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要的就是一盘乱局

听到杨震询问自己对后续作战的想法,郭邴勋微微顿了顿道:“一号、政委,对于这个问题这段时间之内我也考虑过。原本只是在考虑,只是没有想到却来的这么快。所以只有一些还不太成熟的想法。”

“现在第二十九师团跑了,我们正面的日军只剩下在方正一线与王效明所部纠缠的十四师团,以及现在杜开山正面的十二师团。如果说还有的话,那么就是与我们隔小兴安岭对峙的第一师团和驻扎在珲春一线的日军五十七师团。”

“从整体战局来看,早在十一师团在宝清境内被合围的时候,我就感觉到我们已经到了打出去的时候。我们在宝清境内合围了日军十一师团,也就是说整个战局的主动权已经牢牢的掌控在我们手中。对于我们来说,是时候开展外线作战了。”

“我看是不是可以这样,以目前在二十九师团逃跑后,已无主要作战任务的陶净非指挥所部独立二旅、以及以二分区基干团为主编成的独立四旅,三分区基干一团编成的独立五旅组成第四纵队。加强现在由陶净非指挥的二纵五旅,由陶净非指挥从勃利、依兰现驻地南下,直插宁安。”

“只要四纵抢占宁安,我们向西可以随时切断十四师团的后路,与正面的二纵配合,完成对十四师团的合围。向东可以与杜开山的三纵配合,切断十二师团与后面的五十七师团联系,完成对驻绥阳境内的日军十二师团合围。”

“同时让配属给一纵的二纵六旅的部队归还建制,以原三分区基干第二、三团编成的独立六旅编入,从方正、通河向正面其正面的十四师团发起全线反击。同时孙三的装甲旅在配合杜开山所部完成对第八师团残部的围歼后,立即西调,加强给王效明或是陶净非两部。不过,我认为还是加强给陶净非比较恰当一些。”

“而王光宇的一纵,则立即一二两个旅收缩撤回汤原境内。同时配属原驻扎在汤原境内,担任警戒的独立三旅,以及从刘长顺指挥的预备队组建的第七旅。准备随时越过小兴安岭,插向绥棱、庆城、通北,插向黑河地区第一师团的侧后方。”

“另外以进入我军根据地的三路军残部为基干,加强编二分区基干二团,编组成为独立第八旅,调拨给一纵队指挥。那里是三路军的老游击区,加强独立第八旅,对他们展开会有极大的便利。”

“我军即将展开南下作战,主力可谓是已经倾巢出动,现在后方很空虚。这个第一师团不管东进不东进,但是与我们只隔着一条小兴安岭,对我们来说始终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只有将这个第一师团全部解决,我们才能没有后顾之忧。”

听到郭邴勋对下一步作战的构想,杨震微微点了点头道:“老郭,我的想法和你差不多。无论我们在一下步作战中,这个第一师团出动不出动,为了保护我们侧翼的安全,我们都必须要先解决掉他们。”

“所以我在返回佳木斯之前,已经督促刘长顺尽快完成新编部队的组建。同时已经命令王光宇、易建平指挥一纵主力向汤原收缩待命,随时准备西进。只是对于装甲旅和陶净非的下一步穿插地点我和你有些不同。”

“我的想法是将装甲旅包括骑兵旅在内,全部配属给陶净非。同时再配属他们两个汽车团。置方正境内的日军十四师团不顾。从依兰向西南方向的延寿、宾县、阿城方向强行穿插,以强行军的速度,在日军还未反应过来之前,抢占北满战略重镇哈尔滨。”

“如果十四师团在二十九师团脱离战场后,也强行南撤的话,陶净非可以就地阻击,配合王效明的二纵对十四师团进行合围。如果十四师团不动,那就以最快的速度抢占哈尔滨,封锁整个北满地区除了十二师团之外所有日军的退路。并彻底的切断日军东西交通大动脉滨绥铁路。”

说到这里,杨震在墙上挂着的地图上哈尔滨的位置上大大的画了一个圈:“从现在看二十九师团的逃跑,对于我们来说并不完全是坏事。其提前跑掉,却使得我们可以提前腾出了一支手,随时伸向日军腹地。”

