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必然的结果

按道理说像眼下澳大利亚这么重要的战场上,日军应该选择一个虎将或是一员猛将,来承担重任。而这样的将领,在现在的日军之中并不缺乏。比如在东南亚战场,以劣势兵力更扫马来亚半岛十几万英军,而被称之为马来之虎的山下奉文。

但南方军在选将的时候,没有选择被称之为马来之虎的悍将。却偏偏选择了忧犹寡断不说,还坚决反对与美英开战。作诗比打仗更在行,在兵力火力都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之下,一个菲律宾战役打的拖拖拉拉,甚至用损兵折将来形容都不为过的本间雅晴中将。

这位颇有些草木皆兵的老兄,在美澳两国海军舰队对其滩头防御阵地,几乎是不计损失的疯狂炮击之中。惊恐的认为美国海军此举,是有准备从自己背后登陆,彻底将登陆部队合围的意图。

生怕自己被包了饺子的他,立即将正在势如破竹进攻的第十六师团,从正在追击美军的行动之中,火速调回登陆地点准备进行抗登陆作战。前方只留下了一个第五师团,外加由独立混成第四联队为基干编成的一个支队。

而这个独立混成第四联队,在美澳航空兵不惜一切代价的轰炸之中损失惨重,已经无力进行超越追击。只能停止下追击美澳溃军行动,就地转入休整。剩下一个孤木难撑的第五师团,面对着广袤无垠的澳大利亚内陆也只能停下脚步。

结果等到发现是虚惊一场之后,将十六师团重新调过头,试图追歼美澳军队的时候。美澳军新增援部队已经赶到,战机已经错过难以找回。在美澳军队铺天盖地的炮火,外加大量坦克的冲击之下,第一波日军登陆的两个师团,只能彻底的放弃进攻的打算。

原本这位向来忧犹寡断的老兄,因为在菲律宾战场上的延迟,已经被大本营内定转为预备役。但南方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元帅,在其同期好友在荷属东印度群岛作战之中,大放异彩的十六军司令官今村均中将的劝说之下,还是决定给他一个机会,让其出任十四军司令官。

可这位老兄在菲律宾战场上犹豫不决的老毛病再次复发,关键时刻抽出了合围圈的部队回防。不仅让美军逃出去一部分,更让美澳联军获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可以快速的调集新的增援兵力。

虽说他在澳大利亚战场上,依靠逃过美国海军截杀,陆陆续续登陆的两个后续师团、四个旅团,外加七个独立混成联队,以及海军被击沉军舰上逃生的水兵,最终坚持到了终战,拖住了大批美澳军队无法增援其他战场。

但他的此次举动,也彻底葬送了日军夺取澳大利亚的希望。让日军大本营,彻底消除南太平洋上最大隐患的想法彻底落空。但后来的事情,谁也不就可能判断的那么准确。眼下的美英两国,被日军攻入澳大利亚的举动搞的是焦头烂额。

面对着整个不利的战局,已经快要火上房的美英两国。不断要求眼下所有对日作战国家和军队之中,距离日本本土最近的抗联,加大对日军的空袭力度,以尽可能的削弱日本本土,支援太平洋战场的实力。

皮尔逊与罗斯的催促,让杨震很反感的同时也异常的头疼。现在刚刚经历过一场大战,损失也一样不轻的抗联航空兵,眼下无论是飞机、空地勤人员,还是航空燃油,甚至是航空炸弹几乎是无所不缺。

别说满足不了美英的需要,就是自身的防空需要,也只能暂时转交给地面防空兵。之前担任防空任务的米格三战斗机,除了战损无法补充之外。相当一部分飞机,因为苏德战争爆发之后零部件已经无来源,在损耗过大且无补充的情况之下,已经无法撑起北满的天空。

苏制飞机发动机本身就使用寿命短,再加上高强度的使用,原有随机进口的备用发动机早就消耗余烬。现在自顾不暇的苏联人,在自己是都都尚且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之下,根本就没有精力向抗联继续出口飞机发动机。

而自行的仿制工作,却因为缺乏技术人员和完整的工业体系。这样一款并不先进的飞机发动机,仿制工作进展相当的缓慢,迟迟拿不出合格的产品来。仿制出来的发动机,功率不足原来的三分之二,重量则增加了百分之十。

最关键的是使用寿命,还不如原型机的三分之一。甚至有的发动机只飞一个起落下来,发动机就报废。虽说仿制出十多台,但是航空兵根本就不敢接收。这样的发动机装上飞机,那是对飞行员的犯罪。

