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杨震的好胃口

应该说岩部正雄还是很小心的,其战术使用也是中规中矩。不仅派出了两个步兵小队为主的多路斥候,还把部队牢牢的抱成一团。即便在山区行军会因此大大的降低行军速度,他也在所不惜。

甚至为了慎重起见,他还将随行的伪满军第十六混成旅的行军队列放在了自己七十联队的身边,当然还有打前锋的重任,这是必须的。

不过岩部正雄也知道,在有满洲国军随行的情况之下,自己要是让自己的部队去打前锋,估计这帮胆大包天的家伙不介意背后打自己的黑枪。

第七十联队虽然没有第四师团其他几个联队那种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精神。但你让他们去冲锋陷阵,身后留着一帮在他们看来不过是关东军圈养的狗一样的家伙在那边卖呆,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当初东京大本营之所以将第七十联队调出来,组建第二十五师团,本来以为这个七十联队与第四师团其他联队相比,还算是没有烂透的。至少被调到满洲以后的表现还算可以,至少没有像第八联队那样连步兵炮都敢以报废的名义卖掉换钱。

但实际上,这个七十联队并未比被称为第四师团烂泥坑第一的第八联队强到那里去。只是因为这帮家伙很会隐藏,再加上不像第八联队那样势无忌惮,也没有第八联队那种经商脑瓜,所以并未像第八联队那样过于臭名昭著而已。

岩部正雄却不知道,正是他的过于小心谨慎,将整个联队抱成一团行军,却使得他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损失更大。因为对于这种集群目标火力覆盖,正是多管火箭炮的长项。要是他真的将联队分散行军,反倒会给杨震带来一些麻烦。

这个七十联队能在第四师团那种烂泥坑里面让日军大本营另眼相看还是有一定原因的。至少在出现危急情况之下,这帮家伙不会不顾忌自己战友的死活,保命第一直接开溜。联队之间也很抱团,相互有危难的时候,都会全力救援。

这个长处在其国内驻防,第七十联队与其他联队打群架的时候已经有过体现。别的联队之间打架,最多是那个中队惹的事情,自己去解决,一般都是单挑。而第七十联队是从来不屑于搞单挑,群殴才是他们的最爱。

只要与友军发生冲突,无论对方出动的人数有多少,七十联队一般都是全联队一拥而上。甚至连当年去砸大阪警察局,都是一个联队全体出动。其各中队,甚至各大队之间向来是团结无比。其内部的团结程度,远非第八联队能够相提并论的。

要是岩部正雄真的以大队为单位,布置成却可以相互策应的行军状态。一旦某一处出现危险,按照第七十联队之间抱团的程度来看,其他部队绝对会拼命的救援。这样一来,杨震反倒会头疼。

但岩部正雄非要将整个七十联队猬集到一起,当遭遇到危急情况时,除了远在西边浩良河一线缓慢爬山的第十四联队之外,连一个援兵都找不到。当然这些现在还是骑在一匹通红的大洋马上,正举着望远镜四处观看的岩部正雄正还没有想象的到的。

接到岩部正雄将部队团成一团滚动前进的报告,杨震与郭邴勋对视一眼后,都发现了对方严重的兴奋。杨震打开地图,马上按照侦察部队的上报标定了日军行军位置。放下手中的铅笔后看,杨震问郭邴勋:“老郭,你看怎么样?原定日军越过尖山子一线后再行发起攻击的计划是不是可以提前一下?”

看了一下日军所处的位置,郭邴勋又在地图上找出十四联队的位置后,沉思了一下点头道:“司令员,我看可以了。赵副司令那边已经完全展开,所有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而且日军第十四联队动作迟缓,现在还没有出浩良河。”

“这一路又都是山地。就算其接到七十联队的求援,以最快的速度急行军,但也无法在十二小时之内赶到。而对我们来说,无论从兵力火力来看,十二个小时应该已经足够了。”

“而且若是按照原定计划等七十联队越过尖山子一线在发起攻击,按照其行军速度来看,应该已经是天黑下来了。我们当初没有想到这个七十联队在行军的时候,会将整个联队抱成一团,行军速度会如此的缓慢。”

“夜战虽然可以抵消日军的空中优势,但也同样不利于我军炮火的发挥。现在是下午的四点,按照北满地区七点天完全黑下来的天气来看,我看提前发起攻击对我军反倒是有利。至少在能见度降低到炮火完全失去作用前,可以使用炮火尽量争取杀伤日伪军。”

郭邴勋的回答让杨震下定了最后决心。杨震拿起野战电话直接要通了正在前边统一指挥两个炮兵团的炮兵副司令马其昌:“老马,你那边可以开始了。五分钟之后。火箭炮兵向尖山子一线西南方向公路预定三号射击诸元打三个齐射。野炮兵使用杀伤爆破榴弹打半个基数。”

放下手中的电话,杨震看了一下同样正在拿着电话向刘长顺与杜开山仔细交待任务的郭邴勋一眼后,将目光又转向了地图。等郭邴勋发下手中的电话,杨震才道:“老郭,我现在有一个想法。”

“你说我们原定的先打七十联队然后调头向西解决十四联队。先打垮西线的二十五师团,然后逼迫中线的二十四师团不战自退的计划是不是有些过于有些保守了?”

