乡县的日军指挥官也不是一个蠢货,知道肥乡县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所以在肥乡县城以南构筑了一条长长的防线,同时在平定、广平两县通往肥乡县的道路上建立了两道线。

为了保险起见,肥乡县的日军指挥官还特意向邯郸日军守备司令部再一次请求了作战指导。不过由于有了一批援军了,所以这一次肥乡县的日军指挥官说的比较委婉。

邯郸的日军守备司令部司令官德川康一是日军中有名的短视鬼,由于德川家族在日本也是很有影响的武士家族,在军中有一定的势力。再加上德川康一的刀术在日本就小有名气,所以德川康一也就顺理成章地入伍当兵,并且考上了陆大。

尽管德川康一是一个合格的武士,但是却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指挥官。和绝大多数的体力劳动者一样,德川康一的智力显然不够指挥一个步兵旅团。

也许作为一个士兵他是合格的,甚至于是优秀的,作为一个士官也勉强合格。但是作为一个坐镇全局的高级指挥官,德川康一却没有那种魄力和战略眼光。

这次给肥乡县调去两千多援军在德川康一少将看来已经是破天荒的了,而且那还是杉山元大将特意打的招呼。而德川康一少将自己却打心眼里不愿意,毕竟他手上也没有太多的部队,一下子调集了三千五百人前往肥乡,这几乎抽空了邯郸城内的守备兵力。

尽管现在德川少将又从周边县区收缩了不少部队回邯郸,但是却不想将如此珍贵的兵员再次派往肥乡。再加上肥乡县的日军指挥官说的比较委婉,所以德川对于他的求救信息无动于衷。

德川无动于衷,对于马铮所部来说却是一个好消息。在马铮的命令下,独立团以及随后赶到的一旅抓住有利时机完成了对肥乡县的迂回包围,只要马铮愿意,随时可以对肥乡县的日军发动围攻。

不过现在肥乡县城守军多达四千余人,而且防御工事也比较完备,强攻的话伤亡肯定不小。

考虑到伤亡问题,马铮并没有立即行动。而是将手中绝大多数的兵力运动到了肥乡县以北的其他县区,准备将肥乡县所有的城镇的据点都处理掉,最后再完成雷霆扫穴的步骤。同时又将二旅三旅两个步兵旅调往邯郸外围,准备奇袭邯郸城。

但是马铮也清楚邯郸城的防守肯定很严密,就算是有特战队的帮助也不一定能在短时间内将邯郸城拿下。不过能够拿下邯郸城固然好,拿不下也没关系,毕竟日军在这里布置的火力实在是太凶猛了。

作为交通枢纽石门的门户,邯郸城平时的驻军足足一个步兵联队、两个骑兵大队和一个战车大队,就算是在日军陆海军精锐部队中都很少见的重炮兵也有一个大队。

这样强大的火力就算是用一头猪来指挥,其防御效果也不会差到哪里,。况且德川少将虽然短视一些,战略眼光差一点,但是战术指挥水平却不差,所以马铮也不奢望一下子就把邯郸的守军全打死。

不过对付一个短视的指挥官,马铮有的是办法。毕竟目光短浅的人最是小心眼了,只要指挥得当这样的家伙会自己把罩门儿露出来给你打的。

更何况相对于肥乡县而言,邯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一点马铮清楚,德川少将也清楚。所以马铮决定演一出调虎离山的好戏给日本人,好好教一教这些狗娘养的怎么打仗。

马铮判断,只要是邯郸遭到攻击,而且形势岌岌可危的话,到时候不用他的人攻击肥乡县的日伪军,肥乡县的日军就会主动跑出来回援邯郸。到时候怎么打还不是马铮说了算,所以马铮才不命令部队强攻肥乡县。

在谋划冀南重镇邯郸的同时,马铮又命令绥察军区所有集结好的部队开始向日军占领的区域靠拢,而行进在热南的整编三师以及绥东大草原上的骑兵师也要加快行军速度,只要达到了地点不需要向马铮汇报,可以直接发动攻击。马铮相信两个师绝对可以横扫绥东大草原,将德王以及日军势力打个七零八落。

相对于整编三师以及骑兵师夺取赤峰、通辽的任务而言,张家口一线的部队就显得轻松多了,马铮给他们的任务就是将日军主力吸引过去,宣化、下花园以及平津地区乃是华北方面军的统治重心,就算是绥察军区主力尽出也不可能轻易从这些地方取得突破的。

