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十一师团的梦魇

虽然波田重一对牛岛满擅自改换军司令部的命令,北上宝清而不是西进勃利而极为不满。但不满归不满,答应的航空兵掩护却也没有变卦。毕竟十一师团是整个东线的主力,在对手已经有了航空兵的前提之下,保证十一师团的安全也是波田重一必须重视的事情。有了这个保证,十一师团上下压根就没有想过防空的事情。

在这些有些狂妄自大的日军官兵眼中,大日本皇军的那些空中勇士是无敌的。既然在支那关内战场上曾经给支那军予以重创,到了关东军也是一样的。至于军司令官答应的那些新的空中掩护什么时候到,谁也没有去想过。都认为作为堂堂的中将军司令官波田重一总不会撒谎吧。

没错波田重一中将的确没有撒谎,他说的是事实。关东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大将的确在两大机场遭遇袭击,原来调拨给第五军指挥的几乎所有航空兵全军覆灭后,答应过在最短的时间之内给第五军调集新的航空兵。

梅津美治郎答应归答应,但作为关东军航空兵最高指挥的航空兵团司令官远藤三郎中将,却是坚决不同意再增调大量的新的飞行战队支援第五军的作战行动。

远藤三郎反对的原因很简单,关东军航空兵虽然现在实力急剧扩大,但还要担负满洲各地的防空任务。在江北方面存在很大的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之下,航空兵团不可能将所有的作战飞机都调给第五军。

在远藤三郎看来,支那人不可能有实力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组建一支有战斗力的航空兵团。轰炸牡丹江海浪机场的那些飞机,只能是江北出动的轰炸机。那些反满武装没有这么大的能力。

虽然他也承认对方对机场奇袭的这两个计划的策划很经典,但策划与实施是两码回事。策划的再好,也得有能力实施。除非江北插手,否则对方根本就没有能力实施这次空袭。一个飞行员从基础到可以驾机执行任务,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培养。,关东军航空兵团在将三分之一的兵力调拨给第五军后,担负其他要地防空的兵力已经捉襟见肘了,眼下实在抽调不出太多的兵力支援第五军。除非冒着其他方面防空空虚的危险,调动新的兵力增援第五军。

但这一点对于曾经发誓不让江北一枚炸弹落入满洲境内的远藤三郎来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在远藤三郎看来,江北的航空兵虽然素质低下,飞机性能落后。但其数量庞大,而且有作战半径足可以覆盖南满重工业基地的重型轰炸机。

在眼下关东军面临江北上千架各种飞机的威胁之下,调动大量的兵力去对付一支反满武装是极为不可取的。关东军航空兵的作战目标是江北,而不是那些所谓的反满抗日武装。

而且大本营答应的编入关东军的航空兵也没有全数到位,实际上关东军航空兵团的实力原没有现在纸面上的那么大。在一下子折损了近三分之一的兵力情况之下,实在有些入不敷出的远藤三郎实在不情愿在调集飞机支援波田重一。

在他看来,占据了关东军眼下空中力量的三分之一还多的足足三百架作战飞机,连一个响的都没有就被人家一锅给端了,他波田重一简直就是一个白痴。而自己若是再增派战机,自己就是一个比白痴还要白痴的特大号的白痴。

梅津美治郎坚持要增调,但远藤三郎死活就是不干。一来二往,在十一师团出击宝清的时候,这两位还在新京扯皮。尽管梅津美治郎态度极为强硬,但却丝毫不肯低头的远藤三郎只派出了一个侦察机中队应付差事。至于其他的,一切免谈。

即便是这个已经派出,在十一师团北上之前才从新京转场过来的侦察机战队也因为滨绥铁路还未修复,油料因为运输困难而导致奇缺,还在刚刚完成清理的牡丹江海浪机场上趴窝,压根就无法出动。这一点,却是牛岛满不知道的了。

所以当安在江率领的轰炸机群扑向青原的时候,从师团长牛岛满中将到师团参谋长正经义人大佐,以及所有的官兵都以为那是军司令官答应的空中支援。不仅没有做好防空准备,还举着步枪向空中的那些帝国勇士致敬。只是没有想到,这些飞机带来的并不是什么好消息,而且劈头盖脸的炸弹。

