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开花结果

只是尽管接到内山英太郎中将迅速摆脱当面之敌,快速向定县撤退命令。但在保定战场周边的几个联队,为了执行军司令官这道命令,集中兵力不断发起反冲锋。试图打退死死缠住自己的抗联部队,以便能够尽可能早的按照命令撤向保定以南。

事实上当抗联的全面反击一打响,保定战场周边的几个联队,不用内山英太郎中将下命令,便已经感觉出来不对。可从之前一直成进攻态势的这几个联队,想要调转身形撤退,那有那么容易的事情。

在他们正面的陈翰章,早在留着这个突出部,就是准备先西后东。虽说保定战场上的日军上来就是五个联队,但陈翰章依旧没有打算改变自己的计划。冈村宁次在保定一下子就投入了五个联队的兵力,想要撑死他的对手。

只是这五个按照冈村宁次的要求,无论内山英太郎选择的进攻方向是哪里。但在投入战场的时候,都必须要保证完整联队建制。无论在任情况之下,都不能将兵力分散使用。在进攻的时候,始终保持着完整联队编制的日军联队。

对陈翰章之前部署在保定周边,不过一个加强师的兵力来说,的确有些压力过大。再加上侧翼高阳方向的日军出动的六个步兵大队,让他多少有些左支右绌的感觉。也就是说冈村宁次一下子投入的这五个步兵联队,的确让他有些吃撑到的感觉。

但以陈翰章的个性来说,既然冈村宁次将这块肥肉送到了自己嘴边,那么他是轻易不会吐出口中咬住的这块肥肉的。虽说一直在苦苦支撑,在最关键的时刻,就连自己的警卫营都派了上去,他也没有任何的退缩。

甚至一部日军利用前线兵力已经使用到了极致的机会,迂回渗透到了距离他只有一个警卫排的指挥部,不过一千米的距离,就连他司令部的参谋和干事,都拿起步枪准备拼死一搏的时候,陈翰章依旧没有任何的动摇。

甚至对于这股已经打到他指挥部边上的日军,连看都没有看一眼。如果不是炮兵反应快,集中了两个炮兵连,死死地封锁住这股日军与他指挥部之间的通道,给增援部队抵达争取了时间,还不一定引发什么后果。

但即便指挥部遭遇到险情,陈翰章依旧没有同意杜开山从压力比较小的西线,给他调两个团的援军。或是集中所有的坦克集群,先解决保定之敌的建议。而是坚持杜开山在二线,必须要保留相当数量的预备队。

而且陈翰章认为现在还没有到反击的时候,日军的进攻才刚一开始,兵力和实力还没有得到削弱。最关键的与日军还没有死死地纠缠在一起,这个时候提前发起反击,很容易打草惊蛇不说,很难完成对这五个联队的全歼。反倒是在东线,搞不好会给敌军带来战机。

一旦日军遭受打击之后,向西撤向太行山区,那么造成的后果就严重了。最关键的是,日军这五个联队建制还完整,整体实力还在,纠缠的还不够紧。即便集中坦克集群,以日军的顽强劲头,如果战斗拖延下去,对整个冀中战线都很不利。如果日军有其他的异动,很有可能会造成顾此失彼。

一句话,就是陈翰章认为虽说战局抻下去,日军随时可能抵达的后续增援兵,会使得自己反击很有可能变的复杂化。但他依旧认为,现在全线反击还不是时候。至少在日军还在小心翼翼的采取一线平推,如果遭遇到打击,很容易调转屁股就跑的态势之下,还需要耐心的等待。

所以他在北平战场周边的主力南下之前,硬顶着保定战场巨大的压力,依旧不动如山,就在保定战场以现有的兵力,在苦苦的支撑着。而随后日军六十六旅团突然突破子牙河的举措,也证明了陈翰章判断的准确。

如果提前发起反击,在主力全部东调之后,整个东线纵深以及二线防御阵地,兵力将会下降到一个危险的程度。那样日军六十六旅团在突破子牙河一线之后,在东线的纵深将会毫无忌讳的想要打哪里,就可以打哪里。搞不好整个河间至沧州一线的防御体系,有彻底崩溃的危险。

不过虽说拒绝了增援和提前发起反击的建议,但当初以一个加强师的兵力,面临日军五个联队进攻的时候,陈翰章就考虑到了眼下的反击作战所需的态势。在指挥防御的时候,有意识的将双方的战线,弄的犬牙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

