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四国电报会议

宋雨航放下了战况通报,对于德国人的反攻早就在他意料之中,????但是他没有想到隆美尔的反攻竟然如此的犀利,蒙哥马利也是兵来将挡,水来土坉,看起来这些二战的名将那个也不是省油的灯,全部都是给一丝阳光就能灿烂的主。

罗斯福想召开第二次开罗会议,可以开罗却被德国人所威胁,虽然此刻德国人距离特米米还尚有距离,但是宋雨航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英国人这次绝对.无法阻挡德国战车碾压托卜鲁克港,英德两军将会再次在阿拉曼进行殊死的较量。

宋雨航记得在历史上,.此刻的隆美尔和他的非洲军团早就应该已经成为了历.史,德军已经在突尼斯被赶下了海,战争就是双方最优秀的人员与技术你死我活的角斗,一.丝一毫的微小差失就能引发惊天动地的巨大改变,美军因为日军侦.查机在至关重要的“黑色五分钟”前发现了其特混舰队的位置,因而输掉了.中途岛海战,看起来只是美国海军的一次战斗的失利而已,.但是细究起来,正是因为中途岛大海战的失利,导致日本海军封锁了盟国向苏联输送物资的东太平洋航线,缺少了历史上上百亿美援武器、战略物资支持的苏联只能寻求不断收缩战略防御正面,采取使用空间换时间的做法,用数量去消耗德军的质量。

苏德战场德军的压力骤减使得希特勒想起了北非还在指挥着35 残破的坦克几千残兵,在与英军拼死周旋的隆美尔,于是就有了大批的装甲部队和空军由东线抽往非洲,实力暴增的隆美尔势必将要一雪前耻,即使得到了增援,德国人的坦克数量仍然未能超过英国人,但是良好的维修和保障常常让德军被击毙的坦克再次复活,沙漠恶劣的天气让英军的装甲部队的完好率降到了60%左右的危险水平,此消彼长之间,优势的天平倒向了隆美尔。

而这一切在宋雨航看来是那么的自然,自然到了天衣无缝的地步,仿佛历史的轨迹原本就是这个样子的一般。

罗斯福要开会,开罗已经并不安全,但是丘吉尔却死要面子声称开罗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这点丘吉尔确实有点大言不惭了,这次罗斯福出于自身安全的角度并没有对丘吉尔如同以往一般听之任之,而蒋介石也终于发现了反击英国人的机会,在回复罗斯福的电报中声称,印度被日本人进攻,埃及被德国人进攻,就连堂堂大英帝国的首都伦敦都被德军炸得满目废墟,大英帝国直辖之下还有可称安全之地吗?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美军中亲英派要远远超出亲中的,所以蒋公的言论还没过下午就被丘吉尔得知了,气急败坏的丘吉尔扭动这肥胖的身躯气喘吁吁的发誓要和“光头”势不两立,当然,作为一名成熟的政治家,私人的事情永远不会和政治发生冲突!这也是西方和东方文化的显著不同所在。

在宋雨航的建议下,四国首脑会议变成了电报会议,由美国拿出一套应急备用的密电系统,并派员前往苏联、英国、中国,四方通过加密电文以华盛顿为中心进行相互交流,宋雨航的提议正中身体不便不想旅途劳顿的罗斯福的下怀。

于是,极具历史意义的第二次盟国高层首脑会议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方式在1943年12 20召开了,说是会议,其实不过是作为老牌帝国的英国在新的霸主美国主持下被迫接受中国成为四强之一,对于既得利益英国是从来都不愿意放弃的,即使大不列颠日不落帝国已经日落西山,英国的固执,更为确切的说是丘吉尔的固执让罗斯福十分头痛。

在罗斯福这样一个极为优秀的政治家眼中,支援英国的意义在于不使欧洲全部沦陷,对于纳粹德国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牵制,英国与法国相隔的英吉利海峡有近千公里的长度,适合登陆的地点多大十几个之多,出于对一战同盟国历史盟友的承诺,亦为了日后能够有效的反攻法国,美国也不能放弃英伦三岛。

