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日本陆海军的奇葩

而还不知道他的对手,已经秘密给他们准备了好几桌盛宴的日本海军。为了支援此次陆军登陆作战,虽说没有按照陆军的要求,出动航空母舰以及全部部署在本土的战列舰,但是本土驱逐舰一级舰艇以及各种登陆舰,也可谓是尽了最大的努力提供支援。

日本海军下了本钱,日本陆军也没有保留的调动了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将手中的那点舰艇本钱也都拿了出来。不仅将本土所有能够抽调出来的运输船和登陆舰,都抽调了出来。就连神州丸、秋津丸,这两艘非驴非马,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陆军航母运输船也派了出来。

没错,这两艘陆军所属的军舰,虽说眼下的名字叫做丙型输送船。但是这两艘军舰的设计初衷,却都是具备运输能力的航空母舰,也就是说可以携带作战飞机的运输船。尤其是秋津丸不仅搭载有舰炮、登陆艇,还有全通式的甲板,还可以装载八架舰载机进行作战。

这艘军舰现在看的确有些不伦不类,但其实设计理论还是很先进的。搁在后世加上直升机和垂直起降战斗机,那就是一艘地道的两栖攻击舰。可若是放在现在,就有些非驴非马的东西就先进过头了。而且因为无专业起降设备的舰艇,只能携带八架非武装飞机,在实战之中能起到的作用有限。

如果划归海军,经过一定的改进,倒是还可以作为护航航母使用。可偏偏是陆军设计、制造,并配备给陆军船舶工兵部队的。被陆军当成眼珠子一样的使用,要是交给海军,那是想也不要想的。

可陆军却又偏偏没有专门的舰载战斗机,只能以陆基飞机滥竽充数。再加上缺乏舰载机使用的经验和设备,这艘陆军花费了巨大代价制造的航母,在实战之中更多的是起到两栖登陆舰的作用。

而在别的国家,不管这艘军舰主要的使用目的是什么,但是只要算的上军舰的,都是归海军编制和装备的。陆军也有一些船舶,但都是小型的短途运输类船舶。给陆军装备两栖攻击舰,不,应该叫做航母,全世界也只有眼下的日本陆军一家。

这边海军的损失越来越大,眼巴巴的等着船厂制造新的舰艇,甚至不惜将那些改为训练舰拉出来充数。可陆军的两艘有一定作战空战能力的军舰,就是不给海军用。而海军在这两艘陆军航母建成之后,也是坚决不给舰载机技术以及起降经验的。造成这两艘军舰,在建造完成之后,压根就没有起到陆军希望他们起到的作用。

这两艘秋津丸号与神州丸,是日本陆军的镇宅之宝,被日本陆军当成了眼珠子一样的使用,这次也干脆一次性的都拿了出来。至于船厂之中的秋津丸的姐妹舰,则因为刚刚开工,现在还指望不上。

但不管怎么说,这次陆军将这两艘军舰一同派了出来,也算是当着海军的面舍出老本了。而此次祁口登陆作战,也是眼下已经是显露出穷途末路的日本军队,在二战之中最后一次实施大规模的登陆作战。

其实在杨震看来,日本陆军的这种做法虽说有些过于奇葩,但从日军的整个军事体系和所面临的作战特点来说,还是很符合自身特点的。作为资源贫瘠的岛国,却又有着强烈扩张野心的日本如果向外扩张,登陆作战肯定是常规的作战模式。

日本虽说有着一支强大的海军,但在太平洋的那一头还有一支强大的舰队在等着他们。与中国这样有海无防的弱国作战,日本海军倒是可以全力支援。但一旦与美英这种海军强国作战,海军很有可能是自顾不暇。

到时候陆军所需的资源,谁来运输和保护?登陆作战所需的舰艇,海军能够完全满足吗?过分的指望着辅助舰艇同样不多的海军,很多时候反倒是容易误事。再加上日本陆海军之间,几乎是很难调和的矛盾,谁能保证每次作战海军都会提供足够的舰艇?