缺乏的不仅仅是备用发动机,刹车片、机轮、螺旋桨、机体内的管线等等关键备件,几乎是没有不缺的。一个工业基础薄弱,无系统工业体系支持的国家,想要维持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就是这么艰难。

那批米格三战斗机,现在只有三十多架还能飞行。剩下没有战损的飞机,不是因为零部件缺乏,就是因为发动机使用寿命已经到了,无备用发动机可更换,而只能停留在地面上,成为还能飞战友的零部件捐献者。

按照抗联航空兵的战术,高空性能优秀的米格三战斗机,主要是承担大后方空中防御。前线制空权争夺,由装备的美制战斗机承担。米格三战斗机部队无法升空作战,大后方的防空任务只能由地面高炮部队承担。

在此次作战之前,抗联就从前线抽调回五个五七高炮连,十六个三七高炮连,以及二十一个高射机枪连,四个探照灯连,调回大后方加强后方防空力量。以弥补空中力量瘫痪,造成的防空缺口。

相对于米格三战斗机已经无法升空作战的窘迫境地,美制P四零和P三九战斗机,因为美国人在此次会战之前,提供了一批飞机必要零部件,情况相对来说要好一些。但是在去年和今年两场连续大战之中,损失也不轻。

现在抗联装备的两种战斗机,总数相加已经不足去年会战之前的三分之一。关键是在交给苏联人一部分,以换取更加急需的地面武器装备后,性能最好的美制P四零战斗机,现在已经无后备力量。此次会战之中的战损,迟迟无法得到补充,相对于情况还好一些的战斗机部队来说,轰炸机部队眼下正处于最困难的时候。在抗联航空兵之中承担了大部分对地攻击任务,从精确定点俯冲轰炸到战术轰炸的主力攻击机A二零攻击机,经过两年多高强度的使用不仅战损很大,飞机自身消耗也大。

原有的陆陆续续美国援助,加上购买的二百多架,现在还能飞行的总数只剩下四十多架。在英制巴特尔轻型轰炸机只是一个唬人货,无法起到替代作用。可用于战术支援的伊尔四轰炸机,大部分又趴窝的情况之下,抗联的战术支援力量,已经滑落到了最低谷。

轰炸机部队损失没有这么大,但是什么都缺。伊尔四轰炸机现在同样处于发动机到使用寿命,已无库存备用发动机,只能停留地面上,已经无法作战的窘迫境地。美国人虽然提供了一部分B二十五轰炸机发动机,但不仅数量不足,而且换装的工作进展很缓慢。

美国人给的那几十架B十七和B二四轰炸机,零部件供应情况也不乐观。最关键的是航空燃油与炸弹的储备,都难以支撑哪怕是一次轰炸行动。库存空空如野的仓库,已经实在无力支撑大规模的行动。

此次会战基本达到了预想目的,但是抗联付出的代价也同样是巨大的。飞机、坦克、火炮,几乎都急需补充。在这种情况之下,抗联别说空袭日本本土,就是自身防空能力也陷入了相当大的困境。

没有了足够的航空燃油,甚至连航空炸弹库存都已经到底怎么去作战?美军是陆陆续续给了一部分的远程轰炸机,但是备用零部件,到现在连一个刹车轮都没有见到。战役中高强度的使用,这些飞机也都到了该检修的时候。这种情况之下,怎么去承担他们的要求?

不过好在美英两国的总参谋部没有糊涂到底,逼着刚刚经历过一场空前血战的抗联,再发起一次进攻,为他们分散南太平洋战场上的压力。只是不断的采取车轮战的手段,逼着抗联去空袭日本本土。

其实对于中途岛和南太平洋美澳两军的惨败,以及澳大利亚战场面临的危局。时刻关注着战局发展的杨震,心里自然是清楚的。对于美军为什么会打败仗,杨震心里面更加清楚。原因很简单,美军在中途岛的惨败就是他一手制造的。

为了给美国人制造这么一场败仗,杨震甚至启动了一个潜伏在日军海军内部,自从关东军返回本土之后,就一直沉默的特殊间谍。这个日本海军飞行员出身的间谍,也是抗联安插在日本海军内部唯一的一个暗线。杨震这个时候启动这个暗桩,其决心和力度可见一般。

