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失利

而就在三十二师团完成对茹越口的突破,易良品的部队与三十二师团乱战成一团的同时。原本在雁门关内停滞不前的二十一师团,突然全军出动向北发起猛攻。相继抢占了新广武与旧广武,并以三个联队齐头并进的态势,向山阴、东榆林发动进攻。

见到这个二十一师团总算咬了钩,陈翰章一直悬着的心登时落地。虽然穆长秋的部队,还未能赶到平地泉一线,尚未能抢占崞县,切断二十一师团的退路。而现在被三十二师团一部缠住的易良品,很可能无法按照原有的计划出马兰口。

但在茹越口一线已经被全线突破的情况之下,陈翰章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太多时间等待这个二十一师团全部进入合围圈。根据现有态势,陈翰章根据形势的发展,放弃了原有在洪涛山一线设伏的计划。

立即命令部署在神头的部队,在马邑以南强渡桑干河,直插广武堡,切断这个二十一师团的退路。原来在洪涛山设伏的部队全线出击,在陈翰章能够调动所有炮火的掩护之下,直插山阴至榆林的公路。以骑兵一部,向张庄一线快速突击。从东西两面,对二十一师团进行夹击。

陈翰章给各部队的命令是,务必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完成对二十一师团的两面夹攻。实际上打到这个态势,陈翰章已经放弃了原有对二十一师团围歼的计划。易良品无法撤回,等于一只手被日军抱住的他,现在已经无足够的兵力完成对二十一师团合围。

他手中可以在第一时间投入战场的装甲部队,除了装备T三四坦克的装甲一团之外,他目前在雁门关战场上的所有坦克部队。只有两个T二六轻型坦克连,以及杨继财从太原撤回来的十几辆十字军坦克,坦克集群数量并不充足。

而相对于可投入坦克数量不足,陈翰章最头疼是步兵的数量更加满足不了需要。虽然他将所有能调集的骑兵,都临时改为步兵参战。但依旧让他的兵力使用上,感觉到异常的紧张和不足。

虽说日军大部集中在大同盆地上,相对战场有利,但这里也不是一马平川。日军虽然没有能够抢占洪涛山,但广武堡所在的地形,却正是位于丘陵地带。而广武至榆林堡之间,却是位于平原地带。实际上陈翰章虽然居高临下,但是真正开打,却还是处在佯攻的地位。

在这种情况之下,也需要更多的兵力投入。在陆续抵达的十师主力,已经陆续开往茹越口、应县、山阴东南方向布防拖住三十二师团的情况之下,他实在凑不出合围二十一师团的兵力。这场战役,注定从一开始就是击溃战。

兵力不足,陈翰章就尽可能的用火力代替。他调集手头上所有能集中的一百毫米以上口径火炮,以火力在空中支援之下,对日军采取三面压迫。再加上以坦克配合步兵,逐步歼敌一部,以彻底的击溃二十一师团。

原本陈翰章想集中装甲一团主力,在机械化步兵一营的配合之下,对日军纵深实施强行穿插。这种战术,陈翰章曾经在朝鲜战场上使用过一次。当时他也是利用坦克的机动能力、装甲能力和火力沿着山间的公路,在有限的步兵掩护之下,采取大纵深快速突击的办法,撕裂日军的整体防御圈。

在当时的朝鲜,陈翰章面临的态势,虽说和眼下并不完全一样。但是不仅兵力面临着劣势,而且还要承受日本海军舰队的炮火压制。承受的压力并不比今天所面临的压力,小到哪里去。

而面对日军驻朝鲜军的优势兵力,陈翰章就是利用这种战术,在战场上大展神威,将日军攻势搅合了一个稀巴烂。而当时战役结束之后,一号还亲自给这种战术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坦克劈入战”。

现在的态势,要比当年在朝鲜强的多。自己一方拥有火力优势,日军也没有了舰炮的支援。在重火力的数量和质量上,晋北战场上的抗联,甚至还占据了一定的优势。兵力虽说紧张了一些,周边面临敌军的数量也多余当初的朝鲜战场。

但陈翰章认为在地形类似,敌情类似的情况之下,自己采取这种战术绝对是恰当的。而且他现在手头装备的这种苏制T三四坦克,无论是装甲防护力还是火力,包括机动能力在内,都远远不是当年的那些波兰、法国杂牌轻型坦克可以相比的。

