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杨震的异样平静

谈判桌上耍嘴皮子,只是代表着别人对你实力的认可。或是认为你还有利用价值,才会坐下来和你谈。真正的尊严,从来就不是在谈判桌上能够获得的。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眼下的局面正是这样的一个生动写照。要饭吃也要靠本事,如此而已罢了。

并没有被开局的胜利冲昏头脑的杨震,在脑海之中始终保持着一个清醒的认识。相对于边上喜笑颜开的李延平,以及尽管强行压制着心中的喜悦,但是脸上的表情,却是依旧出卖了自己内心想法的老帅来说。对于这样一个相当值得庆贺的事情,杨震却是异常的冷静。

不仅冷静的异常,在想想自己后世了解到的重庆方面,在整个对日作战之中,与苏联和英国相比,获得的甚至可以用杯水车薪来形容的援助。在想到眼前厚厚的一摞子美国援助抗联协议内的内容,杨震的嘴角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带着讽刺意味的笑容。

他的这丝讽刺,并不是在讽刺重庆方面。对于一支面对着一个强敌,已经孤身浴血奋战了整整四年的军队。即便这支军队丢掉了大半壁江山,但杨震知道自己没有资格去讽刺这支军队。

高层是高层问题,体制是体制的事情。无论怎么说,这支军队在整个抗战期间的表现,仍旧可以说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敬佩。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了。他们中的大多人还在继续战斗,没有放下手中的枪。

在现代化立体战争的条件之下,在战场上究竟能打到什么程度。是身后国力所决定的,而并非是军人没有尽力。当然他们之中在战场上保存实力有之,避战者有之,一触即溃者也不少见。但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还是在战场上尽了自己的全力。

不管后世如何的评价,但毕竟他们在正面战场上抵抗了整整八年。虽说是屡战屡败,整个抗战期间打的胜仗屈指可数。但是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还是在坚持着抵抗,并没有向强敌屈膝投降。而失败的原因之中,很多并非是战之过。

装备的严重不足,包括坦克和飞机在内所有重武器的匮乏。军工生产能力低下,连基本必须的步枪和子弹都无法满足需要。再加上相当一部分高层的腐化和不作为,军队训练上的严重缺陷,军队内部派系众多。

以及最关键丢掉了所有最富裕地区之后,以异常匮乏的财力,勉强支撑着庞大军队和巨大军费消耗,都严重的制约并削弱了这支军队的战斗力。你不能指望一支连饭都吃不饱的军队,还能有着你想象那样强大战斗力。

他嘴角的那一丝讽刺,是针对英美两国这次的大方而来的。到今年,中国人面对着一个实力远远超过自己的对手,整整已经独自血战了四年。这期间美国人除了少量的贷款之外,没有给过一个美元的实质上援助。

而英国人非但没有给过援助,期间落井下石的事情还没有少干。但眼下在日本人对他们形成了真正的威胁之后,便表现出来的罕见的大方。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如果他们在中日战争爆发之初就出手相助,而不是在一边袖手旁观,又岂能让日本人做大到如此的地步?

没有人让他们直接去参战,公开的卷入战火。但是他们哪怕在日军在南京挥舞屠刀的时候,对日本人仅仅实行石油和废铁禁运,而不是在其中大发其财。恐怕依靠吸允中华血肉养足了力气的日本人,也就不会壮大到如此地步。

看着眼前的一幕,杨震尽管强行压制住此刻心中强烈的鄙视感,但在嘴角那一丝怪异的笑容,却依旧透露出他此刻心中的真实想法。没有办法,对于这些眼中只有利益,而从来就不知道什么叫做正义。但张嘴闭嘴却满嘴都是正义的家伙,他不能不这么想。

就像在几十年之后,还是满嘴都是所谓人权、正义的他们。只是这个人权和正义,只是在他们认为他们需要的时候,才会是人权。否则就算摆在他们面前的大屠杀,他们也会当做没有看到一样。

人权和所谓的道义,只不过他们用来达成自己目的的一块遮羞布而已。无论是现在,还是几十年之后,还是这几个国家,唯利是图的作为从来就没有变过。说的历来都是冠冕堂皇,做的历来都是无耻下流。

那边在分别代表本国签字之余,一直也在仔细观察着杨震的霍普金斯与韦维尔上将。看着杨震冷静,甚至有些严肃的表情,却是都看到了对方眼中那一闪而过的惊讶。而杨震嘴角上那一丝显得有些怪异的笑容,却是让两个人多少有些不知所以。

