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傲气的来源

那位英国首相在眼下已经明知道抗联不会答应他们去东南亚作战,但是却还没有放弃拉拢抗联,去东南亚给他们当替死鬼的想法。他认为如果能够说服抗联南下东南亚,到时候英国人可以节省大量的兵力。

虽说要防止他们输出什么共产主义革命,但是相对于当面的日军来说,这都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这支抗联部队,无论派出多少兵力去东南亚参战。但是在他们自己没有海军的情况之下,所有的物资补给,就都牢牢的掌握在英国人手中。

有了这一点,这些中国人就算战斗力再强悍,到时候也就好控制了。将他们弄到东南亚的战场上,甚至有可能会保住整个东南亚的英属殖民地。相对于某些他自认为能够控制住的,可能会出现的小小纰漏。怎么做才是合算的,这个帐他算的还是很清楚。

退一万步,就算实在无法将其拉到东南亚作战。那么也要要求他们在满洲境内,发起一场大规模的会战,至少要吸引满洲和中国境内的日军无法南下作战。而英国人准备付出的这些二手装备,就是他们用来向抗联试压的砝码。

至于这支军队的背景是不是有些红色血统,对于英国人来说他们也不在乎了。别说是他们目前还在中国政府的编制上,就是与中国政府为敌,但是只要对英国人有利,那么就有拉拢的必要。

苏联人当初不也是被英国人看成洪水猛兽一样?结果苏联与德国战争爆发,一下子感觉到压力骤减的英国人马上屁颠、屁颠的将装备送过去,而且一分钱不收。对于英国人来说,如果这支军队加入东南亚防务,那么英军可以节省多少兵力,用到他们认为更加关键的地方。

而这位有些负责任过头,拿着鸡毛当令箭的英国上将,为了不使英国援助的装备白白被这些中国人浪费掉,才搞出这么一手来。他就是怕提前通知那些中国人,而他们会在很多事情上搞手脚,掩盖他们真正的能力。

英国人这么做,固然有傲慢和轻视在里面,但是更多的是对抗联的战斗力有些不信任。对抗联究竟能为在满洲境内拖住多少日军使其无法南下,而心存疑惑。想要通过这种方法,使得自己可以真正考察一下抗联的真正战斗力。而不是被那些中国人弄虚作假,搞出来的手段欺骗。

所以说杨震认为这次美英代表团的突然袭击,背后的幕后黑手是英国人的判断,倒也没有说错。而英国人搞出这一手,背后隐藏着的真实意图,他却是判断有些错误。虽说原因猜错了,但是毕竟源头还是被他猜对了。

不过不管英国人在这其中捣了什么鬼,杨震心里面在不舒服,但对于杨震来说该做的还得要做。毕竟现在大家至少在表面上都是盟友不是吗?更何况代表团之中,还有那么一位重量级的人物。

如果是英国人单独搞这一手,他会派战斗机直接禁止他们的飞机入境。英国人此举的背后的傲慢和轻视,即便是杨震心再大也无法接受。但是美国代表团内的那位重量级人物,也只能让他忍受下来。

对于陈泊的抱怨,杨震却是摇了摇头道:“他们现在才通知我们,要的恐怕就是突然袭击。很明显,美英两国对我们的实力还没有做到完全的信任。他们自认为这样做,会看到最真实的情况,也正是出于这个想法,他们才会搞出这么一手。”

“至于现在,我们先不要考虑其他的,全力的做好接待工作。只要对我们的发展未来有好处,只要不需要出卖我们的国家,有些时候受一些委屈是必要的。很多时候,低下头不仅仅是屈辱。”

“我现在宣布一下工作分配,陈泊你们社会部负责寻找住处,最好不要在城内。也不用太过于舒服,但是一定要干净、安静。同时代表团的驻地外围的警戒,以及由机场到驻地的安全警戒,全部你们社会部负责安排。”

“你抽调最可靠的一个内务营,换成便衣在驻地周边给我撒出去,警戒线要尽可能的放远一些。还有,你将你手中的最精干的人都给我散出去,把哈尔滨城内所有的可疑人员都给我盯紧了。”

“哈尔滨虽然自去年收复以来,已经多次的清理过,但是我们谁也不能保证没有留下死角。所以整个哈尔滨你要做到内紧外松,既要保证做好保密工作,也不能因为动静过大而引起关东军的怀疑。”

