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 狼来了

再说前线指挥作战的永野修身和根本博等人,看到战局正向他们预计的趋势发展,永野修身以及根本博极为高兴,尽管这在永野修身看来并不是一场值得关注的大战,但是作为检验大日本皇军真实战斗力的一部分内容,永野修身还是很关心这次战斗的。

不过现在就战场局势看,支那人似乎还是和以前一样不堪一击,尽管前线传来的消息说支那军队的战斗力有所提升,给皇军造成了一定的伤亡。

但是皇军已经在战略上占据了绝对的主动,只要将这支支那军队包围,那么歼灭不过是时间问题。而且只要将南宫附近的这支正规军歼灭了,那么剩下的那些杂牌兵只能被皇军牵着鼻子走了。

然而,很快前线传来的另一个消息将永野修身大将的好心情破坏的一干二净,支那人数万大军围攻南宫县,守军岌岌可危,向他们发来了求援电报。

南宫县在什么地方永野修身大将当然知道,这个支那小城在这次围剿支那土八路的战役地位很重要,那里可是皇军万余大军的后勤基地,所以绝对不容有失。

尽管好心情被破坏了,但是永野修身大将却并不担心,南宫虽然不是什么重城,但是为保证此次剿匪的顺利进行,他们还是加强了南宫的防卫力量,现在驻守南宫的除了一个加强大队外,还有一个重机枪队和迫击炮队,另外还有1个伪军步兵团,加上城里的宪兵和警察,成立守军的总兵力已经超过了3000人。

而且南宫的防御工事很完善,即便是支那战斗力最强的部队想要拿下聊城也不是那么容易,更不要说缺乏重火力的支那土八路了。

尽管土八路进攻南宫的兵力号称几万,但是他们却缺乏必要的攻城武器装备,应对一般的县城或者乡镇下面的据点都勉强,更不要说是南宫这样的城市了。

只要南宫县城能坚持三两天,皇军就能将包围圈里的支那军队一举歼灭,到时候回援南宫,与城内的守军里应外合,必然能将可恶的土八路统统消灭。

然而理想是丰满的,但是现实却是骨感的,不仅仅骨感,更多的却是残酷。

3月22日夜,南宫守备司令部发来电报,城内的皇协军发生哗变,皇协军副团长王守义带领两个营士兵临阵反叛,将团长黄二虎杀死,并且打开了聊城东门,将土八路放了进来,现在南宫守备司令部正在组织巷战,但是由于兵力上的巨大差距,他们最多可以支撑3到5个小时,如果届时援军还没有到达的话,他们将会集体玉碎为天皇陛下尽忠。

南宫守备司令官永野修身并不认识,但是根本博却听说过此人,是一个真正的军人。既然他已经将集体玉碎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那么局势糜烂的承兑肯定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计,所以永野修身大将一边命令南宫周边的部队紧急增援南宫。

但是永野修身却没有下令部队停止进攻,反而命令根本博所部立即加强攻势,务必于一天内将包围圈里的支那军队统统消灭。

日军的这次大扫荡也惊动了远在归绥的马铮,当接到情报部门发来的电报之后马铮吓了一大跳,他原以为在多田骏死后,日军要扯上几个月的皮才能决定这个华北方面军司令官的人选,而且他也想过可能是冈村宁次,但是真当冈村宁次出任这个华北方面军司令官的时候,马铮还是有点吃惊。

接到电报之后,马铮的第一反应就是立即收拾行李返回归绥,大有狼来了的感觉,这让罗政委等人颇为奇怪。

在他她们的心目中,马铮是一个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是十分镇定,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岂会因为一个刚上任的日本军官而脸露惊色。

说实话,对于这个新上任的华北方面军司令官马铮确实很担忧。要说侵华日军几百万,军官几十万,将官几百人,最让马铮顾忌的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冈村宁次。马铮之所以这样顾忌,完全是出于对冈村宁次的个人素质和以往战绩担忧。

冈村宁次与一般的日本将官不一样,此人的军事生涯开始得很早,20岁时已是步兵少尉了,21岁任小队长,参加过日俄战争。23岁任步兵中尉,在陆军士官学校任教,当时阎锡山、孙传芳等人均为该校学生,故而冈村宁次与他们还有师生之谊。

48岁,冈村宁次任日军上海派遣军参谋次长,参与1932年“一.二八”事变,同年升为陆军少将,主持陆军代化的研究,后又调任日本关东军参谋副长。

纵观冈村宁次此人,其经历十分丰富。其全部军事生涯,几乎都与中国有关。他当过孙传芳的军事顾问。参与过1927年的济南惨案、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以及后来的太平洋战争。在日军所有将军中,具有如此经历的只他一人。