“你看,关东军此次调集的两个主力师团兵力的分配。如今二十四师团的十四联队的主要力量还在浩良河一线,七十联队现在已经深入尖山子一线。其第四十联队又在莲江口一线随同二十五师团渡江。”

“也就是说梅津美治郎此次布置是以中线为主,西线兵分两路应该一是想采取两线挤压的战术,将我军压迫至于松花江以西全歼。二也是准备切断我军退往兴安岭的后路,防止我军在作战不利的时候采取三路军的方式撤往小兴安岭西麓。”

“从日军九月一日发起攻击到现在,已经将近两天过去了。西线日军之十四联队还在浩良河一线打转转,而七十联队主力则已经进抵尖山子一线。而中线之日军因为地形的关系已经进抵鹤立之南大门将军石山一线山地。三路日军之间的距离可谓是越来越大。”

“这里山势雄伟,地形险要,也是我们给王光宇划定的最后阻击线。以王光宇手头的两个主力团兵力,将其阻击在这里不成问题。”

“如果我们先集中兵力围歼这个七十联队后,以三分区基干团配属二旅一部钳制十四联队,利用有利的地形节节抗击。集中全部主力直插根本博的后路,争取利用其孤军深入的形势,一举将这个二十四师团全歼在鹤立。”

对于杨震这个想要将二十四师团一口全部吃掉的胆大包天计划,郭邴勋却是摇了摇头道:“司令员,我们集中兵力吃掉二十四师团不难。但日军还有部署于佳木斯至于同江一线的第四师团、第十一师团。在西部的黑河省还有第一师团。”

“这几个师团虽然都曾遭受过我军重创,但主力尚存。如果我们能在其反应过来之前,吃掉二十四师团,您的这个想法不错。但若是我军一旦与二十四师团打成胶着,那么这几个日军师团一旦直扑我军背后,我军将面临日军里外合围的危险。”

“单凭一二两个军分区的基干团以及少量的地方武装,是很难挡得住这些日军正规师团的。而以二十四师团目前表现出来的战斗力来看,我军几乎没有可能在短时间之内将其解决掉。王光宇的阻击战那是取巧,要是想一口吃掉他们那就是硬碰硬了。”

“兵力不足,没有后援这是我们最大的软肋。在这个软肋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之前,我们很难去打这种大仗。一句话,就是别看我们现在的部队壮大很多,已经达到了几万人,但可用的兵力还是实在太少了。”

“我们现在全部兵力加在一起,不过与日军此次进攻的兵力相等。如果算上伪满军的话,我们还要略微逊色一些。在加上我们自身的不足,我们最多也就能应付战术级别的战斗。战役级别,尤其是打这种会战规模来说,兵力还是难以为继。”

“如果我们要向全歼这个第二十四师团,以日军一向的反应速度来看,我们至少要在东线保持一万人的兵力。即便是地形对我们来说较好的西线,至少也要保持一个齐装满员的旅一级兵力。而且手头上至少要有两个旅的预备队。”

“这个兵力规模,我们现在根本达不到,也没有。就是将那几个临时征集的独立团都算上,我们也凑不出这些兵力来。司令员,饭终归还是要一口口吃的。我们不能指望一口气出一个胖子来。”

“形势不同,面临的环境也是不同。我们趁着日苏在诺门罕激战,无暇他顾的这几个月中,滋养的可谓是膘肥体壮。但现在诺门罕地区的形势已经逐渐开始缓解,也代表着日军可以投入重兵对我们进行围剿。司令员,王效明在关门嘴子山的那一战,是不可复制的。”

郭邴勋的话音落下,一直平静的山坳外突然响起了惊天动地的炮声,与火箭弹划过天空的嗖嗖声。伴随着炮弹的爆炸声,同时响起的是密集的枪声。这密集的枪炮声代表着刘长顺、杜开山对七十联队的攻击开始了。

对于山坳外响起的惊天动地的枪炮声,杨震却是充耳不闻。他死死的盯着地图,脑海中却是盘算着对这个第二十四师团后续作战的可能性。郭邴勋说的那些,他不是不明白。但他却认为眼下并非是一丝的战机也没有。

东线的同江、富锦地区的确有第四师团、第十一师团各一部。但第四师团担任守备都很勉强,让他渡江进攻恐怕会力不从心。第十一师团四十四联队与四十三联队一部组成的黑岩支队在群策山被自己全歼,至今尚未补充完毕。

而战斗力最强的第二十二联队又被抽调出来,作为主力组建了第二十四师团。现在其主力的两个大队,被王光宇动用小股部队给引入了梧桐河两岸的大片沼泽地中。还在烂泥坑里面苦苦挣扎。

在富锦、同江广大地域只有其第十二联队可以用来作为机动兵力。除了驻军佳木斯的第四师团、以及临时调至下江地带配属作战的十一师团之外,眼前还并未完全解冻的满苏边境上日军还需要留守重兵。

