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血杀令

察南抗日游击支队的扩编方案上报到八路军总部之后,很快就被批了下来。与此同时,国民政府军委会也下达了以察南游击支队为基干重建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七旅的命令,并委任马铮为少将旅长。

接到总部的批复之后,马铮随即命令各部队按照之前的整编计划进行集结,同时拟定各部队军政长官的人选。

很快独七旅完整的人事任命结果出炉了,旅长自然是由马铮担任,云鉴任政委,黄思成任参谋长,王汉森任后勤部部长。

各作战单位的军政主官分别是,200团团长黄炳炎,201团团长陈旭东,补充一团团长吴秀达,补充二团团长鹿鸣,骑兵、机炮、警卫等中队改为直属营,包括特战大队以及野战医院等作战单位的军事主官都不变。只是新增了一个工兵营,营长由王涛担任。

由于缺乏政工干部,所以以上各部队都没有配备政治委员。当然了,没有配备不等于不会配备,等条件成熟了自然会补上的。

完成整编之后,马铮又将各部队的驻地重新划分了一下,旅部以及两个补充团连同所有的直属部队都驻扎在阎王山,而200团驻扎在大青山,201团驻扎在苏木山。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两个补充团的兵员都是由原国民党俘虏组成的,这些俘虏兵番号不一样,训练的情况也千差万别,所以马铮决定将他们带在身边好好训练一段时间,等合格了再让他们单独行动。

支队扩编为旅之后,铁牛的特战大队也进行了扩编,经过一番精挑细选之后,又有80名身怀绝技的士兵被补充进了特战大队。经过扩编之后,整个特战大队总兵力达到了147人了。

尽管人数只相当于一个步兵连,但是马铮将特战大队定格为团级军事单位,特战大队的大队长级别同各团团长和政委平级。

为了尽快让那些补充兵和特战大队形成战斗力,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马铮将工作的重心放在了训练上。

除了要训练这些新兵之外,马铮最重要的任务是训练这些特战队员。新兵毕竟有老兵在,只要按照训练大纲执行就可以了。而且这些新兵以前本身就是扛枪的,经验和基础都是有的,像形成战斗力其实并不难。

但是特战大队就不一样了,尽管之前马铮已经训练了他们三个多月,但是就实际战力而言依然不能让马铮满意。相比后世的雷神特战大队,新组建的这支部队实在是太稚嫩了。

当然了,问题也不仅仅出在兵员素质上,武器装备方面也是一个软肋。相比后世自动突击步枪、反器材狙击步枪、轻型机枪等等先进的装备,这个年代马铮只能给他们弄一些驳壳枪、冲锋枪以及日制狙击步枪,性能上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但是客观条件如此,马铮也没有办法。他不能凭空造出先进的武器,不过他却可以改进训练方法。前期不过是体能方面的训练,这一点绝大多数的特战队员现在基本上已经满足了马铮的要求,那么接下来就是真正的战术以及技巧方面的训练。

为了让这支寄予厚望的特种部队能够真正不辜负“雷神”之名,马铮将后世雷神战队训练特种兵的方法拿了出来。作为雷神战队的一员,而且还是雷神战队的指挥官,马铮将自己最美的最火热的青春交给了这支部队,所以他对这支部队的感情极其的深厚。

既然现在已经不可能回到雷神战队了,那么马铮觉得自己有必要在这个时代重新铸就一支新的雷神战队,为了自己,也为了曾经的那些兄弟。

训练很艰苦,也很变态。队员们每天需要5:30起床,起床后先是身上加上20公斤的重物和普通新兵一起跑步,不长,也就五公里,训练体力和耐力。

完成任务有早饭吃,稍后则是训练穿越30米铁丝网以及引体向上。最辛苦的是训练射击,平举着步枪机枪,枪口用绳子吊着一块砖头,一动不动晒2个小时。

最后才是实弹射靶1个小时,关于实弹射击马铮是有特殊规定的,他规定每个特战队员每天有三发实弹射击的机会。而且要求每次射击每位队员的成绩至少要在27环以上,不然训练就要加时。

对此云鉴起初是有意见的,他亲眼看过特战队员的训练之后,特意找马铮,要他每天给特战队员们多拨一点弹药。毕竟普通新兵每天也有两发实弹射击的机会,特战队员战斗力这么强悍,更应该多发一点。

但是云鉴的这个提议被马铮给拒绝了,并且马铮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位射击运动员,开始时,教练每天给他300发子弹进行训练。他训练时总是漫不经心,结果射击成绩一直得不到提高。后来,教练每天仅给他1发子弹,如果没射中靶心,就不准离开训练场。因为只有一发子弹,所以他训练时变得格外认真,再不敢有丝毫马虎。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的射击成绩突飞猛进。最后在一次盛大的比赛上,他一举获胜,成为一名很伟大的运动员。