“你马上回去挑选两名厨师,不仅要厨艺好的,而且一定要最可靠的,嘴巴也要最严的。所有的服务人员,包括司机在内也全部由你们社会部负责。这些事情我全部交给你负责,不仅六个小时之内你一定要完成任务,而且要给我做到滴水不漏。记住,我要的是万无一失。”

说到这里,杨震又转过头来对陈龙道:“在这期间,你将手头的其他事情放一放,配合陈泊做好这期间对整个根据地内部的监控。你与陈泊一起,拿出一个警卫方案和应急预案来。我对你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这期间哈尔滨不能混进一个危险人物和日军特工。”

“对于你和陈泊两个人的要求是,美英代表团从到根据地的那一天,直到他们离开,一丝风声也不能泄露出去。要保证整个代表团在根据地内的活动,绝对的安全。我要的是百分之一百,百分之九十九都不行。”

交待完毕两个人之后,杨震沉思了一下对郭邴勋道:“老郭,你让人从军区司令部库存之中,挑选出十辆汽车以及十个最可靠的司机来,一会都交给陈泊。还有驻地内部警戒,由咱们军区直属警卫二团负责,在这期间暂时调拨给陈泊指挥。”

“哈尔滨外围的警戒,就不要调动其他的部队了。一师不是撤回来休整了吗?让他们接手整个哈尔滨外围的警戒工作。还有这期间让雷达部队,全天二十四小时密切监视哈尔滨周边所有空域。哈尔滨周边的航空兵部队,也要做好一级战斗准备。”

“这个美英联合代表团抵达哈尔滨之后的行程,你看着大致安排一下。既要尽可能的让他们满意,又不能让他们将咱们的老底子都给看了去。尤其是有些秘密的,不能让他们知道的东西,该暂时撤出去就撤出去。”

“如果他们坚持想看部队的情况,十几个主力师的部队可以让他们挑选。他们不是想要随机抽取我们的一些部队,以便摸清楚我们的真实训练和作战水平吗,我看完全可以按照他们的要求来。还有我看也可以适当的安排他们,观摩一些我军各级战术演习和一些日常训练。”

“至于富锦综合训练基地,就不要安排他们看了。那里不能让他们看的东西太多,让他们去了反倒是有些不好。如果他们想要观摩我们师团一级的战术合成演习,就安排到刚刚建设完成的汤原野战训练基地进行。”

对于杨震的安排,知道事情重大的郭邴勋微微沉思了一下之后道:“我看可以,我们的七师正在汤原装甲兵训练基地,改为机械化师。十三师撤回来之后,也正在那里整训,都可以让他们参观。”

“其实按照咱们的训练程度,他们无论选中那个师咱们都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作为抗联的现任参谋长,这点底气我还是有的。我也相信我们所有的部队,无论是哪一个师抽调出来,都是能经得起考验的。”

“正像一号您说的那样,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保障有力,这是我们每一支部队都具备的。无论美国人还是英国人,无论他们对中国人抱着什么样的偏见,但是到我们这里都只能截然而止。”

“我们不仅仅要让他们相信,我们不仅仅有最终战胜日本的能力和实力。更要让他们相信,即便有更加强大的对手来了,我们也是一样的无所畏惧,并能最终的战胜他们。让他们还有那些所有瞧不起中国人的人,知道什么叫做真正中国军队。”

说这番话的时候,一向从外表和气质给人一种稳重、优雅的郭炳勋,可谓是极少见的满脸的傲气。这种傲气不是那种二世祖和暴发户用钱堆出来的傲气,也不是中央军那种天子门生惯出来的傲气,而是那种在战场上常胜军身上那股藐视一切对手的傲气。

而这个傲气作为抗联总参谋长,与杨震一同精心策划了每一场战役,共同带出一支战无不胜铁军的郭炳勋可以有,也有资格有。因为这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那百余名残兵败将走到今天几十万兵强马壮的大军,从上到下沁透着他无数的心血。

抗联走到今天的地步,如果说杨震的贡献更多的是在整体的“战略眼光”上,以及各级战术上。那么郭炳勋的功劳,就在于真正健全了抗联的体系,为抗联制定了更加正规化的制度,培养了大批合格的作战参谋,构筑了完整的参谋体系。