开什么玩笑,要是还让历史的车轮按部就班的,按照自己知道的历史轨迹去前进。中途岛一战扭转了败局的美国人,那里会那么大方。只有将他们彻底的打疼了,他们才会知道中国战场的重要性,才能让他们更大方一些。

至于日军进攻澳大利亚,只不过是中途岛美军惨败之后,余波引起了一个小小的涟漪而已。这一点杨震早在替美日两国海军策划中途岛海战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会出现这么一个结局。

对于日军来说中途岛战役一旦取胜,日军势必会利用此战影响,寻找下一个进攻目标。在南太平洋战略地位异常重要,面积广大、资源丰富,最关键是兵力不多的澳大利亚,就成了首选目标。

最关键的是在日军大本营看来,只要能彻底的占领澳大利亚,美军就失去了反攻南太平洋的跳板。没有澳大利亚这个战时的补给基地,美国人想要在西南太平洋战场进行反攻,所有的补给和物资,连同军队一起千里迢迢的从本土运来。可以大幅度减轻整个太平洋战区,日军防御可能会承受的压力。

第三百四十七章 他会挺过去的第三百五十五章 争吵与分歧第一百零七章 余波中的余波第四百七十四章 无意中的默契第一百二十章 必须丢掉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常的鲁西北战局第三百四十一章 最适合的部队第一百七十四章 尽量想到前边第一百零三章 我势在必得第三百五十二章 急红了眼的美军第九十章 杨震的异样平静第四百六十六章 破釜沉舟又何妨?第六十五章 随时可以出战第九十七章 到此为止第一百一十章章 南下(1)第三百五十六章 底线第四百七十六章 已经打草惊蛇了第二十章聪明反被聪明误第一百七十五章 冈村宁次的苦心第一百零八章 备战(2)第五百一十九章 替代品带来的影响第一百五十一章 面和心不合的伪蒙军第四百八十三章 要给予极高的警惕第一百二十八章 去大闹天宫第三百二十四章 挨骂和喜讯第三百六十三章 查看地形第三百四十八章 死命令第三百四十一章 最适合的部队第三十九章 生死之线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是避重就轻第一百四十七章 只能靠你自己第四百六十章 希望破灭第三百九十八章 这一战的长远影响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如其来的空中打击第一百三十八章 险境第一百八十三章 血肉双城(四)i第二百三十九章 宣布任命第三百二十三章 中央来电第260章 现实的美国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杜开山的心思第二百二十二章 隋长青的犹豫第一百八十二章 归绥之战(二)第四百零七章 一次全部解决第十三章 名不虚传的兽军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的敌情变化第235章 杨震的目的第三百一十七章 要全力一搏的日军第九十二章 还是搞错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日军真正的战略意图第九十四章 选择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枝独秀不是春第四百六十九章 你要有心理准备第五百零八章 还是算了吧第五十三章 一拳打在腰眼上第一百一十章 要的就是一盘乱局第一百八十四章 血肉双城(五)第四百七十七章 真正到了关键时刻第三百二十三章 投降第三章 史上最霉的穿越(3)第六十四章 皮尔逊的劝说第二百二十八章 一路疾驰第二百五十一章 练为战、不为看第二百一十一章 东宁要塞第二百一十六章 难道是想一网打尽?第二十五章恐怕是一枚苦果第二百七十六章 苏联人的意图第二百八十四章 完不成任务杀我的头第一百六十章 平静的背后第一百一十一章 装甲兵的扩编第一百零五章 按照你的思路来第二百六十二章 饵儿的分量第一百八十章 陈翰章的精心准备第二百零五章 丢卒保车第三百八十九章 千里眼第四百零一章 是为了报复你第二百零九章 手榴弹是个宝第一百三十五章 手短的日本炮兵第三百四十四章 意料之外第三百四十七章 别样的味道第一百六十二章 鏖战汤原(8)第一百七十九章 意见与马屁第四百五十四章 打的他们终生难忘第一百六十四章 封锁区第四百二十五章 名誉之战?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势恶化第三百六十四章 幸运的于明第四百六十九章 可怕的感觉第五十六章 陈翰章的意图第二十三章 新的作战模式第一百四十七章 前兆第一百九十六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第二百四十章 催命符第二百四十六章 伏击战(二)第三百零一章 实战化的装甲兵指挥学校第二百八十五章 西原贯治不一样的感觉第三百八十二章 未雨绸缪第三百零五章 证实了判断第六章 架势一定要拉足第246章 零式的忧虑第二百九十一章 英雄惜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