使得日军前进还有可能,但是要脱离或是撤退,恐怕就相当的困难了。陈翰章冒着保定战场被日军全线突破的危险,搞出这个态势来,就是为了现在的反击。在全面反击打响之后,这个态势发挥了相当关键的作用。陈翰章的耐心,终于等到了开花结果的一刻。

将保定战场的日军几个联队,死死的缠住在现有战场,根本就不给他们任何有摆脱自己的机会。这五个日军联队,现在是进不能进,想退使出十八般武器,却根本就摆脱不了如跗骨之蛆一样的对手。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两翼杀出来的抗联部队,摧枯拉朽一般撕破自己两翼薄弱的防线,向自己纵深不断的穿插。之前是没有想到靠拢到一起,等到想到在靠拢的时候,却是晚了不止一步。

高阳正面的日军六个步兵大队,的确实力相对充足。如果能够真的与保定日军靠拢,那么抗联的反击速度,也不可能会进展如此之快。至少从高阳与保定之间出击的部队,不会如此迅速的打垮保证保定战场左翼的一个日军联队,直接横插进了保定战场之上。

而且抗联在高阳正面同一时间发起的反击,使得他们面临的压力,甚至还远远超过了保定战场。抗联从高阳正面压过来的一个师,再加上两翼突击的部队,同时发起的凶悍攻击让这六个步兵大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便陷入左支右撑,自身难保的境地。

别说向保定战场靠拢,策应保定战场日军脱离与正面抗联的接触,就是自身也陷入了险境。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在高阳战场上,抗联投入的坦克数量没有那么多。其虽说陷入了险境,短时间之内坚持下去还没有太多的问题。

至少在包抄保定战场侧翼的抗联转过头来之前,他们还是能勉强坚持一段时间的。尽管正面发起反击的抗联一个师,让其陷入了苦战之中。但对于内山英太郎中将的命令,却是有心而无力。

部署在整个保定战场左翼的一个联队,则因为所处位置的原因,则成为抗联打击的重中之重。内山英太郎中将让一个在之前的战斗之中,损失已经不轻的联队。阻击抗联的机械化步兵集群,却实在过于有些想当然了。

在抗联正面与侧翼出击部队的凶悍绞杀之下,这个联队的阻击阵地一天就被冲了一个七零八落。更为严重的是其联队的指挥所,被一枚一百五十毫米榴弹炮弹命中之后,整个指挥所无一幸存。该联队在抗联的反击一打响,就失去了统一的指挥。

在撕开这个联队的防线之后,从高阳向保定战场出击的抗联部队,并未与这些日军纠缠太多时间。除了留下一部分的兵力,对这个联队的残部进行围歼之外。主力则朝着保定战场上的日军主力,直接横扫过去。

而在河间战场上,六十四师团也在与当面发起反击的抗联部队,陷入了苦战之中。所面临的局面虽说比保定战场要强一些,但是有效反坦克武器的该师团,整个战线也被装甲二师第一天便撕开了几道口子。

在面对皮坚肉厚的坦克束手无策的情况之下,该师团祭出了日军对付坦克的最后杀手锏。不断的组织人肉炸弹,试图将抗联的坦克集群赶出被撕开的突破口。至少在接到撤退命令的情况之下,能够保持一个完整的态势。

只是这里既不是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更不是平北和平西的山区。这里是一马平川的冀中平原,在加上冬季作战就连可供隐蔽的青纱帐也没有一片。光秃秃的冀中平原上,让日军的这种肉弹出击,除了徒劳的不断搭上一条条的人命之外,几乎没有太大的作用。

现在的抗联步坦协同的战术,已经是日益的熟练。此次反击虽说以坦克为主,但是每一个坦克集群,也都加强对了大量的步兵。这些或是搭乘坦克,或是乘坐半履带装甲车,协同攻击的步兵,轻易不会让这些肉弹靠近坦克的。

每一个试图靠近的肉弹,都被掩护坦克的步兵用子弹打成了蜂窝煤。采取肉弹攻势的日军,这种战术唯一有效的地方出了自己的战壕之外基本上无用。但抗联投入的坦克不是一辆或是几辆,而是几十辆甚至是上百辆。

步兵保护着坦克,而坦克也在掩护着步兵。按照抗联装甲兵的战术,坦克绝对不脱离步兵单独活动的要求,两方面配合极其默契。当日军利用战壕发起肉弹战术的时候,即便炸毁了一辆抗联的坦克,但也就意味着抗联的步兵,也已经到了战壕的边上。