“不过这个二十九师团逃跑也给我们后续作战带来了一定的变数,也就是在陶净非向哈尔滨推进的过程中,随时有可能与其遭遇而提前暴露。所以现在摸清楚二十九师团究竟撤向哪里,对我们来说相当的重要。”

“至于根据地内部,我准备将关内空运过来的两万人,加上我们在第一阶段作战俘虏的近两万伪满军,以及刘长顺那里剩下的六个团,编组成六个独立旅,作为守备部队以及战略总预备队。”

杨震的话音落下,一边的李延平与郭邴勋二人却是被他的这个可谓胆大包天的想法,弄得不由的一愣。对于其他方向的作战杨震与郭邴勋的思路几乎没有任何的差别,但对于陶净非穿插的方向,两个人在部署上却是有着本质的区别。

郭邴勋的部署,明显兼顾了东西两线作战。虽然也是向敌后采取大纵深的迂回穿插战术,但是略微显得有些保守。与郭邴勋的计划相比,杨震这个将东线的十二师团全部移交给杜开山,以一部兵力直插哈尔滨的作战方案,直捣日军心腹之地的战术意图,则可谓是天马行空。

郭邴勋看着杨震在地图上标出的作战计划,却是摇头苦笑道:“如果按照你的部署,这整个战局可就乱了。整个战场上除了东线杜开山方向之外,其余的战场可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盘乱棋了。”

“而且一号,按照你的这个战术意图,东线的十二师团的压力可就落在杜开山一个人的肩上了。而杜开山手中不过十个团的兵力,而十二师团可是加强师团,他们那个方向是不是兵力显得有些单薄?”

“而陶净非指挥的部队直插哈尔滨,您有没有想过,一旦王效明没有缠住十四师团,陶净非迂回的部队有面临两面夹击,甚至有被日军切断的危险。而且直插哈尔滨,陶净非还要面对日军部署在新京至哈尔滨一线的日军二十五师团,以及驻扎在哈尔滨的旅团级第二独立守备队。”

“先不说陶净非能不能在二十五师团反应过来之前,抢占哈尔滨。就是抢占了,以哈尔滨在北满的战略位置重要性,日军不会不倾尽全力反扑。要是哈尔滨这个北满铁路、水路枢纽丢了,对于关东军来说也就意味着整个北满都丢了。按照日军的性格,他们在发现哈尔滨被我军抢占后,不会不倾尽全力夺回的。”

“在日军重兵合围之下,他们就算占领了哈尔滨,恐怕也很难守住。您别忘了,日军在齐齐哈尔还有接替第七师团的五十一师团,在南满还有二十八师团。这些日军随时可以利用其控制在手中的完整铁路网,快速的增援哈尔滨方向。”

“况且,就算陶净非能够哈尔滨,也无法抽调部队策应其他方向。为了一个哈尔滨,将几万大军固守一地,这是不是不划算?您不是一向认为攻城为下,机动灵活的消灭日军有生力量才是重点吗?将几万大军放在一地,反倒是限制了我们自身的灵活机动性。”

郭邴勋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现在的日军二十八师团虽然正在南满地区,二十四师团在热河,五十一师团在齐齐哈尔,五十七师团在珲春互不相连。但是有密集铁路网,这些日军可以在短时间之内随时增援哈尔滨一线。

这还没有将第二十九师团这个变数,以及此时在方正一线,在得知哈尔滨丢失,自己退路被切断,随时可以不顾王效明的纠缠,强行南下的十四师团算在内。如果日军调动大军增援,再加上十四师团,到时候陶净非恐怕会陷入四面合围的危险。

对于郭邴勋的担忧,杨震摇了摇头道:“老郭,我的这个部署就是要形成一盘乱局。眼下的局势对我们来说,是越乱越好。只有乱了,才能让日军摸不清楚我军下一步的具体动向。只有乱了,才能让日军摸不清我们第二阶段的作战重点。只有乱了才能给我们带来更好的战机。”

“老郭,你说的这些我也考虑过。的确陶净非若是抢占哈尔滨,会引起日军巨大的连锁反应。不仅眼下部署在新京至哈尔滨一线的二十五师团,南满的二十八师团,以及之前后撤至合龙、安图、汪清、珲春一线的五十七师团以及齐齐哈尔的第五十一师团,都有可能被关东军调动。”

