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没有想到的结果

见到郭邴勋总算想通了,杨震也就没有针对这个问题继续解释。实际上这也就是当着李延平和郭邴勋这两个自己最得力的搭档,他才这么苦口婆心。如果是换了别人,杨震恐怕连一句解释的话都不愿意讲,更何况还将话讲的这么的透彻?

尽管已经定下了基本的调子,但是有些事情却是杨震没有预想到的。在经过多次拉锯一样的谈判之后,苏联人虽然最终同意了他的这个交换方案。但是在签署最终协议的时候,却是出现了纰漏。

而原因说出来,几乎让人笑掉了大牙。M三零一二二榴弹炮,这款苏军标准的师属支援火炮,苏联人自然知道是什么东西。虽说前期在战场上损失了成千上万门火炮,但是苏军依靠现有的库存,还是完全可以满足抗联需要的。

甚至不用从西部战场上抽调,目前储备在远东地区并不多的这款火炮,完全可以满足抗联那点小小的需要。至于T三四坦克这种划时代的坦克,苏联人自然也清楚的很,因为都是苏军制式的装备。

虽说在战局正紧张的时候,抽调出部分最新式的坦克,让苏联人也一样肉疼的紧。但是至少还知道,这些装备去哪里找。最关键问题,却出现在了那款被杨震称之为ZLS三型七十六毫米加农炮身上。

眼下苏军装备的七十六毫米火炮,尤其是野炮的型号不少。其装备的中型口径火炮,基本上都是七十六毫米的。其目前师一级装备的主要还是F二二和F十型野炮,而团级装备的则是一九二二式野炮,压根就没有这款什么ZLS三型七十六毫米野战加农炮。

这款所谓的ZLS三型七十六毫米加农炮,前来谈判的苏军代表,包括他们身后的苏军总参谋部都是一头雾水。他们压根就不知道,自己部队什么时候还装备过这么一款火炮。甚至主管苏军炮兵生产的苏军军械部,都不知道苏联什么时候生产过这么一款听起来性能极其优异的七十六毫米加农炮。

直到此次谈判之中,始终坐镇幕后的杨震,提出这款火炮是苏联著名的拉各宾设计局的产品时候。那位被从前线紧急召回的,一手断送了苏军相当一部分优秀装备。就连杨震提供的几款新式武器,都通通被他枪毙了的前军械部长才想起这款在今年七月份被他禁止生产的火炮。

在总算查清楚这款火炮的来源之后,苏联方面却因为这款火炮在通过验证之后,便被禁止生产而无法提供现货。这种情况的出现,无疑让苏联人很是尴尬。一款外国人都知道的火炮,却被自己人下令禁止生产。而现在更无法拿出抗联所要求的数字,而无法交换到自己急需的反坦克武器。

最后还是那位担任总设计师的拉各宾少将,冒着掉脑袋的危险告诉苏军总军械部。这款被那位苏联元帅枪毙的火炮,自己偷偷的在设计局所属的高尔基九十一工厂内已经少量生产了一部分。

虽说这些私下秘密生产的火炮,总数加在一起还不到一千门,但是满足抗联的需要绝对没有问题。正是有了这位关键时候站出来的少将总设计师,这才让这幅闹剧没有持续的太久便结束了。

当这款被杨震点名索要,整个苏军却是一门没有装备的火炮,引起极大兴趣的那位苏军最高统帅下令拉到莫斯科试射,以满足他的好奇心时候优异的表现。以及在随后维亚济马会战之中试用时候,以不过一个四门制的炮兵连,却在远射程之内,击毁了几十辆德军坦克装甲车辆时表现出的强大威力。

那位被这款火炮优异的性能所震惊的苏军统帅,如果不是现任苏军总参谋长劝说,差一点当场就要毁约。这款火炮具备的强大的,当前所有德军坦克都无法防御,更是苏军目前装备的主力四十五毫米反坦克火炮望尘莫及的穿甲能力,更是让这位苏军统帅舍不得拿出去一门火炮去交换。

不过虽然最终还是按照谈判定下的数目,交付了所有的火炮,并提供了全套图纸以及派出部分技术人员来到抗联协助生产。但是这位其实很小心眼的苏军最高统帅,却是将怒火全部发泄到了那位倒霉的前军械部长身上。

