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坐山观虎斗

郭炳勋认为打一场师一级规模的作战,攻占一些重点地区。虽说整体上对改变朝鲜境内的态势有利,但多少也要消耗东北留守部队,本就没有恢复的元气。郭炳勋认为在中央预定发起的江淮战役结束之前,东北境内还是以修养生息为主。

北满根据地以一隅之力,长期供养几十万大军以及数万的脱产干部,早就压的几乎喘不过气来。如果不是杨震抢先下手,建设生产建设兵团,对三江平原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基本上做到了军粮自给有余,外加可以部分出口。整个北满脆弱的经济,恐怕早就在这么大压力之下濒临崩溃了。

东北是富饶这不假,东北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也不假。但这一切主要都集中在南满,北满除了哈尔滨有少数轻工业之外,几乎无重工业基础。即便是日本人,对北满的开发也刚刚开始。

整个北满在建立根据地的时候,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完达山脉除了日本人的要塞群,以及铁路沿线还有规模不大的居民聚居区之外,还都是接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即便是人口最密集的三江平原,沼泽与荒地还占据了很大面积。

北满境内人口的数量与南满相比,也是相当的有限。凤山那样的县,全县人口加在一起不足两万人。北满人口主要集中在铁路沿线,以及松花江和嫩江流域。其余大部分的地区,人口基数相当的稀少。

以这种薄弱的底子供养几十万大军,甚至就连足够时的补充兵员都无法提供。在还要进行用那位东北人民政府主席的话来说,中国有史以来在最短时间之内,最大规模的工业建设情况之下,整个北满根据地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有限的人口,既要保证足够的兵员,又要培养出大量的产业工人,以满足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最关键的是还要保证有足够的农业生产人员,以保证足够的粮食产量。民以食为天,没有足够的粮食产量,就算工业建设在强大也没有任何的作用。

老百姓吃不饱肚子,那是真的要造反的。到时候别说扩充部队、赶走侵略者,就是北满根据地自己都要天下大乱。尽管在不惜一切代价,打通与关内联系后,不断的迁移人口。但整个北满根据地承受的压力,依旧是相当巨大的,农业人口依旧在持续减少。

好在根据地始终在不惜一切代价,想方设法的进口拖拉机、农药。甚至将一部分已经不适合战场使用的轻型坦克,以及缴获的战损坦克都改装为拖拉机使用,想方设法的增加农村大牲口数量。甚至在必要的时候不惜减少军队用油,也保证春耕和秋收时期农业用油料。

动用总部直属工兵甚至战斗部队,在非战斗时期全力兴修水利设施。在农忙的时候,也抽调大批的部队下乡支农。甚至在一定时期,全部停止大豆一类的经济作物种植,力保粮食才勉强保证了粮食产量,没有在风调雨顺的这几年下滑。

但北满农业粮食的产量,除了生产建设兵团之外,大部分的地区依旧徘徊不前。几年下来整个北满老根据地,工业虽说已经是后来居上。但是在农业等其他方面,却是已经到了可以承受的顶点。

如果不是抗联在席卷北满后,实施严格的全方位异常严格的计划管理,并不惜一切代价保持人民币的稳定。还是以原来伪满时期的方式管理,恐怕北满根据地在三重压力之下,早就彻底的崩溃了。

要知道长期拉锯的吉林中部,也是整个东北主要粮食产区的新京周边,直到去年才彻底的恢复元气。北满根据地能以一隅之地供养,现在已经发展到上百万人的抗联这么长时间。杨震的各种提前部署可谓是功不可没是一方面,但北满地区长期超负荷运转,也是另外一个方面。

而在关东军退缩南满后,几乎是刮地三尺的压榨,整个南满是民生疲敝、经济凋零。作为东北主要粮食产区,曾经粮食产量是北满几倍的南满,居然在战后要从北满和吉林方面调粮支援,才能撑到明年秋粮收获时期。

按照吉林恢复经验来看,郭炳勋判断整个南满除了工业之外,其他方面要恢复元气至少得一年时间。至少南满主要粮食产区的康平、法库、昌图几个县,境内的密布的地雷与未爆炸的弹药清理,都很难在春耕之前彻底完成。

按照总部抽调的工兵部队估计,单单一个昌图境内日军埋设的地雷数量就有上百万枚。尽管总部集中了几乎全部的工兵,以及采取了多种排雷战术,但能不能抢在春耕开始之前扫清地雷和残存爆炸物,依旧还是一个未知数。