“按照这个态势,日军短期之内可用于增援哈尔滨的兵力,不算伪满军以及所谓的独立守备队,仅仅正规师团就在四个师团左右。按照关东军的编制,这些部队总兵力应该在十万左右。这个数量对于陶净非即便是整编完了,也不过三万余兵力的确是一个天文数字。”

“但这些日军部署于东北各地,先不说距离的远近。就是他们要集结,也至少得三五天的时间。日军部署在南满的部队,跟驻扎在北满的这些师团相比,似乎更多的担任守备任务,不要本师团的各个联队之间,就是师团与师团之间,相互部署的直线距离也远。各个师团相互形成策应,而且其战备水平也高。”

“他们从动员到开进,需要一段时间。而且根据距离战场的远近不同,以及各自战备水平的不同,抵达战场上的时间也不会相同。这就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可以大做一番文章的时间差。而我们需要的正是这个时间差。”

第二百七十二章意外中的意外第二十六章 懊悔的町尻量基第一百九十八章 马其昌的要求第三百七十章 十年空军第三百八十三章 解惑第四百零三章 命运的安排第三百二十六章 无力再战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关部队的困境第三百三十九章 终究还是一场空第四百七十二章 作茧自缚的日军第十六章 你前面打的太顺了第一百六十章 第二阶段的开端第一百五十一章 风云突变(二)第四十七章 陈翰章的决心第一百六十四章 罗斯眼中的救命稻草第六十七章 首战(3)第一百一十五章 压力与阴影第一百二十八章 我们更需要钱第八十七章 内山英太郎的密令第六十四章 政委第三百七十四章 杨震的拒绝第一百零三章 探讨第二百七十七章 防腐拒变第十章 关东军最佳的选择第九十三章 不了了之第九十章 为谁而战(1)第二百七十章 伤逝第二百零九章 亏了大本的日本海军第三百三十六章 对调建制第二百九十八章 差距决定命运第一百零二章 总指挥(3)第二百七十章饱带干粮、晴备伞第二百一十五章 完成彻底分割第三百一十九章 王光宇的黑虎掏心第二百三十二章杀鸡骇猴第五十三章 一拳打在腰眼上第四百六十一章 终生的信念第四百三十七章 老谋深算第二百七十六章 全面反击的前兆?第五百七十八章 清剿与反击第四百八十八章宝剑锋从磨砺出第八十一章 一场经典的夜间伏击战 (4)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本营的判断失误第三百四十三章 砸锅卖铁第五十八章 翻身仗第九十三章 缺乏经验的新部第二百四十二章 快慢机之争第二百七十二章意外中的意外第三百九十九章 走极端的转变第一百六十七章 英军贡献的威胁第三百五十五章 细节第三百五十九章 新京是台绞肉机第一百九十七章 反击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四百八十六章 必然的趋势第二百六十章 别有用心的杨震第四十四章 不要让悲剧重新上演第一百一十七章 南下(7)第三十一章 用好第二梯队第三百二十二章 温鸣剑的劝说第二百七十四章 他们不配作为军人第二百七十六章 时间紧迫第三十四章 挺进军的征兵办法第二百七十七章 防腐拒变第二十八章 借道第一百三十一章你有些过于机械第二百九十八章 力不从心的日军第二章 军装和军鞋第三百七十四章 杨震的拒绝第一百七十二章 没有必要去揭旧账第二十三章 新的作战模式第五十三章 遇险(2)第五百一十九章 替代品带来的影响第一百零六章 佐佐木到一的决定第二百八十章 将计就计第一百五十四章 鏖战汤原(1)第二十章 计划(5)第九十一章 为谁而战(2)第二百四十二章 损失惨重第一百二十三章最急需的东西第一百六十章 东京的火海第二百八十二章 新的进剿计划第三百五十三章 统统给他们退回去第三百八十一章 做一些文章第三百五十章 酒醉迷情第一百五十三章 植田谦吉的最后疯狂第五十一章 狡猾的上村利道第六章 架势一定要拉足第二百八十章 将计就计第七十七章 秋后算账第二十八章 决断第三百零一章 狼性第四百三十三章 老子的嗅觉不一般第四十八章 黎明(2)第一百一十四章 秘书第二百九十六章 撤离第三百五十九章一声轻叹第四百四十三章 警讯第二百八十四章 严格保密第一百一十章 余波之最后余波