而朔县的整编二师、突击旅等部队的任务相对就艰难一点,马铮给他们的命令只有四个字——拿下忻口。对于三晋大地马铮早已是垂涎三尺了,这不仅仅因为山西省土地肥沃、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资源丰富等一些列的客观原因,而是因为山西省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得不让马铮重视,只要占领了山西,那么就可以掐断正太铁路以及平汉铁路,这在战略上的意义是极其重大的。

此外忻口乃是太原的北部门户,只要打下了忻口,进可出兵攻占太原,或是截断正太铁路,致使山西的日军变成瓮中的甲鱼,退可守住忻口,防止驻山西第一军北上攻打大同,并且以此为跳板攻打绥察地区。

忻口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的要地,这当然离不开忻口地理位置,作为晋北通往太原的门户,这里是保卫太原的最后一道防线。正因为如此,所以也就决定了这里必定会成为中日争夺的焦点。

很可惜,在第一次争夺战中,中国很块就败北了。1937年,为了实现侵吞华北进而独霸中国的既定国策,日军数路大军直扑太原,而为了保卫太原,国民党第二战区指挥部集中6个集团军,共31个师、13个旅,约28万多人,由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任前敌总指挥,组织了忻口会战。

那一战历时一个多月,最终以中国方面伤亡十万余人而告终,那一战中国方面不但伤亡惨重,同时还把山西省会城市太原也丢了,可谓是损兵折将,颜面尽失。

马铮所部这次在忻口外围集结了五六万大军,大有准备发动第二次忻口战役的意图,这极大地刺激了日军。要是马铮所部这次能够攻占忻口的话,就等于打破了山西中日双方的战略态势,那么整个山西省这盘大棋就全活了。即便是日军到时候还占着太原也无所谓,没有忻口作为屏障的太原,防御成本将极大地增加。

一时之间,邯郸、赤峰、通辽、宣化、忻口这几座城镇成了国人瞩目的明星,全中国所有的有志之士的目光都被吸引到了此处,而马铮以及绥察军区再一次成为了国人争相讨论的对象,成为了万人瞩目的巨星。(。)

第4章 剿匪阎王山第251章 嚣张的英国人第192章 日军的转机第76章 绥察抗日敌后根据地第299章 大同城外的万人坑第327章 扩编县大队第1072章 大军云集第80章 阅兵进行时第920章 观察团抵达第13章 战果和换装第965章 针锋相对第389章 生死考验第748章 藤田少将的野望第一干一百六十九章 形势大好第542章 巨星第501章 马铮所部的行动第389章 生死考验第1061章 相互算计第184章 胜算几乎第312章 作战总结会第782章 诱人的条件第374章 承德攻防战第414章 棘手的问题第181章 九江大捷!第277章 中弹第616章 大战又起第44章 无名山道伏第1140章 防空作战第1089章 日军援兵抵达第429章 疫病爆发第492章 悲催的饭岛第713章 转机第672章 外贸战略计划第908章 要塞化的张家口第646章 延安的反应第320章 提上日程的药物研究第185章 愤怒的冈村第149章 功过相抵第615章 晋绥军与磨刀石第936章 当前任务第608章 以牙还牙第441章 经略晋北第1188章 华北方面军投降第744章 宽城第729章 不做王八蛋第1024章 特战队VS绥远军区第321章 后方总院成立第614章 多田骏的心思第1181章 计划实施第30章 唱一出好戏第525章 浅谈伪军二鬼子第959章 南下豫北第360章 黄旗镇第362章 隆化歼灭战第286章 比斗进行时第868章 战绩彪炳第201章 情况有变第1037章 大战再起第421章 李澜清的责问第842章 马铮的换装计划第439章 疫情扑灭第170章 交易第717章 十万人质第949章 大本营的至高权威第654章 陈绍宽第252章 道歉!第412章 粮食的问题第6章 整编第759章 致命的威胁第902章 有利可图的“扫荡”第548章 联合指挥部第669章 日军的反应第851章 美日交恶第825章 烽烟四起第144章 听天由命第38章 总部首长的第447章 日军的判断第479章 武汉沦陷第736章 冀南战事结束第780章 马铮的担心第989章 合围张家口第1章 魂归第759章 致命的威胁第1082章 睚眦必报未必不好第602章 炸船第275章 山田枝子第426章 粮食危机第597章 特高课再出手第692章 调兵遣将第393章 开枪了!第866章 完成任务第803章 不被重视的报告第15章 建设阎王山第287章 大获全胜第855章 筱冢义男第192章 日军的转机第639章 重炮攻城第909章 淡定的植田到一第1020章 你懂的!第695章 试探**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