两个人都没有想到,在取得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可谓是巨大的成果之下。杨震这个还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居然能够表现的如此沉稳,而没有显露出哪怕是一丝的喜色。

杨震此刻表面出来与年龄不相符的老练,让两个人都感觉到这个人要远比自己见到的难缠的多。对于霍普金斯来说,虽然他在谈判桌上已经见到了杨震的难缠劲头,但是杨震此时的表现,让他感觉到眼前的这个年轻人,要远比自己在谈判桌上见到的还要难以对付。

而对于韦维尔上将来说,依靠多年从军在战场上养成嗅觉敏锐的察觉出来。这个该死的,眼睛比鹰隼还要毒辣,什么都瞒不住他的家伙。将远比他们重庆的那些同胞难以对付,将会是一块极其难啃的硬骨头。

首相阁下想让眼前这个家伙改变原有的主意,出兵东南亚配合英军保卫英属东南亚殖民地的想法,恐怕会是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这个人不会轻易的因为一些利益,就会轻易的改变自己主意。

当简短的签字仪式完毕之后,杨震让人马上着手安排了一桌丰盛的庆功宴。虽说一向极其现实的美英两国人,并不是太讲究这个。但是作为东道主,杨震觉得自己总得多少得意思、意思。

昨晚为下去考察的美英高级军官举行的接风宴,自己都没有出席。今儿这个庆功宴会,如果再不意思一下,会让认为自己缺乏必要的礼节的。自己不能让人家说,自己粗茶淡饭的就将人家打发走了。

至于他内心的真实想法,是不是像他嘴上说的那样。是因为这个协议的签署完毕,意味着美英中三国为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建立的联盟,正式宣告成立。而这个协议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笔,将会以光辉和正义的形象,永远的载入人类发展的史册。

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包括全世界有正义感的人,都将会为这个协议诞生而自豪。如果这样的一个将会在人类历史上重重书写一笔的事件,如果不能庆祝一下,那将会自己终生遗憾的这个又臭又长的借口,恐怕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原本想要推辞的霍普金斯与韦维尔上将这两大巨头,在杨震别有用心的鼓动之下,最终还是点头答应杨震的安排。毕竟对于久居高位的二人来说,都很清楚这是宴请是一种外交礼节。如果轻易的拒绝,对别人是一种侮辱。

虽说这个杨震口中的庆功宴,无法与国宴相比。杨震所代表的东北抗日联军,也不是现在的中国政府。但是毕竟这是一种最基本的外交礼节,连续的拒绝是相当不礼貌的。原来倒还是好说,还可以以谈判为借口推脱。但现在协议已经基本上签署完毕,再拒绝就有些过了。

杨震的那个借口虽然说的冠冕堂皇,但其实对这二位来说连糊弄都算不上。但杨震有一句话,却是说的没有错。今天的这个协议正式签署,意味着美、英、抗联三方对日作战组成的战略同盟正式宣告成立了。

尽管抗联代表不了中国政府,只是中国为数众多的地方势力之中,最为强悍的一股。但这个协议的签署,毕竟也算是值得庆祝的一件事情。至少现在看,与抗联结成盟友,对于美英的总体战略来说,是有益无害的。既然出大头的美国人都点头了,那边的韦维尔上将尽管有些心事,但是也无法拉下脸来拒绝。

杨震的这个安排,明显是包藏祸心。但对同样别有用心的韦维尔上将来说,尽管急着就两军在必要时候在战略问题上配合的事情,想要与杨震进行进一步探讨。但面对着闭口不谈,总把话题往别地带的杨震,他也不好过于暴露自己的意图。

尽管为人很现实,但是作为英国陆军上将,这位韦维尔上将内心中的那种老牌强国,在面对一个积弱近百年的民族,所固有的高傲还是一样有的。尽管眼前的战略形势,是英国有求于抗联方面,但是这个家伙内心的所谓英国军队荣誉,让他也无法太过于主动。

他不想因为上赶着表现出来内心的想法,以免给抗联尤其是杨震本人,一种大不列颠王国主动去求人的感觉。尽管内心比谁都着急,但是面对着不紧不慢的杨震,只要想保留着内心所谓的大英帝国军人骄傲,他也只能顺势而为。