由于日军的过于大意,没有丝毫的防备。这二十多吨的凝固汽油弹发挥了最大的作用。青原的日军挨炸后的结局并未比金沙岗一线的十二联队好到那里去,甚至损失还要惨重。因为凝固汽油弹在有建筑物的情况之下,杀伤力甚至比野战情况之下更大。

看到地面上燃起的熊熊大火,安在江嘴角上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在下达了返航的命令后,安在江第一时间用特种密码向在佳木斯机场等待他们轰炸结果的袁斌发送了轰炸成功的暗语“日落长空”

接到安在江行动成功的暗语后,袁斌立即将报捷电报转发给正在宝清县城的杨震。杨震接到袁斌转过来的电报仔细的看了一遍后,就放在了一边。航空兵奇袭的成功对于杨震来说,并不是什么意外。

在还不知道十一师团的师团部也在这次空袭中被彻底地摧毁,整个十一师团已经失去了统一的指挥的杨震看来,成功的对金沙岗一线日军毁灭性的空袭,只是削弱了日军继续北上的能力而已。还无法对战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此刻将心思已经由金沙岗一线转回宝清县城的杨震,对窗子外传来的震耳欲聋的枪炮声,就好像没有听到一般。而对于航空兵奇袭的成功,也没有感到一丝的喜悦。依旧在仔细的看着地图。

在金沙岗一线与日军十二联队激战的同时,宝清外围的战斗同样激烈,甚至惨烈程度还要超过金沙岗一线。在金沙岗一线日军由于受制于地形的限制,只能采取一线平推的攻击。虽然集中了十一师团主要的炮火,但由于地形狭窄,一次性投入的兵力不可能太多。

但对于在宝清东关苦战的彭施鲁来说却要面对两个方向日军的夹击。在北关丢失后,彭施鲁指挥部队不仅要应付正面的攻击,还要防御由北关向南攻击的日军夹击。围攻宝清县城的日军在占领东关后,立即兵分两路,除了以一个大队的兵力直扑宝清县城之外,还派出一个加强中队自北向南攻击,与从正面进攻东关的日军对东关形成夹击之势。

在入夜四十四联队主力赶到后,日军明显转移了攻击重点。不仅将主要兵力投入到东关,还削弱了夹信子一线的攻击力度。只留下不到一个大队的兵力继续对夹信子一线发起攻击,而将主力除了绕过几个防御支撑点直扑宝清城墙之外,将大部分的兵力转向了东关方向。

彭施鲁在东关不仅要面对日军两面夹击,而且在基本上没有炮火支援的东关方向,双方的火力差距与金沙岗一线相比更大。在日军两面夹击之下,兵力、火力全部处于劣势的彭施鲁打的可谓是异常的艰苦。

战至天亮,不仅整个东关所有的建筑物已经被日军炮火夷为平地,而且东关内的阵地也在一上来就不惜血本发起的集团冲锋的四十四联队反复冲进之下,丢掉了近一半。同时宝清的城墙也被日军集中炮火炸出了几个便于步兵攻击的大斜坡,几次被其突上城墙。甚至有几次已经突入到了城内。

如果不是留在城内的部队冒着所有暗藏着的火力点暴露的危险,集中有限的迫击炮倾尽全力的反击。甚至组织了党员为骨干的敢死队带头反冲锋,将突进城内的日军反击出去,城防几乎差点没有被突破。

面对日军猛烈的攻势,彭施鲁几次求援希望能将部署在夹信子与靠山之间,也是宝清战场上仅剩下的机动力量的那个营调进城,以便可以增援东关和加强城内的防御。但杨震考虑了一下,还是拒绝了。

就算在日军已经突入到了城内,甚至一度打到距离他的指挥部不足一千米的距离,他还坚持那个营不动。杨震不仅拒绝了彭施鲁的调兵的请求,甚至还将护送夏伯勋进入宝清的那一个连也加强到了夹信子一线。

原因很简单,东关固然重要,甚至可以说是整个宝清外围防御的支撑点。但有一点却是无法与夹信子与靠山一线相比的。那就是夹信子与靠山一线虽然对于宝清外围的防御重要性不如东关,但却不仅仅是宝清县城西南方向屏障,更扼制着宝清到佳木斯的公路。