但是丘吉尔的野心和英军的战斗力恰恰成为了反比,英国需要维持众多的殖民地,还需要保卫英伦三岛,为此美国在拼命的付出各种资源,此刻的英国不要说任何的工业生产能力了,就连吃的面包、喝的咖啡和各种副食都是由美国海运而来。

英国这个负担让美国感觉到相当沉重。即便如此英国还在试图将英美联军地指挥权如一战那样仅仅地握在手中。罗斯福决定通过这次不见面地会谈。也为丘吉尔敲敲边钟。提醒他美国不仅仅只有英国一个盟友。

而对于中国。虽然蒋介石大总统也经常向自己所要物资、武器、贷款。但是无疑中国人需要地数量远非英国人需要地那么庞大。撒克逊那近乎贪

要让罗斯福有些压抑。之前自己。包括国会对于中国 \??资租借等等都是抱着谨慎地目地。毕竟中国在同盟国中地作用和影响力实在太微弱了。

现在不同了。中国那庞大地人口基数所能武装出地部队让罗斯福无比震惊。尤其是当这些部队以美制武器武装起来后。所爆发出地惊人战斗力已经超过.了美军。如果将支援给英国地物资调整一部分给中国。那么中国很可能独立地对.日军发起几次大地战役。吸引消灭更多地日军。在减轻美.军太平洋战场地面战斗地压力地同时。从数量庞大地中国军队中抽调2-3个军地精锐部队.投入太平洋战场代替美军作战。罗斯福相信这个建议身为聪明人地蒋.大总统肯定会明白地。

罗斯福地暗示蒋介石读懂了。.按中国地话将就是欲先取之。必先予之!罗斯福暗示蒋.要在近期内全力打通印缅、 缅地公路。这样海运到印度加尔各答地大量美援物资才有可能顺利大量、快捷地沿公路被运抵中国。

丘吉尔对于这次所谓地会议兴趣不大。甚至还有些抵触情绪。试问别人从自己地口袋中往外掏钱谁会好受得了。丘吉尔地尺度就在于罗斯福到底要掏多少。可惜罗斯福只是含糊其辞。这一下反到让丘吉尔一下掉入了云中雾中。连抽了几支雪茄后。丘吉尔忽然意识到。自己是在庸人自扰。运往中国地各种美援物资必须要经过印度。印度是什么?大英帝国地殖民地啊!到了印度之后还不是英国人说了算?

于是丘吉尔并没有与罗斯福讨价还价,只是提出要求中国增加驻印军的数量,对于这点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三人简直是不谋而和,丘吉尔是为了保卫印度,罗斯福与蒋介石是为了消灭盘踞在缅甸的日军,争取早日打通印缅、 缅公路。

作为四国首脑之一的斯大林对于中英关于美援物资的分赃丝毫不感兴趣,在美军未能在太平洋上击败日军之前,美援物资对于苏联来说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斯大林唯一的请求就是要求盟军尽快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总体来说苏军已经与德军进入了相持阶段,不经过几次数百万人规模的大会战是难以分出胜负的,为此苏军已经积蓄了足够的力量,他们急需盟军切实有效的配合。

对于能够在作战最高军事委员会的作战室内,带着自己的部属徐图安和卢龙参加这次“电报会议”宋雨航有点欣欣然了,放眼整个会议室内,除了秘书、机要员、美方密电员、翻译外,就是何应钦、陈诚和寥寥几名高参了,就连何应钦、陈诚都是孤家寡人前来参加这次首脑“电报会议”,因为他们要充当蒋委员长的参谋,说白了就是中国军政大事的参与决策,按后世的话来说就是有参与建议权,但是最终决定权在蒋介石哪里,仅仅就是这个参与建议权就已经羡煞旁人了。