其实将火气发到他的身上,倒也没有冤枉他。如果不是他的守旧以及碌碌无为,这款性能极佳,而且威力相当大的火炮也不至于埋没这么久。按照苏联人强大的生产能力,到协议签订的时候,拿出上千门来说,绝对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如果不是他下令禁止这款火炮的生产,眼下严重缺乏新式反坦克武器的苏军,也不至于缺乏优秀的大口径反坦克武器到如此的地步。更不会低声下气的去求,之前一直求他们的中国人。

甚至杨震早就给苏联人提供火箭筒这种单兵反坦克武器,最终却被他下令禁止生产,甚至连图纸都销毁的事情,也在这个时候被某些人不小心的提了出来。这位元帅不怎么好的人品,让他明显很不受苏军各级将领的看待。

在处理他的问题时候为他求情的人几乎没有,落井下石的反倒是不少。就连在苏联肃反最激烈的时候,不惜冒着自己也同样被抓起来的风险,为苏军保留下不少才华横溢将领的那位副国防人民委员,以及现任总参谋长也都没有为他说过半句话。

在加上之前作为大本营代表去前线督战失败的经历,那位暴怒的苏军统帅直接将这位倒霉的前军械部长从元帅,一口气降到了中将,并打发到中亚军区做了一个手头炮兵七拼八凑也不过两个团的炮兵司令。

如果不是看在当年在察里津并肩作战过的老战友情份上,恐怕他的一颗大星会直接换成苏军少将标志的两颗小星。甚至有可能会被找一个不是借口的借口,如苏德战争爆发之初的那些倒霉蛋一样,被送上军事法庭枪毙或是打发到西伯利亚去搬石头。

这位因为过于因循守旧,让苏军相当一部分优秀的新式武器夭折的苏联元帅,这次却是栽了一个大跟头。虽说没有像杨震知道的历史上被直接降为少将,但却从此脱离了苏军高层,直到战争结束也没有再上过战场。先是中亚军区挂了一个有名无实的闲职,后来被调到西伯利亚军区当了一个副司令。

除了那位倒霉的前元帅之外,杨震此举引发的另外一个后果就是,苏联人对拉各宾设计局和苏军总军械部的严格审查。开玩笑,苏联人自己都不知道有这么一款新式加农炮,那个远东地区该死的中国人是怎么知道的?

出现这种问题,一定是总军械部和设计局内部有叛徒、中国人的特务和敌对分子。不仅一定要查,而且一定要彻底的清查。将那些隐藏在伟大的苏联红军内部的敌特分子,一定都要彻底的清除出去。

结果就是杨震得到了这款优秀火炮的图纸和一批现有装备,而这款优秀火炮的总设计师以及他带领的设计班子,除了两个人经过严格审查之后被派到远东协助抗联生产之外,其余的通通被抓紧了内务部的监狱。

杨震在制定这个计划的时候,没有想到自己这一手会导致了这款性能优异的火炮,会比他原本知道的历史整整早了几个月量产。因为在这件事情犯了主观错误的他,一直以为这款火炮早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初,就已经开始量产了。

他压根就没有想到,这款火炮实际上是在今年年底才开始生产,大规模装备苏军还是明年的事情了。更没有想到,一位苏军元帅的命运在自己手中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还有一批苏联的优秀火炮设计师,会因为自己而蹲了监狱,甚至很多人被枪决。

这件事情后续影响还不仅仅如此,甚至还延伸到了几年之后,抗联引进其他苏制武器方面。尤其是在抗联引进苏制D一式一五二榴弹炮、D四四式八十五毫米加农炮生产技术的时候。

被杨震搞的有些神经质,总是疑神疑鬼的苏联方面,几乎杨震每一次提出来引进那款武器,总是在事后伴随着对该武器设计局,或是生产工厂来一次彻底的大肃反。从总设计师到一般的技术人员,甚至工人都是怀疑的对象。

杀来杀去,间谍是一个没有抓到,苏联反倒是损失了不少优秀的武器设计师。这次拉各宾将军在那位苏军总参谋长力保之下侥幸的保住了一条命,但是他手下的设计班子却只剩下几个人,其余的人都被内务部逮捕之后随意按上一个罪名枪决。

wωω★ tt kan★ C〇

除了火炮设计局,就连远东军区都跟着吃了瓜落。负责肃反和反特的远东军区内务部长,被召回莫斯科之后一去不复返。军区情报部长被逮捕之后,未经任何的审判便由莫斯科下令直接处决。就连科瓦廖夫,也差点没有牵连进去。在完成谈判之后即被召回莫斯科,很长时间才得以返回。