这二位美英代表团的两位掌舵人,一个不好意思开口拒绝,一个想说什么,却又放不下自己心中所剩无几的所谓矜持。对于杨震庆功宴的邀请,两个人稀里糊涂的也就同意了。至于他们的随同人员,他们两个都同意了,别人也就不好说什么了。

而那边陈泊的手脚相当的麻利,这边杨震劝说这二位接受自己小小庆祝一下的邀请,那边的陈泊在短短的时间之内,就搞出了两桌子丰盛的酒宴。实际上也不用杨震特地交待,灵活性很强的陈泊早就有了准备。

所有的食材,就在距离这间别墅不远的一个地方储备着。当今天谈判开始之后,那边陈泊已经督促人手脚麻利开始准备。反正用杨震的话来说,今天即便不用举行庆功宴,但是美英代表团这么多人也要吃饭。早点做好准备,也不代表着浪费。

第七十九章 敢这么做的底气第九十章 为谁而战(1)第一十八章 杨震的算计第九章 无线电干扰飞机第二百零八章 航空兵的反舰战术第四百零二章 自食恶果第253章 梦想与现实的差距第四百二十二章 老子也是考上来的第二百八十一章 平静的不正常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正我是不用第六十七章 瞬息万变的战局第四百一十九章 你必须要习惯第二百九十九章 杜开山的及时雨第八十二章 一场经典的夜间伏击战(5)第六十五章 判断失误带来的被动第一百五十一章 风云突变(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要主动出击第一百一十三章 日落冀中(六)第三十章 定位错误第九十八章 彻底的摧毁第八十二章 够用为主第三百二十七章 绝对不能离开这里第一百九十七章 反击第一百九十二章 千叶熊治的感觉第五百五十六章 犹豫和代价第四百四十七章 终究还是慢了一步第七十五章 我还真没有放在眼里第一百八十五章 归绥之战(五)第一百八十六章 兴山要塞第六十五章振奋人心第三百二十章 我们在战略上输了第三百六十三章 患得患失的杨震第三十三章 赌一把的金冈大佐第六十四章 濑户启二的心思第四章 迷魂阵还要摆下去第三百八十九章 借窝下蛋第一百二十六章东进(5)第三十一章 全线出击第三百四十二章 杨震的建议第二百二十六章 内奸第五百七十六章 激励士气的奖与罚第二百七十六章 时间紧迫第四百二十三章 老而弥坚第三百四十二章 因为我们都是军人第二百二十章 按时起爆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伤第三百二十五章 日军的反常第三百七十四章 江北之行第二百零三章 感觉与恼火第四百七十九章我没有那么大胃口第八十三章 突破第二百二十九章 这次手枪没有卡壳第三十三章 毁灭(4 )第三十八章 要求换装的挺进军第一百八十八章 血肉双城(九)第二百零三章 植田谦吉的结局第一百一十七章 关内部队的问题第一百五十六章 热情高涨的炮兵第三十五章 到了调整计划的时候第一百七十章烽火群策山(2)第一百零六章 禁口令第一百零五章 斩草除根第二百九十六章 始料不及第一百二十一章 老帅们的不赞同第一百二十章 忐忑的杜开山第三百零六章 马家寨之战(一)第三百二十章 意志崩溃的日军第四百一十四章 梗阻第九十三章 攻坚战术第一百四十五章 辉煌的开端(13)第五百五十六章 犹豫和代价第三百九十八章 这一战的长远影响第233章 自信的美国人第二百一十九章 旗帜应该怎么树?第二百三十八章 最坏的打算第八十七章 拉网排查第一百九十八章 马其昌的要求第一百一十二章 时不我待第二百一十六章 弹雨的洗礼第一百二十四章东进(3)第一百九十六章 王效明的决断第二百九十八章 力不从心的日军第二百六十一章 日军等待的就是这个机会第227章一个烟雾弹而已第二百三十八章 一百二十师团的撤离方案第一百九十章 要赌就赌的大点第一百一十五章 战场如棋局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关部队的困境第一百零七章 分歧第三十四章 这场战斗来的晚了第三百三十一章 军长最担心的事第一百八十八章 内山英太郎的思路第二百五十九章 攻心计第二百二十三章 嗅觉灵敏的苏联人第四百五十八章 背后的阴影第一百九十四章 超出判断的对手第五百五十九章 突破城墙第四百零三章 不单单是城市第七十章 我们补偿不起第二百二十五章 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