日军在退守南满后,为了固守这块对日本人最重要的地盘。一改之前对地雷这种被动防御不屑一顾的态度,在两军对峙前线以及兵力不足的区域,埋设了数量巨大的地雷。而这些地雷清理,除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投入之外,还需要大量的时间。

眼下郭炳勋认为已经该到了让眼下还实际上,实际上还在承担着整个东北供应的北满,喘息一口气的时间了。至少粮食的收购数量,以及对人口流动的限制,也该略微放松一下。在一些必要的经济政策上,到了该进行调整的地步。军工生产的规模,也可以进行适当的压缩。

毕竟关内战场,眼下控制着河北、山东、察哈尔全境、山西和绥远绝大部分地区,陕西北部以及豫东地区,整个北中国最精华地区平津的华北根据地。在包括粮食等很多物资上,还是可以满足自身绝大部分需要的。

以济南和北平原日军修械厂,山西太原兵工厂为基础,由东北提供设备和人员,正在扩建的张家口和济南两个兵工厂,至少在迫击炮、山野炮弹的补充上,可以自己满意部分的需要,在粮食的问题上东北也只是弥补不足。

朝鲜战场上如果将战事规模扩大,朝鲜军后续反应很可能会造成战役的规模无法控制。郭炳勋认为朝鲜南部与北部不同,朝鲜南部与日本本土只有一道海峡之隔。如果丢掉朝鲜南部,整个日本本土西海岸将会直接暴露在抗联的攻击范围之内。

作为日本本土的屏障,日军大本营对朝鲜南部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北部。如果在朝鲜中部展开攻势,要考虑到朝鲜军甚至日军大本营反应,以及可能存在的后续动作,战事的规模恐怕很难控制在抗联想要控制的范围之内。

而眼下除了少数残匪之外,基本上已经肃清东北并占领朝鲜北部的情况之下。整个东北的态势,已经得到彻底的缓解,并无立即攻占朝鲜南部的必要性。至少在部队彻底恢复元气之前,是压根没有那个必要。

这个时候大打出手,并不有利于整个东北的修养生息。更何况在留守部队主力尚未完成整补,除了朝鲜战场几个师之外,其余留守的部队大多残缺不全。朝鲜独立军的扩编,也远还没有完成。眼下就发动攻势,很可能会因为攻势后继乏力,而打虎不成反伤自身。

郭炳勋的意思还是在朝鲜战场上,采取以拔点作战为主,逐步的一点点的,不引人注目的向南推进的蚕食战术比较符合实际。如果不是杨震在这件事情上已经拍板,甚至对于前线发起师一级的攻势,郭炳勋都不是很赞同。

不过不赞同归不赞同,但杨震的打草惊蛇,在战略上尽可能的调动朝鲜军。控制好攻击的节奏和力度,让其一日三惊而疲惫不堪,以利于下一步作战的整体想法和意图,郭炳勋还是很清楚的。

尽管不知道一号为何坚持眼下的朝鲜日军,面对抗联朝鲜集群的攻击。只要不发动全面进攻,只会固守朝鲜南部的山地,而不会全面反击的自信是从那里来的。可与杨震配合这么多年,心灵早就已经相通的郭炳勋,最终还是选择了支持。

既然杨震与郭炳勋这两个军事上的一把手,与实际上的二把手,在这件事情上保持了高度的一致。那么这场战役的规模大小,就算有满肚子的想法,杜开山也只能按照总部的意图来办。

打定主意至少在五月份之前,坐山观虎斗的杨震。除了密切注视关内战场变化之外,更多的眼光放在了太平洋战场的美军身上。如果美军在硫磺岛战场上打的太顺利了,岂不是枉费了他的一片苦心?

朝鲜战场上的杜开山笼头,被杨震死死的给拴住。而在太平洋战场上,在四五年二月份,不顾菲律宾战场尚未彻底结束的美军,也开始了对硫磺岛这个位于已经被美军占领的塞班岛,与日本本土中间地带的小岛发起了攻击。

而这场美军在四五年向日军发动的第一场进攻战役的打响,也让生怕自己弄巧成拙,非但没有给美军加上担子,反倒是减轻了美军进攻压力的杨震,进入四五年后始终悬着的心,最终悄无声息的落了地。

原本杨震以为美军在与抗联达成协议,已经获得了对日空袭最佳基地的情况之下。已经没有必要在使用马里亚纳群岛,作为轰炸日本基地的美军,不一定会有如自己所知道的历史那样,对硫磺岛发起攻击。