美国人递出的橄榄枝早以在宋雨航的预料之中,龙陵和松山之战可谓是打出了中国军人之气魄,日军被迫退避三舍,这是抗战多年来很少发生的。

美国人注重实际利益,他们与墨守陈规的英国人不同,作为一个新型的霸权主义者的雏形,他们敢于去打破一切固有的体制和分配格局,宋雨航相信,假如在战争初期,德国能够秘密的承诺给予美国足够的令其动心的好处,那么美国就很可能在战争重保持一种中立的姿态,兵不血刃的接受与笑纳。

1943年12月20,可以说是中国人的节日,蒋介石在开罗会议上没有得到的东西在这次电报会议中全部得到了,作为陪衬的丘吉尔和斯大林也明白罗斯福的用意,这是真真正正的将中国纳入四强体系的前奏,世人很可能在战后会见证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古老国度的再次辉煌崛起。

当然,为此中国可能将付出难以想像的代价,望沉浸在喜悦中的蒋介石,宋雨航出奇的保持着冷静,打通印缅、 缅公路,接收大量美援装备?看似很诱人的前景,但是放在缅甸的那二十多万日军难道是假的不成?

以缅甸的战略纵深,没有几次大规模的战役,没有十万人的伤亡,想消灭盘踞在缅甸的日军简直就是白日做梦,缅甸的日军远比历史上的要多出数个师团及旅团,他们的目标在于印度,去消灭他们?无疑将会是一场惊天动地的恶仗。

第95章 机动防御理论第296章 挥戈亚细亚(六)第495章 新大战略第236章 意外收获第464章 美国之行..第105章 昆明决死战(三)第408章 积极备战第374章 浴血塞班岛之红色海滩(十二)第460章 炮艇机逞威..第335章 二百亿美元第276章 绝地血战(三)第375章 浴血塞班岛之惊变(一)第225章 炮毙敌酋第5章 视察阵地第440章 决战黔桂湘第507章 奇袭维莫克化工厂第500章 决战鄂皖苏第438章 新装备与入城式第241章 危在旦夕第23章 鏖战老钟楼(三)第274章 绝地血战(一)第32章 战火中的女人第89章 救兵到来第494章 扩编计划第442章 空投地那龙镇第508章 奇袭维莫克化工厂第87章 敌后支队第51章 真假李逵第253章 拉尔报告第20章 围城血战(三)第117章 新年伊始第355章 可悲的印度国民军第304章 急转直下第20章 围城血战(三)第3章 嗜血之夜第282章 炮火覆盖第368章 浴血塞班岛(六)第329章 烙热纷争第105章 昆明决死战(三)第449章 战事逆转第219章 长沙沦陷第416章 史上最奢侈的登陆第252章 驼峰运量第366章 浴血塞班岛(四)第3章 中国式竹杠第377章 浴血塞班岛之惊变(三)第225章 伞降折钵山第85章 裸浴风波第315章 二等军士托马斯第202章 松山十八壮士第2章 英国式小偷第96章 拍摄电影第368章 浴血塞班岛(六)第513章 凄惨的朝鲜师团第285章 借刀杀人第420章 美援背后第25章 孤城噩耗第137章 勒美索英第226章 张家山争夺战第323章 谋定英帕尔第466章 各方利益第257章 赶尽杀绝第343章 如你所愿第1章 宪兵中校第351章 第三部电台第409章 重点战术第78章 雷霆手段第329章 烙热纷争第195章 转战松山五百一十七章 动迁靖国神社第275章 绝地血战(二)第245章 尸山血海(上)第428章 尼米兹来访第521章 东京大屠杀第171章 龙陵攻防(五)第271章 最强意志第168章 龙陵攻防(二)第66章 夜袭慰安所第414章 山姆的懊恼第462章 15301第365章 浴血塞班岛(三)第489章 丘吉尔的噩梦第242章 援兵将至第291章 挥戈亚细亚(一)第312章 战术与战略第523章 远东战略第82章 接收装备第485章 战况纷变第458章 诱敌衡阳第247章 扑朔迷离第528章 权柄与10874第436章 鸡犬得道的后果第251章 壮志凌云第189章 决战龙陵1943(五)第412章 名扬西点第134章 酒楼遇袭第207章 四国电报会议第353章 不对等的战斗第453章 委员长的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