一旦陷入这种近战之中,日军的栓动步枪面对着抗联的清一色自动火力,根本就不是对手。在步坦协同战术的绞杀之下,无论是保定战场还是河间正面战场,包括二者之间的高阳战场,日军几乎对于这种平原地形之下,坦克集群冲击而束手无策。

尽管在各部抵达指定战场的第一时间,无论是冈村宁次还是内山英太郎,在缺乏有效反坦克火力的情况之下,都要求各部注意挖掘反坦克壕。但在抗联工兵的配合之下,依旧未能阻止住抗联的坦克攻势。

各部日军在欲进不得,想撤不能的情况之下,不断的被分割、孤立。尤其是保定一线,第一天的战斗下来,侧翼的一个联队大部就被冲垮。虽说在接替指挥的第一大队长的指挥之下,还拼命的抵抗,试图重新靠拢在一起。但无论如何这个联队,不仅已经无法作为保定战场左翼的防线,而且自身也已经陷入风雨飘摇之中。

第一百零七章 备战(1)第一百一十九章 并不被杨震看好第一百一十三章 特批强买强卖一次第六十三章 不欢而散第三百八十三章 不过是相互利用而已第二百二十六章 暂停攻击第二百零三章 低头认输第二百二十一章 速战速决第五十二章 还算灵敏的直觉第十章 关东军最佳的选择第三百八十七章 标杆作用第八十六章 心中最大一块石头第225章 一号最看重什么第三百九十五章 疯狂第一百六十章 第二阶段的开端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后一战?第三十九章 政委的不满第一百五十章 杨震的思路第一百九十八章 马其昌的要求第二百零三章 低头认输第二十九章 攻势发起第三百一十二章 记住你是最棒的第二十九章 变阵选将第三十章不能说的秘密第三百八十四章 心事向谁述第二百八十一章 一片空白第九十八章 军歌嘹亮(1)第一百五十章 杨震的思路第一百五十章 风云突变(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虚伪的美国人第二百二十二章 隋长青的犹豫第三百三十一章 装备调整第一百八十一章 归绥之战(一)第一百六十章 东京的火海第七章 军婚保护法第三百零六章 无兵可调的吉本贞一第一百章 总指挥 (1)第二百一十五章 恐惧第三百四十五章 梅津大将的赌注第六十章 无后坐力炮的威力第三百九十八章 这一战的长远影响第二百八十六章 生驹林的野望第241章 真正的基础第二百七十五章 你任司令员第一百二十四章东进(3)第三百七十一章 杨震的心病第九十九章 新式炸弹的威力第一百一十一章 逼着他们自己改变第二百五十五章 误会第一百三十四章 辉煌的开端(2)第三百四十一章 刨日本人的祖坟第三百四十一章 最适合的部队第二百一十四章 雷厉风行第二百八十六章 职责与使命第二百三十五章最急需的物资第二百一十六章 难道是想一网打尽?第三百六十章 战后影响(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咱们也可以发笔战争财第四十八章 黎明(2)第二百九十五章 附加装甲第三百六十四章 江淮战役(一)第十三章 名不虚传的兽军第一百二十章 忐忑的杜开山第二百六十二章 打草惊蛇第六十四章 皮尔逊的劝说第一百二十七章 犹豫第三百四十六章 杨震的坚持第二百九十六章 打就打断他一条腿第五百一十章 白俄的问题第五百零四章 后续发展的影响第三十四章 挺进军的征兵办法第一百九十一章 血战的前兆第三十六章 龙入大海 (3)第三百一十三章 突围的方向第二百零八章 无兵可调第六十三章 霸气的答复第三百六十七章 后续影响的隐患第九十六章 前有狼、后有虎第三百四十七章 社会部的压力第一百七十九章 这个险值得冒第四百四十九章 你横我更横第一十一章 老帅的忧虑第三百五十八章 意外发现第一百九十二章 另外一种坚持第一百四十六章 战术与打法的不同第一百二十二章 稳 准 狠第三十三章 就地待命第一百六十二章 鏖战汤原(8)第七十五章 总攻击第一百七十章 王光宇的不同意见第四百二十一章 百炼才能成钢第三百二十章 过于保守的日本人第一百零三章 雪耻第二百四十三章 困境只是一个开始第一百四十四章 那是迷惑手段第三百一十章 心态的问题第二百七十九章 陈翰章的考虑第六十章 最不想看到的结果第五百零七章 杨震也头疼第八十八章 扑敌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