听完马铮的故事后,云鉴便不再说什么了,他明白马铮的意思。机会再多也得懂得珍惜,只有珍惜机会,那么只有三发子弹,特战队员们也能个个都变成神枪手。反之如果不珍惜的话,即便每天给他们一百发子弹也一样。

除了这些常规的训练之外,每隔两天就要进行一次游泳训练。不同于游泳运动员那种封闭式场馆,特战队员训练的游泳的地方是真正的大河,而且还要穿着厚厚的军装,带着各种装备。

每隔三天就要进行一次50公里负重30公斤越野行军训练,一个星期一次野外生存训练,带上3天的食物在野外生存7天,行军三百余公里,还要背上枪支弹药和生存用品,途中还要执行实战性的突围、反突围、侦察敌情、攀登悬崖等任务。平时训练增加全能训练方案,从手枪到九二式步兵炮,陆军中的大部份装备都要一一掌握,尤其是日军的制式装备。

除此之外,特战大队每天还得和马铮学习一个小时的日语,不要求会写,但必须要会说,而且要说的熟练。

如此高的要求和如此残忍的训练方法绝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而且由于时间有限,马铮没有那么多时间给他们试验的机会,除了在山上的时间以外,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实战训练。如此一来特战队员的进步倒是快,但伤亡也很高,短短一个月就有28人阵亡、2人残废,其余的人基本上都受过伤。

当然战绩也是十分辉煌,短短一个月内,特战大队共成功完成任务68次。足迹踏遍了兴和、前旗、张北、天镇、阳高、怀安、万全、左云、右玉、大同等地县市。

每到一地,特战大队都要明察暗访当地日军的汉奸走狗,并且在最短的时间内制定计划对其进行暗杀,暗杀完之后还要在作案现场留下一支写着硕大一个“杀”字的血色小旗,一个月内,“血色令”周边县市的大小汉奸、土匪流氓谈之色变。ps:晕,竟然先把第62章给发了,后发的第61章,简直乌龙到家了。

第1072章 大军云集第919章 识破阴谋第99章 发财了第62章 血杀令第868章 战绩彪炳第66章 我看挺好的第532章 马铮的家底儿第480章 愤怒的****第356章 日军各部的进展第110章 热血演讲第97章 不安的莲沼潘第1124章 外交上的突破第720章 木村南下第220章 老头子的佩服第963章 冈村的阴谋第329章 一触即发第1025章 茅塞顿开第154章 民心可用第621章 铃木少将惊恐的记忆第829章 垂涎三尺东南亚第402章 大战再起第1146章 反击!第1124章 外交上的突破第811章 金百合组织第542章 巨星第1084章 冈村的回应第929章 大局已定第724章 八路军来访第119章 偏关第903章 争风吃醋第949章 大本营的至高权威第841章 各方反应与整合资源第658章 妥了第909章 淡定的植田到一第735章 战机再现第1143章 暴风雨第82章 集宁论战!第796章 永野修身的计划第784章 群起反对第759章 致命的威胁第739章 相互算计第923章 水淹坦克第703章 增援第1086章 发现问题第479章 武汉沦陷第567章 川军威武第1134章 杀手锏捅刀子第999章 不可调和的矛盾第939章 抵达延安第763章 解围第759章 致命的威胁第659章 撤退前的会议第764章 转攻保定第461章 撤兵第152章 根据地的政权建设第754章 日军骑兵的末日第87章 马铮的期待第1032章 马峥的后手第1036章 疑虑第388章 狗急跳墙第46章 有价值的情第77章 BOSS出击第367章 飞雷逞威第826章 困惑的冈村第990章 城破援兵无第221章 绝望的松下第689章 战意昂扬第1025章 茅塞顿开第844章 难产了第1058章 整饬军纪第23章 阎王山下第311章 懵圈的日军高层第458章 弃卒保车第176章 收复九江第926章 出兵保定第1106章 沸腾的民众第373章 兴奋地消息第20章 全歼武田大队第231章 第一道防线失守第607章 凶残的日军第1111章 倒卖日本亲王第532章 马铮的家底儿第267章 绥察军区成立第30章 唱一出好戏第7章 战前训练(一)第741章 重兵压境第315章 交换方案第126章 日军撤兵第582章 媳妇儿的消息第975章 国运的赌博第213章 痛打落水狗第1088章 预言成真第880章 李文清的希望第254章 马铮的办法第555章 剑指太原第246章 老蒋眼中的马铮第948章 内部矛盾第600章 货轮火拼第317章 针尖对麦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