事实上美军部署在北满的B二十九轰炸机群,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规模上,都远远的超过了部署在往返航程,几乎达到了这种轰炸机极限的北马里亚纳群岛。美军的对日空袭行动,也的确始终是以北满为主要基地。

眼下的整个国际形势变化,给杨震在菲律宾战役后对美军的下一步战略走向,也出现了一定的疑惑,甚至可以说是一定的迷茫。毕竟眼下整个亚洲战场上的态势,早就已经不再是自己所熟悉的那段历史。

随着东北抗联的崛起,历史的车辙已经从出发点跑偏了很远。在这种情况之下,那么有些历史上的必然事件,还会再出现吗?历史的改变,尤其自己还是这个改变的真正操控人。这一点让杨震在菲律宾战役后,对美军下一步的战略行动,不在向以前那样胸有成竹。

第三百四十一章 李延平眼中的杨震第三百九十四章 一木清直的雄心第一百四十四章 辉煌的开端 (12)第二百四十七章 交易还是敲诈第二百一十八章 失联第二百六十四章 意外事件第九十二章 以菜论势、以酒喻人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须要下一些好饵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个人跑了第五十三章 婆婆该如何去当第二百零三章 最大一次考验第一百七十七章 摸一摸他的底牌第四百零六章 这一仗我打定了第三百一十九章 佯动计划第三百四十三章 这个女人不简单第八十四章 关内外的差别第四十二章 可怕的对手第二百九十章 松田岗的决胜手段第二百九十四章 烟雾第三百二十七章 战役结束第四百三十二章 二十三师团的困境第一百六十七章 英军贡献的威胁第一百一十七章 关内部队的问题第四十六章 他是怎么做到的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中用的飓风第二百五十八章 岩部正雄的心机第八十六章 心中最大一块石头第三百七十一章 杨震的心病第一百四十七章 前兆第八十章 迂回部队遭遇的麻烦第二十七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六十六章 一起慢慢变老第二百二十七章救援(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血肉双城(三)第四十一章 今非昔比的抗联第一百一十五章 压力与阴影第三百五十章 酒醉迷情第二百六十五章 杨震感兴趣的东西第四十八章 黎明(2)第三百七十六章 杨震的苦心第五百六十九章 手榴弹还能这么用?第三百八十四章 杨震的新要求第一百二十一章 老帅们的不赞同第一百零三章 我势在必得第二百二十七章救援(一)第三百三十章 扩编与机械化之争第二百一十章崔四虎的感觉第五百七十九章 距离太近了第五百二十一章 杨震的自问第一百七十二章 烽火群策山(4)第一百四十一章 应对第四百三十六章 这两个人必须死第三百九十三章 我只能给你两年第八十二章 听听他们的建议和想法第五章史上最霉的穿越(5)第二百六十八章 何尝不是一种幸运?第四百一十三章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第二百零二章新式手枪引起的感叹第一百二十九章 军火仓库(2)第二百二十一章 顽强的日本海军第三百六十二章 需要的是耐心与坚韧第二百二十三章 建议第四百四十一章 找到并夺回来第三百六十三章 急于雪耻的日军第一百八十六章 兴山要塞第三百七十九章 熊大缜的双簧第三百三十四章 李梅的心思第三十章 毁灭 (2)第二百五十一章 我亲自挂这个帅第五百一十五章 中央的求援第一百八十九章 七十二师团的覆灭(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威慑第一百零一章 总指挥 (2)第三百二十七章 战役结束第三百八十一章 做一些文章第三百一十四章 明敌与暗敌第八十二章 听听他们的建议和想法第十六章大本营的最低要求第一百六十八章 釜底抽薪的毒计第二百二十七章 韩仁和的猜测第一百九十章 苦口婆心第一百九十四章 超出判断的对手第九十七章 杨震的警觉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须要下一些好饵第二百三十八章 最坏的打算第二百四十五章 先机以失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本营的判断失误第三百零四章 太急躁了第十章 关东军最佳的选择第一百五十五章 豫中之战(一)第三百一十三章 突围的方向第三百九十章 书到用时方恨少第一百七十七章 摸一摸他的底牌第三百五十四章 大本营究竟是什么意思?第三百三十三章 更加慎重第二百四十一章 我需要他们做的第四百七十一章 撤退与混战第四百七十八章 敲山震虎也是一种手段第四百一十八章 岌岌可危第一百二十三章 东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