而且此人还是一个地道的“中国通”,不仅仅因为冈村宁次会讲中国话,而是因为冈村宁次对中国的地理、风俗、民情都相当熟悉。

其次冈村曾任过除旅团长以外的日本陆军各级指挥官,且有除中队长、大队长以外,所有战场指挥官的实际经验,实战经验十分丰富,堪称日本军界第一人。日军中大将固然不少,在中国战场扬名立万的也不是一个两个,但是却没有那个具备这样的经验。

还有就是冈村宁次的战绩也令人动容。冈村宁次在仅仅还是一个谍报武官时,就干下了不是惊天大案。在上海纺织工人罢工的时候,日本厂家枪杀顾正红事件发生后,他巧妙的利用英帝国主义分子打头阵,制造五卅惨案和沙基惨案,使中国民众的反帝矛头一下子集中于英国。结果,1925年度日本对华出口总额。非但没有受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而跌落,反而较上一年增长了12%。

此后,冈村宁次还多次主持签订了塘沽协定以及上海事变停战协定之类的军事外交问题。在江浙战争爆发时,冈村宁次把军事间谍派到双方的军中去当顾问,自己成了战争的总导演,想打就打。想停就停,以此检验双方军队的作战实力。

在侵华战争爆发后,冈村宁次更是“战绩”累累,武汉是他打下来的,南昌也是他打下来的。尤其是在南昌战役中,冈村宁次将手中所有的战车以及炮兵都集中起来使用。又以飞机开道,这简直就是中国版的闪击战,而且时间要比德国人“闪击波兰”要早得多,可以说冈村宁次是第一个实践闪击战术的军事天才。

这么一个对中国有着相当的了解和研究,而且又有着相当丰富的作战指挥经验的老鬼子,对于中国的抗日军民来说,当然是一个劲敌。现在此人到了华北,对华北地区的抗日武装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还有一点,那就是这次视察完绥察军区各军分区之后,马铮觉得绥察军区的发展已经达到了自己的初步要求,所以下一阶段的工作重心自然要放到了山东方向。

既然决定了要将工作重心放在山东了,那么接下来的这段时间绥察军区的主要力量以及他个人的主要精力也肯定要向山东地区倾斜,而这个时候冈村宁次突然出现在华北,这如何能让马铮放心呢。(。)

第185章 愤怒的冈村第862章 特战队在行动第574章 发财了!第66章 我看挺好的第453章 孤注一掷第206章 收复归绥第1000章 分化离间第950章 决心开战第335章 划分防区第633章 攻占青岛第1177章 再次整编第893章 开战五天的战果第825章 烽烟四起第863章 进城第123章 乐观的马铮第292章 杨爱源的请求第1123章 “第9号作战计划”第522章 上钩第458章 弃卒保车第528章 烦躁的老蒋第一干一百五十四章 聚焦七台河第84章 示敌以弱第607章 凶残的日军第774章 喜当爹第516章 聊城乱局第1111章 倒卖日本亲王第311章 懵圈的日军高层第290章 狂傲的寺内大将第484章 人口交易第1077章 断后路第796章 永野修身的计划第650章 九七式中战车第788章 整饬军纪第584章 摩根家族第510章 军政大事一肩挑第641章 会谈第239章 106师团的末日第1094章 日军反击第432章 治疗瘟疫第一步第432章 治疗瘟疫第一步第338章 山下奉文第一干一百五十九章 总攻开始第1096章 中场休息第402章 大战再起第845章 喜得千金第4章 剿匪阎王山第1138章 垂死挣扎第988章 各方动作第224章 政治任务第384章 攻破承德城第205章 连续作战第240章 缴获半部军旗第606章 返回冀南第700章 伏击第973章 苏德战争全面爆发第509章 罪恶第745章 严阵以待第1011章 绥西换天津第564章 日军的口袋阵第632章 捞着大鱼了第696章 土八路要逃?第300章 再点一把火!第215章 战略决战第463章 糟糕的武汉战场第377章 借鉴第622章 菜鸟航空兵的首秀第61章 扩编方案第802章 惨烈的战斗第954章 苏联来客第39章 天镇第995章 阎老西的精明小算盘第583章 青霉素引起的轰动效应第1015章 王启贤第409章 青霉素问世第160章 土财主送礼第一干一百七十一章 实力飙升第857章 反常的日军第221章 绝望的松下第573章 里应外合第一干一百五十七章 百万大行动第984章 美日宣战第484章 人口交易第453章 孤注一掷第417章 日军的“杉工作”第390章 阴毒的计谋第731章 弹尽粮绝第304章 捞到大鱼了第408章 佐藤爱子的发现第967章 黄府争执第711章 平原荣一的判断第451章 深夜被惊动的大佬们第382章 独八师第378章 何秀林的想法第720章 木村南下第605章 合作愉快第364章 南下承德第32章 分兵第880章 李文清的希望第513章 ,爆发结束第1196章 日本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