杨震常说,没有郭炳勋这个参谋长,他一个人再有能力,哪怕是三头六臂,抗联是无论如何走不到今天的。正是有了这些,所以郭炳勋脸上的这番傲气,在坐的抗联所有干部,都认为是理所当然。

当然在傲气背后,更多是的是底气。如果说装备体系健全上,抗联也许比不上美国人和英国人。在军事教育体系上,抗联的速成班教育也与美英军队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如果说战斗力,抗联却自认不逊色于世界上任何的一支军队。

也正是这个底气,才让郭炳勋有这个傲气。全军所有的野战部队,随他们挑选,他就有这么一个底气。在法国留学多年的郭炳勋,对于英国人狂妄自大、好挑剔的个性,并非是一无所知。

面对着英国人他敢这么做,就是对自己的部队绝对有信心。如果没有这个信心、没有这个底气,以郭炳勋的为人和个性,他是绝对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的。而这个信心,不是盲目的自信,是部队在战场上用战果换来的。

第一百九十四章 血色关门嘴子山第一百一十一章 装甲兵的扩编第一百七十章烽火群策山(2)第三百六十七章 后续影响的隐患第四百三十二章 壮大声势的打第四百八十八章宝剑锋从磨砺出第五十七章 刻薄对尖酸第一百三十章 苦怕了的关内部队第四十八章 假想敌中队第三百一十六章 在坚持一下第三十二章 他是怎么撑下来的第三百二十六章 艰难的迁移第十五章一个难缠的对手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换的想法第九十四章 巧妙的战术第二百二十三章 建议第一百四十章 捍卫尊严第二百六十三章 舆论战的背后第三百二十五章 求贤若渴第六十四章 纪律第一百二十二章 美国利益第三百七十九章 平底锅?第二百三十八章 一百二十师团的撤离方案第一百三十六章 我留在这里坚持第二百七十七章 越平静的地方越危险第二百四十九章 无法说出的原因第五百四十章 海敬清的底气第二百六十四章 做的如此彻底第一百六十二章 所剩时间不多了第六十七章 尴尬的杨震第三百二十四章 北野高津的价值第三百三十四章 谈话之保证第二百二十二章 战地观战团第二百三十七章 柳川真一的抱怨第三百零八章 马家寨之战(三)第二百七十四章 调整第三百零三章 不知所措的片山少将第三百七十六章 他们也有热血第一百零八章 备战(2)第一百三十四章 日军之认识第三百三十章 不约而同的对手第一百二十四章东进(3)第一百三十五章 日军之应对策略第一百八十二章 火海战术第一百零三章 我势在必得第二百八十四章 严格保密第十三章 名不虚传的兽军第六十一章 两个人之间的战争第九十五章 他们才是真正的功臣第一百七十三章 三个能不能第二百七十一章 出关真是一关第二百四十八章 势在必得第三百九十七章 调整编制第九十九章 新式炸弹的威力第三百九十三章 名声大振第一百三十章 苦怕了的关内部队第一百七十一章 是人才,但可惜了第九十二章 以菜论势、以酒喻人第十二章 最后的准备第三百七十八章 你们是希望第一百五十四章 只用火力和他们说话第二百二十九章 中央代表团第一百零三章 雪耻第四十五章 酒井康的意图第254章 一百分的努力不够第四百九十九章 交换的选择第三百五十五章 争吵与分歧第二百六十章 绕不开的坎第二百一十六章 难道是想一网打尽?第四百一十一章 威胁和警告第三十九章 政委的不满第一百七十六章 新型野战食品第二百五十章不能在重演了第四百五十二章开弓没有回头箭第三百四十四章 意料之外第269章 亲切的感觉第三百九十八章 装甲旅第十章 关东军最佳的选择第二百八十七章 都忽视了一点第二百零四章 关东军的撤退计划第三百零六章 沉住气,再稳一稳第一百六十八章 打扫屋子好请客第五十三章 遇险(2)第一百一十三章 杨震也有打怵的事第七十四章 不动如山第一百章 那就是敌人第四百七十一章 机会难得第二百八十八章终于上钩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血战天津(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心事向谁述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不信第八十二章 出乎意料的战果第二百八十五章 咱们秋后算账第三百章 把你的想法都说出来第六十三章 霸气的答复第四百一十四章 梗阻第一百七十九章 近距离伏击战第二百一十一章 东宁要塞第一百三十六章 我留在这里坚持第三百二十三章 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