其交通便利性要远好于东关,甚至是宝清县城。从夹信子一线西进,可以随时西进勃利,策应二十九师团作战。向南沿着公路可以快速的缩回密山。走公路撤退,要远比走宝清东部那大片沼泽地要快的多,而且装备和人员的损失也会小的多。

夹信子一线若是丢掉了,也就意味着目前在宝清南部实际上已经被放弃的情况之下,日军至少打通了宝清境内的公路交通。而以日军的行军能力和体能来说,给其在宝清境内的机动创造了极大的便利。

攻占宝清县城是重要,但对于十一师团来说现在更重要的是取得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回旋空间。就眼下来说,打通宝清境内的公路,取得可以大范围机动穿插的余地,对十一师团来说比取得一个单纯的战术支撑点更重要。

第二百四十三章 没牙的恶犬第一百一十四章南下(4)第七十章 我们补偿不起第二百二十四章 不上当的日军第七十五章 乱拳打死老师傅战术第四百五十四章 打的他们终生难忘第三百四十六章 杨震的坚持第四百三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零八章 中央第四十八章 假想敌中队第二百五十章不能在重演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谈话之潘多拉匣子第三百零七章 三个如果第六十九章 做好最后一战的准备第二百四十二章 一厢情愿第三百二十四章 气质上的差别第一章 史上最霉的穿越者(1)第一百一十八章 南下(8)第一百六十五章 别无选择第一百四十一章 两部日军内部的纷争第六十八章 最了解杨震的人第四十八章 蹊跷的事情第三百七十九章 屁大点的事情第一百五十章 杨震的思路第二百一十五章 冷血的决定第一百一十九章 并不被杨震看好第二百四十七章 隔阂第一百九十四章 血色关门嘴子山第八十九章 就坡下驴的杨震第二百三十七章 形势突变第一百八十二章 血肉双城(三)第二百七十四章 调整第五十九章 你站着说话不腰疼第一百零九章 余波之花絮第一百零二章 我们的计划更适合第三百八十九章 有意识的暴露第一百八十章 总指挥的批评第一百零二章 余波之再算计第三百零九章 组成一台绞肉机第四百四十九章 你横我更横第一百七十四章 烽火群策山(6)第一百一十一章 突破国境第一百二十二章 东进(1)第二百九十四章 烟雾第二百八十六章 生驹林的野望第二百七十六章 时间紧迫第五十三章 婆婆该如何去当第四百零六章 这一仗我打定了第二十一章 行动(1)第三百三十六章 谈话之潘多拉匣子第三百零三章 牛奶也会有的第二十四章 新武器的威力第三百九十八章 这一战的长远影响第三百三十章 扩编与机械化之争第二百一十六章 还是判断失误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后机会第十七章谷寿夫的下落第一百零九章 噩耗第三百四十四章 胡思乱想第二十八章 决断第三百零五章 证实了判断第三百零二章 美国人会自己找来的第二百三十四章 重任第一百七十三章 烽火群策山(5)第224章 总部的回复第一百五十一章 杨震最强劲的对手第二百八十九章 砸锅卖铁第四十章 时间不多了第一百四十章 最终人选第一百一十三章 杨震也有打怵的事第一百七十章 狼来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能打架的部队还能打仗?第一百七十五章 杨震南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都保留下来第四百七十二章 作茧自缚的日军第二百零五章 丢卒保车第二百九十章 太平我不来第六十一章 处置第三百七十一章 杨震的心病第一百五十六章 鏖战汤原(3)第四十一章 发现目标第一百三十七章 该有一个了断了第三百八十三章 必须遵循科学规律第六十三章 不欢而散第二十二章 战略上的短板第三百一十五章 吃撑到了第二百章 杨震的送客行动第三十四章 龙入大海(1)第一百零一章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个承诺第一百零六章 禁口令第三百一十七章 饮鸩止渴的牧达夫第三百一十六章 是一个训练有素的对手第二百六十四章 这是拿未来做赌注第四百七十四章 无意中的默契第二百九十二章 收获第五百七十五章 日军伞兵第二百七十五章 何以报德?第二百零八章 航空兵的反舰战术第一百四十七章 必须要付出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