眼下日军二十三师团在诺门罕被打成了残废,第七师团也损失惨重,丧失了近半的战斗力。除了驻东宁的第十二师团、从哈尔滨已经移驻牡丹江的第二师团、驻绥芬河的第八师团之外,关东军目前暂无其他兵力可以调动。

除非日军敢冒着江对岸几十万苏军远东军区的威胁,不顾一切的对自己进行清剿,否则他们至少要在所谓的东部筑垒地域留下两个师团以上的兵力。也就是说至少驻扎在满苏边境的第八师团与第十二师团,日军是绝对不会轻易调动的。

除了第二师团还可能对自己形成威胁之外,杨震最担心的是驻扎在孙吴的日军第一师团。该师团是日军甲等师团中的甲等部队。别的日军师团抽调主力联队组建新的师团,但这个第一师团却不断的增强配置。

不仅加强有其他日军师团少有的装甲部队,还加强了高射炮、重炮等技术兵器。虽说第一师团与萝北相隔着上百里的小兴安岭莽莽群山。但这些距离对擅长迂回攻击的第一师团来说,却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不过虽然第一师团可谓是现在对自己威胁最大的一部分,日军也擅长迂回作战。但那边的地形却是对自己极为有利,莽莽群山固然可以掩盖日军的动作,但也同样利于自己的阻击。只要第二师团短时间内抵达不了战场,自己全歼这个二十四师团还是有把握的。

面对着山坳外越来越密集的枪炮声充耳不闻的杨震,在仔细个分析了自己周边日军的形势与大致兵力后,将手中的红蓝铅笔丢在地图上,抬起头对郭邴勋道:“老郭,我还是觉得我们有战机将这个第二十五师团彻底的歼灭在鹤立一带。”

第一百七十四章 战局的走向第三百八十四章 心事向谁述第三百一十六章 第四师团的整顿计划第二百一十六章 还是判断失误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须要下一些好饵第三百六十三章 患得患失的杨震第四百二十章 是群殴还是单挑第六十九章 做好最后一战的准备第二百章 教训还不够第二百八十五章 关内首战第三百四十八章 解决问题的根本第七十八章 清风店(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铁原战场的僵持第二百六十四章 做的如此彻底第二百三十章 破记录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要面子的大本营第一百四十五章 灯下黑第三百三十章 不约而同的对手第二百九十九章 秦彦三郎的决心第二百零三章 低头认输第四十章 偷鸡不成蚀了老本第三百六十章 回程第一百零四章 遇袭第六十四章 纪律第二百五十九章 态度坚决第六十八章 最了解杨震的人第四十六章 他是怎么做到的第二百二十九章 救援(三)第252章 鏖战朝鲜第232章 狠毒第三百九十一章 第七师团地狱之旅开端第三百零二章 战局如棋盘第一百九十三章 西进和北上第三百五十三章 归心似箭第264章 进关第二百七十七章 越平静的地方越危险第一百二十三章 东进(2)第八十七章 拉网排查第三百七十章 漫天要价第四百零四章 江北的新要求第三百五十五章 李慧兰与袁芷若第三十一章 毁灭 (3)第一百五十一章 风云突变(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这会是一个机遇吗第三百零九章 组成一台绞肉机第二百三十六章 交心第二百九十三章 雷厉风行第四百零一章 被吓住的一木清直第五十五章 用足突出部第三百零二章 新战法第二百一十九章 御身大切第二十一章 杨震最头疼的事第一百四十五章 也许是一个办法第一百七十八章 别样的负担第253章 梦想与现实的差距第二百九十二章 收获第二百五十六章 杨震的不满意第三百七十九章 屁大点的事情第一百零七章 一战区的行动第三百四十七章 示威第一百二十三章 野路子与正规化的冲突第二百一十章崔四虎的感觉第九十二章 敌情第二百六十八章 打蛇不能打五寸第九十八章余波中的对等报复第一百五十三章 第一张牌第十一章 恶魔城堡七三一(6)第一百九十五章 有这个底气的第二十三章 行动(3)第二百七十四章处置第二百二十九章 中央代表团第二百五十一章 练为战、不为看第一百八十九章 值不值得第二百四十四章致命的错误第一百六十章 鏖战汤原(7)第四十五章 日军炮兵的战斗力第三百三十章 百分之九十九点九都不行第十三章 吞噬关东军的黑洞第三百四十二章 因为我们都是军人第三百五十章杨震的思维与眼光第二百一十三章 最关键的问题第四十一章 龙入大海 (8)第三百零六章 无兵可调的吉本贞一第四百五十九章 很光火的苗致和第一百二十二章 东进(1)第一百二十二章 美国利益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满意的松田岩第三百九十六章 夜间精确轰炸第三百四十四章 仗打好了才是硬道理第三百四十章 心理战第四十四章 再造重创第二百八十五章 验证第三百八十九章 什么叫蹬鼻子上脸第四百七十章 当着真人不说假话第三百三十三章 先做小人、后做君子第二百六十八章 打蛇不能打五寸九十五章 杨震挖的坑第三十四章 燃料空气炮弹第九十二章 以菜论势、以酒喻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所剩时间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