不管怎么说,杨震看来日本陆军选择建造这样的舰艇,自己手中有一款可以实施有限空中支援的登陆舰艇,还是符合日本陆军自身作战特点的。只是在这个时候,这个设计理念多少有些显得先进过头了。

而且陆海军之间的矛盾与隔阂,使得海军拒绝提供所需的设备和建造、使用经验。再加上过于先进的设想,却受制于现在的技术能力,以及缺乏后世真正两栖攻击舰的那些装备,也使得这些舰艇最终还是成了半拉架子工程。

但绝对不能说这两艘军舰,就真的是一无用处。尤其是秋津丸号,如果真正配上舰载机,安装舰载机起降设备,这种军舰在实施登陆作战的时候还是相当有威胁的。至少解决部分登陆作战空中支援上,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蚊子虽小,被叮一口也是相当不好受的。

当然现在这两艘二战时期的两栖攻击舰,在出现在祁口外海的时候,甲板上除了日本陆军部队之外,是光秃秃的一片,一架飞机也没有。但这种有着庞大机库的军舰,搭载日军各种登陆艇能力,却是相当的了得,也远远超过一般的登陆舰艇,至少美国人的登陆舰是比不上的。

不过这次出动奇葩军舰的不仅仅是陆军,在海军出动的三艘战列舰之中,也有两艘奇葩一样的军舰。日军这次出动的三艘战列舰之中,除了上次出动的山城号战列舰之外,还有两艘用老式战列舰改装的航空母舰。

随着一九四三年南太平洋几次海战下来,日本海军损失虽说整体上看还不算大。但每一艘的军舰战沉,尤其是大型舰艇战沉,对于日本海军来说,都是一个无法弥补的损失。特别是建造时间缓慢而又异常,又是眼下主要海战模式的航空母舰损失,对于日本海军来说补充远没有他们的敌人快。

为了弥补航空母舰的战损,日本海军除了想尽办法加快新舰艇的建造之外,对老式战舰也动起了脑筋。几经挑选之后将老式的,航速和装甲已经跟不上现代舰队,自服役以来又屡屡出现重大事故的两艘伊势级战列舰,加装了飞行甲板和起降设备改为航空母舰。

按理说有着庞大舰体的战列舰,改装成为航母倒也不算太出格。全世界有航母的美、日、英三国海军的第一艘航母,都是用大型船舶改装的。而且眼下日本海军造船厂之中,正在加班加点的用大型民用船只改造航母。

用老式战列舰改装的虽说没有,但勉强也是一种手段和方法。可除了拆卸掉舰尾两座炮塔,以及大部分的副炮之外,几乎保留了全部正面火力。只在舰尾炮塔处,加装了飞行甲板的改装,那就显得很特殊了。

虽说这两艘战列舰改装完成之后,可搭载二十二架舰载机,同时又保留了正面总计八门三百五十六毫米主炮,让这两艘航空战列舰火力,至少看起来显得异常的强大。同时具备两种作战手段,也显得很全面。

可这两艘改的不伦不类的航空战列舰,却因为原始设计的原因,与日本海军当初想象的压根就两码回事。起降飞机的时候火炮根本不能开火,一旦主炮开火飞机也不能起降,等于是自己废掉了半拉身子的武功。

而前甲板日式军舰惯有的高楼大厦一样的舰桥,也很容易让舰载机在起降的时候,狠狠的与舰桥来一个接吻。这个吻也许对战列舰不要紧,可舰载飞机却是肯定无福享受的。最关键的是这两艘军舰,只能起飞舰载机而不能回收舰载机。

舰载机在起飞之后,要么降落在水面上,要么降落在其他的地方。总之这两艘航母与陆军那两艘航母一样,都是只能放飞不能回收的主。而与其他航母烟囱在另外一边不同,这两艘航空战列舰的烟囱正好对着飞行甲板。军舰行驶时烟囱喷出的黑烟,会让飞行员犹如在黑雾中一样。

更为要命的是这两艘军舰,目前除了几架可以吊放到水面上起飞的水上侦察机之外,也没有合适的舰载作战飞机。预定搭载的彗星舰载机,在正常航母上起降尚且事故百出。在这样的所谓航母上期间,恐怕就更加难以起降了。

所以这两艘航空战列舰在四三年底改装完毕之后,就一直训练、再训练,磨合、再磨合。无论是南方战局再紧张,也就在家门口打转转,根本就派不上用场。预定搭载的航空战队,也是训练、再训练,始终无法形成战斗力。

这样的既有航空支援能力,又有强大火力的两艘大型军舰,就这么留在本土转圈。很是让下面被到处奔波支援作战而搞的疲于奔命的舰队,对于海军将这两艘奇葩外加那几艘国宝,留在家里面怨声载道。

应该说一向以英国人为师的日本海军,就是比陆军讲民主。在下面的抗议之下,海军干脆利用这次机会,将这两艘总是改装不好的航空战列舰派了出来。一是利用搭载的几架水上飞机,为舰炮开火做校射,以免浪费海军宝贵的大口径炮弹,再也是平息下面的不满。

