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正解决困境的方法

说到这里,杨震看了看面前已经完成当天训练计划,现在已经排的整整齐齐两个完整坦克团的苏制坦克,摇了摇头道:“对于英国人来说,面对着现在北非战场,未来的欧洲战场德国人庞大装甲集群的巨大压力,他们不会将性能最好的坦克给我们。”

“像这种他们已经陆续开始淘汰的玛蒂尔达二型坦克和十字军巡洋坦克,才会转交给我们。你们看着吧,等到不远的未来,美制性能优良的中型坦克大量生产出来之后,我们将会与英国人和苏联人,争夺美国援助的配额。”

“英国人为了搞到性能更加优秀的美制坦克,肯定会采取一些花样。我估计这些英国坦克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成为对我们的主要援助装备。至于我们自己制造的坦克,你还得等待。”

“不过那些英国坦克,在面对德国人的时候,也许是已经落后了。但是对付日本人,性能还是足够了。也许是对手不同,日本人的坦克不仅更加不适合反坦克作战,其实连担负掩护步兵攻击的任务都很勉强。”

“装备的都是更适合火力压制的榴弹炮,而不是与坦克作战的加农炮。最大口径五十七毫米榴弹炮,穿甲能力还不如我们的T二六坦克,甚至装备更多的是连火炮都没有的九四式装甲车。面对这样的对手,这些装备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还是完全可以满足需要的。”

“所以,你们不要考虑这些装备的缺点这样或是那样的多。而是要尽快的熟悉这种坦克性能,想办法通过战术的运用,避开它们的弱点。争取早日让它们投入到战场上,发挥最大的威力,成为对付日军的利器。”

“老陈,总部会想办法为你们争取性能先进的装备。但是无论是什么样的装备,能不能成为一种打击日军有力武器最根本的因素,还是在你们这些使用的人身上。人无决胜之心,到了战场上贪生怕死,给他们什么样的装备,都最终都只能成为一堆废铁。

“对于这些美英苏提供的坦克,无论他们有什么缺点,你们都要接受并熟悉。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发挥他们最大的威力。总之一句话,能杀鬼子的武器,就是好武器。能在战场上减少我们牺牲的装备,就是最好的装备。”

“不能因为这些装备有这样和那样的缺点,我们就不愿意接受,也不愿意去熟悉它们。这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武器装备,更没有完美无缺的战术。所以无论接收到什么样的装备,你们的心态一定要摆正。既不能因噎废食,更不能弃之如敝屐。”

“技术保障人员不够,就想法子自己培养吗。在培养的程序上,多动动脑筋、想想办法。活人还能让尿憋死?你们装甲兵是出了航空兵之外,全军重点知识分子调拨对象。我想我们只要努力,还是办法总是比困难多。”

“你之前依托正在建设的坦克制造厂,培养技术人员的办法不是很好吗。为什么不继续?文化程度低不要紧,我们多少人入伍之前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就那么一点文化还是到部队之后学习的。既然我们能把一个字不识的人培养成高级指挥员,那么为什么他们里面就不能培养出技术人员?”

其实陈翰章也就是发发牢骚,这些坦克虽说各自有各自的毛病。但要是真的不给他,都调拨给步兵部队,恐怕他这个装甲兵司令非得尥蹶子不可。杨震既然已经将话说的如此之透,以陈翰章的为人自然闭嘴不会在谈。

至于技术保障人员不够的问题,的确是实情,但是也并非一点解决的办法没有。早在装甲兵刚一成立,他就从机关和后勤人员之中选派了一批伪满国小毕业的干部和战士,到苏联援建的坦克生产厂去学习。

虽说坦克生产厂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彻底的完成建设,而且也未生产出一辆的坦克。但是他的装甲兵依托工厂苏联技术人员办的生产技术培训班,第一批就培养出来二百名维修保障人员。而且这个模式,到现在还在进行着。

而后期军区调拨给他们的伪满国中文化程度的新兵,他都是一半按照作战干部,一半按照技术干部培养的。而且采取了以老带新,加快培养速度的办法。但是面对着一下子扩大了不少的装甲兵编制和装备数量,目前技术保障人员的确数量不算充足,但是也足以满足军区扩编的几支拳头部队最基本的需要。