这些苏制T三四坦克七十六毫米坦克炮的威力,更是远远的超过当年那些法制三十七毫米短管坦克炮。更何况现在掩护步兵的火力和战斗力,也远远的超过当年。自己在晋北复制这种战术,肯定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但陈翰章却是没有想到,短短才过了一年多的时间。当年自己在朝鲜战场上,起到了超乎想象作用,甚至对战局的稳定是决定性的这种战术,却在这晋北战场上,非但没有能起到他期待的作用,反倒是自身遭受了相当严重的损失。

这个二十一师团明显在战前,做了异常详细的准备。不仅在作战的时候,从不轻易的冒进,一直都在稳扎稳打。在无论是行军还是作战的时候总是抱成一团,并首先控制周边的制高点。最关键的是每个联队,都配备了超编的反坦克炮。

不仅装备了大量的日军最新式的一式反坦克炮,还配备了一种新式的,威力远远超过日军原有反坦克炮的新式反坦克火炮。这种新式反坦克炮,陈翰章可以拿军籍担保,以往绝对没有出现过。

装甲一团一个T三四坦克连,在三辆十字军坦克的配合之下,多次试图利用山间公路进行快速的突击。但是都被日军出现的新式反坦克火炮,给牢牢的封锁在公路上。这种新式的反坦克火炮,威力明显超过日军最新式的一式反坦克速射炮。

亲临一线指挥的陈翰章,以其抗联装甲兵司令员的感觉,认为这种反坦克炮绝对不是日本制式的反坦克炮。这种火炮在三百米的距离,可以从正面击毁T三四坦克。而其他的日制反坦克火炮,根本就没有这个能力。

要知道即便是日军新式的一式反坦克炮,也只能在几十米之内,才有能力击穿这种坦克侧面的薄弱部位。而在正面想要击毁这种炮塔正面狭窄的坦克,除了好运到了极点之外,根本就没有这个可能。

山区作战,本身目视直线距离就比较短。而且山区地形中,这款反坦克炮低矮的炮身,在这种复杂一些的地形,抗联的坦克在进攻之中,只能采取一线纵队的方式突破。很适合日军依靠新式反坦克炮,采取伏击战术在近距离之内,摧毁抗联的T三四坦克。

再加上苏制坦克,本身俯仰角就很窄,也就是说火力射界很是有限。日军又将这款反坦克炮部署在山腰处,与山下的一式速射炮,山顶的九二步兵炮相互配合,给抗联的坦克带来相当大的威胁。

而日军往往又采取将坦克放到自己纵深的同时,先打头尾两辆。在击毁第一辆坦克堵住通道之后,在调转火力逐一打掉其他的被堵在路上的坦克。在近距离多重火力的打击之下,别说抗联的T三四坦克,恐怕就是十几年后的新式坦克,也很难抵御的住这种战术。

陈翰章没有想到,他曾经在朝鲜半岛大展神威的坦克劈入战以及坦克掏心战。在同样都是山地的这晋北山区,却就被三十几门日军新式的反坦克炮,给硬生生的遏制住了。在损失了一个连的T三四坦克,三辆十字军坦克被彻底击毁之后,陈翰章只能停止使用穿插、分割战术。

这些在此次战斗之中被击毁的T三四坦克,是此次会战打响之后,第一次被日军反坦克火炮击毁的该型号坦克。也是抗联装备的这种坦克,第一次在战场上被日军反坦克火力击毁。

在损失不轻的情况之下,陈翰章只能将以T三四坦克为主担任正面突击,步兵掩护坦克的战术。改为以直瞄火力掩护步兵进攻,同时步兵则在坦克炮火的掩护之下,先逐步肃清反坦克火炮,在为坦克后续进攻打开道路。

只是这么一搞虽说坦克的损失数量,下降到了可以接受的地步,但陈翰章的反击速度明显降了下来。尤其对于原定计划的实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大大的拖延了目标达成的速度的时间。

这一带山区的地形,本身也限制了坦克的使用。使得抗联的攻势,被地形切割的很凌乱。而这个二十一师团在遭遇到抗联的反击之后,又在第一时间抢占了周边的制高点。依靠这些制高点,将自己的防御短时间之内形成了一个整体。

同时任何一个被攻击的点周边的日军,都会在第一时间提供火力支援和兵力增援。这个二十一师团像是明显受过类似地形下训练一样,在作战之中进退有度,火力的配备和部署,也都相当的合理。内外线配合严密,其整体防御可以说几乎是滴水不漏。