更何况这两艘航空战列舰,虽说除了几架水上飞机之外,没有搭载任何的舰载机。但是改装出来的宽大机库,正好可以装载更多的登陆物资和兵员。而保留的八门三百五十六毫米主炮,也可以满足陆军所需的火力支援。所以将这两艘军舰派出去,对于海军来说也算是一举四得。

到底是一家人,不管窝里怎么斗,但毕竟还是砸断骨头连着筋。日本陆军非要搞军舰,这种不是他们本职工作的事情。海军则在那边瞎折腾,硬生生的将两艘战列舰,改装为两艘非驴非马的航空战列舰。论起奇葩来,海军也不比陆军差到哪里去。

不过眼下好在眼下抗联没有一艘军舰,又是在周边有多处日本海军基地的环境之下作战。用不到海军舰载机支援,只需要海军舰炮火力支援。担任护航的日本海军派出这两艘奇葩来,按道理来说也算是比较适合的。

第三百九十五章 那一声久违的呼喊第二百一十五章 魏拯民第一百零五章 按照你的思路来第二十章 新装备的作用第一百七十二章 悲催的舰载航空兵第二百二十七章 代司令的叮嘱第一百章 超出预想的结局第三百二十一章 固执己见的上官云相第六十二章 最难缠的对手第四百五十四章 漂亮与败家第一百一十七章 编筐窝篓全在收口第二百二十七章 韩仁和的猜测第四十二章 冀中之战(二)第二百一十章 苏英奇的感受第四百零一章 被吓住的一木清直第235章 杨震的目的第一百四十二章 日军内部的分歧第七十五章 更符合美国的利益第一百一十三章 特批强买强卖一次第三百七十八章 你们是希望第二百四十七章 交易还是敲诈第一百八十章 我相信我的部队第二百零八章 中央第三百四十三章 平手亦是输第二百八十八章假虞灭虢?第二百八十四章 完不成任务杀我的头第五十二章 误会第一百七十二章 没有必要去揭旧账第二百一十一章 斯大林的答复第五十七章 脱困第二百四十二章 粮食之困第227章一个烟雾弹而已第四十七章 来自莫斯科的邀请第三十一章 诡异的毒品发作第一百零八章 难得的机遇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力封锁网第一十二章 临阵磨枪第三百六十四章 幸运的于明第三百三十九章辽西之战之调整第一百八十四章 血肉双城(五)第四十一章 发现目标第一百四十三章 咬牙阶段第一百二十八章 血战天津(一)第三百五十五章 细节第一百零六章 禁口令第三百八十三章 必须遵循科学规律第一百四十五章 接防第五百七十一章 后悔不迭的李贺第二百五十二章 王光宇的盛宴第二百零一章 风云骤起第三百七十九章 力量倍增器第八十六章 定策(4)第二百七十九章 牛肉的价值第二百八十七章 祁志标的压力第二百六十四章 我们也会有的第三百七十一章 必须要除掉这个人第四百四十六章 难以磨灭的印象第八十四章 万钧重担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受欢迎的苏制火炮第二百四十一章 三九年版的八一杠与PK第八十八章 我不是土包子第二百三十五章 准备砸锅卖铁第三百四十九章 层层扒皮第二百八十六章 生驹林的野望第五百二十三章 关东军的真实意图第三百七十二章 背后的勾心斗角第三百七十一章 必须要除掉这个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摸一摸他的底牌第一百零六章 禁口令第二百五十七章 量力而行第一百二十一章 这个恶人我来做第九十章 别样的动员会第三百八十九章 千里眼第三百零四章 饭村穰的计划第三百三十四章 辽西之战(二)第八十一章 一条肥鱼?第二百四十四章 时候未到第一百二十四章东进(3)第七十三章 你低估了日军的疯狂第三百零八章 鱼也要、熊掌也要第五十一章 超重磅级人物第二百二十二章 战地观战团第一百六十九章 妥协第二百九十二章 失利第一百一十六章 必须要考虑的事第225章 一号最看重什么第一百七十九章 意见与马屁第一百六十四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第三百零三章 软柿子?第一百七十四章 尽量想到前边第三百一十九章 地面伏击战第三百八十二章 李延平的担忧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如主动出击第二百八十二章 新的进剿计划第三百六十章 战后影响(一)第二百三十九章 自己送上门的情报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的分工第一百一十章 余波之最后余波第一百三十九章 守不住我要他的脑袋第七十一章 这绝不是在危言耸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