他这番叫苦,实际上与当初的熊大缜目标却是差不多。就是想要杨震在知识分子调拨数量上给开点口子,多给装甲兵分配一些至少也是国中毕业生文化程度的新兵来。没有办法,按照军区调拨的那些数量,对于正处于飞速发展中,如饥似渴的装甲兵来说,远远的满足不了需要。

至少按照他在上月底军区高级干部通风会上,了解到抗联与美英苏达成了援助协议之后,返回部队立即亲自着手制定的装甲兵发展规划来说,真的是满足不了需要。走一步,看三步这种棋盘上,也是人生的哲理,下的一手好棋的陈翰章还是记得很清楚的。

没有办法,战争不等人,时间不等人。如果他有苏联人在战前那么长时间和平建设时间,可以稳扎稳打的一步步去进行,他也不会这么着急。但是现在的形势,却给不了他那么多的时间去步步为营。

只要一号开口了,政委和东北局那边肯定是基本上一路顺风。所以陈翰章在叫完苦之后,就一直很期待的看着杨震。盼着杨震点头,答应在征兵的时候,对于国中毕业生文化标准的新兵分配上给装甲兵一定的照顾。

他之所以抱怨英国坦克,只不过是抛砖引玉的一种手段而已。自从军以来,无论再大的压力,再困难的情况,也从来没有主动叫过苦的陈翰章。这次多少有些唠唠叨叨的抱怨,尽管也是事出有因,但也的确是开天辟地。

只是杨震在这件事情上,却是好像什么都没有听出来一样闭口不谈。只是和他这个装甲兵司令谈了一下坦克发展历史,顺便给面前的这种苏制中型坦克,起了一个主战坦克的新名字。至于维修保障人员的缺口,却是明白的告诉他自力更生。

杨震既然已经变相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以陈翰章为人也就闭口不敢再多言。熊大缜因为这件事情,多次碰了一鼻子灰的结果,他陈翰章还是很了解的。一号既然闭口不谈,那么就是这件事情上没有商量的余地。

尽管他很清楚对于自己的那番抱怨,一号绝对是听的出来并非无的放矢。但一号没有吐口,恐怕是军区在这件事情上也确实为难。陈翰章不是没脸没皮的熊大缜,杨震既然避而谈,也知道目前实际情况的他,也就没有在继续叫苦。

作为军区党委一员的他,对于眼下军区在人才面前的困境还是很清楚的。他知道目前都在扩编的各个军兵种,根据地内正在大批组建的各种学校和工厂,都在盯着每年毕业学生的分配数额。军区在考虑国中以上文化程度青年分配的时候,肯定要先重后轻。

看着面色有些沉重的陈翰章,杨震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困难是很大,但是我相信这只是暂时的,也绝对不是没有一点办法解决。只要你们肯从内部下决心去瓦解一部分潜力,再多想想办法,还是能够暂时解决的。”

“但是从眼下我们所处的环境来看,要想在根本上得到解决这种困境。别说你们,就是军区现在也没有办法。对于我们来说唯一的出路,就只有你们的装甲兵将新装备尽快形成战斗力,我们好攥紧最有力的拳头,打破我们目前局限一隅的困境。只有打出去,我们才能真正彻底的解决掉所有的困扰。”

说完这番话之后,杨震就闭上了嘴,一直到晚饭前什么都没有再说。在晚饭的时候,知道杨震脾气和秉性的各级干部,包括陈翰章在内的所有人,也没有一个人主动去陪杨震吃什么工作餐。

而杨震在吃完晚饭后,也一直没有离开他那间临时办公室。直到晚上九点将陈翰章找过来之后,才打开一张绝密地图道:“你先看看上边的作战态势,考虑一下如果你指挥西线作战,目前在兵力和部署上还有什么不足。同时,你把你自己的想法也和我说说。”

说罢杨震没有看在见到这张地图之后,微微一愣的陈翰章表情。而是点了点地图道:“这个下一阶段的作战计划,是总部拿出来的。但并不是说这就是最终的计划,最多也就是一个初步的草案。”

“你是装甲兵司令员,同时也是我军最擅长合成指挥的高级指挥员之一。而我们下一步作战,在西线和东线,装甲兵将会是主要的突击手段,所以我现在需要在西线作战方面征求一下你的想法。”

“记住我刚才说的话,你所有问题考虑的出发点,是要以整个西线战役突击集群指挥员的身份来思考。其他的战略方向你不用管,对于你来说现在需要思考的就是怎么样达成总部的作战意图。”