很难想象得到,这是一个在进攻之中的日军师团摆出的阵势。如果不是日军摆出的阵势,以及战斗发生的地点,是在抗联的内线。很容易让人以为这是日军在依靠内长城外的山地固守,抗联则是全力进攻的一方。

这个二十一师团这么短的时间之内,火力部署调整之合理。在战斗之中战术运用之符合实际,尤其是攻防转换速度之快,都远远的超乎了陈翰章当初的预料。陈翰章的攻击,就像一头扎进了火刺猬的怀抱之中一样。

陈翰章虽然集中了手中能动用的几乎所有炮火掩护,但是却因为战术部署失败,而迟迟无法将这个二十一师团分割开来,导致战事进展的异常缓慢。几个方向的进展,都不是很顺利,甚至有的方向进展可以说是失败。

而整个晋北战局眼下的态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双方有生力量的对比之中,明显只能朝着对于陈翰章不利一面发展。战场形势发展不等人,时间不等人,最根本的是局势变化的速度,并不会给陈翰章留下太多的时间。

第五百三十六章 解救与难题第四百二十七章 有些尴尬的设计第三百五十二章 人生的转折第一百章 超出预想的结局第三百七十一章 必须要除掉这个人第二百七十二章 装备精良的伪军第二百二十八章 挑拨第六十五章振奋人心第二百七十四章 他们不配作为军人第一百六十六章 最新的情况第二百一十八章 用好、用足第二百六十七章 杀人机器第一百零八章 备战(2)第六章 顾虑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秘书第一百二十九章 血战天津(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内战的风险第一百六十六章 以不变应万变第一百六十九章 铁路输送第二百二十三章 建议第三百五十七章 我认为还不够多第七十章 同志们杀鬼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的分工第三百四十四章 手伸出去更合算第二百二十七章 韩仁和的猜测第四百六十七章 王光宇的幻觉第一百八十八章 八苏木之战第一百八十四章 打脸第三百零九章 必须打的准,打的狠第二百六十一章 拼了老命的王光宇第二百七十九章 牛肉的价值第二百零三章 植田谦吉的结局第三百六十八章 皮尔逊的问题第九十九章 新式炸弹的威力第四百六十三章 戏一定要做足第二百六十八章 打蛇不能打五寸第二百章 恼羞成怒第四十七章 杨震苦心的算计第二百三十九章 还是值得的第四百五十四章 漂亮与败家第三百九十四章 汽车的问题第一百零五章 按照你的思路来第一百九十三章 血战之初第四百八十六章 必然的趋势第八十二章 够用为主第三百一十九章 王光宇的黑虎掏心第二百九十六章 撤离第一百二十七章 杨震的固执第九十九章 新式炸弹的威力第九十三章 对策第三百二十六章 梅津大将的危机意识第一百三十章 苦怕了的关内部队第三百二十四章 挨骂和喜讯第六十六章 重庆的压力第一百九十二章 日军出乎杨震意料的反应第三十三章 赌一把的金冈大佐第八十四章 定策(2)第二十四章 郭炳勋的思路第八十章 我们要给与足够的信任第252章 鏖战朝鲜第一百二十五章 打赢为根本第三百二十二章 事后余波之冲突第三百二十三章 事后余波之争吵第二百一十九章 旗帜应该怎么树?第五百章 交换的后续影响第七十章 没有什么可担心的第五百三十二章 一副暴发户的做派第四百八十二章 漏洞百出的夜间拦截空战第四百七十六章 已经打草惊蛇了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会干涉第三百一十三章 那就再做足一点第一百八十二章 火海战术第四百六十三章 造化弄人的结局第三百七十六章 卡脖子第三百一十六章 第四师团的整顿计划第三百七十四章 杨震的拒绝第二百一十三章 上月良夫的坚持第三百零六章 马家寨之战(一)第五十八章 谈判第三百六十章 回程第二十一章 四三年的战略第二百八十二章 秦彦三郎的准备第九十二章 打草惊蛇第三百七十六章 他们也有热血第一百一十一章 突破国境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置第五十章 调你们的原因第三百八十三章 解惑第一百零六章动作一定要快第二百一十六章 还是判断失误第三百七十九章 屁大点的事情第二百零五章 丢卒保车第一百八十四章 杨震对部下的评价第二百四十一章 丰收者计划第四百六十一章此一时、彼一时第五十四章 被困(1)第一百五十二章 风云突变(三)第四百三十九章 臧式毅的嗅觉第一百九十章 苦口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