如果不是杨震再三要求,抗联对苏交涉只认他和那位远东王阿巴那申克大将,恐怕这二位也保不住自己的脑袋。至于直接负责此次谈判的远东军区参谋长,被降级成为一个师长派到了前线,最终阵亡在第二年的哈尔科夫战役之中。

杨震对性能优秀的苏制火炮的预见性和垂涎,导致了那位总是疑神疑鬼的苏军最高统帅每次杨震一开口总是大开一番杀戒。直到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因为武器设计师被丢进监狱和掉脑袋的太多,已经大大的影响了苏军武器装备升级和更新他才罢手。

只是这件事情引发的后续影响,还不是现在的杨震可以预料到的。手中缺乏性能优秀火炮的杨震在点名索要自己所需火炮的时候,也压根没有去想到自己这么做会给苏联人带来什么后果。或者说他已经想到了,但是却在闷声发大财而有意识的不说破而已。

第一百零八章 难得的机遇第五百二十九章 日军的新战法第五十二章 还算灵敏的直觉第三百三十五章 美国人的意图第一百六十二章 鏖战汤原(8)第二百四十九章 板子不能打在他们身上第三百三十二章 他该杀,你该死第二百七十五章 你任司令员第五十四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第二百九十章 松田岗的决胜手段第三百一十二章 为下一场战争做准备第三百六十章 战后影响(一)第一百一十一章 逼着他们自己改变第四百一十七章 日军新式机枪的威胁第一百三十七章 真正驾驭这群铁马第四百三十章 木村兵太郎的看法第三百三十三章 先做小人、后做君子第二十八章 沉得住气第一百三十八章 主战坦克第一百五十二章 摸清对手的心理第五十八章 谈判第三百一十六章 是一个训练有素的对手第二百五十六章 他们只是半瓶水第一百八十七章 乱战的开局第一百二十九章 虚伪的美国人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八十八章 马春生的庆幸第三百一十四章 稳重一点应该的第四十三章 冀中之战(三)第一百零九章 余波之花絮第三百零六章 闻所未闻第二百四十二章 粮食之困第四百七十六章 已经打草惊蛇了第三百零六章 马家寨之战(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部署第二百二十四章 奇怪的命令第一百二十二章 美国利益第一百三十五章 手短的日本炮兵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登陆作战准备第三百五十四章 大本营究竟是什么意思?第一百三十三章 辉煌的开端(1)第九章 以己度人?第四百四十章 我们势在必得第四百六十八章 打光了又如何?第一百五十七章 鏖战汤原(4)第三百三十二章 谈话之决不允许第四十八章 黎明(2)第二百八十九章 穿插(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血腥新广武第五百七十二章 要是个男的多好第十五章 反坦克战第二百七十二章 打得赢、不变色第八章 恶魔城堡七三一(3)第一百五十七章 拉开序幕第三百一十七章 外强中干的关东军第一百九十章 苦口婆心第一百一十七章 关内部队的问题第二十五章 行动(5)第二百五十一章 水到渠成第九十八章 站在门槛处的日军第五章 姜还是老的辣第五百五十七章 严重的损失第一百五十八章 主子出面第四百二十三章 脑袋越要清醒第三百六十一章 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第三百一十九章 日军的尝试第三百六十章 战后影响(一)第241章 真正的基础第三百六十九章 值得第六十六章 首战(2)第四十一章 龙入大海 (8)第一百零四章 余波之杨震之胆气的来源第三十七章 能拔脓就是好膏药第四百零一章 是为了报复你第二百一十七章 雷厉风行第九十三章 缺乏经验的新部第二百九十章 太平我不来第四百一十四章 梗阻第十七章 黏住他们打第二百五十七章 被炸垮的七十联队第四百一十章 我只听延安的第一百六十一章 黎明的心思第四百一十九章 你必须要习惯第八章 家事之杨继财的婚事第二百零九章 亏了大本的日本海军第一百六十八章 急红眼的大本营第五百四十二章 还要在放放血第四百一十九章 玉石俱焚第三百零四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三百二十一章 余波之扫荡第二百九十五章 陈翰章的判断第三百八十七章 终于有动静了第四十章 焦头烂额的冈村宁次第二百六十章 别有用心的杨震第二百三十一章 救援(五)第二百三十六章 分歧第三百八十九章 千里眼第二百七十五章 苏联人的交换条件第二百章 杨震的送客行动第六十六章 一起慢慢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