“你的整个任务指挥突击集群以苏尼特左旗、阿巴嘎旗为进攻出发地,直插包头、归绥一线。你的攻击停止线为西至黄河,南到外长城一线。并随时准备进入晋北,策应关内部队作战。与你配合的除了挺进军一部之外,还有关内的晋绥军区部队。另外晋绥军区大青山游击支队,也会全力配合你们。”

尽管让陈翰章拿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但是杨震并没有直接告诉陈翰章,在下一阶段作战之中,他将会担任整个西线突击集群的指挥员。尽管已经大致确定,但确定并不能代表着最终拍板。

关于这个指挥员的人选,杨震还是要仔细在掂量和斟酌一下。尽管陈翰章的确是他的首要人选,但陈翰章能不能最终走马上任,担任这个集群最高军事指挥员,杨震还是要看他拿出的最终想法是什么。

第一百六十七章 两害相权取其轻第四百九十七章 恐怕没有那么简单第一百六十一章 黎明的心思第二十九章 毁灭(1)第二百九十五章 做好牺牲准备第三百六十四章 江淮战役(一)第四百四十七章 终究还是慢了一步第一百零四章 敌情第一百八十章 血肉双城(一)第四百一十八章 岌岌可危第一百九十五章 有这个底气的第三百四十一章 最适合的部队第二百五十九章 东施效颦的日军第四十七章 杨震苦心的算计第一百零八章 日落冀中(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植田谦吉的最后疯狂第246章 零式的忧虑第五十四章 一号,我坚持第四百三十八章 易建平的看法第二百八十八章 祁志标的冒险第三百六十八章 郁闷的日本人第二百一十一章 消耗品第三百零六章 诡异的日军援军第三百六十五章 摸到弱点第八十九章 是我忽略了第二十四章 郭炳勋的思路第一百零五章 情报第二百八十九章 穿插(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唯一的选择第三百零八章 时运不济?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该付出的代价第二百五十七章 思路和建议第一百五十六章 狗咬狗第一百二十三章 白宫的意图第八章 恶魔城堡七三一(3)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主子出面第九十六章 杨震不满意的原因第四十三章 补给第三百七十七章 两个选择第三百四十章 新东北大学第二百九十四章 血腥新广武第三百二十八章 落幕第二百三十五章 谈话与厚望第二百三十六章 分歧第三百八十六章 这终归还算是好消息第八十五章 王光宇的思路第二百八十二章 秦彦三郎的准备第三百六十四章 江淮战役(一)第四十七章 陈翰章的决心第三百章 隋长青的野望第三百零四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六十三章 霸气的答复第四百二十三章 脑袋越要清醒第一百六十五章 别无选择第三百九十八章 这一战的长远影响第四百零五章 优良的效果第二百零三章 植田谦吉的结局第一百六十六章 以不变应万变第二百八十五章 关内首战第五十一章 狡猾的上村利道第一百六十一章 威慑第二百二十八章 挑拨第一百二十九章 血战天津(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并不被杨震看好第五百三十四章一个时代的耻辱第二百零一章 饭村穰的忠告第三百一十一章 关键在于速度第三百一十章 加快速度第一百二十五章 打赢为根本第二百四十一章 三九年版的八一杠与PK第三百八十八章补充协议第二百三十四章 孽缘第六十一章 恼火的曹辉第二百一十四章 祁口之战(二)第十五章 反坦克战第三百一十三章 第四军要跑第二百九十六章 血色本溪湖(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杨继财的不同看法第一百四十章 砸锅卖铁的何志山第十一章 恶魔城堡七三一(6)第五十二章 配角兼主角第三百六十七章 日军唯一的好消息第八十二章 自食恶果第七十五章 乱拳打死老师傅战术第二百一十八章 失联第一百四十七章 关东军情报之殇第二百二十九章 中央代表团第四十四章 敌情第一百二十二章 关内外的差别第一百零九章 更要成为动力第一百七十六章 烽火群策山(8)第一百八十四章 杨震对部下的评价第八十八章 扑敌背后第一百一十二章 坚守八个小时第一百二十五章 从细节上分析第四百八十六章 必然的趋势第二百七十六章 全面反击的前兆?第三百五十九章 最后的准备第二百九十六章 始料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